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连续小波变换方法测定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含量

    作者:祁建伟;张春泉

    目的:采用连续小波变换方法测定硫酸阿托品滴眼液中硫酸阿托品含量.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硫酸阿托品对照液和硫酸阿托品混合液的吸收光谱,并对紫外吸收光谱数据进行连续小波变换,提取只与硫酸阿托品有关的特征小波系数.结果:用特征小波系数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硫酸阿托品的线性范围0.06~0.48 mg.mL-1(r=0.9991)平均回收率为100.51%(n=5),RSD为0.59%.日内RSD为1.00%~1.42%,日间RSD为2.31%~3.24%.结论:本法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要求条件较低,不需要物理或化学的分离,分析速度快,精确也较高,适用于该制剂的含量测定.

  • 一种新的T波交替量化评估联合算法

    作者:万相奎;谢富兰;王美林

    T波交替是预测恶性心律失常和心脏猝死危险性的一个无创的临床指标.针对目前T波交替(TWA)量化分析方法的不足,提出基于时频分析和相关分析相结合的T波交替联合分析算法:通过对预处理过的心电信号的连续小波变换,计算T波序列在指定时频窗内的能量谱,并对其分段统一编秩,再运用秩和检验方法定性判断T波交替;在此基础上,对T波交替的信号段进行T波的时域相关分析,确定交替的频次和程度,提取时域量化指标,为猝死和失常分析提供更丰富的时频特征信息.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对TWA检测的平均灵敏性达91.2%,在30 dB及以上信噪比的情况下,TWA被100%正确检测.临床数据检测结果表明,本算法对TWA幅值检测结果和临床应用的谱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达0.96.

  • 脑电中癫痫波的自动检测与分类--一种分层次、多方法整合的途径

    作者:张彤;杨福生;唐庆玉

    脑电中癫痫波的自动检测与分类是临床上很有意义的工作.本文采用一种‘分层次、多方法整合'途径,把自适应预测、小波变换、人工神经网络、模糊识别、专家系统等信号处理技术有机地结合在处理的不同层次(如初筛、分解、特征提取、识别与分类等)上,建立起一种新的分析框架.临床数据的初步测试结果比较满意.

  • 基于独立元分析和联合小波熵检测多导联ECG信号的QRS

    作者:黄博强;汪源源

    QRS波群的准确定位是ECG信号自动分析的基础.为提高QRS检测率,提出一种基于独立元分析(ICA)和联合小波熵(CWS)检测多导联ECG信号QRS的算法.ICA算法从滤波后的多导联ECG信号中分离出对应心室活动的独立元;然后对各独立元进行连续小波变换(CWT),重构小波系数的相空间,结合相空间中的QRS信息对独立元排序;后检测排序后独立元的CWS得到QRS信息.实验对St. Petersburg 12导联心率失常数据库及64导联犬心外膜数据库测试,比较本文算法与单导联QRS检测算法和双导联QRS检测算法的性能.结果 表明,该文算法的性能好,检测准确率分别为99.98%和100%.

  • 连续小波变换方法测定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含量

    作者:张春泉;祁建伟

    目的:采用连续小波变换方法测定硫酸阿托品滴眼液中硫酸阿托品含量.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硫酸阿托品对照液和硫酸阿托品混合液的吸收光谱,并对紫外吸收光谱数据进行连续小波变换,提取只与硫酸阿托品有关的特征小波系数.结果:用特征小波系数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硫酸阿托品的线性范围为0.06~0.48 g·L-1(r=0.999 1)平均回收率为100.51%(n=5),RSD为0.59%.日内RSD为1.00%~1.42%,日间RSD为2.31%~3.24%.结论:本法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要求条件较低,不需要物理或化学的分离,分析速度快,精确也较高,适用于该制剂的含量测定.

