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脂蛋白脂酶Ser447Ter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研究

    作者:官国东;徐恩;王小娟;许寅宏;邱少东

    目的 研究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 LPL)Ser447Ter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 CI)发病的关系及其对血脂水平、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对166例CI患者及72名健康成人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LPL Ser447Ter基因多态性,颈动脉超声多普勒检查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和颈动脉斑块(carotid artery plaque,CAP)的形状及大小.结果 CI组CG+GG基因型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含量比CC基因型明显降低(P=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含量明显增高(P=0.007);对照组CG+GG基因型TG含量比CC基因型低(P=0.041);CI组G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P=0.014);LPL Ser447Ter基因多态性与颈总动脉IMT和CAP分级无明显相关.结论 LPL Ser447Ter基因多态性与血脂变化及脑梗死的关系密切,G等位基因可能引起血TG降低、HDL-C 升高;G等位基因可能是脑梗死的保护基因型.

  • 中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塞22例效果分析

    作者:葛照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塞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12月-2010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22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并与我院曾采用西医治疗19例患者临床资料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86.5%,对照组总有效率57.9%.两组患者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8.12±1.43,对照组为14.92±2.58,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基于NF-κB通路动态观察通督调神针刺对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模型大鼠Chemerin水平的影响

    作者:吴海洋;王颖;韩为;王海涛

    目的 基于NF-κB通路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方法对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模型大鼠Chemerin水平的动态变化,寻找针刺佳干预时间点.方法 选取96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饲料喂养)、假手术组(基础饲料喂养+颈动脉分离)、模型组(高脂饲料喂养+线栓法造脑梗死模型)和针刺组(高脂饲料喂养+线栓法造脑梗死模型+针刺)4组.根据缺血再灌注6、24、48 h各分为3个亚组,每组8只.其中模型组和针刺组采用Zea Long线栓法造模成功后,根据Zea Longa的神经功能评分,将评分1~3分大鼠收入相应组别.4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清中NF-κB的表达活性;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中Chemerin水平.结果 ①Zea Longa的神经功能评分,针刺6h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同组其他时间点降低更为显著(P<0.01);②假手术组血清中Chemerin和NF-κB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模型组血清中Chemerin和NF-κB的水平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显著上调(P<0.01).④缺血再灌注6 h NF-κB水平开始升高,缺血再灌注24 h和48 h NF-κB水平仍在持续升高,缺血再灌注6h针刺组血清中NF-κB水平与同组不同时间点水平相比下调为显著(P<0.01);⑤缺血再灌注6h针刺组血清中Chemerin水平与同时间点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再灌注24 h和48 h针刺组血清中Chemerin水平与同时间点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通督调神针刺对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具有显著修复作用.②通督调神针刺可以抑制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模型大鼠血清中NF-κB活性,降低Chemerin水平.在缺血再灌注6h为佳针刺时间点.

  • 颈部血管彩超诊断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增强;孙志山;陈斯明

    目的 探究颈部血管彩超在诊断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方面的意义.方法 以2016年09月至2017年09月内我院收治的117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和同期的117例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以117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为实验组,117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颈部血管彩超,比较彩超结果.结果 (1)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实验组患者的斑块发生率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者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的斑块发生率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者数量,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2)实验组患者的斑块规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斑块规则率,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颈部血管彩超诊断在动脉硬化性脑梗死诊断方面具备应用优势,有益于优化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诊疗.

  • 阿托伐他汀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死临床体会

    作者:赵会娟

    目的 探讨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之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与临床疗效.结果 用药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痊愈率为4.0%,总有效率为72.0%,小于观察组(痊愈率30.0%,总有效率94.0%),P<0.05.结论 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预后效果.

  • 颈部血管彩超诊断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价值研究

    作者:谢建军

    目的:研究颈部血管彩超诊断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选取我院收治的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2例,全部入选者均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增厚情况、斑块表面形态、颈动脉狭窄情况和IMT.结果:观察组IMT增厚率(88.10%)明显高于对照组(21.43%)(P<0.05);观察组斑块发生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16.67%)(P<0.05),且斑块大多呈不规则形态,对照组斑块呈规则形态,斑块形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动脉狭窄闭塞发生率(23.81%)明显高于对照组(0.00%)(P<0.05);观察组IMT(1.42±0.25)mm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63±0.18)mm(P<0.05).结论:颈部血管彩超诊断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可为疾病这了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66 条记录 4/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