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 脾虚湿困证的临床观察

    作者:吴爱华

    目的 探究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脾虚湿困证患者实施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98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脾虚湿困证患者为观察对象,结合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应用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58例,应用常规西药+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疗效、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6.55%)相比对照组(70.00%)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体质指数、腰臀比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 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脾虚湿困证患者实施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十分可行.

  • 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脾虚湿困证的代谢组学研究

    作者:贺丽丽;汪受传;李维薇;刘畅;单进军;谢彤;杨燕

    目的: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研究婴儿巨细胞病毒(CMV)肝炎脾虚湿困证的代谢组学特征.方法:选取婴儿CMV肝炎脾虚湿困证患儿和同期正常儿童各20例,分别设为疾病组和正常组,应用GC-MS技术对受试者血浆、尿液进行检测,筛选疾病组的差异性代谢物,寻找相关代谢通路.结果:疾病组与正常组的血浆、尿液代谢产物具有明显差异,筛选出27个差异性代谢物,找到10条代谢通路,主要涉及氨基酸代谢紊乱.结论:基于GC-MS的代谢组学方法可以区分疾病组与正常组,筛选出的差异性代谢物可能是表征婴儿CMV肝炎脾虚湿困证的诊断标志物.

  • 宝儿康散治疗脾虚湿困型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张丽学

    观察宝儿康散治疗脾虚湿困型小儿腹泻病的临床疗效,将小儿腹泻病分为急性(层一)和慢性迁延性(层二)2层,然后分别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并进行剂量探索的方法:将人组层一的340例小儿急性腹泻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高剂量组112例,低剂量组113例,阳性药对照组115例,疗程3d,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宝儿康散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将入组层二的167例小儿慢性迁延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3组:高剂量组56例,低剂量组55例,阳性药对照组56例,疗程5d,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对宝儿康散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发现,高、低剂量组治疗小儿急性和慢性迁延性腹泻病的愈显率和有效率显著高于阳性药对照组(P<0.05,P<0.01).对于中医脾虚湿困证的治疗,高、低剂量组的愈显率和有效率显著高于阳性药对照组(P <0.05,P<0.01);其中试验组对大便稀溏、便次增多、食欲不振的愈显率和有效率显著优于阳性药对照组(P <0.05,P<0.01).高、低剂量组和阳性药对照组在试验期间均未发生不良事件,一般体检指标均未发现异常.结果表明宝儿康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和小儿慢性迁延性腹泻病(脾虚湿困证)疗效显著,且临床应用安全.

  • 消水汤治疗原发性肝癌腹水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作者:吴荻;鲍万国;丁艳华;吴新宇;赵大玮;盖国忠

    目的观察消水汤治疗原发性肝癌腹水脾虚湿困证的临床疗效及实验研究.方法61例确诊为原发性肝癌腹水,中医辨证为脾虚湿困证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消水汤口服结合顺铂局部腹腔灌注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顺铂局部腹腔灌注治疗,治疗时间2个月.观察癌性腹水改善情况、治疗后生存期、生存质量、中医症状改善情况.实验研究对小鼠模型分组治疗,观察腹水消退情况及生存期.结果临床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近期总有效率为42.4%,单纯西医治疗的总有效率为21.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抽取腹水时间间隔分别为(17.95±9.63)天和(10.87±7.76)天,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33.3%和14.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均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各项中医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尤以乏力、腹胀、恶心呕吐改善明显.安全性检测结果表明,消水汤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服用安全.动物实验表明:在接种两种瘤株的小鼠腹水模型中,治疗组在腹水减少和生存期延长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消水汤治疗原发性肝癌腹水脾虚湿困证可收到满意的近期疗效,延长生存期,得到实验证实;且能够改善中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治疗肝癌腹水可靠、有效的方法.

