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007年北京市居民死亡原因分析

    作者:韦再华;高燕琳

    居民死亡原因分析是评价一个地区在特定时期中公共卫生和人群健康状况的主要手段,也是评定社会卫生保健工作成效的依据之一,他可以为卫生行政部门制订区域卫生规划和合理分配卫生资源,也可以为医疗、教学、科研、防疫、妇幼保健、环保和统计部门或单位提供参考资料[1].

  • 2005~2008年北京市海淀区5岁以下儿童死因分析

    作者:赵俊雅;童建勇;沈艳辉;江初;潘小川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是反应一个地区社会进步及健康的重要指标[1].为了解2005~2008年北京市海淀区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状况,为降低其死亡率提出科学的依据和建议,现将2005~2008年北京市海淀区儿童死亡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 2015年北京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分析

    作者:王苹;王晶;李刚;韦再华;高燕琳;苏健婷;杜婧;刘庆萍

    目的 分析2015年北京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的人群特征,为制订有效的防病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15年北京市户籍居民死亡监测数据分析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对疾病的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及构成比进行描述.结果 2015年北京市户籍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76.12/10万,男性高于女性.恶性肿瘤死亡首位病因为肺癌,其次为结直肠癌、肝癌、胃癌和胰腺癌,共占恶性肿瘤死亡的72.75%.不同性别、年龄、地区的人群中恶性肿瘤死因顺位存在差异.结论 肺癌、结直肠和肛门癌与肝癌是影响北京市居民健康的重要原因.应根据其人群分布特点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措施,减少恶性肿瘤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 2017年北京市居民死因与期望寿命分析

    作者:刘庆萍;王苹;李刚;高燕琳;苏健婷;杜婧;王晶;韦再华

    目的 分析2017年北京市居民健康状况,为实现健康北京中长远规划及制定卫生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7年北京市居民死亡监测资料,使用死亡率、死因顺位、期望寿命等统计指标对北京市居民健康状况进行描述.结果 2017年北京市居民婴儿死亡率2.29‰,孕产妇死亡率8.17/10万,期望寿命82.15岁,女性高于男性4.43岁.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仍以恶性肿瘤、心脏病及脑血管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占全部死亡的71.66%.男性前十位死因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女性的精神疾病已位居第10位死亡原因.1 ~14岁组的意外跌落和机动车辆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也需要予以足够的重视.结论 2017年北京市户籍居民健康状况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女性健康状况优于男性,恶性肿瘤、心脏病及脑血管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造成居民健康损失的主要原因,提高老年人口的健康及生存质量,进一步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是今后工作的重点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 北京市慢性病流行现状及综合防控策略

    作者:郭积勇;谢辉;杜红;郭欣

    1 北京市慢性病流行基本情况近年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北京乃至全国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命和健康的大威胁.据北京市连续5年发布的《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显示,北京市人群死因顺位前3位为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病,这3种慢性病引起的死亡约占全部死亡的四分之三,其发病也呈上升趋势,例如:恶性肿瘤近十年发病以2% ~5%的速度快速上升,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率持续上升、且中青年组发病上升明显,急性脑卒中事件、尤其是缺性卒中(脑梗死)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另据北京市每3年1次的成人慢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显示,201 1年北京市18 ~ 79岁常住居民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33.8%,糖尿病患病率为8.9%,血脂异常率为50.5%,肥胖率为21.1%,这些均是心脑血管发病的潜在人群.同时,吸烟、饮酒、缺乏体力活动、不良饮食结构等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在居民中也普遍存在.

  • 某综合医院近七年住院死亡病例死因分析

    作者:马金火;刘树妹;刘涛;欧倩婷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死因分布情况及变动趋势,为医院的管理,诊疗技术,医疗环境的改善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以回顾统计描述性分析的形式为主,对某大学附属医院近七年期间的住院死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期间医院的平均住院病死率为2.62%,总体的下降趋势明显,男性的略高于女性的.住院病死率高的五类疾病分别是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结论:医院应将工作重点逐渐转移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和治疗上,使该类疾病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轻疾病负担.

