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研究

    作者:林青

    目的:对集束化护理在预防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重症患者287例为对照组,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重症患者342例为试验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集束化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感染相关性血流的情况、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等进行分析.试验组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情况比对照组少,另外其导管留置和住院时间都比对照组少,两组患者具有一定的可比性(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对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可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系统干预管理控制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效果分析

    作者:李文月

    目的:探讨对ICU中心静脉导管患者采取系统干预管理措施在控制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88例ICU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44例实施系统干预管理措施,设为观察组,另外44例未采取系统干预管理,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流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导管留置期间血流感染发生率为4.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4.55%)也低于对照组(34.09%),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中心静脉导管患者采取系统干预管理能有效降低血流感染发生率,并能减少置管期间的不良事件,值得推广。

  • CCU患者漂浮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谢强丽;赵初环;冯霞飞;李文玉;郑再星;吴圣杰

    目的 分析心脏重症患者漂浮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入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的768例行漂浮导管检查心脏重症患者,患者出现感染征兆时、疑是导管相关性感染或置管时间超过7天拔除导管时均进行导管血培养和尖端5 cm细菌培养.结果 768例患者目标监测3050个导管日,发生导管血流感染23例,CRBSI的千导管日感染发生率为7.5‰,感染率约为3.0%.培养结果 前5位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肺炎克氏菌.患者性别、年龄、是否有糖尿病以及置管期间合用抗生素与导管相关性感染无相关性(P>0.05),患者置管前全身皮肤是否充分清洁、导管留置时间长短与导管相关性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置管前全身皮肤充分清洁是导管相关感染的独立保护性因素,长时间置管、置管期间合用抗生素治疗是导管相关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心脏重症患者行漂浮导管监测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与导管留置时间的长短有关;置管前全身皮肤清洁可有效减低感染的发生率,置管期间使用抗生素不能降低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

  •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肝胆外科中心静脉导管发生相关性血流感染事件的影响

    作者:李虹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肝胆外科中心静脉导管发生相关性血流感染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肝胆外科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患者行系统性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并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感染持续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为5.88%、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4.12%,优于对照组(29.41%、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感染持续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比较,系统性护理可有效降低肝胆外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减少感染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 白血病患者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目标性监测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李元;朱曦;江智霞;吴敏;张凤兰;王中容;李洪娟

    目的 探讨白血病患者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150例,统计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临床资料,经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探讨PICC置管后发生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50例患者中出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20例,感染率13.33%,共检出病原菌2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0株占50.00%,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10株占50.00%,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外周血象<2.0×109/L、穿刺次数≥6次、化疗次数≥11次、留置时间≥11个月、伴有糖尿病是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导致白血病患者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原因较多,应针对危险因素,化疗前应积极处理合并症,选择合理的导管种类、穿刺和封管方式,根据药敏试验科学使用抗菌药物,缩短置管时间,从而减少P IC C相关性血流感染风险.

  • 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作者:高岸英

    目的 对21例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对2011年1-7月住院发生的21例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病例进行调查分析,并采取干预措施.结果 培养阳性病原菌24株,其中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亚种各5株,分别占20.8%,褪色沙雷菌3株,占12.5%,阴沟肠杆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耳葡萄球菌、鲁氏不动杆菌、科氏葡萄球菌解脲亚种各1株,分别占4.2%;导管留置30~43 d感染11例占45.8%,20~29 d感染2例占20.8%;主要感染科室为ICU、神经外科,分别占28.6%、23.8%;主要疾病为脑出血、脑外伤感染,分别占23.8%、14.3%.结论 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与置管留置时间、无菌操作及置管技术、患者年龄、免疫功能及疾病程度、置管后护理、环境污染等密切相关,应针对上述原因提出干预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儿童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李智英;罗学群;余慕雪

