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新型Micron Ⅳ视网膜影像系统在三种小鼠疾病模型中的应用

    作者:刘诗亮;沈吟;陈媛媛;胡单萍;田凯琳;陈长征;邢怡桥

    目的 观察新型MicronⅣ视网膜影像系统检查在3种小鼠疾病模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24只.分别建立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模型组、N-甲基-N-亚硝脲(MNU)模型组、N-甲基-D-天冬氨酸(NMDA)模型组.应用MicronⅣ视网膜影像系统对3种模型组小鼠行眼底彩色照相;OIR模型组、MNU模型组小鼠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MNU模型组、NMDA模型组小鼠行视网膜电图(ERG)检查.结果 OIR模型组小鼠眼底视网膜血管高度扩张、纡曲,走形僵直;FFA检查可见形态异常、分布紊乱的新生血管丛,荧光渗漏致玻璃体混浊;OCT检查可见视网膜前纤维血管组织及纡曲扩张血管后方粗大的阴影暗区.MNU模型组小鼠眼底视盘呈蜡黄色萎缩,视网膜无明显色素性改变;FFA检查可见视网膜血管轻微变细;OCT检查可见视网膜厚度和结构变化不明显;ERG检查结果显示,a、b波潜伏期变化不大,建模型后2、3d大混合反应a波振幅分别为(15.38±4.36)、(13.78±5.52) μV,明显下降.NMDA模型组小鼠眼底视网膜呈苍白色改变,血管痉挛纡曲;ERG检查结果显示,a、b波潜伏期变化不大,建模型12、24 h大混合反应b波振幅分别为(72.28±7.18)、(65.35±9.18) μV,明显下降.结论 Micron Ⅳ视网膜影像系统能实时、无创观察视网膜结构和功能.

  • 18例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分析

    作者:陈倩;常青;王文吉;王敏;周旻;俞笳

    [目的]观察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AZOOR)的临床特征.[方法]临床确诊为AZOOR的18例患者18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矫正视力、眼底、视野、视网膜电图(ERG)检查.部分患者同时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视觉诱发电位(VEP)及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检查.观察患者的临床特征.对比分析患眼与对侧眼的视觉电生理检查结果.分析同时行OCT、视野和mf-ERG检查者的检测结果一致性.[结果]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15例;均为单眼发病.其中,正视2只眼,占l1.1%;近视16只眼,占88.9%.无明显眼底改变11只眼,占61.1%;黄斑区附近单发黄白色点状病灶或视网膜色素上皮改变3只眼,占16.7%;颞侧呈区域性脱色素改变4只眼,占22.2%.所有息眼中心视野异常,周边视野正常.行OCT检查的患眼均存在不同程度光感受器细胞内外节连接(IS/OS)光带中断、缺失或毛糙.ERG检查发现,与对侧眼比较,患眼视杆反应b波,大反应a/b波,视锥反应a、b波及30 Hz闪烁光反应振幅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6,2.689,3.103,3.517,2.999,3.309;P<0.05);除视杆反应b波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t=1.023,P=0.306),其余波潜伏期均较对侧眼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P检查发现,患眼P100波振幅较对侧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0,P=0.041);患眼与对侧眼P100波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87,P=0.092).行mf-ERG检查的患眼均存在振幅改变.OCT与mf-ERG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而中心视野与mf-ERG检测结果不完全一致,其异常区域分布不相吻合.[结论]AZOOR以青年女性、近视眼发病为多见;通常无明显眼底改变;但中心视野及视觉电生理检查存在异常,OCT检查可见其存在不同程度的IS/OS光带中断、缺失或毛糙.

