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西医结合治疗足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48例疗效观察

    作者:于鹏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足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茵陈蒿汤加味治疗,5d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血清胆红素改变情况及黄疸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83.3%(40/48),高于对照组64.0%(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浓度低于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缓解足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 复方茵陈蒿汤治疗中重度痤疮临床观察

    作者:李怀军;徐进军;梁伟

    痤疮属中医的肺风粉刺,是青年人常见病.笔者从2005年3月-2007年7月,运用复方茵陈蒿汤治疗中重度痤疮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 茵陈蒿汤加减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分析

    作者:李建民;白世刚;陈妮娜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内外科急重症之一,其起病急,病情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近年来在SAP的治疗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还没有统一的模式,今从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提出点滴体会,报告如下:

  • 茵陈蒿汤治疗新生儿高疸红素血症30例

    作者:唐伟东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治疗新生儿高疸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茵陈蒿汤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白蛋白及蓝光照射、静脉补液治疗进行对照.结果:两组疗效相当,无显著差异,但中药治疗组副作用明显比对照组少.结论:本疗法疗效可靠.

  • 辨证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80例

    作者:吴光熙

    我院对1998年~2005年收治的16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随机分组进行治疗观察,其中治疗组80例采用辨证治疗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80例予西药抗病毒、保肝、利胆、营养支持等治疗.现报道如下.

  • 茵陈蒿汤合猪苓散治疗新生儿黄疸45例临床观察

    作者:屈弘宇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病,笔者自2005年3月~2008年12月运用茵陈蒿汤合猪苓散治疗本病4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90例新生儿黄疸均为张家港市中医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正常足月新生儿有感染存在及溶血性疾病均不在观察之列.

  • 经方治疗儿科疾病验案举隅

    作者:侯彧;赵伟红

    张仲景所创方剂,配伍严谨,用药精简,疗效显著[1],尤适合于儿科疾病的用药.笔者在临证中,深得其益,体会铭心,现撷其一二,介绍如下.

  •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1例

    作者:王庆艳;刘文全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种以胆管的进行性炎症、纤维化和多发性狭窄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胆汁瘀积性肝病[ 1].病情呈进行性发展,终可导致肝衰竭和胆管癌.本病病因尚未明确,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笔者收治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1例,经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 茵陈蒿汤保肝作用有效成分分析

    作者:董自波;朱荃

    目的:分析茵陈蒿汤保肝作用的有效成分.方法:用75%乙醇分别提取茵陈蒿、栀子、大黄及茵陈蒿汤,观察其对D-GalN诱导的大鼠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茵陈蒿醇提物对D-GalN诱导的大鼠肝细胞损伤ALT升高的降低作用优于茵陈蒿醇提物、栀子醇提物及大黄醇提物.结论:茵陈蒿汤保肝作用可能是茵陈蒿、栀子、大黄共同作用的结果.

  • 茵陈蒿汤联合西药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肝功能的影响

    作者:吴峰;梁鹤;邢栋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联合西药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梗阻性黄疸患者6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3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铵针静脉滴注;治疗A组给予中药茵陈蒿汤;治疗B组给予茵陈蒿汤口服联合甘草酸二铵针静脉滴注.3组均治疗7 d后判定疗效.结果:在ALT、AST、TBIL、DBIL、CRP、TNF-α方面对比,治疗后治疗B组均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茵陈蒿汤联合西药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肝功能有良性影响.

  • 茵陈蒿汤临床新用

    作者:宁为民

    茵陈蒿汤功能清利湿热,笔者遵循仲师组方原理和茵陈蒿汤的功能主治,在临床中用以治疗多种病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举例介绍如下.

