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两种内镜下胃黏膜形态改变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价值

    作者:魏茂桂

    目的:观察两种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内镜下胃黏膜的改变是否有特异性,探讨内镜下两种胃黏膜形态改变诊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常规因上消化道症状来我院内镜中心做胃镜检查或接受定期检查的患者,根据内镜下的表现分为以下两组:第1组(斑点组):内镜下胃底或胃体黏膜表面见弥漫性黏膜下出血斑点的患者,在胃黏膜有出血点的区域取活检两块做病理加嗜银染色检测,且让患者进行C13呼气试验检测;第2组(颗粒组):内镜下胃窦黏膜表面呈弥漫颗粒样改变或粟粒样改变的患者,在该区域取活检两块做病理加嗜银染色检测,且让患者进行C13呼气试验检测.组织嗜银染色阳性者判断为胃Hp感染.根据病理结果将以上两组内部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记录阳性组与阴性组的C13呼气试验结果的变化,并比较阳性组与阴性组的病理结果与C13呼气试验结果的差异,进而比较两组内镜下胃黏膜形态改变对Hp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第1组(斑点组)Hp感染阳性的511例,Hp感染率为89.96%.第2组(颗粒组)Hp感染阳性的436例,Hp感染率为89.71%.第1组(斑点组)病理结果与C13呼气实验结果的比较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50、P=0.053).第2组(颗粒组)病理结果与C13呼气实验结果的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9、P=0.719).结论:内窥镜检查结果的结合可以提高诊断Hp感染的准确性,对Hp感染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 胃镜下肉眼观察胃黏膜形态直接判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价值

    作者:汪剑波;付丽霞;刘俊伟;叶斌

    目的 研究胃镜下肉眼观察胃黏膜形直接判断幽门瀑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n)感染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取丽水市中心医院行胃镜检查患者2255例,通过2位内镜医师肉眼观察其内镜下的胃黏膜表现形态判断有无H pylon感染,分为A组(H.pylon感染组)和B组(非H.pyloN感染组),仅满足l项A组黏膜表现为A1组;满足两项及以上A组黏膜表现为A2,同样方法将B组分为B1、B2组.后与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 A1组共计547例,A2组共计636例,二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B1组共计489例,B2组共计398例,二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内镜诊断与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且pylon感染之间符合率为90.8%.其中满足1项内镜表现判断有无H.pylori感染的准确率为85.6%,其灵敏性84.6%,特异性为86.8%,而满足两项及以上内镜表现判断有无H.pylon感染的准确率为96.0%,其灵敏性为97.3%,特异性为94.1%,二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内镜下肉眼观察直接判断有无H.pylori感染的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应用.

  • 三联疗法联合瑞巴派特治疗老年消化性胃溃疡的 疗效及对胃黏膜形态学的影响

    作者:郑弘

    目的 研究三联疗法联合瑞巴派特治疗老年消化性胃溃疡的疗效及对胃黏膜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消化性胃溃疡的老年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治疗,实验组采用三联疗法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胃黏膜形态学变化.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8.39%)高于对照组(85.48%),且复发率(8.06%)低于对照组(30.65%),黏膜厚度评分及腺体密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三联疗法(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兰索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老年消化性胃溃疡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还能够改善患者的胃黏膜形态学,降低复发率.

  • 胃镜下根据胃黏膜形态判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价值

    作者:樊艳华;刘积庆;刘继喜;刘芳;沙雪菲;李小春

    目的:探讨胃镜常规检查时目测胃黏膜形态判断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准确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胃镜诊疗工作满15年、8年及3年的高、中、低3级医生,在胃镜检查时目测胃黏膜形态判断胃黏膜Hp感染情况,同时与胃黏膜活检快速尿激酶试验或病理检测Hp结果进行比较.Hp感染严重程度的判定分为阴性、+、++、+++共4个级别.结果:共收集366例胃镜检查患者,其中高、中、低年资医生分别完成120例、127例和119例.(1)与黏膜活检结果相比,目测Hp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5.9%、62.3%和71.0%,其中高年资医生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8.1%、83.5%、81.7%,在特异性和准确性方面显著高于中、低年资医生(P<0.05).(2)对Hp感染严重程度的目测判断与活检结果中度正相关(r=0.5794),其相关性在快检高于病理检测(r分别为0.8040、0.4034),在非萎缩性胃炎高于萎缩性胃炎(r分别为0.6575、0.4084),在高年资医生高于中、低年资医生(r分别为0.6627、0.5855、0.5296).结论:常规胃镜检查时目测对判断Hp的感染有一定的准确性和临床价值,但在一定程度上受医生经验影响.

  • 果胶铋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效果分析

    作者:徐艳华

    目的:探讨洋托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果胶铋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实际效果及对机体胃黏膜形态学的影响情况,为提高患者疗效及预后提供切实依据.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三联方案治疗,研究组给予四联疗法,即常规三联药物联合果胶铋.结果:治疗前两组幽门螺杆菌检验结果阳性率均为100.00%,治疗后研究组幽门螺杆菌检查结果阴性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两组治疗前胃黏膜形态学相关指标评分结果对比P>0.05,治疗后研究组腺体密度、粘膜厚度评分结果较之前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利用洋托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果胶铋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可显著提高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效果,有利于获得更优的胃黏膜形态学改善效果.

  • 内镜下胃黏膜形态变化与肠上皮化生的关系

    作者:李艳丽

    目的:对内镜下胃黏膜形态的改变与肠上皮化生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方法:选取该院接受内镜检查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探究内镜下胃黏膜形态变化与肠上皮化生之间的关系。结果:内镜下不同黏膜形态其肠上皮化生的检出率存在很大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在溃疡、小结节以及黏膜粗糙等形态下检出率要更高(均>50%)。结论:内镜胃黏膜形态与肠上皮化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临床应该以此为标准来提高肠上皮化生的有效检出率和相应病变的确诊率。

  • 内镜下胃黏膜颗粒样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萎缩性胃炎关系的研究

    作者:牛应林;张澍田;于中麟;宗晔

    内镜下慢性胃炎的胃黏膜形态改变常有红斑、糜烂或隆起糜烂、皱襞肥厚、血管显露及表面不规则颗粒样变[1].国外有学者把胃窦部黏膜颗粒样改变描述为结节状或鹅卵石路样,表面光滑,色泽均匀,直径约1~4 mm,活检后血液环绕结节显得更加突出[2].

  • 32例临床疑似小儿胃炎的胃镜观察分析

    作者:陈兆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胃炎的病因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eter Pylori,HP)感染的关系,不同病程的胃镜下黏膜形态改变,胆汁返流性胃炎(Bile bacr flow gastrites BRG)与HP感染的关系.方法利用成人电子胃镜作形态检查,同时作HP检测.结果胃镜结果提示胃炎32例(100%),其中HP感染检出率(62.50%),病程3月~1年左右,胃黏膜以充血渗出型为主;病程>2年的胃十二指肠球部黏膜以颗粒结节型为主;BRG组的HP感染检出率为16.60%.讨论HP感染是小儿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小儿的HP检出率高,且随着病程延长胃粘膜形态发生颗粒结节样改变;BRG的HP感染率明显低于非胆汁返流性胃炎.无痛胃镜检查可提高儿童胃镜检查的配合率,明确病因可提高治疗效果.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