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因10型Ⅰ类新城疫病毒的生物学与基因组学特征

    作者:杨少华;许传田;张琳;黄艳艳;黄庆华;崔宁;张秀美

    2013年在新城疫病毒(NDV)的流行病学调查中,从白鹭泄殖腔棉拭子分离到1株Ⅰ类新城疫病毒,命名为SD18/13.为了进一步了解该毒株的生物学特性与基因组学特性,进行了全基因测序、交叉血凝中和试验及动物实验.结果发现分离株SD18/13基因组全长为15 198bp,F蛋白裂解位点的氨基酸组成为112-ER-QER/L-117,具有典型的低致病性新城疫病毒的分子特征.F基因的系统进化显示该毒株与法国分离株teal/France/100011/2010同源性高,属于基因10型Ⅰ类新城疫病毒.交叉HI试验结果显示该毒株与疫苗株Lasota的抗原同源性为61%,与基因3型Ⅰ类新城疫病毒的抗原同源性为77%~86%.致病性实验发现,该病毒可以在SPF鸡体内较好地复制,在肝脏、腺胃、肠道、脾脏等器官均检出病毒,攻毒后48h各器官的病毒含量达到高峰,以肠道的病毒载量高,但致病性较弱,在14d观察期内攻毒鸡无明显的临床症状;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脾脏淋巴细胞轻微坏死,肾脏充血淤血,肠道粘膜上皮细胞脱落,固有层淋巴细胞浸润增生,气管粘膜固有层轻微出血.SD18/13是我国首次检出的基因10型Ⅰ类新城疫病毒,关于其来源和分布有待于进一步监测和研究.

  • 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现状和管理对策

    作者:蒋娅莉

    目的 探讨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现状和管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102例Ⅰ类切口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进行合理性分析,探讨管理对策.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存在用药指征、用药种类、用药时机、用药时间不合理的现状.结论 加强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和监督意义重大.

  • 普外科Ⅰ类、Ⅱ类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对策

    作者:曾立珍

    目的:探讨普外科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为减少切口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基层二乙县医院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所有普外科手术的Ⅰ类切口、Ⅱ类切口的住院病人共44例,按切口有无感染分为切口感染组及切口无感染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找出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年龄、切口类型、手术类型、手术时间A S A1病情分级在切口感染组与切口雾感染组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麻醉方式在两组间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切口类型、手术类型、手术时间及ASA1病情分级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

  • 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作者:袁慧龙;刘静

    目的 调查和评价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加强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出院患者病历,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外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 所抽查病例中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54.5%.病例中用药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为术前用药、抗菌药物品种选择、给药频次、用药疗程及联合用药不合理等.结论 外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现象较严重,应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促进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 干预前后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分析

    作者:周燕萍;杨晓荣;白海燕;温辉

    目的 对比评价干预前后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状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2011年1~12月间Ⅰ类切口手术病例318例,对选用的抗菌药物品种、用程、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联合用药等方面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由91.50%降至45.45%;人均抗菌药物费用由1 283.50元下降为735.10元;人均抗菌药物应用天数由原来4.52 d缩短至1.23 d(P<0.01);抗菌药物的累计DDDs由809.59降至502.13,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86.31降至45.03,联合用抗菌药物百分率由70.71%降至21.33%;微生物标本送检率由15.71%提高至48.00%.结论 加强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很重要,对于围手术期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地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 三家三级医院在Ⅰ类切口手术中抗菌药物的使用分析

    作者:吴小彤;叶华进

    目的 探讨Ⅰ类切口手术中围手术期抗茵药的合理使用,为临床安全、合理有效地使用抗茵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杭州市3家三级医院,采用限定日剂量(DDD)、药物利用指数(DUI)及住院天数、药品费用,分析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茵药的利用情况.结果 3家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茼药的使用率:甲院100%、乙院84.3%、丙院83.3%;3家医院术前合理使用率分别为:甲院16.67%、乙院12.86%、丙院15.00%.三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家医院术后合理性分别为:甲院10.00%、乙院58.57%、丙院35.00%,三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3家医院在手术病例中选择抗茵药的用药指征、给药时机、疗程和联合用药等方面均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抗茵药的管理,开展合理使用抗茵药物知识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 普通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MTP干预

    作者:张彦东;钟劲松;蔡越秀;陆奇凯;孙银香;王化明;周轶;袁晓斌

    目的 探讨监测-培训-计划(monitoring-training-planning,MTP)合理用药干预模式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方法 按照“2011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及世界卫生组织/合理用药国际网络选择性用药指标调研方法设定调研指标,选取2011年第1季度普通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作为调研基线,采用MTP模式进行干预,每季度统计分析干预后的调研指标,然后再干预再调研,如此进行3个MTP循环.结果 经过3轮MTP干预后,普通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率、平均用药天数及联合用药率分别由干预前的100.00%、(1.65±0.80)d、15.00%下降至干预后的26.32%、((0.26±0.46)d、0.00%,上述指标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0.5~2h用药百分率与品种选择合理率经干预后均达到100.00%.结论 MTP合理用药干预模式有效提高了普通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水平.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工类整合子的分布及耐药谱型

    作者:时东彦;李仲兴;赵建宏

    目的 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Ⅰ类整合子的存在情况以及耐药谱型.方法 2006年7月-2007年12月自临床标本分离60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分析其基因int Ⅰ、qacEl△l-sul 1.药敏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结果 60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Ⅰ类整合子阳性率为13.33%(8/60),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敏感率>80%的仅有米诺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左氧氟沙星.结论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一种重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其具多重耐药性,Ⅰ类整合子的存在加快了细菌耐药性的传播.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