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消化道手术后患者肠外营养治疗前后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的变化

    作者:郑平;张明;徐东平;肖慧娟;许晋;王广义;齐玉梅

    目的:了解消化道手术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 D3]水平及肠外营养(PN )治疗后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行消化道手术后给予PN治疗的病例资料,选取PN治疗持续1周以上的病例资料165例,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手术后25(OH) D3水平以及在手术后第1天(营养治疗前)、营养治疗第3天后和第7天血清25(OH) D3水平的变化。结果165例消化道手术后第1天患者血清25(OH)D3平均值为(24.43±2.39)ng/ml,缺乏者2例,占1.21%,不足者160例,占96.97%,正常者3例,占1.82%,不同性别间及不同手术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年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外营养治疗后第3、7天血清25(OH)D3平均值水平分别为(25.58±2.31)ng/ml、(26.23±2.27)ng/ml,与营养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25(OH)D3水平呈持续上升趋势(P<0.001);营养治疗后维生素D不足者比例下降,无维生素D缺乏。结论消化道手术后大部分患者血清25(OH) D3不足,与年龄相关;通过肠外营养治疗每天补充200 IU维生素D后血清25(OH) D3水平持续升高,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情况有所改善,但未达到正常水平。提示在消化道手术患者营养治疗中应注意补充维生素D,但确切的补充剂量仍需进一步研究。

  • 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尚玉龙;董云生;李鹏

    目的:比较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以肠外营养治疗,研究组予以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血清指标水平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APACHE II评分、住院时间均高于研究组,而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优于肠外营养治疗效果.

  • 早期肠内肠外联合营养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肖安东

    目的:比较早期肠内肠外联合营养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存在呼吸衰竭并予有创机械通气且合并营养不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将患者分为A组(肠内营养治疗组)与B组(肠内外联合营养治疗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指标,探讨2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PaO2均升高,PaCO2均降低,肺功能指标均有所升高,同时B组的变化明显优于A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COPD急性加重患者接受早期肠内肠外营养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独的肠内营养治疗,指标改善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炎症性肠病的营养治疗

    作者:朱水津

    炎症性肠病(IBD)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多青壮年发病,其目前的药物治疗均存在不良反应,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IBD患者中营养不良情况普遍存在,营养治疗对IBD具有诱导缓解、维持缓解、改善营养状态、利于疾病恢复的作用.这些观念已基本得到肯定,但在我国IBD的营养治疗使用仍不广泛,现就营养治疗在IBD中的作用作简要综述.

  • 超薄敷料联合硫酸镁治疗肿瘤患者肠外营养液外渗致组织损伤的护理

    作者:彭小英

    目的 探讨对肿瘤患者肠外营养液外渗给予硫酸镁联合超薄敷料治疗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接受肠外营养治疗外渗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给予硫酸镁联合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外敷治疗,试验组给予硫酸镁联合超薄敷料外敷治疗,对比2组疗效.结果 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肿瘤患者肠外营养液外渗给予硫酸镁联合超薄敷料进行治疗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起效快,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在肠外营养治疗中添加谷氨酰胺双肽对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的影响

    作者:李倩;刘菁;姚俊英;范旻;陶应龙

    目的:探讨分析在肠外营养治疗中添加谷氨酰胺双肽对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胃肠道肿瘤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胃肠道肿瘤切除手术对其进行治疗,手术完成后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肠外营养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肠外营养治疗的基础上添加谷氨酰胺双肽进行治疗.在手术后的第1日、第7日对两组患者的APACHE lI评分、白蛋白(ALB)水平、氮平衡情况、感染病例数及住院天数等指标进行统计和比较,并将比较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手术完成7天以后,观察组患者的APACHE II评分为(12.37±5.87),对照组患者的APACHE II评分为(13.43±5.42),两组患者的APACHE I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白蛋白水平为(39.54±2.81),对照组患者的白蛋白水平为(38.33±2.75),两组患者的白蛋白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氮平衡水平为(3.15±0.29),对照组患者的氮平衡水平为(2.68±0.31),观察组患者的氮平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观察组患者中,发生感染的患者有8例,在对照组患者中,发生感染的患者有14例,观察组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0.56±6.1),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5.72±7.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进行肠外营养治疗的过程中添加谷氨酰胺双肽能明显改善其营养指标,缩短其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应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短肠综合征2例

    作者:袁璐;姜海平;汤汉林;孙上云;郭庆峰

    0 引言短肠综合征(SBS)的治疗包括营养支持、短肠康复治疗以及手术治疗.我们近期诊治2例病人,其中1例为全小肠切除.肠外营养(PN)、谷氨酰胺(Gln)和生长激素(GH)在这2例短肠综合征病人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 早期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治疗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的影响

    作者:王丹;张丽莉;程晓娜;张卫国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治疗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12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60)与对照组(n=60).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实验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免疫功能以及营养状况的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各免疫细胞(CD3+、CD4+、CD4+/CD8+和NK)的活性均较术前减弱(P<0.05).术后第7天实验组患者各免疫细胞的活性与术前水平相近(P>0.05),对照组明显低于术前水平和实验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的发热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白蛋白及前白蛋白含量分别为(25.2±5.8)g/L、(136.7±18.8)g/L和(25.5±6.0)g/L、(134.3±17.7)g/L,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实验组术后第7天前白蛋白及白蛋白含量分别为(172.5±22.8)g/L、(37.6±7.7)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45.5±20.5)g/L、(31.3±7.5)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能够有效提高胃癌根治术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药师在临床肠外营养治疗中提供药学服务的实践

    作者:秦侃;范鲁雁

    目的: 探讨药师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中为临床提供药学服务(PC)的新理念.方法: 从营养制剂遴选、全营养混合液(TNA)的组方、TNA的标准化配制、TNA配制与使用中的药学监控及提供临床医护人员和病人的药学知识咨询等方面来实现全程化药学服务的实践.结果: 药师利用专业知识,深入临床在肠外营养治疗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结论: 这是临床药师开展工作的一个切入点,推动了临床药学的发展,同时药师要开展新工作、新研究,为临床提供更加完善的PC.

  • 中心静脉穿刺留置管在外科为肠外营养中的重要性

    作者:宣桂

    中心静脉置管完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是临床医学的重要进展之一,其应用日益广泛,不仅使病人营养吸收更快,还减轻了病人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也降低了护理工作的劳动强度,使病人得到更好的治疗,早日康复.下面通过对220例经颈静脉留置管供给肠外营养的病人得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早期肠内肠外联合营养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COPD机械通气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王辉

    目的 比较早期肠内肠外联合营养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早期肠内肠外联合营养对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胃肠功能、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存在呼吸衰竭并予有创机械通气且合并营养不良的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早期肠内与肠外联合营养支持(EN+PN组,19例)及肠内营养支持(EN组,23例).观察两组营养支持间胃肠功能情况及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预后情况.结果 1周内,EN+PN组患者19例未发生胃肠道不耐受症状;EN组23例发生腹胀及胃潴留8例,腹泻7例.1周后,EN+PN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较营养支持前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PN组患者成功撤机15例(78.39%),机械通气时间为(9.5±2.5)d,EN组患者成功撤机17例(73.31%),机械通气时间为(11.7±1.7)d.两组成功撤机例数比较无差异,EN+PN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较完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胃肠耐受性好,能较好的保证机械通气患者营养需求,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