  • Leber先天黑矇的临床研究

    作者:睢瑞芳;赵潺;姜茹欣;周崎;于伟泓;董方田

    目的 观察中国Leber先天黑嚎(LCA)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分析15例LC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2~31岁,平均13.6岁.所有患者就诊时详细记录病史、家族史、围产期情况,并进行详细的外眼情况及眼前后节检查.12例患者行验光检查、10例患者行视网膜电流图(ERG)检查、8例患者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眼球震颤及瞳孔反射迟钝.患者视力为光感~0.1.5例有怕光症状,占33.3%;7例有夜盲史,占46.7%.12例验光患者中,6例双眼等效球镜>+5D,占50.0%;1例单眼等效球镜>5D,占8.3%;2例双眼轻至中度远视,占16.7%;1例1只眼正视,1只眼轻度近视,占8.3%;2例双眼中至高度近视,占16.7%.8例有眼球凹陷,占53.3%,4例有指眼征,占26.7%.10例行ERG检查的患者均为熄灭型,占100.0%.8例行OCT检查的患者中,7例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较正常人薄,占87.5 0%;1例较正常人增厚但同时合并黄斑前膜,占12.5%;2例视网膜各层结构正常,内外节(IS/OS)反光带较正常减弱且不连续,占25.0%;6例外界膜反光带、IS/OS强反光带消失,外界膜及其以外的视网膜各层结构紊乱,但内界膜以内的各层视网膜结构正常,占75.0%.结论 严重视力损伤或盲、眼球震颤、瞳孔反射迟钝、熄灭型ERG及远视是Leber先天黑矇的主要临床特征.

  • 手术中光相干断层扫描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奇骅;陶继伟;沈丽君

    手术中光相干断层扫描(iOCT)是将传统的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搭载平台通过手持、悬吊、显微镜搭载等方式加以改进,以适应患者手术过程中特殊体位并能与其他治疗操作随时同步进行检查的一种新型OCT技术.iOCT有助于实时观察评估手术操作引起的玻璃体视网膜交界面形态变化,及时调整修正手术操作策略以谋求佳手术治疗效果.随着iOCT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广泛应用,将进一步提升对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认识,推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手术治疗策略的改进优化完善.

  •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及其在眼底相关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王林妮;李志清;李筱荣

    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血管成像技术(OCTA)是一种快速、无创的新型血管成像技术.可实现视网膜脉络膜血管分层成像,量化病灶血流面积和指定区域血流指数;同时避免了眼底血管造影等有创检查的潜在风险.应用于视网膜血管性疾病、脉络膜新生血管、特发性黄斑中心凹旁毛细血管扩张症及视神经炎等眼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随访,在分层显示视网膜各层血管及其血流状态方面表现出独具特色的优势.但OCTA扫描范围有限、对患者配合度要求较高;对视网膜血管屏障功能的观察较为有限.随着OCTA扫描速度提高和扫描范围扩大,联合常规横断面OCT等辅助检查,有望克服OCTA使用过程中发现的这些不足,拓展OCTA在眼底疾病中的应用范围,从而加深对视网膜循环及其相关疾病的认识.

  • 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的眼底影像特征

    作者:杨丽红;王光璐;田蓓;史雪辉;丁宁;周丹;王诏华;魏文斌

    自Hartnett等[1]首次描述了发生于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患者“深层视网膜血管异常复合体”以来,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 RAP)逐渐被认可为一种渗出型AMD的特殊类型[2,3].与其他类型的AMD不同,RAP的新生血管来源于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并纵行向视网膜下腔发展,形成视网膜脉络膜吻合.Yannuzi等[4 ]研究发现,RAP常发生于白人,亚洲人中并不常见;且国内关于该病的报道也较少.为此,我们观察了一组RAP患者的影像学特征,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浅视杯小视盘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发病的关系

