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国6省市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住院病例诊断与报告一致性分析

    作者:缪宁;张国民;王富珍;郑徽;孙校金;马小军;崔富强

    目的 了解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监测点报告的急性乙肝住院病例的基本特征,分析报告的急性乙肝病例与临床医生诊断的一致性.方法 从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NNDRS)中获得急性乙肝病例信息,通过查询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了解急性乙肝的基本情况,记录本次就诊住院的临床诊断,分析临床医生的急性乙肝诊断与NNDRS中的报告类型相一致的比例.结果 本次研究对象共179例,均为2015-2016年NNDRS中报告的急性乙肝病例,其中HBsAg阳性时间6个月由阴性转为阳性者占2.79%(5/179),HBsAg阳性持续时间≥6个月者占32.40%(58/179),本次为第一次检测HBsAg或时间不详的占64.80%(116/179);有乙肝病史的占33.52%(60/179),有甲、丙肝病史的占1.12%(2/179),无肝炎病史的占41.34%(74/179),肝炎病史不详的占24.02%(43/179);有肝炎症状和体征的占79.89%(143/179),无肝炎症状和体征的占20.11%(36/179).179例NNDRS报告的急性乙肝病例中,临床医生诊断为急性乙肝67例,非急性乙肝112例,急性乙肝一致率为37.43%(67/179).不一致的病例共计112例,以诊断为慢性乙肝(49.11%,55/112)和乙肝后肝硬化(16.07%,18/112)为主.结论 NNDRS中报告的急性乙肝住院病例报告类型与临床医生的急性乙肝诊断类型一致性较差.临床医生在保证诊断准确性的前提下,应按照临床诊断分类进行网络报告,使NNDRS中乙肝的分类类型与临床医生的分类诊断相一致.

  • 2009-2016年安徽省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监测分析

    作者:柴瑜;唐继海;苏颖;罗献伟;陆志坚

    目的 研究安徽省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报告发病率的现况.方法 从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获取安徽省2009-2016年乙肝病例数据;通过检测乙肝核心抗原IgM(IgM against hepatitis B core antigen,HBc-IgM)对2013-2016年6个监测点乙肝病例分类进行订正,比较全省和监测点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结果 2013-2016年6个监测点报告急性、慢性和未分类乙肝分别为115例(2.09%)、5 273例(95.73%)、120例(2.18%);订正后分别为88例(1.60%)、5 406例(98.33%)、4例(0.07%).6个监测点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从2009年的2.45/10万下降到2016年的0.36/10万;同期全省从4.53/10万下降到2.41/10万.2013-2016年6个监测点2000年后出生人群(<15岁)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维持在0.13/10万以下,1986-1990年出生人群发病率高(1.19/10万),之后逐渐降低到0.29/10万;同期全省2001-2005年出生人群发病率低(0.28/10万),1986-1990年出生人群发病率高(5.60/10万).结论 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使急性乙肝得到了有效控制.HBc-IgM检测可指导乙肝监测和分类.

  • 福建省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监测效果评价

    作者:黄丽芳;郑金凤;周勇;杨秀惠;张冬娟;郑徽;罗会明

    目的 评估福建省监测试点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监测效果,为福建省控制乙肝疫情,完善监测系统提供依据.方法 2013~ 2014年在福建省6个县(市、区,下同)开展急性乙肝监测试点工作,收集和比较监测前后6个县的乙肝报告发病率.结果 乙肝监测试点前后6个县报告急性乙肝发病率从31.56/10万下降到7.57/10万,而同在一个设区市的其他非试点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从26.38/10万上升到32.00/10万.结论 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得到的福建省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不能准确反映急性乙肝发病水平,开展急性乙肝监测工作是揭示急性乙肝发病准确情况的重要措施.

  • 江西省2005~2012年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姜芸;郑敏;宋丽新;涂秋凤;刘玮;郭世成;赵红平

    目的 分析江西省2005~2012年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乙肝提供参考.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江西省2005 ~2012年急性乙肝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江西省2005 ~2012年乙肝报告发病率波动在71.79/10万~81.33/10万.报告的乙肝病例中,急性乙肝占5.71% ~12.46%,发病率从2005年的8.00/10万降至2012年的4.50/10万.<15岁儿童急性乙肝年平均发病率低(1.73/10万),2010 ~2012年均<1/10万.不同性别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16.90,P <0.05).急性乙肝病例农民多(占52.25%).萍乡市8年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10/10万,年高报告发病率达31.72/10万.结论 江西省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15岁儿童下降更为明显.