  • 2012年龙井市死因监测浅析

    作者:罗艳丽;金京兰

    目的:了解龙井市居民死因的分布特点,健康状况,确定严重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为政府部门制定卫生保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龙井市2012年居民死亡报告资料,以ICD-10进行死因分类;按照死亡日期、常住地址,使用死因监测数据清洗工具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龙井市总死亡人数是1130,总死亡率率是639.04/10万,男性死亡率为729.82/10万,女性死亡率为545.48/10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慢性病死亡所占比例高达90.62%,伤害死亡占5.93%;按照死因构成比排序,前5位死因分别为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伤害和消化系统疾病.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总死亡中的比例高,是危害龙井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今后应加大龙井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伤害的防治力度.

  • 传染病防治中医疗卫生专业机构和人员的法律责任

    作者:李玲;石重阳

    传染病在历史上曾给人类造成很大的灾难,进入20世纪,尤其是50年代以来,由于生物医学的进展,人类的疾病谱和死因顺位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传染病已经不是影响人类健康与生命的主要疾病.然而,突如其来的SARS重新引起了人们对传染病的关注.由于SARS是一种新型的传染病,其诊断、治疗、预防方法都具有未可知性,因此引起了社会的恐慌,不但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而且给社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防治SARS的经验提醒人们,虽然传染病的防治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已被消灭的传染病仍有死灰复燃的可能,新发现的传染病随时都可能侵入,人类防治传染病的历程任重而道远,加之传染病的防治对人群健康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很大的外部性,因此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三甲医院5339例住院死亡患者死因分析

    作者:周美萍;王华文;孙高峰;文国新

    目的 分析某三甲医院2008-2013年5339例住院死亡病例数据,为医院相关部门开展患者管理尤其是危重患者护理与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2008-2013年5339死亡病例的数据进行收集和登记,应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收集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中男女比例为1.91∶1;80岁以上年龄组多,占36.3%.导致死亡的前5位原因分别是心脑血管疾病(39.3%)、肿瘤(23.2%)、呼吸系统疾病(9.7%)、损伤与中毒(8.4%)和消化系统疾病(4.2%),占总死亡病例数的84.8%.年度发展趋势心脑血管疾病呈逐年增长.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是危害住院患者的主要疾病,加强患者管理尤其是危重患者护理和健康教育非常关键.立足关口前移,应开展公众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工作.

  • 2014年云南省疾病监测点居民死因监测分析

    作者:杨永芳;邵英;陈杨;肖义泽;秦明芳

    目的 了解云南省疾病监测点居民死因分布特点,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凡2014年发生在疾病监测点的常住人口死亡个案均由辖区各级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按要求填写《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并通过国家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和审核,下载审核无误的监测点2014年网络直报死亡数据进行清理汇总,通过死亡率、构成比、潜在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R)、期望寿命等指标分析云南省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结果 2014年云南省疾病监测点报告死亡总数57 257例,死亡率606.24/10万(标化死亡率为496.14/10万),男性高于女性;前5位死因顺位依次为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和伤害,占全死因的81.06%;恶性肿瘤、伤害和脑血管病的减寿顺位位居前3位,减寿率依次为11.64%‰、10.62%‰和9.40%‰,是造成云南省疾病监测点居民寿命损失的主要疾病;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为76.07岁,去除前5位死因的影响,居民期望寿命提高了11.37岁.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是构成监测点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恶性肿瘤和伤害是监测点青壮年过早死亡(早亡)的主要原因,慢性病和伤害是威胁云南省监测点居民健康、影响人均期望寿命的重要因素,政府应将其纳入疾病预防控制规划,进行有效干预.

