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对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王彩虹;王青;韩琳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对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心理护理,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方法.观察2组社会活动、精神心理、社会关系、身体机能等4个生存质量指标,比较2种护理方法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生存质量评价总分(99.4±4.2)分较对照组(63.8±5.5)分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对改善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生存质量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意义.

  • 氪红激光凝治疗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作者:赵娟;庞利民;拱中华;张晓猛

    摘要:目的:观察氪红激光光凝治疗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对患有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伴有屈光间质混浊或轻度玻璃体积血的147例209跟进行了氪红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结果: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视力无明显差异(P>0.05).全视网膜光凝术后视盘和视网膜的新生血管部分消退.结论:氪激光光凝对于那些氩激光无法治疗的伴有屈光间质混浊或轻度玻璃体积血的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使新生血管消退,有效地防止再出血的发生.

  • 光凝治疗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作者:张良;黎爱莲;余柏儒;粟惜兰;尹东明;曾琼英

    目的:观察光凝治疗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对患有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143例260眼光凝前和光凝后3-6个月进行眼底、视力和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并对造影的特征指标静脉渗漏荧光、出血遮蔽荧光、视网膜微动脉瘤、无灌注区以及视力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光凝后视力较光凝前提高及荧光血管造影特征指标好转均非常明显,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01).结论:全视网膜光凝对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是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恢复一定的视力,对视网膜脱离有较高的消退率.

  • 氩激光治疗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作者:李骏;陈斯同;陈家彝;乔丽君

    目的观察氩激光光凝术治疗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简称PDR)的疗效.方法78眼分三组,增殖前期组、视网膜新生血管(Neovascularization elsewhere,简称NVE)组、视盘新生血管(Neovascularization on disc,简称NVD)组,行氩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术(黄斑区除外),观察术前、术后新生血管性病变及视力的变化,及光凝术后的并发症.结果光凝术后增殖前期组18眼(81.896)未发生新生血管,且无并发症;NVE组新生血管完全消退为28眼(71.8%),NVD组为7眼(41.2%),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经追加光凝后仍持续存在新生血管的NVE组6眼(15.496),NVD组8眼(47.1%),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各种严重并发症NVE组共6眼(15.4%),NVD组6眼(35.2%),两者无显著性差异.三组视力术前、术后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氩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术可有效阻止和治疗PDR的发展;对NVE的疗效优于NVD.

  • 应用雷珠单抗并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前术后对比分析

    作者:李艳颖;赵晶;刘桂海;钱丽敏;景千娇

    目的 探讨术前或手术结束时应用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23G玻璃体切割术对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市眼科医院在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8例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其中12例玻璃体切割术前一周给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0.05 mL(A组),16例行23G玻璃体切割术完毕时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0.05 mL(B组).比较两组患眼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再出血及视力的差异.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A组为(56.58±7.05) min,B组为(67.63±9.47)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P =0.002),A组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B组;手术中对增殖膜的处理A组也较B组难度低;术中A组由于撕膜引起的较大量出血为4例(4/12),B组为8例(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术后随访一个月内,A组有2例(2/12)出现再出血,出血均在半月内吸收,视网膜均平伏;B组再出血为5例(5/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A组再出血为3例(3/12),B组未再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5).术后视力:两组间没有明显差异,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p =0.044).结论 23G玻璃体切割术前注射雷珠单抗可以缩短于术时间,降低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手术难度和减少短期术后出血发生率;术后应用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可以减少术后远期再出血发生率,也可以促进术后再出血的吸收,提高术后视力.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再出血的探讨

    作者:郭真杰;隋桂琴

    玻璃体切割术已成为目前治疗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主要手段之一.此手术可使发生严重出血而不能自行吸收的PDR患者视力得到明显提高,也可使大量玻璃体出血后机化增殖收缩致视网膜脱离的患者网膜复位、恢复部分视力[1].但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玻璃体腔的再出血(postvit rectomy diabetic vitreous hemorrhage PDVH)是糖网玻切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12%~63%[2-4].它不仅严重影响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及医生对其眼底情况的常规检查,还可能使患者面临二次手术,以清除积血.部分严重患者可因长期高眼压或牵拉网脱致失明.现对其发生的原因及早期防治和处理做一综述.

  • 氪激光治疗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76例

    作者:张靖东;龚启荣

    目的:观察氪激光光凝术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疗效.方法:76例97眼分3组,增殖前期组、视网膜新生血管(NVE)组、视盘新生血管(NVD)组,行氪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术,观察术前、术后新生血管性病变、视力的变化及光凝后的并发症.结果:光凝术后增殖前期组28 眼(84.8%)未发生新生血管,且无并发症;NVE组新生血管完全消退33眼(73.3%);NVD组为 8眼(42.1%),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追加光凝后仍持续存在新生血管的NVE组6眼(13.3%),NVD组8眼(42.1%),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发症NVE组6眼(13.3%),NVD组5眼(26.3%),两者差异无显著性;3组视力术前、术后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氪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术可有效阻止和治疗PDR的发展,视网膜新生血管疗效优于视盘新生血管.

  • 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割术对PDR患者视网膜新血管形成的影响

    作者:万晶;孙会;清苏艺

    目的 探讨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割术对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患者视网膜新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90例PDR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研究组在玻璃体切割术前给予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对比两组手术基本情况及术后2个月恢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电凝止血次数、医源性裂孔个数、术中出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67,χ2=5.404、6.672、6.273,P<0.05);两组治疗后佳纠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BCVA、CMT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66、3.027,P<0.05);两组治疗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水平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VEGF、SDF-1、ICAM-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06、10.035、7.340,P<0.05).结论 术前注射雷珠单抗能有效抑制PDR患者视网膜新血管生成,有助于提高玻璃体切割术的治疗效果.

  • 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行全视网膜光凝后5a随访观察

    作者:滕学龙;王亚娜;孙瑞霞;贾志旸

    目的:观察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行全视网膜光凝术(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后5a的疗效及预后分析.方法:对92例149眼PDR患者行PRP治疗后的1,3,6,12mo进行复查,以后每6mo进行复查,并在3mo后均复查FFA,必要时补充光凝,随访5a.结果:视力提高52眼,保持不变71眼,下降26眼.5a后患者的终矫正视力情况:≤0.01者19眼,~0.1者64眼,~0.5者58眼,>0.5者8眼.在激光后的随访期间血糖水平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63眼中,5a后只有6眼发生玻璃体积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占9.5%,而在血糖水平控制不满意的29眼中,有9眼(31%)发生上述情况.结论:通过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和定期随访观察而减少糖尿病性盲是完全可能的.对于PDR患者,确诊后应立即进行PRP治疗,并制定定期随访计划,必要时应复查FFA或补充激光,同时,要向患者阐明,严格正规的内科治疗,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有效地降低或延缓PDR发展的倾向.

  • 青海地区抗VEGF在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余萍;杨发满

    DR(Diabetic Retinopathy)是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当前导致失明的主要疾病,其作用机制为视网膜出现牵拉性脱离,形成新生血管后引发玻璃体积血,终导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会逐渐或突然出现视力下降,终发展至失明.长期以来传统的治疗方法存在诸多局限,治疗效果不尽人意.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当前致盲的主要疾病,根据临床研究可知,导致脉络膜、视网膜新生血管,或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重要原因是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由于VEGF促进新生血管生成和渗漏,在DR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抑制VEGF成为抗新生血管治疗的热点,阻断VEGF及其受体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为新生血管性眼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方向.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