    目的:分析儿童中心静脉置管(PICC )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防治奠定基础。方法调查医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72例,分析血流感染的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鉴定98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48株占48.98%,革兰阴性菌37株占37.75%和真菌13株占13.27%;主要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G、红霉素和氨苄西林具有较高的耐药性,耐药率为61.11%~100.00%;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呋辛和氨苄西林高度耐药,耐药率为58.30%~88.89%;真菌对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氟康唑和氟胞嘧啶均较敏感,耐药率<20.00%;PICC留置<7 d占6.9%,而>21 d占50.0%,随着留置时间的增加,血流感染比例逐渐增加。结论加强P IC C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病原菌监测,有利于了解血流感染病原菌动态变化,掌握病原菌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集束化护理对降低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作者:郑贞;严继承;黄鑫;杨帆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于减少IC 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3月行常规护理的289例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作为对照组,并选取2012年4月-2013年3月行集束化护理的327例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为试验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后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感染率为3.36‰、对照组为6.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住院天数为(6.71±0.77)d、对照组为(8.47±0.79)d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插管天数为(9.36±0.82)d、对照组为(6.29±0.63)d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对降低IC 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有显著效果,同时集束化护理措施的依从性也对治疗效果有明显影响。

  • 不同输液接头应用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对比研究

    作者:徐雪芳;赵晓华;吴利和

    目的:探讨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PICC )治疗中应用不同输液接头对相关性血流感染率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实施PICC治疗患者339例,按数学随机方法分为机械阀组、肝素帽组、分隔膜组,每组各113例,3组患者分别实施对应输液接头治疗,对比3组患者感染率、发生时间、插管天数,并对感染患者实施病原菌检测。结果339例患者中发生感染43例,感染率12.68%;分隔膜组患者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为2.65%,机械阀组为18.58%,肝素帽组为16.81%,分隔膜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阀组与肝素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隔膜组感染患者平均插管天数为(10.47±0.79)d ,优于其他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共分离出病原菌4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9株占64.4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16株占35.56%,以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结论分隔膜类输液接头发生相关性血流感染率明显较低,且导管使用时间长;同时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中革兰阳性菌是主要病原菌,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有效抗菌药物治疗。

  •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干预对策

    作者:王若梅;杨雪红;陈妙贤

    目的 探讨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相关因素,制定干预对策,降低感染发生率.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300例PICC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采用Stepwise法.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50岁、置管人员年资<5年、合并糖尿病、静脉滴注液体类型、置管留置时间>150 d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进一步表明,置管留置时间的危险性大(OR=3.018),其余依次为合并糖尿病(OR=2.857)、高龄(OR=2.573)、置管人员年资(OR=2.012)、静脉滴注液体类型(OR=1.869).结论 PICC置管后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可采取减少置管留置时间、积极治疗原发糖尿病、高年资人员带教等针对性措施,使感染率得到有效控制.

  • 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对中心静脉导管发生相关性血流感染事件的影响分析

    作者:董颖

    目的 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对中心静脉导管发生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事件的影响作用,为CRBSI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180例中心静脉导管使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中心静脉导管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心静脉导管系统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CRBSI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与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CRBSI发生率1.1% 低于对照组的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CRBSI发生率、促进患者尽快撤管与康复出院具有积极意义,临床推广价值显著.

  • 血液病12例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循证护理研究

    作者:王芳

    目的 分析血液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者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12例出现CRBSI的PICC置管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开展循证护理,分析结果.结果 9例患者顺利完成化疗,导管正常留置.另外3例因出现间断性体温上升而拔管,依照药敏实验结果 ,使用抗生素治疗后,体温达到正常水平,血培养结果 正常.结论 对于血液病PICC置管者,开展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预防CRBSI发生,改善患者治疗结果 ,促进疾病转归,提升生活品质.