  • 2014年新疆15个监测点居民死因状况分析

    作者:者炜;廖佩花;刘来新;张荣;关玉梅;张云君

    目的 了解新疆15个监测点居民健康状况,确定严重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为政府部门制定卫生保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新疆15个监测点2014年户籍居民死亡报告资料,以ICD-10进行死因分类;使用Excel 2007和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新疆15个监测点总死亡率400.86/10万,男性高于女性.慢性病死亡所占比例高,达79.11%,感染性、母婴及营养缺乏疾病死亡占10.12%,伤害死亡占9.12%;前5位死因分别为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高血压及高心病、肺源性心脏病是循环系统疾病主要死因;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死因;交通事故、溺水、意外中毒、意外跌落和自杀是意外伤害的主要死因.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危害新疆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脑血管病致死仍占高比例,消化道恶性肿瘤依然比较严重,机动车辆交通事故依然是危害青壮年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今后应加大新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伤害的防治力度.

  • 2006-2012年金华市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分析

    作者:陈左霞;王小红;王凤英;陈培发;徐则林

    目的:了解金华市居民死亡水平和主要死亡原因,掌握死亡谱,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对2006-2012年金华市3个省级死因监测点(婺城区、东阳市、武义县)死亡监测系统的数据进行根本死因编码与分类,以2000年标准人口构成进行率的标化,用死亡率、死亡构成比和顺位等指标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2年金华市居民总死亡率为627.32/10万,标化死亡率为459.02/10万,前5位死亡原因分别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道疾病、损伤和中毒、心脏病,占全死亡原因的84.67%.平均期望寿命为76.74岁.结论:慢性病和伤害是该市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应大力开展有针对性地防治工作.

  • 2011-2014年武隆县居民死亡原因分析

    作者:万泉

    目的:了解重庆市武隆县居民疾病谱和死亡谱的特点及威胁该县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1 2014年(十二五期间)武隆县死因监测系统数据和公安、民政部门提供的人口资料,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死因分类,采用死因统计软件DeathReg 2005对武隆县居民死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十二五期间武隆县居民总死亡率为661.11/10万,标化死亡率为420.85/10万.十二五期间武隆县前5位死因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166.45/10万)、心脏病(117.40/10万)、肿瘤(117.06/10万)、脑血管病(109.80/10万)、损伤和中毒(61.88/10万),合计占人群总死因的86.6%.损伤和中毒的减寿年数为21 148人年,减寿率为14.75‰,在全死因减寿顺位中居第一位.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损伤中毒是危害该县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预防、控制慢性病及伤害是今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优先问题.

  • 2005-2009年桐庐县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分析

    作者:张凌云;徐翔英

    目的:评价2005-2009年桐庐县居民死亡水平,探讨主要病伤死亡原因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对县级、乡镇医疗单位上报的死因资料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死因分类和编码,并将资料全部录入DeathReg2005软件系统,进行数据处理、汇总和整理.结果:5年间累计死亡人数12 642人,粗死亡率为6.35‰,婴儿死亡逐年下降,期望寿命增长了2.43岁.前5位的死因分别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意外伤亡.其中恶性肿瘤中肺癌、胃癌、肝癌占了前3位,意外伤亡则是以交通事故、意外跌落、自杀为主.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桐庐县首要死亡原因,应从儿童抓起,开展健康教育,预防慢性病,增进健康.

  • 永嘉县2010年居民损伤与中毒死亡原因分析

    作者:陈胜则;邵永强;金雪燕

    目的:了解永嘉县居民损伤与中毒死亡情况,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永嘉县2010年死因监测报告资料,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标准进行分类,以率、构成比为主要指标,用Death-Reg2005、spss13.0、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永嘉县居民损伤与中毒报告死亡率48.81/10万,全死因顺位居第5位;损伤和中毒前4位死因依次为意外跌落、机动车交通事故、自杀、溺亡,报告死亡率依次为12.12/10万、10.42/10万、6.70/10万和3.83/10万.结论:居民损伤与中毒死亡已影响永嘉县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应制定有针对性的疾病防治策略.