  •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脾虚湿困证的效果及对患者脂肪激素与胃肠激素的调节作用分析

    作者:刘丽梅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脾虚湿困证的效果及对患者脂肪激素与胃肠激素的调节作用分析.方法:将100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脾虚湿困证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接受二甲双胍或二甲双胍联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脂肪激素、胃肠激素及血糖指标均无差异性,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瘦素、FPG及HOMA-IR、HbAlc均低于对照组,GIP、GLP-1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肥胖型2型糖尿病脾虚湿困证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效果满意,对脂肪激素与胃肠激素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 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

    作者:李姿慧;王键;蔡荣林;孙娟;叶铭钢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 UC)大鼠结肠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参苓白术散组,每组12只,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采用三硝基苯磺酸( 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乙醇灌肠结合环境与饮食干预法复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并比较各组大鼠结肠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ELISA法测定血清IL-6、IL-8、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NF-κB p65蛋白表达及IL-6、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 P<0.05),参苓白术散组和柳氮磺吡啶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苓白术散组与柳氮磺吡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可以明显改善UC大鼠结肠组织中NF-κB p65蛋白表达及血清IL-6、IL-8、TNF-α水平,促进肠黏膜的修复。

  • 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作者:李姿慧;王键;蔡荣林;王又闻;胡建鹏

    目的:建立符合中医证候特点的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模型.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模型组,内外因加TNBS模型组及健脾化湿防治组.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喂养;TNBS模型组采用TNBS与乙醇复合物进行造模,内外因加TNBS模型组大鼠给予环境与饮食因素干预结合TNBS与乙醇复合物进行造模,健脾化湿防治组在内外因加TNBS模型复制过程中给予参苓白术散煎剂灌胃.观察各组大鼠症状、体征、病理改变,并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浓度.结果:内外因加TNBS模型组大鼠出现嗜睡懒动、蜷缩,饮少纳呆,精神萎靡,毛发疏松粗糙、晦暗无光泽,腹泻及黏液血便症状;大鼠体质量明显下降,摄食饮水量明显降低,小便量明显减少,大便湿重增加,自发活动次数明显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镜下观察黏膜见水肿、充血、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伴有溃疡灶形成;大鼠结肠组织损伤程度评分及IL-6、IL-8和TNF-α的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脾化湿防治组大鼠经治疗后体质量明显增加,摄食饮水量明显增多,小便量明显增加,大便湿重减少,自发活动次数明显增多,与TNBS模型组及内外因加TNBS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黏膜见轻度充血、水肿,仅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其结肠组织损伤程度评分及IL-6、IL-8和TNF-α的浓度与内外因加TNBS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境与饮食因素干预结合TNBS与乙醇复合物建立的脾虚湿困型UC大鼠模型,符合人类自然发生的UC病变特点和中医证候特点,是较理想的脾虚湿困型UC模型.

  • 健脾化湿法对脾虚湿困证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干扰素-γ和白介素-4含量的影响

    作者:孙娟;王键;胡建鹏;李姿慧;叶铭钢;徐伟

    目的 观察健脾化湿法对脾虚湿困证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血清干扰素-γ(inter feron-γ,IFN-γ)和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含量的影响,探讨健脾化湿法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健脾化湿组.采用多因素相结合的方法,模拟中医传统病因“久居湿地,饮食失宜,过于劳倦”复制脾虚湿困证大鼠模型,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灌肠法复制UC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FN-γ和IL-4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健脾化湿组大鼠血清IFN-γ含量显著降低(P<0.05),IL-4含量显著升高(P<0.01),IFN-γ/IL-4比值显著降低(P<0.01).结论 健脾化湿法治疗脾虚湿困证UC的作用机制与降低血清IFN-γ含量,升高血清IL-4含量,抑制1型辅助T细胞介导的炎性反应有关.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虚湿困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30例

    作者:王惠霞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虚湿困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12月收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对症治疗,在指导患者减肥、控制饮食、适当运动、侧卧睡眠等生活指导的基础上采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改善患者睡眠结构,纠正夜间低通气低氧血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化痰祛瘀开窍汤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7%,对照组有效率8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虚湿困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疗效确切.

  • 化痰活血通窍汤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观察

    作者:常学辉;孟毅;郑伟峰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通窍汤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脾虚湿困、痰瘀阻窍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采用化痰活血通窍汤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显效54例,有效36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90.0%;改善呼吸紊乱指数(AHI)及夜间低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减少呼吸暂停次数。结论:化痰活血通窍汤是一种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效的中药复方。

  •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脾虚湿困证的疗效观察

    作者:马宁宁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脾虚湿困证的疗效.方法:将93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脾虚湿困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与治疗组(46例).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胃肠激素(GIP、GLP-1)、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oma-β)、脂肪激素(脂联素、瘦素).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FPG、2hPG、Homa-IR、瘦素均降低,GIP、GLP-1、Homa-β、脂联素均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的FPG、2hPG、Homa-IR、瘦素低于对照组,GIP、GLP-1、Homa-β、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脾虚湿困证可调控患者脂肪激素调控网络,促进胰岛细胞增生、延缓胰岛细胞功能衰竭,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并调节脂肪激素与胃肠激素.

