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穴位注射合清热化痰通腑汤灌肠治疗中风后呃逆

    作者:曹洪涛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合清热化痰通腑汤灌肠对中风后呃逆的影响.方法 将66例中风后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胃复安肌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穴位注射合清热化痰通腑汤灌肠,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症状评分、不良反应量表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治疗组不良反应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较少,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穴位注射合清热化痰通腑汤灌肠可使中风后呃逆得到有效控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 加味丁香柿蒂汤治疗中风后呃逆60例

    作者:梁占虎

    应用中医中药治疗中风后呃逆60例,获得满意疗效.治愈54例,占90%;显效4例,占6.7%;无效2例,占3.3%,总有效率96.7%.强调中风后呃逆多阳衰气虚,治疗上和胃降逆与温阳益气并举,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 培土抑木法治疗中风后呃逆46例

    作者:陈玉其

    笔者自2008年3月以来用培土抑木法治疗中风后呃逆46例,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46例均为北京小汤山医院内科和康复病房住院患者,其中男35例,女11例;年龄53~76岁,平均(65±9)岁;中风后出现呃逆症状时间短为4h,长7天,平均3.2天;其中脑出血12例,脑梗死31例,混合性中风3例.

  • 丁香柿蒂加减方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28例

    作者:许安样;丁立平

    目的:观察丁香柿蒂加减方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的治疗效果.方法:丁香柿蒂加减方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观察疗效.结果:治愈率为57.1%,总有效率为85.7%.结论:丁香柿蒂加减方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呢逆疗效确切

  • 不同方法治疗中风后呃逆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刘玉梅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治疗中风后呃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中风后呃逆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对照组、穴位注射组和针刺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丙戊酸钠片治疗;穴位注射组患者采用2%盐酸利多卡因穴位注射治疗;针刺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穴位注射组和针刺组患者降低呃逆症状评分及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中风后呃逆患者采用针刺或穴位注射的效果优于口服丙戊酸钠片治疗.

  • 针灸治疗中风后呃逆36例临床体会

    作者:刘艳秋

    中风后呃逆是中风常见并发症,表现为呃逆声短而频发,连续不断,不能自止。现选取辖社区门诊72例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后观察,临床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处理,采用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94.4%,临床上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针灸 中风后呃逆
  • 旋复代赭汤合宣痹汤治疗中风后呃逆58例

    作者:聂文彬

    目的:观察旋复代赭汤合宣痹汤治疗中风后呃逆的治疗效果.方法:旋复代赭汤合宣痹汤治疗中风后呃逆病例58例.观察疗效.结果:治愈率为51.7%,总有效率为84.5%.结论:旋复代赭汤合宣痹汤能缓解中风后呃逆.

  • 针刺海泉穴加旋覆代赭汤治疗中风后呃逆52例

    作者:吴长春;瞿志明

    目的 通过针刺海泉穴加旋覆代赭汤治疗中风后呃逆,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 以海泉穴为主,取穴时让患者张口,舌卷向后方,在舌系带中点取穴.用30号毫针,针尖向舌根方向刺入0.5~1寸,稍作捻转不留针.中药治疗以旋覆代赭汤为主随症加减.结果 观察52例,痊愈47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针刺海泉穴加旋覆代赭汤治疗中风后呃逆,临床效果很好.

  • 半夏泻心汤治疗中风后呃逆26例

    作者:靳秀明

    在中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常常出现呃逆一症.尤其在中风急性期更是常见.运用常规的中西药物及针刺治疗难以维持疗效,作者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中风后呃逆26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 耳穴埋豆法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40例

    作者:于小洁

    运用耳穴埋豆法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临床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结果提示治疗者优于对照组,耳穴埋豆治疗方法简单,安全经济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运用薄智云腹针疗法联合体针治疗中风后呃逆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作者:刘彦延;林一帆