  • 瘀胆型乙肝治验

    作者:郭正钦

    患者刘某某,男,32岁.因食欲不振、厌油、恶心,伴乏力1月余,加重10天,于2003年2月21日就诊.患者于就诊1月前,出现食欲不振,厌油,恶心,腹胀,胸胁不舒,口苦,伴乏力,尿黄,大便秘,症状逐渐加重.就诊时查:T37℃,P80次/分,R20次/分,心率80次/分,心律齐,无杂音;腹软,肝脾未扪及,胆囊区轻压痛,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舌质偏红,苔黄腻,脉弦细滑.查肝功能ALT(谷丙转氨酶)778IV/L,AST(谷草转氨酶)406IU/L,ALP(碱性磷酸酶)80IU/L,TBIL(总胆红素)22.6umoe/L,TBA(总胆汁酸)107.7μmoe/L.乙肝标志物:HBsAg(+),HBeAb(+)、HBcAb(+).尿常规检查:UR0(+).中医诊断为黄疸(肝胆湿热,肝气犯脾);西医诊断为:急性瘀胆型乙肝.治以清热利湿,疏肝健脾和胃.方用茵陈蒿汤合六君子汤加减.处方:茵陈40g栀子10g生大黄(后下)10g潞党10g白术10g 茯苓15g 姜半夏10g 陈皮10g 生甘草6g 枳壳10g黄芩10g板蓝根20g.7剂,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3次.患者服上方7剂后,诉食欲不振、厌油、恶心、乏力症减,大便通畅.继用原方加丹参20g、五味6g,再进10剂.

  • 中西医结合治疗159例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

    作者:尚文璠;黄穗平;余绍源;河文峰;罗云坚;张敏洲;谭志健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中医证候特点及早期中西医结合内科保守治疗的疗效和方法.[方法]分别采用Ranson标准、APACHE-Ⅱ评分和Balthazar CT分级系统对5年间159例AP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级评价,并进一步分析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临床疗效.[结果]MAP组97例,其中肝郁气滞型18例,肝胆湿热型60例,脾胃实热型16例,瘀热互结型2例,蛔虫上扰型1例;SAP组62例,其中肝郁气滞型7例,肝胆湿热型31例,脾胃实热型11例,瘀热互结型4例,气阴两虚型4例,腑闭血瘀型4例,内闭外脱型1例.经Ridit分析,MAP组和SAP组的中医证型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疗效分析:MAP痊愈61例(62.89%),显效36例(37.11%),无效和死亡均为0例;SAP组内科保守治疗62例,痊愈20例(32.26%),显效12例(19.35%),无效26例(41.94%),不适合手术而内科保守治疗死亡4例(6.45%),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转行手术治疗26例,术后全部好转出院.两组疗效比较,MAP组疗效优于SAP组(P<0.01).MAP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0 d,SAP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5.5 d.[结论]MAP和SAP均以湿热、气滞、血瘀等实证为主,但SAP有部分表现为腑闭血瘀型和内闭外脱型等危重证型.早期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对MAP的疗效满意,可免行外科手术治疗;而对SAP的疗效较差,有大约一半的病人需转外科手术治疗,但保守治疗也可为其创造必要的手术条件,提高手术成功率.

  • 清热祛湿解毒中药内服结合超声波导入面膜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研究

    作者:宋文英;查旭山;吴慧金

    [目的]观察清热祛湿解毒中药内服,结合超声波导入中药面膜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0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113例,采用清热祛湿解毒中药(茵陈蒿汤合枇杷清肺饮加减)煎汁内服结合超声波导入中药面膜(主要成分:冰片、银花、黄芩、丹参、连翘等)治疗,连续治疗观察4周.对照组97例,口服甲硝唑0.2 g,每天3次;维生素B6 20mg,每天3次;另用红霉素软膏外涂,连续治疗观察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6%,显效率为5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1.3%,显效率为28.9%,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清热祛湿解毒中药内服结合超声波导入中药面膜治疗寻常痤疮疗效显著.

