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平坦型大肠肿瘤内镜下浸润深度的判断与治疗方式的选择

    作者:钟旭辉;许岸高;张晓慧;余志金;罗程

    目的 探讨内镜在平坦型大肠肿瘤浸润深度判断及治疗方式选择中的作用.方法 222例大肠平坦型病变根据腺管开口类型及空气介导变形试验和抬举试验判断肿瘤浸润深度,空气介导变形试验和抬举试验均为阳性选择内镜下治疗,否则行手术治疗.经内镜或外科手术切除的标本均完整送检,按WHO的病理学标准做出组织病理学诊断.计算空气介导变形试验和抬举试验判断肿瘤浸润深度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结果 空气介导变形试验和抬举试验阳性者212例,其中192例行内镜黏膜切除术(EMR),15例行内镜下黏膜分片切除术(EPMR),2例行EPMR+外科手术治疗,3例行手术治疗.空气介导变形试验和(或)抬举试验阴性者10例,4例行手术治疗.空气介导变形试验和抬举试验判断肿瘤浸润深度的敏感度为97.2%,特异度为44.4%,阳性预测值为97.6%,阴性预测值为40.0%.结论 空气介导变形试验和抬举试验可大致判断平坦型大肠肿瘤浸润深度,指导即时的治疗方式选择,有利于防止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

  • 内镜分片黏膜切除术治疗巨大结直肠平坦型病变的临床评价及复发率随访

    作者:王晓天;单红;张迪;吴丽颖;朱良松;贾国法

    目的 评价内镜分片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piecemeal mucosal resection,EPMR)治疗巨大结直肠平坦型病变的疗效、安全性及应用价值,并随访观察其复发率.方法 经术前内镜检查评估及病理证实,符合内镜切除适应证,采用EPMR切除46例直径≥30 mm结直肠平坦型病变,均为侧向发育型肿瘤(LST),术后标本全部行精确的病理学评价.结果 46例结直肠LST患者中,病灶位于直肠38例,占82.6%,完全切除率93.5% (43/46),切除治愈率97.8%(45/46).术后出血发生率为4.3%,均经内镜止血成功,无1例发生穿孔.术后病理均为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30例,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0例,黏膜内癌6例.全组患者随访3~ 96个月,仅2例复发,复发率4.3%,再次内镜处理获愈.结论 EPMR是治疗巨大结直肠平坦型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掌握切除方法和技巧,可以完全切除病变,减少残留及复发率.

  •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平坦型病变103例分析

    作者:刘晓岗;阳运超;周丽华;韩盛玺

    目的 回顾分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对消化道平坦型病变的治疗效果,并讨论其并发症和操作方法 .方法 103例共114处消化道平坦型病变,以注射法或透明帽辅助法行黏膜切除治疗,记录其操作方法 、并发症、术后病理类型及随访情况.结果 113处病变经EMR或EPMR完整切除,治愈率99.12%.并发症:术中出血7例(6.80%),以APC止血成功.术后迟发出血1例(0.97%),内科保守治疗成功,无穿孔发生.术后病理:良性腺瘤73处,黏膜肌层平滑肌瘤5处,乳头状瘤2处,增生性息肉11处,炎性息肉17处,黏膜内癌(m癌)3处,黏膜下层癌(sml癌)2处,固有肌层癌(mp癌)1处.sml癌追加外科肠段切除,手术标本未见肿瘤残存或浸润.mp癌行黏膜下注射后抬举征可疑阳性,术后追加外科肠段切除,可见肠旁淋巴结转移(1/6).癌变病例随访3~9月,未见病变残留或复发.结论镜下黏膜切除术可安全有效切除大多数消化道平坦型病变.>10 mm病变术后应常规作病理检查.采用纯切模式,较大功率有助于保持标本完整性.