  • 2007-2016年云南省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

    作者:许盛楠;许琳;康文玉;赵智娴;胡筱莛;李琼芬

    目的 分析2007-2016年云南省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7-2016年云南省急性乙肝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云南省2007-2016年累计报告16 721例急性乙肝病例,年均发病率为3.62/10万.在报告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2.01∶1;15-54岁占79.25%;农民占67.18%;居前三位的地区为昭通(14.13%)、昆明(13.52%)和红河(11.14%).年均发病率>6.0/10万的地区为西双版纳;3.1/10万-5.9/10万的地区为昆明、保山、红河、昭通、丽江、文山;<3.0/10万的地区为曲靖、怒江、迪庆、玉溪、普洱、临沧、楚雄、大理和德宏.结论 云南省2007-2016年急性乙肝发病率以男性、农民、15-54岁人群为主;应加强重点地区的防控措施,适时开展重点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

  • 石家庄市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分析

    作者:周吉坤;赵磊;武艳芬

    为了解石家庄市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发病情况,抽取7个县对2007年度本地乙肝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现简报如下.

  • 急性药物性肝炎与急性乙型肝炎临床病理特征的比较

    作者:刘晖;王泰龄;祖可佳;吕福东;孙琳;丁惠国

    目的 总结急性药物性肝炎(acute drug-induced hepatitis,ADIH)与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acute hepatitis B,AHB)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选取临床确诊并经肝穿刺病理证实的ADIH患者128例、AHB患者51例,所有切片均行HE染色、D-PAS染色及CK7免疫组化染色.镜下观察各种染色结果,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ADIH女性多见(71.9%),AHB男性多见(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ADIH组年龄明显大于AHB组[(42.85±13.07)岁vs.(35.12±9.96)岁,P=0.000].AHB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为(1 287.56±1 072.00)U/L,白蛋白(ALB)为(42.23±4.14)g/L,均明显高于ADIH组[(798.60±777.20)U/L和(38.78±5.19)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0),其余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组织病理,ADIH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3.85±4.11)个/HPF,凋亡小体计数(2.52±3.26)个,均显著高于AHB(P=0.000,P=0.010);ADIH的肝细胞坏死程度、汇管区炎症程度及细胆管反应增生均较AHB为重(P=0.000),AHB比ADIH更易发生脂肪变性(39.2% vs.21.1%,P=0.013).结论 ADIH女性更多见,发病年龄偏大:组织学表现为肝实质坏死明显、汇管区炎症较重、细胆管增生显著、凋亡小体多见、组织内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多等特点,可作为与AHB的鉴别要点.

  • 乙肝病毒标志物在成人急性乙型肝炎中的转换特点

    作者:杜晓菲;马丽娜;柳雅立;金怡;何智敏;陈新月

    目的 总结成人急性乙型肝炎(AHB)病毒学及血清病毒标志物转归特点.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至2015年10月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236例成人AHB患者,行乙型肝炎病毒定量(HBV DNA)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抗HBe滴度规律监测.结果 本组236例中,157例获得随访.153例治愈,l例死亡,死因为急性肝衰竭,3例转为慢性乙肝.153例治愈者中,142例(92.8%,142/153)于24周内临床痊愈;11例(7.2%,11/153)于24~44周内获得临床痊愈,其HBV DNA均在发病12周以后转阴;HBV血清标志物存在不同转换模式,①HBV DNA先转模式(HBV DNA先转阴,HBeAg和HBsAg转换不分先后,占25.5%,39/153);②HBeAg先转模式110例(HBeAg先转换,HBV DNA转阴和HBsAg转换不分先后),占71.9%;③HBsAg先转模式4例,(HBsAg先转换,HBV DNA转阴和HBeAg转换不分先后)占2.6%.结论 HBV DNA≥13周未转阴可转为慢性,必要时应予抗病毒治疗.AHB应重新定义为:44周内获得HBsAg转阴/转换并伴有HBV DNA转阴和HBeAg转阴/转换.

  • 陕西省安康市2005-2016年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万春阁;张少白;金华英;罗延琪;陈磊;刘丹

    目的 对安康市2005-2016年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制订预防控制乙肝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6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National Notifiable Diseases Registry System,NNDRS)资料中安康市急性乙肝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安康市2005-2016年共报告乙肝病例29 808例,年均发病率为92.66/10万.一年四季均有病例报告,发病地区以旬阳县为主,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上人群,以农民为主,占发病总数的63.77%.结论 继续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工作,开展重点人群乙肝疫苗接种活动,同时加强乙肝诊断报告管理,可有效降低乙肝发病.