  • 茵陈蒿汤辨证治疗母子ABO血型不合孕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研究

    作者:禹梅;刘婕;张慧君

    目的:通过检测辨证分型治疗母子ABO血型不合前后孕妇外周血中抗A或抗B抗体效价及T淋巴细胞绝对数,了解采用茵陈蒿汤为主的辨证治疗免疫机制。方法随机将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在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门诊确诊为母子ABO血型不合的106例孕妇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7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分为湿热组(SR,30例)、湿热兼脾气虚组(SR+PQX,13例)和湿热兼肾气虚组(SR+SQX,27例)。两组孕妇分别服用茵陈蒿汤原方和加减对应方进行治疗,疗程30 d。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外周血中抗A或抗B抗体效价及CD3+、CD4+、CD8+水平和CD4+/CD8+比值。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孕妇的抗A或抗B抗体效价,14例降为1∶64,4例降为1∶32;治疗组中38例降为1∶64,24例降为1∶32。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CD3+计数分别为(1430±396)、(1445±401)、(1488±402)、(1637±401)μL-1,CD4+计数分别为(870±230)、(896±240)、(820±240)、(713±289)μL-1,CD8+计数分别为(540±190)、(560±204)、(590±170)、(715±187)μL-1,CD4+/CD8+比值分别为1.51±0.4、1.56±0.36、1.41±0.28、1.19±0.22,两组孕妇治疗后CD3+、CD4+、CD8+及CD4+/CD8+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治疗组3种证型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陈蒿汤对淋巴细胞有增殖作用,进而加强了母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使胎儿免疫耐受性增强,且茵陈嵩汤辨证方剂较原方更具有优越性。

  • 茵栀黄颗粒配合西药治疗ABO母儿血型不合138例

    作者:周海燕;张卫文;单莉;徐剑秋

    目的:探讨三种产前治疗ABO母儿血型不合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4例孕妇血清IgG抗A(B)抗体滴度≥128者随机分为3组(各138例):茵栀黄组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中药组给予中药颗粒(茵陈蒿、制大黄、黄芩、黄柏、甘草、栀子)治疗;中西药组给予中药颗粒联合西药治疗.结果:3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4.49%、82.61%、89.13%,茵栀黄组与中药组及中西药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中西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溶血发生率分别为42.03%、19.57%、13.77%,茵栀黄组与中药组及中西药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中西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及中西药联合治疗ABO母儿血型不合效果均满意,但中药颗粒口服方便,孕妇易接受.

  • 茵陈蒿汤加减注射剂型治疗肝硬化黄疸32例

    作者:迪军荣;贺珂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加减注射液(即舒肝宁)配合常规疗法治疗肝硬化黄疸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配合舒肝宁注射液治疗肝硬化黄疸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加茵栀黄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7.8%,对照组显效率为55%,两组有明显差异.提示:舒肝宁注射液不仅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还有益气扶正、保肝护肝的功效.

  • 六味茵陈汤治疗ABO母婴血型不合50例

    作者:陈科

    目的:探索中医传统复方对孕妇血清IgG血型抗体效价的影响,及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中药六味地黄汤合茵陈蒿汤加减治疗,监测治疗前后孕妇血清IgG血型抗体效价.结果:治疗50例孕妇中,血型抗体效价下降47例,有效率94%,产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3例,发病率6%.结论:在应用六味茵陈汤治疗母婴ABO血型不合、高滴度孕妇后,其血型抗体效价明显降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率低.

  • 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湿热阻滞型淤胆型肝炎30例

    作者:赵玲;马羽萍;黄小正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活血、退黄类中药配伍治疗湿热阻滞型淤胆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常规配中药茵陈蒿汤加味(茵陈、大黄、栀子、金钱草、白茅根、柴胡、郁金、丹皮、赤芍等)治疗淤胆型肝炎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3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湿热阻滞型淤胆型肝炎疗效显著.

  • 结肠灌洗联合加味茵陈蒿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36例

    作者:郭新建;党东

    目的:探讨结肠灌洗联合加味茵陈蒿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36例,治疗组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同时采用结肠灌洗联合加味茵陈蒿汤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改善TBIL、ALB及PT A等肝功能指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结肠灌洗联合加味茵陈蒿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临床疗效满意。

2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