  • 支持向量回归同时测定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研究

    作者:张玉泉;杨义钧;侯振雨;姚树文;申爱丽

    在波长200~400 nm范围内,测定酪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混合体系的吸光度,用连续小波变换(CWT)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再用支持向量回归(SVR)方法进行建模,建立了支持向量回归紫外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酪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的方法,用所建方法对模拟样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酪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预测结果的回收率在98% ~102%之间,测定结果准确.

  • 支持向量回归-铬天青 S 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 Fe3+ 和 Al3+

    作者:侯振雨;姚树文;郝海玲;张洁

    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和丙酮存在的条件下,于波长500~750 nm范围内,测定Fe3+ 、 Al3+和铬天青S(CAS)显色体系的吸光度,用连续小波变换(CWT)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再用支持向量回归(SVR)建模,建立了连续小波变换-支持向量回归方法(CWT-SVR).方法用于模拟水样中Fe3+ 和 Al3+的同时测定,结果满意.

  • 基于连续小波变换和支持向量机的手动想象脑电分类

    作者:廖祥;尹愚;尧德中

    对左右手运动想象脑电信号进行准确分类是脑-机接口(BCI)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连续小波变换(CWT)提取脑电信号中相应的手动想象特征信号,并通过支持向量机(SVM)对特征信号进行分类,取得了较好的分类效果,然后经过分析SVM的学习算法,讨论了对于SVM的分类有着关键影响的时间成分,反映出传统的ERD/ERS计算方法可能出现的问题.

  • 心律不齐患者心电图变异的小波分析

    作者:阮月平;张佃中;张屹

    为探究心电图(ECG)中QRS波群能量占比,提出了对ECG进行小波变换,计算多尺度下QRS波群能量占比的新方法.以年轻(21~34岁)与年老(68~81岁)两组健康人及一组心律不齐患者(68~81岁)30个个体的ECG为实验数据,用Mexican-Hat为母小波在多个小波变换尺度下对ECG中的QRS波群进行能量占比的计算.结果表明,QRS波群的能量占比随年龄的增加无变化(P>0.44),但在相同年龄组,QRS波群能量占比在17 Hz附近心律不齐患者组明显小于健康组(P<0.01),从而确定利用小波分析法计算出的QRS波能量占比可以作为检测窦性心律不齐患者的一项特征指标.

  • 连续小波变换和匹配追踪算法在心音信号分析上的应用和对比

    作者:张祖兴;刘军;汤谊兵;王威廉

    心音对大多数心血管疾病具有极高的临床诊断价值,所以对心音信号进行分析有助于临床上对心脏疾病的诊断.心音信号是非平稳信号,需要选择合适的算法来进行时-频分析.传统的分析方法如傅立叶变换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连续小波变换和匹配追踪算法是两种有效的时-频分析法,都可以有效地提取心音信号的特征并进行聚类.通过分析比较,可以看出两种算法比传统算法的优越性以及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 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心电信号特征提取及其仪器实现

    作者:季忠;秦树人;彭承琳

    介绍了一种用于心电信号的记录和识别的虚拟式测量和分析仪器系统,目的是要构建一种基于PC的虚拟仪器,能够实现十二导联心电信号的同步记录、同步整体观察及测量12导联同一心动周期的波形,从而提高心电参数测量的准确性.同时,由于Mexican hat小波特有的时域特性,对QRS波群具有很好的定位特性和分析精度,因此在本仪器中利用连续小波变换,选用Mexican hat作为小波基,对心电信号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精确检测,并给出准确的心电信号特征描述参数.对临床实测心电信号的分析表明,即使在有严重噪声干扰的情况下,本方法也很容易实现对心电信号特征信息的精确描述,并且具有很高的实时性,从而在本仪器中获得了实际和有效的应用.

