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症状性颞叶癫痫与颞叶外癫痫患者发作间期电生理特征的对比研究

    作者:张斌;张桂莲

    目的 分析结构影像显示有局部病变的症状性颞叶癫痫(TLE)及颞叶外癫痫(ETLE)患者发作间期痫样放电(IEDs)的特征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结构影像显示有单一局部病变的257例癫痫患者的电生理及临床资料.根据病变分布的位置分为TLE和ETLE两组,另根据IEDs的分布与病变位置关系将TLE及ETLE又各分为3个亚组:TLE-1/ETLE-1:间期EEG正常;TLE-2/ETLE-2:IEDs与病变定位一致;TLE-3/ETLE-3:IEDs与病变定位不一致.结果 TLE-1所占比例明显低于ETLE-1(P<0.01)而TLE-2所占比例明显高于ETLE-2(P<0.01).TLE-3亚组所占比例随病程延长而逐渐增高,而ETLE-3亚组所占比例随发作频率的下降及首发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结论 症状性TLE患者间期EEG监测的阳性率及痫样放电的定位准确率均明显高于ETLE患者.TLE患者中IEDs的分布更易受癫痫病程影响,而ETLE患者IEDs的分布更易受发作频率及首发年龄的影响.

  • 伴中央颞区棘波良性儿童癫痫睡眠期痫样放电对听觉前注意加工的影响

    作者:杜好瑞;李拴荣;穆俊林;李六一;张朝辉;张宁;顾仁骏

    目的 探讨伴中央颞区棘波良性儿童癫痫(benign childhood epilepsy with central-temporal spikes,BECTS)患儿听觉信息的前注意加工及其与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期的发作间期痫样放电(interictal epileptiform discharge,IED)的关系,为BECTS患儿认知功能损害的早期评估及干预提供较为客观的电生理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11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诊断为BECTS患儿29例,男17例,女12例;年龄(9.17 ±2.42)岁(4~14岁);病程0.5~4.0年.另选取在本院行常规体检的健康儿童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男14例,女6例;年龄(8.55±3.09)岁(5~13岁).对2组儿童进行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测试,分析MMN波幅、潜伏期,并对BECTS组患儿进行视频脑电图(VEEG)长程监测,分析放电发生时段(清醒、睡眠)、位置、IED指数,比较2组MMN指标及BECTS组MMN与VEEG的相关性.结果 VEEG显示BECTS患儿睡眠结构未见明显异常改变.所有患儿痫样放电均位于Rolandic区,其中左侧11例,右侧8例,双侧10例.痫样放电时段:仅在睡眠期发放者17例,清醒期和睡眠期均有发放者12例,此12例患儿均表现为睡眠期痫样放电[(40.24±25.15)次/min]较清醒期[(1.92±1.38)次/min]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70,P=0.000).NREM睡眠1、2期IED指数为(40.73±10.69)次/min,其中<5次/min者2例,>80次/min者3例,此3例患儿基本达到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余为17.2 ~64.6次/min.本组患儿仅监测到4例睡眠期临床发作,与睡眠期大量的IED呈电-临床分离现象.BECTS组MMN波幅[(6.06±1.89)μV]较健康对照组[(7.28±1.64) μV]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6,P=0.025);潜伏期[(191.37±40.13) ms]较健康对照组[(179.35±39.80) ms]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7,P=0.355).相关分析显示,BECTS患儿MMN波幅与睡眠期放电(r=-0.407,P<0.05)与NREM睡眠1、2期IED指数(r=-0.644,P<0.01)均呈负相关;MMN潜伏期与NREM睡眠1、2期IED指数呈正相关(r=0.386,P<0.05);余VEEG指标与MMN无相关性.结论 BECTS患儿存在听觉信息的前注意加工障碍,特别是无意识参与的自动加工能力受损,使自动加工转向集中注意加工的“注意开关”作用减弱,不能有效过滤无关信息.睡眠期IED损害听觉分辨力和记忆痕迹的形成与强化,干扰新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及匹配,是导致患儿前注意加工障碍的重要因素,MMN可早期发现患儿前注意加工障碍的电生理改变.

  • 基于动态因果模型研究小脑在癫痫发作间期痫样放电中的作用

    作者:朱建国;卢光明;张志强;田蕾;钟元;孙康健;王中秋

    目的 采用脑电功能磁共振同步联合成像(electroencephalogram-functional MRI,EEG-fMRI)方法,观察癫痫发作间期痫样放电时脑活动情况,探讨小脑在痫样放电中的作用及神经机制.资料与方法 10例复杂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行EEG-fMRI,以发作间期痫样放电的相关设计模式对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数据进行分析,对比观察痫样放电引起的大脑皮层及小脑活动情况,采用动态因果模型(dynamic causal modelling,DCM),观察两者之间功能连接和因果关系.结果 发作间期痫样放电时,在大脑皮层广泛激活的基础上,小脑半球的代谢活动也明显增强,其中8例小脑的大激活点位于小脑半球皮层,2例位于小脑蚓部.皮层与小脑之间存在可靠的双向功能连接.结论 发作间期痫样放电时,大脑皮层中的癫痫灶通过皮层下的神经核团与小脑之间形成往返神经环路;小脑在癫痫的发放和传播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 颞叶癫痫患者的睡眠结构研究

    作者:郭崇伦;张明;邓丽影;韩栋

    目的:探讨颞叶癫痫(TLE)患者发作间期睡眠结构的特点及发作间期痫样放电(IEDs)对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TIE组26例,正常对照组20例;对两组分别进行Epworth思睡量表(ESS)、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并进行全夜视频多导睡眠仪监测,并根据睡眠过程中是否记录到发作间期痫样放电将TLE患者再分为有IEDs组与无IEDs组分别进行统计,评价TLE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发作间期痫样放电组与发作间期无痈样放电组之间的睡眠结构参数及ESS、SAS、SDS等各项评分的差异.结果:(1)TLE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REM1期比例增加(P<0.05)、觉醒期比例增加(P<0.05)、REM潜伏期延长(P<0.05)、总睡眠时间减少(P<0.05)、睡眠效率下降(P<0.05)、觉醒次数增加(P<0.01)、入睡后觉醒时间增加(P<0.05);(2)在多导睡眠监测中有16例(61.5%)记录到了发作间期痫样放电、10例(38.5%)未记录到IEDs,有IEDs组与无IEDs组比较REM潜伏期延长(P<0.05)、睡眠效率下降(P<0.05);(3)TLE组的Epworth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IEDs组与无IEDs组Epworth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LE患者睡眠结构紊乱,睡眠进程受影响;IEDs可在TLE患者睡眠中出现,IEDs与睡眠有着密切的关系.

  • 发作间期痫样放电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彩霞;王艳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发作间期痫样放电与其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接诊的癫痫患者36例和健康对照组36例,对其行脑电图(EEG)检测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对比评估结果.结果:痫样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语言能力、注意力、抽象思维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延迟回忆低于对照组(P<0.01);EEG痫样放电指数<1% 组与放电指数1% ~10%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电指数1% ~10% 组与放电指数>10% ~50% 组比较,视空间、执行功能、注意力、抽象思维和延迟回忆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癫痫患者发作间期痫样放电与其认知功能损害相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