    作者:王润生;吕沛霖;常倩;李沛;杜善双;雷晓琴;俞江

    目的 观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者视盘视杯形态特征与发病的关系.方法 符合NAION诊断标准,病史≥3个月,水肿消退期的96例NAION患者的96只患眼、96只对侧眼和80只正常对照眼纳入研究.应用德国Carl Zeiss公司Humphrey2000型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系统进行"十字交叉"和"环形"扫描,分别测量视盘、视杯水平垂直直径、视杯深度及视盘周围(盘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依OCT视杯深浅形态图像分为4级:Ⅰ级,视杯底部高于盘周神经上皮层前表面水平;Ⅱ级,视杯底部高于盘周神经上皮层面水平;Ⅲ级,视杯底部位于盘周神经上皮层面与脉络膜色素上皮水平之间;Ⅳ级,视杯底部位于脉络膜色素上皮水平连线之下,对视杯分级情况和各组测量数值进行统计分析.随访观察6个月~3年,平均随访观察15个月.结果 患眼、对侧眼、正常对照眼视盘水平扫描直径分别为(1.29±0.19)、(1.32±0.17)、(1.40±0.15)mm,垂直扫描直径分别为(1.52 4±0.14)、(1.49±0.17)、(1.60±0.22)mm.患眼、对侧眼视盘水平扫描直径平均值与正常对照眼视盘水平扫描直径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91,3.315;P<0.05);视盘垂直扫描直径平均值与正常对照眼垂直扫描直径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2,3.654;P<0.05);患眼视盘水平、垂直扫描直径平均值与对侧眼视盘水平、垂直扫描直径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53,1.335;P>0.05).患眼中Ⅰ级视杯者36只眼,占37.50%,Ⅱ~Ⅲ级视杯者52只眼,占54.17%,Ⅳ级视杯者8只眼,占8.33%,Ⅰ~Ⅲ级视杯者共88只眼,占91.67%;对侧眼中Ⅰ级视杯者18只眼,占18.75%,Ⅱ~Ⅲ级视杯者69只眼,占71.88%,Ⅳ级视杯者9只眼,占9.34%,Ⅰ~Ⅲ级视杯者87只眼,占90.66%.依颞侧、上、鼻、下各象限顺序患眼RNFL测量平均值与对侧眼、正常对照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62,10.147,15.046,8.180,12.859,9.562,12.174,8.632;P<0.001);对侧眼与正常对照眼各象限RNFL厚度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40,1.576,1.062,1.192;P>0.05).在观察期内,患眼8只眼复发,其视杯为Ⅰ、Ⅱ级形态;对侧眼44只眼发病,占45.8%,相关性分析显示发病率和视杯深度呈负相关(t=-0.757,P=0.000).结论 NAION患跟及对侧眼视杯及视盘明显小于正常人,浅视杯和小视盘的解剖学特点是NAION发病的基础之一.

  •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眼底影像检查特征及其与视力、病程转归的关系

    作者:韩梅;陈松;王兰惠;解士勇;时冀川

    目的 观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者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与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等影像特征.探讨其与视力、病程转归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47例临床确诊的NAION患者47只眼的FFA、OCT检查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视力、眼底、视野等常规眼科检查.初诊时同时进行FFA和OCT检查.FFA及视野检查按常规方法进行;OCT检查分别选择线性和环形扫描方式,进行黄斑和视盘的扫描.其中35例NAION患者分别于发病后0.5、1、2、3、6个月时进行OCT复查.回顾分析时,以36例患者的对侧健眼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患眼FFA、视野、视盘OCT图像特征与视力、病程转归的相互关系.结果 FFA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眼均表现为早期视盘充盈迟缓,晚期视盘呈强荧光渗漏,24只患眼在黄斑区出现强荧光渗漏.OCT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眼视盘隆起,生理凹陷变窄或消失;视盘与黄斑(盘斑)之间神经上皮层组织增厚或神经上皮层隆起,下方有液性暗区.对照眼中,14只跟有正常视盘生理凹陷,22只眼无生理凹陷或较小的生理凹陷.NAION组0.5个月时黄斑中心凹处神经上皮层厚度、盘斑间神经上皮层大厚度,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51,26.12,75.49;P<0.05).2个月时盘斑间神经上皮层大厚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平均厚度、视盘颞侧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较0.5个月时变薄.3个月时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平均厚度、视盘颞侧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较0.5个月时明显变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49,37.92;P<0.05).视野检查结果显示,下方视野缺损21例,占45.7%.OCT检查结果显示,随病程进展,视盘上方神经纤维层厚度下降的程度更明显,与视野的表现相一致.视力与黄斑中心凹处神经上皮层厚度、盘斑间神经上皮层大厚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平均厚度、视盘颞侧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394,-0.424,-0.412,-0.464;P<0.05).结论 NAION患者FFA特征为早期视盘充盈迟缓,晚期视盘呈强荧光渗漏;OCT特征为随病程发展,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增厚,神经纤维层变薄.视盘形态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变化的OCT检查与视野检查结果一致;患者视力与神经上皮层厚度的OCT检查结果呈负相关关系.

