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亚急性肝衰竭人工肝支持术后 T淋巴细胞和血氨的影响

    作者:刘翔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肝衰竭(SALF)的疗效。方法:SALF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实施人工肝支持术治疗,随后西医组进行结肠灌洗治疗,中医西组在西医组治疗基础上,加予中药保留灌肠、中药口服等中医治疗,治疗前后检测两组T淋巴细胞及血氨变化。结果:治疗后中西医组治疗有效率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TBil、AST、ALT 及NH3均低于对照组,而PT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CD4+细胞、CD4+/CD8+均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SALF患者在人工肝支持术后,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减少N H3的吸收,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 茵陈蒿汤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作者:陈龙;邓英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双盲法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胆管减压术术后均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胃管注入茵陈蒿汤。记录患者手术术后以及茵陈蒿汤治疗一周的血清谷丙转氨酶、天冬氨酸转移酶、总胆红素的数值,并记录其变化情况,同时分析药物治疗后患者的预后。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血清谷丙转氨酶、天冬氨酸转移酶、总胆红素下降明显(P<0.05);在预后方面,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治愈率高(P<0.05)。结论:茵陈蒿汤单汤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较传统疗法具有优势。

  • 胆淤方配合西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24例

    作者:韩香;王文艳;张卫文

    目的:通过胆淤方联合西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评价其临床疗效、围产期结局及新生儿评分情况.方法:选择ICP患者2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124例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并加服胆淤方(茵陈蒿、黄芩、砂仁、当归、小蓟草);对照组118例仅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两组均治疗7d及14d后,评价皮肤瘙痒改善情况、实验室检测总胆汁酸(TB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变化及围产期结局、新生儿评分情况.结果:治疗14d后治疗组瘙痒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两组实验室指标TBA、ALT、AST值治疗后7d、14d较治疗前均出现显著下降,治疗14d后,治疗组TBA、ALT、AST值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有差异性;两组妊娠结局、羊水污染、新生儿评分未发现显著差异.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ICP降胆汁酸盐及肝功转氨酶较单用熊去氧胆酸治疗更有效.

  • 茵陈柴胡汤配合地塞米松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珊珊

    目的:观察茵陈柴胡汤配合地塞米松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诊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120例,按照完全双盲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给予单药地塞米松治疗,治疗组6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茵陈柴胡汤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情况,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及瘙痒症状评分、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1.67%(55/60)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44/60)( P<0.05);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均较治疗前发生不同程度改善(P<0.05),而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及瘙痒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陈柴胡汤配合地塞米松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预后及新生儿质量。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作者:王军英;薛连彬

    目的:探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法,为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同时也能为慢性乙型肝炎的其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10月~2013年1月科室收治的16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偶数号患者作为治疗组,奇数号患者作为对照组,每组84例。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单纯西医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方式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与对照组72.62%临床治疗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棓0.05);②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棓0.05)。结论:在临床针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治疗的实践过程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好于西医治疗方法,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临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方法之一。

  • 茵陈五苓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淤胆型肝炎疗效观察

    作者:田莉婷;李煜国;杨明博

    目的:观察茵陈五苓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味配合西药对淤胆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荟萃分析法,将淤胆型肝炎患者分为中药组(茵陈五苓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味)、西药组(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注射液1g,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点滴,1次/d,熊去氧胆酸胶囊1粒/次、3次/d,口服;一般支持对症治疗如应用:支链氨基酸、人血白蛋白等)、联合组(以上两种治疗均同时应用)。结果:联合组黄疸消退时间,肝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中药组、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淤胆型肝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山楂降脂方联合耳压法治疗老年脂肪肝48例

    作者:李立

    目的:探讨山楂降脂方联合耳压法治疗老年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6例老年脂肪肝患者。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有患者48例。对照组采用水飞蓟宾葡甲胺片进行治疗,而治疗组采用山楂降脂方联合耳压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75%。从有效率方面比较,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山楂降脂方联合耳压法治疗老年脂肪肝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等各项指标,具有临床价值。

  • 茵陈蒿汤配合西药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150例

    作者:王政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300例,其中150例患者采用常规单纯西医治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150例患者在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陈蒿汤进行治疗,分别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临床疗效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实验室检查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本法可有效改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对于提高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保肝方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病45例

    作者:张剑平

    目的:观察保肝扶正退黄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病患者90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保肝方(决明子、当归、麦冬、丹参、川芎、白芍、南沙参、赤芍、大黄、金钱草、黄芪、茵陈蒿)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比较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随访半年后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11%),统计学上有意义( P<0.05)。且治疗组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保肝方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病的疗效比常规西医治疗的疗效好,清热祛瘀,健脾和胃,可促进肝细胞的修复。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