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患者参与的临床路径探索与实践

    作者:曹坤;蔡双宁;陈维敏

    临床路径作为临床诊疗质量的一种管理方法,自引入我院以来,在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及经验,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APP技术开始全面兴起.我院借助先进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持续不断地改进临床路径用户体验,实现以病人为中心,以规范诊疗为核心,通过医护协同、医患互动,实现了对临床路径的闭环管理,提高了临床路径的实施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 介入病房实施医护协同分层级责任制护理的效果

    作者:赵素伟

    目的 探讨并分析介入病房实施医护协同分层级责任制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 该次研究开展于2016年7—12月,对该院介入病房实施医护协同分层级责任制护理措施,并与2016年1—6月未实施医护协同分级责任制护理措施取得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对比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相较于2016年1—6月上半年取得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2016年7—10月下半年取得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明显较优,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与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介入病房实施医护协同分层级责任制护理措施,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对优化医疗服务质量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 术前定位联合腹部功能锻炼对腹膜外结肠造口术患者的影响

    作者:卞惠娟

    目的 探讨术前定位联合腹部功能锻炼对腹膜外结肠造口术后造口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行腹膜外结肠造口术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在治疗全程均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加用医护协同造口术前定位联合腹部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造口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随访1年,研究组患者术后造口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术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膜外结肠造口术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再加用医护协同造口术前定位联合腹部功能锻炼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造口功能,减少并发症,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基于智慧型护理系统的医护患三协同流程的研究

    作者:商丽艳;侯黎莉;李玉梅;俞瑛;叶俊彦

    [目的]在我院智慧型护理系统基础上,设计并构建便于医生、护士、病人三者协同的护理优化流程.[方法]采用文献回顾及头脑风暴法构建基于智慧型护理系统的医护患三大协同流程,并通过Delphi专家咨询法对初步拟定的流程进行两轮专家咨询,修订并完善该流程.[结果]两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0% 和93.3%,专家权威系数为0.80,变异系数变小,且越来越接近零.[结论]基于智慧型护理系统的医护患三协同流程的建立,专家认可度高,意见相对集中.

  • 基于智慧护理系统的医护患三协同优化流程在肺部肿瘤病房的运用效果

    作者:商丽艳;侯黎莉;李玉梅;俞瑛;叶俊彦

    目的 探讨基于智慧护理系统的医、护、患三协同流程在肺部肿瘤病房的运用效果.方法 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以整群抽样法选取我院4个病区、责任护士30名、责任护士所负责床位对应的住院医生30名、责任护士所负责床位的患者300名为研究对象.按不同病区将其分为常规组和优化组.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医生版、护士版、患者版等三个版本)、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问卷(患者版)进行调查,记录医护患联系的快时间,以比较临床工作运行的效率.结果 优化组医生、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的调查中,优化组患者在"了解所患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特殊检查(如气管镜)的注意事项"、"适宜的功能锻炼"、"合理饮食"、"居家自我照顾"等条目上的知晓情况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规组医护患联系的时间为(6.63±4.67)min,而优化组医护患联系的时间为(1.33±0.98)m 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00,P<0.01).结论 基于智慧护理系统的医护患三协同流程的运用有利于医护、护患、护护间的沟通,是确保三者协同合作的有效工作方式,实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智能化,值得推广.

  • 介入病房实施医护协同分层级责任制护理的效果

    作者:冯英璞;张婧爽;李灿灿;李天晓

    目的:探讨在介入“河南模式”下开展医护协同分层级责任制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1月—2014年4月,通过护理岗位层级设置和明确岗位职责,优化各班次流程,划分医护责任小组,强化医护培训,实施医护协同服务模式,与实施前半年即2013年5-10月的传统服务模式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前后的医疗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医护彼此工作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介入病房在多学科联合诊治的基础上,配合医护协同服务模式,能够充分调动护理人员主动性,提高医护配合默契度,提升优质服务水平,丰富护理工作内涵,促进护理专业学科发展。

  • 医护协同作用下不同途径应用双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依从性及效果评价

    作者:高春红;姚菊英;王慧文

    目的:探讨医护协同作用下不同途径应用双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依从性及效果.方法:将绝经后8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口服组和静脉组各40例,两组均实施医护协同模式,口服组应用阿仑膦酸钠片口服,静脉组应用唑来膦酸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同时口服罗盖全和阿法骨化醇胶囊.分别于4周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后进行骨密度测定,比较两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骨密度均明显升高,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滴注或口服应用双膦酸盐均安全有效,但静脉应用双膦酸盐能显著提高患者抗骨质疏松用药的依从性.提示加强医护协同作用,增强处理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合理使用给药途径对提高和巩固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和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 医护协同无缝隙模式在急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刘玲;刘运萍

    目的 观察医护协同无缝隙模式在急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急诊输液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急诊科医护协同无缝隙模式实施前(2015年6月-2016年2月)、实施后(2016年3~12月)急诊输液患者各210例作为观察对象,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静脉输液方式、静脉输液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使用普通输液针占43.81%、安全留置针占35.71%,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占9.05%,中心静脉插管占11.43%,对照组使用普通输液针占65.71%、安全留置针占15.24%,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占8.10%,中心静脉插管占10.95%,2组输液方式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613,P<0.001).观察组静脉输液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890,P<0.001).结论 医护协同无缝隙模式避免了独立工作存在的问题,可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情况,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的安全性.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