  • 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与视野平均缺损的关系

    作者:赵颖;戴惟葭

    目的 观察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变化及其与视野平均缺损深度(MD)的关系.方法 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对临床确诊为早期PD的15例患者15只眼和18名健康人18只眼进行检查.选择内注视方式,以视盘中心为圆心、直径为3.46 mm的环形扫描.扫描分为上方、下方、颞侧、鼻侧、颞上、颞下、鼻上、鼻下8个象限进行,对比分析两组受检者8个象限的RNFL厚度及平均RNFL厚度.采用Humphrey-750全自动视野计对早期PD患者进行中心30-2视野检测,记录MD值,并用直线相关和回归法分析早期PD患者平均RNFL厚度与MD的关系.结果 正常对照组上方、下方、颞侧、鼻侧、颞上、颞下、鼻上、鼻下RNFL厚度和平均RNFL厚度分别为(132.7±17.4)、(141.5±15.3)、(83.7±22.3)、(83.2±17.5)、(120.8±21.2)、(117.9±24.5)、(109.6±20.6)、(110.2±27.7)、(109.9±8.5)μm,早期PD患者上方、下方、颞侧、鼻侧、颞上、颞下、鼻上、鼻下RNFL厚度和平均RNFL厚度分别为(128.1±25.3)、(128.6±13.2)、(68.7±13.5)、(76.5±17.8)、(102.6±23.7)、(103.3±14.1)、(101.2±20.9)、(96.6±15.0)、(102.3±11.9)μm.2组比较,下方、颞侧、颞上、颞下RNFL厚度和平均RNFL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5,2.700,2.330,2.153,2.131;P=0.014,0.011,0.026,0.040,0.041).早期PD患者平均RNFL厚度与MD呈负相关(t=-0.933,P<0.0001).结论 早期PD患者上方、下方、颞侧、鼻侧、颢上、颞下、鼻上、鼻下RNFL厚度较正常者明显变薄;早期PD患者的RNFL厚度与MD值呈负相关.

  • 视网膜血管疾病的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图像解读

    作者:杨治坤;陈有信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动静脉血管阻塞等视网膜血管疾病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可以发现视网膜出血、渗出、玻璃体视网膜界面异常等图像特征;了解其光感受器细胞受损程度.正确认识视网膜血管疾病的OCT图像特征,探讨其形成机制的组织学基础,有助于加深对视网膜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过程的了解,对视网膜血管疾病诊断、预后判断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前后多焦视网膜电图及光相干断层扫描结果的比较

    作者:杜蓓;张红;汪建涛;徐延山;李筱荣

    目的 观察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黄斑区功能和形态变化的影响.方法 30例重度非增生型DR患者40只眼,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前及治疗后2、7、14 d,分别进行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及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采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对其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观察激光光凝治疗前后患者黄斑功能及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激光光凝治疗后2 d,mfERG P1波反应密度在1、3、5环分别为(131.79±50.92)、(37.50±17.27)、(24.07±11.49),与手术前(212.96±53.75)、(46.70±15.89)、(30.91±10.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10,2.174,2.205;P<0.05);NI波反应密度在1环为(60.39±20.69),与治疗前(107.11±44.6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75,P<0.01);P1波潜伏期在4环为(41.83±3.41),与治疗前(39.52±2.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0,P<0.05).治疗后7 d,黄斑中央5°区域P1波、N1波的反应密度有所同升,至治疗后14 d分别上升至(179.70±47.10)、(81.11±34.18),但仍较治疗前(212.96±53107.11±44.63)有显著降低(t=3.840,2.746;P<0.05);4环的P1波潜伏期在治疗后7 d时为(41.78±3.57),与治疗前(39.52±2.64)相比,仍有显著延迟(t=-3.144,P<0.01);至治疗后14 d,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09,P>0.05);1环的N1波潜伏期在治疗后7 d时为(20.67±3.85),与治疗前(18.78±3.2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71,P>0.05).激光光凝治疗前,黄斑中心凹厚度为(224.42±122.88),激光光凝后2 d黄斑中心凹厚度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0,P<0.05),治疗后14 d时黄斑中心凹厚度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78,P>0.05).黄斑中央5°区域P1波反应密度与黄斑中心凹厚度在激光光凝前和激光光凝后7 d呈显著负相关(r=-0.755,-0.594;P<0.05).结论 DR视网膜激光光凝后,黄斑功能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黄斑区视网膜功能与黄斑区组织形态的改变关系密切;mfERG和OCT联合应用可更加全面地对黄斑功能及黄斑断面的组织形态结构进行客观的评价.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