  • 2006-2015年深圳市龙岗区婴儿死亡情况分析

    作者:卫国;邢萌萌;任路忠;王志隆

    目的:掌握深圳市龙岗区婴儿死亡率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深圳市龙岗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网络,对2006-2015年深圳市龙岗区范围内的婴儿死亡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6-2015年龙岗区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3.63‰(1 408/388 181)、2.42‰(941/388 181),早期新生儿死亡占全部新生儿死亡的83.42%.2015年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在2006年的基础上下降幅度分别为69.48%、81.88%,10年内呈逐渐降低的趋势(P<0.05).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位于死因顺位的前2位,10年来先天性心脏病死因构成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加强围产保健管理,规范高危妊娠的监测和三级转诊,提高新生儿复苏水平,提高新生儿疾病救治水平,是降低婴儿死亡的重要措施.

  • 2003-2011年宁波市江东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

    作者:汪建红

    目的:了解宁波市江东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主要死亡原因的变化趋势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2003-2011年江东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年来,江东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渐下降趋势,200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9.92%,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2.84%;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87.34%,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66.67%.出生窒息、先天异常、意外、早产低体重、其它新生儿疾病为前五位的死亡原因.结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是降低新生儿和婴儿的死亡率.加强孕前保健咨询、优生知识的宣传、普及产前筛查,是减少畸形儿出生的重要措施.加强孕前、孕期、围产期保健,并在接生过程中要预防产伤,提高产科质量和新生儿窒息复苏能力,提高新生儿访视质量.同时加强活产儿童的生命监测和管理,是降低婴儿死亡率的关键.

  • 上海市静安区居民2002-2006年死因分析

    作者:颜士勇;孙伯燕

    目的:通过对静安区2002-2006年人口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开展社区卫生工作和相关政策项目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死亡资料来自静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因编码采用ICD-10,疾病大类参照CCD.用Excel建库,统计软件SAS对静安区近5年来的全死因死亡率、死因构成及其顺位进行分析.结果:静安区居民死亡率2006年比2002年下降14.88%,男性高于女性,主要死因构成变化不大,死因前5位的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及代谢性疾病、损伤和中毒.致死疾病主要为心脑血管疾病、肺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糖尿病及意外伤害等,乳腺癌成为女性恶性肿瘤的主要构成,老年和中年组的糖尿病构成比例较高.减寿率构成前5位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损伤中毒.结论:慢性病、肿瘤和意外伤害成为主要死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损伤中毒是居民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也是静安区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根据疾病发生特点,在防治策略上要有相应的措施.

  • 温州市居民死亡特征分析

    作者:邵永强;钱合笑;李江峰;樊丽辉

    目的:分析温州市居民死亡水平、主要死亡原因及死亡负担变化趋势,为制定疾病预防与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ICD- 10编码进行分类对温州市居民2010年死亡资料进行分类整理,计算出生率、死亡率、死因构成、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用Spss13.0、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温州市死亡率、标化死亡率为各为559.11/10万(男女各为636.92/10万474.79/10万);前5位死因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损伤与中毒,占总死亡数的83.06%.潜在寿命损失前5位分别为恶性肿瘤、损伤中毒、脑血管病、心脏病、先天异常,平均减寿率为12.51‰、7.20‰、2.59‰、2.12‰、1.22‰.结论:慢性病和伤害为本市居民的主要死因,加强肿瘤和伤害的预防控制.

  • 2014年北京市平谷区居民死因分析

    作者:郭春平;赵月红

    目的:了解本地区居民死亡原因及其分布特点和影响居民健康状况的主要死亡因素.方法:疾病分类按照国际统一分类方法,使用卫生部指定的死因专用软件进行计算.结果:2014年平谷区户籍标化死亡率614.41/10万;65岁及以上老龄组死亡高.居民主要死因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结论: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是本区居民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也是慢病干预的工作重点.应积极对慢性病多开展知识讲座和媒介宣传,指导居民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

595 条记录 2/30 页 « 12345678...293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