    [目的]观察运用薄智云腹针疗法联合体针治疗中风后呃逆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中风后呃逆门诊患者按完全随机方法(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腹针结合体针治疗,腹针取中脘(浅刺)、下脘(浅刺)、气海(深刺)、关元(深刺)、阴都(双侧,浅刺)、滑肉门(双侧,中刺);体针取内关、天突、攒竹、足三里、三阴交.患者取仰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后,用0.35×50 mm毫针浅刺中脘、下脘、阴都,直刺深度达皮下浅筋膜;中刺滑肉门,直刺深度达腹直肌;深刺气海、关元,直刺深度达腹横肌深处,均选用提插捻转手法,再以0.25×40 mm毫针针刺体针穴位,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间隔15 min用提插捻转手法行针1次,1次/d.对照组30例传统体针方法治疗,取穴及操作方法同治疗组.连续治疗3次(3d)随访2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2例,显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痊愈18例,显效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薄智云腹针疗法联合体针治疗中风后呃逆疗效显著.

  • 头针结合腹针治疗中风后呃逆55例临床观察

    作者:董建萍;陈立发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腹针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为中风后呃逆的患者55例随机分为二组,即头针结合腹针治疗组和药物治疗对照组,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为93.10%,两组疗效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头针结合腹针治疗中风后呃逆有良好的疗效.

  • 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37例

    作者:潘光辉;田莉娅

    呃逆俗称"打膈",又称"膈肌痉挛".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证.我们采用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37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7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23例,女14例;年龄小39岁,大75岁;呃逆病程长10天,短12小时.脑出血12例,行开颅减压术者4例,脑梗塞25例.

  • 中风后呃逆治验四则

    作者:徐鸿本;徐黎明

    中风后呃逆是中风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在临证中,以通腑安胃、镇肝降逆、活血通络、益气补肾四法辨证治疗,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 针刺联合穴位注射盐酸甲氧氯普胺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李艳

    目的:观察比较针刺联合穴位注射与单纯肌注盐酸甲氧氯普胺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中风后呃逆患者86例纳入本次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刺联合穴位注射盐酸甲氧氯普胺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肌肉注射盐酸甲氧氯普胺,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呃逆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3、5、7d时,观察组患者的呃逆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呃逆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且能迅速清除呃逆,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可在临床大力推广.

  • 针刺配中药治疗中风后呃逆26例报告

    作者:赵虎成;朱成宗

    我们自1996~1999年,运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中风后呃逆26例,并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24例进行对比观察,效果满意,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50例,男38例,女12例,年龄小42岁,大76岁.病程长12天,短3h.其中脑出血34例,脑梗死1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4例.

  • “调神和胃”针法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临床观察

    作者:齐建华;李兴山;韩宝杰;王元

    目的 观察“调神和胃”针灸取穴法与普通针灸取穴法在中风后呃逆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治疗组采取“调神和胃”针法进行取穴治疗,对照组采取普通针灸取穴治疗,通过对针灸治疗前后患者的相应中医症状变化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观察指标进行科学评价,观察其终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后中医症状评分改善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神和胃”针法取穴治疗与普通针刺取穴治疗对中风后呃逆的治疗均有一定的疗效,但前者的治疗效果明显的优于后者,可明显改善患者呃逆发作的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对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对推动中风后呃逆的规范化,特异性治疗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 石学敏调神降逆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呃逆理论探析

    作者:李文博;许军峰

    结合石学敏院士调神降逆针刺治则,从中风后呃逆病变与脾肺肝肾及脑的相互关系立论,对中风后呃逆的立论依据及发病机制作了新的理论探析,认为治疗本病重在调神,调神是降逆的基础,降逆有利于调神,提出其病机理论为“窍闭神匿,胃气上逆”,并制定了调神降逆针法的处方和量学规范.

  • 针灸治疗中风后呃逆验案1则

    作者:王凯;韩宝杰;王元

    呃逆俗称“打嗝”,是指以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为主要表现的病症[1].中风后呃逆是中风病一个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呃逆声短而频发,连续不断,不能自止.若不及时治疗,则使病情加重,预后不良.笔者在跟师学习中,接触一典型中风后呃逆患者,现将其诊治经过介绍如下.

  • 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31例临床观察

    作者:田丽琼

    目的:对中风后呃逆进行针刺治疗,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针刺足三里(双)、合谷(双)、内关(双)及中脘穴,施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30~40min,每10min运针1次.结果:31例患者中,治愈20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55%.结论:本治疗方法治疗呃逆简便易行,疗效满意.

2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