  • 应用连续小波变换提取脊柱手术中脊髓功能特征参数的研究

    作者:

    在脊柱外科手术中,为防止脊髓神经功能损伤进行术中脊髓功能监护十分必要.本研究以特发性脊柱侧弯矫形手术中脊髓功能的电生理监护特征参数提取技术为目标,试图解决监护参数在时域参数变异性较大、容易受干扰的问题.运用连续小波变换方法对手术中采集的体感诱发电位分析处理,提取信号在时频域的三个新的特征参数.通过本研究表明,在脊柱手术监护中,运用连续小波变换获得的时频域特征参数比单纯在时域分析参数具有更小的变异系数.因此时频域特征分析参数比单纯时域的幅值和潜伏期分析更稳定和可靠.在脊柱手术中如果应用时频监护参数可能会更有效地避免脊髓损伤.

  • 全身麻醉状态下心率变异性的连续小波分析

    作者:王御栋;李川勇

    为更准确地通过分析心率变异性(HRV)判断麻醉深度随时间的变化,需要密切关注麻醉状态下HRV低频(LF)和高频(HF)成分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采用连续小渡变换(CWT),将CWT中的尺度转换为频率,对患者麻醉前后的HRV信号(RR间期序列)进行了时频分析.其时频能量图以及LF、HF能量值都表明麻醉后HRV信号的LF和HF成分受到了抑制,LF/HF值也由麻醉前的9.0219降为麻醉后的3.5573.CWT和传统的时频分析方法在分析同一麻醉后HRV的时频分布表明,CWT可以更准确地定位HRV时域信号中出现突变的时间以及引起频率变化的频段范围.因此,CWT作为分析麻醉状态下HRV的一种新方法,能提供HRV更为准确的时频定位,进而提供更为准确的麻醉深度监控结果.

  • 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中医脉象信号处理

    作者:谢家宇;蔡坤宝

    应用连续小波变换的一般算法和梅林算法分析了15例海洛因吸毒者和15例正常人的脉象信号.两种算法均在4个尺度下,对每一例脉象信号进行了处理,从两种算法分析的结果均发现,在0.2~0.4 s时间间隔内,海洛因吸毒者和正常人脉象信号的连续小波变换系数间存在显著差异,并为每一算法提出了用于划分海洛因吸毒者与正常人的临界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连续小波变换是处理脉象信号的有效方法.

  • 小波变换计算分光光度法可行性研究(Ⅱ.实验研究)

    作者:王艳;相秉仁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基于小波变换的计算分光光度法的可行性.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双嘧达莫(λmax=292nm)含量为例,设计三组实验,分别加入与双嘧达莫紫外吸收光谱重叠的鞣酸(λmax=276 nm)、盐酸普萘洛尔(λmax=289 nm)和盐酸普罗帕酮(λmax=305 nm),对每组的紫外吸收光谱数据进行连续小波变换,共研究了34个小波,提取只与双嘧达莫含量有关的特征小波系数.结果:每组中都存在很多特征小波系数,用该组的特征小波系数建立的线性回归方程,都可以准确地预测该组样品中双嘧达莫的含量,相对误差均小于4%.结论:基于小波变换的计算分光光度法可以应用于吸收光谱重叠的分析体系.

  • 小波变换分光光度法可行性研究(Ⅰ.理论研究)

    作者:王艳;相秉仁

    目的:从理论上研究基于小波变换的计算分光光度法的可行性.方法:用高斯函数模拟物质的吸收光谱,用34个小波函数进行小波变换,提取只与待测组分含量有关的特征小波系数.结果:连续小波变换比离散小波变换性能好,采用连续小波变换处理两组分重叠吸收光谱数据,不同的小波函数性能差别很大,不存在对所有情况都适用的佳小波,但只要干扰物与待测物的光谱差异满足一定的条件,即两者的大吸收波长不重合,或者两者的大吸收波长重合,但峰宽相差不小于2nm,通过选择合适的小波函数可以得到只与待测物浓度相关的特征小波系数.结论:理论研究表明基于小波变换的计算分光光度法可行.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