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层医院对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临床诊治体会

    作者:吴春波;杨家成;王立海

    目的:总结对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对收住我院2005年8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其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5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9例,手术13例.死亡4例,病死率为28.6%.结论:增加对本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 阿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李颖洁

    目的:探讨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收治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患者96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肠系膜动脉栓塞52例,急性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23例,非阻塞性肠系膜缺血18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3例.探讨96例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临床护理方法,观察患者预后.结果:本组96例患者确诊后自动出院5例(5.2%),其余91例患者均住院治疗,经手术治疗83例(86.5%),保守治疗8例(8.3%),经精心治疗及护理后好转89例(92.7%),死亡2例(2.1%),均死于心源性休克.术后出现局部血肿2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临床症状及体征特异性差,临床诊断及治疗过程中配合相关护理措施可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 肠系膜上静脉栓塞症误诊急性阑尾炎1例分析

    作者:牟崇云;于建花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随人口老龄化趋势,已不少见.其中以发生于肠系膜动脉,特别是肠系膜上动脉者多于肠系膜静脉.又因肠系膜静脉栓塞起病隐匿,极易误诊[1].现将本院于2008年9月收治的1例肠系膜上静脉栓塞症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疗水平.

  •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外科护理

    作者:孙佰华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是由各种原因引起肠道急性或慢性血流灌注不足或回流受阻所致的肠壁缺血坏死和肠管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凡全身血液循环动力异常、肠系膜血管病变以及其他全身或局部疾病引起的肠壁缺血,均可引发本病.此病可累及全消化道.但以左半结肠较为常见,尤以结肠脾曲多见.

  • 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肠出血坏死及胎盘早剥1例报告

    作者:陈兰玉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人民医院收冶1例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肠出血坏死及胎盘早剥少见病例.报道如下.患者31岁.孕3产1流产1,因"停经9个月余,血压升高5个月,全身水肿10 d,视物模糊伴腹胀2d",于2010-10-19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0-02-04.早孕期有轻微的早孕反应,孕4个月余发现血压升高(具体数值不详).无头痛、头晕、视物不清等不适,未诊治.于入院10 d前出现下肢水肿,渐向上蔓延至下腹部,伴饮食、睡眠差.入院2d前出现双目视物模糊伴腹胀,无头痛、头晕、上腹痛、恶心、呕吐、便血等,无宫缩及阴道流血流液.

  •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误诊2例报告

    作者:朱国光;王桂彬

    1病例介绍
      病例1:患者,男,46岁,1993年11月5日晚饭后突然发作上腹部剧痛,呈持续性,伴腹胀、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既往风心病20年。查体:T 37.3℃,心率96次/min。脐上轻压痛,肠鸣音活跃。白细胞:18.0×109/L,血淀粉酶:32 U/L,心电图示房颤。以腹痛待查保守治疗3 d,腹痛腹胀加重,出现休克及全腹膜炎体征,便潜血强阳性,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未见肠扭转及肿瘤等占位性病变,十二指肠韧带以下至回肠中段肠坏死。探查肠系膜上动脉,见其主干栓塞,行坏死小肠切除肠吻合后关腹。术后休克加重死亡。

  •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临床特点和鉴别诊断

    作者:沈璟;李幼生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是一类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或栓塞引起的肠系膜血管闭塞,导致肠管缺血坏死、腹膜炎等.该病的特点是起病隐匿、进展迅速,短时间内出现小肠坏死或休克.虽然临床诊断和计算机成像技术不断进步,但肠缺血性疾病的诊断仍十分困难,因其病理生理过程复杂,既有轻微的肠壁水肿,又有肠梗死形成后肠缺血坏死,影像学表现常常多种多样.有研究表明,即使给予迅速的诊断和积极的治疗,急性肠系膜缺血的死亡率仍高达60%~90%[1-2].

  • 提高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疾病诊治水平,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幼生

    近年来,因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 AMI)行肠道广泛切除转诊来本院接受小肠移植或短肠康复治疗的病人愈来愈多.由于AMI其临床表现与其他常见急腹症难以区别,疾病早期阶段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亦无特异性,极易造成诊断错误或延误,病人不得不行广泛肠道切除.即使诊断明确,也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病人没有得到合理的治疗.AMI的总体死亡率长期居高不下,可高达30%~70%[1], 如果肠梗死后诊断为AMI, 则死亡率可高达90%[2].因此,临床医生需要加强对AMI的认识,提高其诊断与治疗的水平,降低病死率.

  • 320排动态容积CT血管成像在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潘春燕

    目的 评价320排动态容积CT血管成像(CTA)在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MI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手术证实的 MID 患者的临床资料和 3 20 排动态容积 CTA 影像资料,将 3 20 排动态容积 CTA 表现与DSA及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44例患者经 320 排动态容积 CTA 全部确诊为 MID,确诊率 100%,其中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AMI)32例,慢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CMI)12例.根据DSA、外科手术结果确诊 AMI患者 28例,CMI患者 16例.320 排动态容积CTA对AMI直接与间接征象的诊断敏感性为 100%,特异性为81.2%.其中,肠壁增厚、肠管扩张及肠壁强化缺乏是AMI常见的征象(敏感性53.57%~71.43%,特异性75.00%).肠壁菲薄、肠壁积气是AMI晚期、小肠坏死的特异性征象(敏感性14.28%~21.43%,特异性 100%).结论 320 排动态容积CTA是一种快速、有效、无创诊断 MID的影像学方法,除直接显示血管病变外,还可以显示腹腔脏器的继发病变.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