  • 维持性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策略

    作者:卞月秋;王茜;繆阿凤;方蔷;周丽娟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留置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SBI)危险因素,提出相应预防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我科收治的137例MHD留置导管患者资料,其中有22例患者发生血流感染作为感染组,其余115例作为未感染组,收集患者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发现,22例发生CRBSI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35株,根据占比顺序分别为革兰阳性菌80.0%(其中表皮葡萄菌51.43%、金黄色葡萄球菌17.14%、邓路葡萄球菌5.71%,头状葡萄球菌5.71%)、革兰阴性菌20.0%(其中铜绿假单胞菌11.43%、大肠埃希菌5.71%、褪色沙雷菌2.86%);年龄>65岁、留置导管时间>24个月、高血糖、贫血、营养不良、糖尿病肾病、长期植入导管及护理标准不达标与CRBSI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革兰阳性菌为CRBSI感染的首要病原菌,而高龄、糖尿病肾病、导管置管时间>24个月、空腹血糖>7.1 mmol/L、营养不良、贫血、长期导管植入及护理操作指标不达标为MHD留置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糖尿病肾病患者营养状况和血糖水平指导患者合理膳食,加强护理操作严谨性和标准性,并根据病原菌选择合理治疗方案.

  • 集束化护理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作用

    作者:李艳红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预防重症监护室(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应用前瞻性对照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我院ICU收治的接受常规护理的235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月—12月我院ICU收治的接受集束化护理的263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2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ICU住院时间、导管留置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为0.76%,低于对照组的1.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U住院时间为(12.82±6.21)d,短于对照组的(17.50±9.8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为(10.40±4.53)d,短于对照组的(16.84±7.1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作用显著,可有效降低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导管留置时间,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改良穿刺法预防肿瘤患者 PICC 置管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效果

    作者:刘艳华;林兰珍;曾慧美

    目的:探讨改良穿刺方法对预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 CRBSI )的效果。方法对符合条件的93例肿瘤患者随机分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置管与护理,观察组行改良穿刺方法,置管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监测,比较两组患者PICC置管后CRBSI发生率。结果对照组CRBSI感染率15.5%,观察组CRBSI感染率为2.0%,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穿刺方法可明显减少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CRBSI的发生率。

  •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与护理进展

    作者:费丽;孙静;徐春梅

    目前医学的快速发展,血管介入性导管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然而随着血管内导管使用的增多,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 的发生率在不断增加.CRBSI给患者带来了额外的医疗费用和身心痛苦.同将CRBSI的发生、预防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 集束化护理在行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孔伟迅;吕丽敏

    目的 分析集束化护理在行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漯河市中心医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90例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护理方案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集束化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感染发生率、留置导管时间、住院时间、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应用于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 集束化管理方案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效果探讨

    作者:薛军民

    目的:探究分析集束化管理方案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留置PICC导管患者616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8例,接受集束化管理方案预防,对照组308例,接受传统管理方法预防,对比两组预防效果.结果:实验组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概率为0.65%,对照组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概率为4.87%,实验组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10.2233,P=0.001.结论:在留置PICC导管患者的护理当中,采取集束化管理方案能够有效减少相关性血流感染,保证患者更快更好的康复.

  •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外科中心静脉导管发生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影响探析

    作者:代会琼

    分析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外科中心静脉导管发生相关性流血感染的影响.对我院实施中心静脉导管的96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应用系统性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疾病护理效果.就CRBSI的发生情况来说,参照组的发生率(14.58%)显著低于观察组(4.17%),且对比结果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参照组患者的疾病护理满意度(66.67%)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3.75%),且对比结果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可见,系统性护理干预方法在降低CRBSI发生率和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上起到了积极作用,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因此该护理干预模式值得我们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血透室中心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护理干预

    作者:卢瑜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血透室中的应用对预防中心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干预作用.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血透室接诊的中心静脉置管病患60例,按照数字抽签法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n=30).对两组都施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加用护理干预措施.分析两组导管留置的情况,比较感染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导管留置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实验组的感染率为3.33%,比对照组的20.0%低,P<0.05.结论:对中心静脉置管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可有效预防感染,缩短置管时间.

2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