  • 健脾化湿法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脾虚湿困证临床观察

    作者:何振雄;关山越;刘明华

    目的:观察健脾化湿法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脾虚湿困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2例因呼吸道感染使用抗生素后出现脾虚湿困症状的住院患者按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5例在原治疗方案基础上加服陈夏六君子汤加减方,对照组67例给在原治疗方案基础上加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2组疗程均为5天.观察2组患者脾虚湿困症状的改善情况和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脘腹痞胀、口淡纳呆、疲倦困重、便溏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陈夏六君子汤为基本方的健脾化湿法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脾虚湿困证疗效较好,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 参苓白术颗粒对自发性腹膜炎的治疗作用

    作者:张囡囡;徐雷;刘鹏

    目的 观察参苓白术颗粒对自发性腹膜炎的疗效.方法 选肝硬化CHILD-Pugh B级合并自发性腹膜炎(脾虚湿困证)患者6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与参苓组33例,对照组予单纯西医治疗,参苓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颗粒,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d、7d症状积分、C反应蛋白(CRP)、腹水测定值及总有效率.结果 腹泻、腹胀症状积分及腹水测定值治疗后参苓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3d时,CRP值参苓组低于对照组(P<0.01);参苓组总有效率为72.73%,高于对照组的46.88% (P< 0.01).结论 参苓白术颗粒可改善自发性腹膜炎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其机制或与缩短炎症控制时间等因素相关.

  • 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ERK、p38 MAPK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姿慧;王键;蔡荣林;孙娟;叶铭刚

    目的:探讨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结肠组织中ERK、p38MAPK蛋白表达的变化及参苓白术散的干预作用。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柳氮磺吡啶组、参苓白术散组,每组10只。采用环境与饮食干预结合TNBS/乙醇灌肠法复制脾虚湿困型UC大鼠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ERK、p38MAP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结肠组织ERK、p38MAPK表达明显增多,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柳氮磺嘧啶组和参苓白术散组大鼠结肠组织ERK、p38MAPK的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苓白术散组大鼠结肠组织ERK、p38MAPK的表达与柳氮磺嘧啶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脾虚湿困型UC大鼠结肠组织ERK、p38MAPK表达明显增强,参苓白术散治疗可显著降低其ERK、p38MAPK的表达水平。

  • 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湿困证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菌群的影响*

    作者:孙娟;王键;胡建鹏;李姿慧;叶铭钢;徐伟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湿困证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菌群的影响,探讨参苓白术散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脾虚湿困证UC模型组、参苓白术散组、阳性对照药组。采用传统中医学病因与现代医学病因相结合的方法复制UC模型,给药治疗后,提取结肠内容物细菌总DNA,应用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共有序列基因扩增(ERIC-PCR)技术进行菌群分析。结果4组大鼠的结肠内容物菌丛存在整体差异,模型组ERIC-PCR指纹图谱DNA条带较少,存在6条分布较一致的主带;而其他3组ERIC-PCR指纹图谱DNA条带较多,且主带位置分布无统一趋势,其中参苓白术散组ERIC-PCR指纹图谱与正常组为接近。结论 UC可能存在较单一的肠道优势菌,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湿困证UC结肠菌群的失衡具有明显的调整作用,可使肠道优势菌种类增加,恢复菌群平衡状态,从而促进损伤肠组织的恢复。

  • 七味白术散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脾虚湿困证疗效观察

    作者:李杰

    目的:观察七味白术散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脾虚湿困证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用盐酸二甲双胍片,观察组给予七味白术散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BMI、FPG、P2hPG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症候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味白术散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脾虚湿困证可改善实验室指标,缓解中医症候.

  •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脾虚湿困证的效果评价

    作者:陈志芳

    目的 探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脾虚湿困证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7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脾虚湿困证患者,共选择5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进行编号,利用计算机软件、遵照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具体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糖尿病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1周,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与对照组相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上述水平降低,且观察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与对照组68.00%相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肥胖型2型糖尿病脾虚湿证患者治疗中,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推荐探索性推广.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