  • 江西2005-2013年急性乙肝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谭楚生;谭详永;郭世成;程慧健

    目的 对江西省近年来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的流行趋势及特征进行分析,为科学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急性乙肝发病的时间、地点及人群分布特征.结果 2005-2013年江西省通过NNDRS共报告26 448例急性乙肝病例,平均年发病率为6.71/10万,报告发病率从2005年的8.00/10万降至2013年的4.18/10万(r=-0.858,P<0.05);3-8月发病例数较多;萍乡市的急性乙肝年均发病率高,为26.29/10万,九江市的年均发病率低(3.12/10万),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 898.39,P<0.0001);15 ~39岁人群发病数占全部病例的62.78%,男性占全部病例的77.37%,农民占全部病例数的52.2%(13 814例).结论 江西省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地区间差异较大,病例以男性、农民和15 ~39岁人群为主.

  • 抗病毒治疗对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功能、HBV DNA 定量及 HBV 表面标志物的影响

    作者:高鹏;崔中锋

    目的:观察分析 HBV DNA 定量>1×104拷贝/mL 急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抗病毒治疗前后肝功能、HBV DNA 定量及 HBV 表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就诊时 HBV DNA 定量>1×104拷贝/mL 的成年急性乙型肝炎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肝治疗和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HBV DNA 定量及 HBV 表面标志物变化情况。结果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肝功能各指标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4周、治疗12周观察组 HBV DNA 定量<5×102拷贝/mL 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随治疗时间的延长,HBsAg 有显著下降,HBsAb 有显著上升(P <0.05),治疗4周、治疗12周观察组 HBsAg 显著低于对照组,HBsAb 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就诊时 HBV DNA 定量>1×104拷贝/mL 急性乙型肝炎的患者采用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 HBV DNA 水平,阻断急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化进程,合理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急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率。

  • 杭州市下城区2008-2009年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

    作者:黄巍;朱建慧

    目的 了解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2009年杭州市下城区急性乙肝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共调查54例,发病主要为16-60岁的中青年人群(94.4%),该人群有乙肝疫苗免疫史仅9.8%;调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中有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占24.10o,患者有拔牙、补牙、洗牙等口腔诊疗史的占22.2 Yo,去营业场所修脚者占18.5%、修面刮须者占14.8%,[结论]要加强乙肝防治宣传教育,开展成人乙肝疫苗接种,加强对可能发生经血传播乙肝病毒的公共场所用具的消毒管理和监督.

  • 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总胆汁酸动态监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敏;张惠;戴军;司传平

    目的:探讨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急性乙肝患者,分别测定其入院时、住院中、出院时、出院后两周的血清 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结果急性乙肝患者入院时血清 TBA 及 ALT、AST 均显著升高,变化水平呈线性正相关;TBA 恢复较 ALT、AST 慢。结论血清 TBA 水平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的敏感指标,能准确灵敏反映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和预后。

  • 重庆市2011-2015年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

    作者:肖达勇;王亮;夏宇;马颖;李勤

    目的 了解重庆市“十二五”期间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急性乙肝)流行特征,为制定乙肝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全国法定传染病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重庆市2011-2015年急性乙肝疫情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利用随机时间序列模型(ARIMA)对发病水平进行模拟.结果 重庆市2011-2015年间累计报告急性乙肝病例14 50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9.9/10万;急性乙肝发病呈上升趋势(X2=4.35,P=0.036).发病时间无明显季节性;全市所有区县均有病例报告,报告发病率居前5位的是南川区(47.8/10万)、奉节县(43.2/10万)、万盛区(30.9/10万)、开县(21.4/10万)和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8.6/10万);男女性别比为1.81:1,男性(12.5/10万)高于女性(7.1/10万).发病年龄分布呈现“中间高,两头低”,15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低,15~59岁年龄段发病率水平较高,之后逐渐下降;职业构成以农民为主.2016年预测发病数下限与实际发病数基本接近.结论 2011-2015年重庆市急性乙肝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要关注部分区县的快速上升,同时要加强青壮年及农民群体的防控.

  • 2012-2017年湖北省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代佩;王晓南;官旭华;张迟;王雷

    目的 分析2012-2017年湖北省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乙肝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急性乙肝个案信息,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2-2017年湖北省急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2-2017年湖北省共报告11 522例急性乙肝病例,6年中发病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年均发病率为3.30/10万,男女发病比为1.66∶1,25 ~29岁发病率高,为5.43/10万,20~64岁占82.98%,农民占65.77%,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发病地区年发病率居前3位的是:随州市(5.65/10万)、十堰市(5.13/10万)、荆门市(4.63/10万).结论 发病地区主要为鄂西北地区,加强高发地区乙肝防控工作;20~64岁是主要发病人群,需优化免疫程序,加大成年人(>20岁)乙肝疫苗接种的宣传力度,提高成人乙肝接种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