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CT后处理技术对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评估分析

    作者:陈驰华;廖凯兵;郑树卿

    目的 探讨CT后处理技术对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评估分析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肝移植术后患者的一般资料,由两位放射科专业医师对所有患者的64层螺旋CT平扫、四期增强扫描及CTA 检查结果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肝实质、血管、胆道情况及有无转移.结果 64层螺旋CT平扫、四期增强扫描及CTA检查后发现肝脏灌注不良共26例,胆道扩张共11例,肝癌复发共3例,肺部转移共3例.结论 临床使用CT后处理处技术对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评估应用价值较高,它能够准确、有效地反映出术后患者的肝实质、血管、胆道的情况,为临床早期发现和预防并发症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从而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降低手术的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甲状腺癌的CT 后处理技术及诊断价值探讨

    作者:陈彪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CT后处理方法并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患者的CT 表现行平扫、增强及三维后处理.结果:所有病例可见肿块,14例密度不均,12例肿瘤内钙化,12例形态不规则,6例肿块边缘模糊不清,4例瘤内呈瘤结节,2例瘤周呈强化残圈,21例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器官,18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CT 后处理技术对甲状腺癌的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 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隐匿性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婕;肖锡昌

    目的:探讨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在肋骨隐匿性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胸外伤肋骨骨折X线阴性患者的多次CT轴位薄层图像及冠矢状面重建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记录骨折的数目、部位及形态;取2~4周CT复查图像做为诊断标准,比较MSCT轴位薄层结合冠矢状面重建、单纯薄层轴位图像在隐匿性肋骨骨折中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复查CT图像确诊肋骨骨折35例(58处骨折),其中轴位图像结合冠矢状面重建检出58处,单纯薄层轴位图像检出50处(漏诊8处),两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部位多见于前肋(28处),腋段(16处)及后肋(14处).所收集病例见肋骨完全骨折23处;不完全骨折35处,CT征象多表现为骨皮质皱褶(18处),骨皮质翘起(12处)和骨密度增高(5处).本组X线阴性肋骨骨折部位多见于前肋,以骨皮质皱褶常见.结论:MSCT薄层轴位图像结合冠矢状面重建技术省力简便,很好显示了骨折的数目、部位及分型,可提高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准确率.

  • 肋骨骨折的CT诊断要领

    作者:方娟娟;陈圆圆

    目的:探索螺旋CT在胸部外伤疾病的应用,总结肋骨计数方法,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的胸外伤患者的CT图像,总结CT平扫、后处理技术的要点和注意事项。结果与结论我科通过大量阅片实践联合应用CT后处理技术,总结出精确的计数肋骨的方法,提高影像诊断符合率。

  • CT后处理在低剂量CT乳腺导管造影中的应用

    作者:张霞;付立平;蓝孝全;孙丽莎;李永胜;张玉光;黄维站

    目的:探讨CT后处理技术在低剂量CT乳腺导管造影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成功行乳腺导管造影患者32例,行乳腺X线检查和低剂量CT扫描,分析CT各种后处理技术的优劣.结果:CT检查管电流减少至150mA,CT剂量指数为11.6mGy,辐射剂量减少39.9%.乳腺X线检查、容积重组(CVR)和横轴位大密度投影(AXI-MIP)图像显示主导管无明显差异,优于冠状位MIP (COR-MIP)图像(P<0.005).对二三级导管的显示,乳腺X线检查优于各种CT重组图像(P<0.005),需结合横断图像诊断疾病.对四级以上乳腺导管的显示,乳腺X线检查与COR-MIP图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40),优于CVR、AXI-MIP及SAG-MIP图像(P<0.005).结论:低剂量CT乳腺导管造影作为乳腺X线检查的补充检查方法,对溢液性导管疾病具有诊断价值,能够提高乳腺导管疾病,特别时早期病变和四级以上导管内小病变的检出率.

  • MDCT低剂量后处理技术在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

    作者:毛青青;段早辉;张晓辉;黄战荣;饶志翔;张镜寒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后处理技术在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60例行CT引导穿刺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均分到常规剂量组(120kV、420mA)和3个低剂量组(120kV、200mA,120kV、100mA,120kV、70mA)中,对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图像质量、穿刺成功率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当mA值逐渐减低时,容积CT质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D)值均逐渐减低,而图像质量、 穿刺成功率及疗效4组间无明显区别.结论 MDCT后处理技术在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应用中采用70mA较佳,既能保证图像质量,又能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双源CT容积测定评估肺癌患者肺功能的应用

    作者:张洪斌;陆超;梁正

    目的 应用双源CT后处理技术计算肺癌患者吸气末和呼气末容量参数,并与传统肺功能检查(PFT)参数相对比,探讨其评价肺功能中的意义.方法 对32例肺癌患者,术前1周内行肺功能检查及深吸气相和深呼气胸部CT扫描,采用SIEMENS工作站Volume及Pulmo模块软件进行扫描后处理,得到吸气末和呼气末的肺容积.将CT后处理数据与肺功能检查主要数据相比较,采用Pearson分析相关性.结果 肺癌患者术前吸气相和呼气相全肺容积差值(Vin-Vex)与肺总量(TLC)、第1秒用力肺活量的实测值FEV1、用力肺活量实际值(FVC)呈正相关(=0.80、0.91和0.82,<0.05),CT扫描获得的吸气相容积值(Vin)与肺总量(TLC)呈正相关(=0.91,<0.05).呼气相全肺容积值(Vex)与残气量(Rv)呈正相关(=0.79,<0.05).结论 CT后处理技术在肺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对肺癌患者肺功能的评估提供新的可能,可以作为常规肺功能检查的补充.

  • CT泪道造影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黏膜引流术中的应用

    作者:周芹;张向荣;邵毅

    目的:探讨CT泪道造影( CT-DCG)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黏膜引流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36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行CT-DCG检查,在PACS工作站上观察泪道及其周围解剖结构,并运用CT后处理技术测量泪囊顶部、下部与中鼻甲腋平面的距离,以此指导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黏膜引流术的切口位置,并将测量结果与术中所暴露的实际泪囊位置吻合程度进行分析。结果30例(36眼)患者均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黏膜引流术,术前通过CT-DCG测量得到的以中鼻甲腋为基点的泪囊在鼻腔外侧壁的位置与术中所暴露的泪囊是相符的。结论 CT-DCG和CT后处理技术能准确定位泪囊在鼻腔外侧壁的投影部位,对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黏膜引流术有指导作用。

  • CT后处理技术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王宏亮;于光

    目的:探讨CT后处理技术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中央型肺癌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在我院诊治的肺部良性疾病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给予螺旋CT扫描与后处理。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CT诊断准确48例,准确率为96.0%;而对照组50例患者CT诊断准确47例,准确率为94.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T征象形态、内部结构特征、界面特征、临近改变比例与对照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后处理技术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具有很高的诊断准确率,能够根据CT征象的不同判定疾病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