  • 放大内镜诊断大肠黏膜病变

    作者:王成文;金松杰;刘永革;房玲

    目的 通过放大内镜观察不同大肠黏膜病变的pit形态,探讨其用于诊断肿瘤性病变与非肿瘤性病变的准确性,研究大肠癌前病变及早期大肠癌的放大内镜下特点及其与浸润深度的关系.方法 放大内镜观察病变表面结构,与病理准断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放大内镜诊断非肿瘤性病变(增生性、炎性、肥大赘生物)和肿瘤性病变(腺瘤和癌)的病理符合率分别为82.19%和96.05%.11个癌变病变中(8个黏膜内癌、2个黏膜下层癌、1个进展期癌),10个出现了V型结构.30个病变同时进行了实体显微镜观察.结论 放大内镜通过对pit形态的观察可以很好地区分非肿瘤性病变和肿瘤性病变.出现VA型pit者多为黏膜内癌,出现VN型者可能为黏膜下层癌或进展期癌.放大内镜与实体显微镜观察息肉pit形态,其结果基本一致.

  • 放大内镜对胃黏膜平坦型病变的诊治价值

    作者:严山;凌红

    [目的]探讨放大内镜下胃黏膜平坦型病变的胃小凹形态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Olympus GIFQ240Z内镜对46例胃黏膜平坦型病变患者进行观察,局部喷洒4 g/L靛胭脂染色后利用其放大功能观察病变周围胃小凹形态改变,在观察部位取病理组织学检查,研究两者相互关系.[结果]46例病变中平坦隆起型病变(Ⅱa)33例,表面平坦型病变(Ⅱb)12例,隆起凹陷型病变(Ⅱa+Ⅱc型)1例;小凹开口呈A型10例,B型8例,C型17例,D型6例,E型3例,2例病变其表面小凹模糊不清甚至消失.[结论]放大内镜对诊断平坦型病变有重要价值,病变周边小凹形态改变与病灶的良恶性存在密切关系.

  • 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平坦型早期大肠癌

    作者:许岸高;钟旭辉;姜泊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平坦型早期大肠癌的价值.方法应用黏膜染色技术在放大内镜下对6例大肠早期癌进行EMR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次完成.病变大小:大为62 mm×82mm,小为10mm×10 mm.病理诊断为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并黏膜内癌5例,凹陷型早期癌(de novo癌)1例.腺管开口类型:VA型4例,Ⅳ型1例,Ⅲs型1例,所有患者未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EMR治疗平坦型早期大肠癌安全有效.

  • 放大内镜对大肠黏膜平坦型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钟旭辉;许岸高;凌红;陈惠新;甘爱华

    目的探讨放大内镜结合黏膜染色技术在诊断大肠黏膜平坦型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放大内镜检查中,发现病灶后,对病灶喷洒靛胭脂,采用放大内镜观察病灶表面腺管开口形态,根据Kudo分型作出放大内镜诊断.结果在342处病灶中,发现侧向发育型肿瘤(LST)13个,平坦隆起型病变(Ⅱa)10个,表面平坦型病变(Ⅱb)5个,单纯凹陷型病变(Ⅱc)1个,检出率分别为3.80%,2.92%,1.46%,0.30%.其中Ⅱa,Ⅱb和Ⅱc病变共16个,占4.68%,如将13例LST计算在内,则占8.48%.结论放大内镜诊断平坦型病变有重要价值,能有效提高平坦型肿瘤的检出率.

  •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平坦型病变患者的护理

    作者:陈志琼;阳运超;刘少容

    目的:探讨分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对消化道平坦型病变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方法:对103例消化道平坦型病变患者以注射法或透明帽辅助法行黏膜切除治疗,术前认真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肠道、仪器的准备,术中与医生密切配合及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术后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并给以健康指导.结果:103例中113处病变经EMR或内镜下黏膜分割切除术(EPMR)完整切除,治愈率99.12%,除术中出血7例(6.80%),以APC止血成功.术后迟发出血1例(0.97%),内科保守治疗成功.无穿孔发生.结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可安全有效切除大多数消化道平坦型病变.护士围术期娴熟、细致、密切的配合,可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住院费用,为手术成功提供量要保证.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