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创伤杂志

中华创伤

中华创伤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중화창상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4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8050
  • 国内刊号: 50-109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78-83
  • 曾用名: 创伤杂志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王正国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干关节镜技术在腕关节镜治疗腕关节损伤中的疗效评价

    作者:刘波;陈山林;朱瑾;王志新;刘路;刘畅

    目的 探讨干关节镜技术在腕关节镜治疗腕关节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3年1月 —2016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59例腕关节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8例,女11例,年龄15~69岁,平均34岁.陈旧舟骨骨折(包括延误诊治的舟骨骨折或舟骨骨折不愈合)32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23例,慢性下尺桡关节不稳定4例.均采用干关节镜技术进行腕关节镜手术治疗.术中对植骨患者的植骨操作时间及需要同时切开患者的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程度进行观察.术后观察骨折愈合和关节稳定情况,并采用Mayo腕关节评分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干关节镜技术进行舟骨镜下植骨操作过程所需时间平均为7 min.桡骨远端骨折及下尺桡韧带重建患者,在同时进行切开操作时,关节周围组织无肿胀,正常解剖层次和视野清晰.患者均获随访6~28个月,平均9个月.所有陈旧舟骨骨折均获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2.6周;所有桡骨远端骨折术中获关节面解剖复位;所有慢性下尺桡关节不稳定患者术后关节稳定性恢复,下尺桡关节冲击试验阴性.所有患者术后复查Mayo腕关节评分平均为95分.结论 干关节镜技术可提高腕关节镜下植骨操作的效率,减少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保持软组织清晰解剖层次,促进关节功能恢复,特别适用于腕关节镜下微创植骨和需要同时进行切开操作的腕关节镜手术中.

  • 长链非编码RNA F19对小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伤的影响

    作者:彭建华;庞金伟;吴越;谢雨珂;郭科成;涂天琦;母前程;廖玉嫣;曹芳;刘亮;陈礼刚;孙晓川;江涌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F19(lncRNA F19)对小鼠创伤性脑损伤(TBI)后继发性脑损伤的影响.方法 (1)96只野生型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假手术+空载病毒组、假手术+lncRNA F19慢病毒组、TBI组、TBI+空载病毒组及TBI+lncRNA F19慢病毒组,每组下设TBI后1 d和3 d两个亚组,各亚组8只.检测lncRNA F19表达情况及沉默效率.(2)将96只野生型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TBI+空载病毒组及TBI+lncRNA F19慢病毒组,每组下设TBI后1 d和3 d两个亚组,各亚组16只.观察lncRNA F19对TBI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采用控制性皮层损伤法(CCI)建立小鼠TBI模型.F19慢病毒及空载病毒为造模前5 d经侧脑室注射.伤后1 d,3 d,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检测lncRNA F19相对表达量(2-ΔΔct);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Toll样受体4(TLR4)、B淋巴细胞瘤-2(Bcl-2)及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TUNEL染色检测创伤灶周围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 从伤后第1天开始,无论是假手术还是TBI后,空载病毒对lncRNA F19的表达无影响(P>0.05).伤后第1天,与假手术+空载病毒组比较,假手术+lncRNA F19慢病毒组脑组织lncRNA F19表达量明显下降(0.07±0.07:0.93±0.17),与TBI+空载病毒组比较,TBI+lncRNA F19慢病毒组脑组织lncRNA F19表达量明显下降(2.91±1.18:0.52±0.32)(P均<0.05).与TBI+空载病毒组比较,TBI+lncRNA F19慢病毒组脑组织TLR4(0.51±0.13:0.66±0.15)、Bax(0.45±0.06:0.67±0.16)蛋白相对表达量及TUNEL神经元凋亡比例[(23.55±6.85)%:(31.58±7.52)%]均明显降低(P<0.05),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0.76±0.16:0.47±0.12)明显升高(P<0.05).伤后第3天,与假手术+空载病毒组比较,假手术+lncRNA F19慢病毒组脑组织lncRNA F19表达量明显下降(0.11±0.09:0.96±0.09),与TBI+空载病毒组比较,TBI+lncRNA F19慢病毒组脑组织lncRNA F19表达量明显下降(0.54±0.24:3.39±0.90)(P均<0.05).与TBI+空载病毒组比较,TBI+lncRNA F19慢病毒组脑组织TLR4(0.60±0.20:0.85±0.09)、Bax(0.60±0.12:0.88±0.21)蛋白相对表达量及TUNEL神经元凋亡比例[(29.10±7.37)%:(39.22±10.64)%]均明显降低(P<0.05),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0.66±0.12:0.35±0.16)明显升高(P<0.05).结论 抑制lncRNA F19可有效减少小鼠TBI后TLR4介导的皮层神经元凋亡,从而减轻继发性脑损伤.

  • 亚低温促进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再生的机制研究

    作者:王晶;徐超;李晓红;涂悦;吕方方;梁军;姜伟;孙倩;王丽娜;朱旭;陈江龙;程军;张赛

    目的 探讨亚低温能否通过减轻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促进创伤性脑损伤(TBI)后海马齿状回区神经再生及认知功能恢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健康成年SD大鼠6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TBI组及TBI+亚低温组,每组22只.采用液压冲击仪建立大鼠TBI模型,TBI+亚低温组在伤后立即接受亚低温(33.5℃)治疗4 h.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腹腔注射标记有丝分裂细胞.Morris水迷宫试验评估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免疫荧光染色观察伤后7 d及28 d大鼠海马齿状回区BrdU、微管相关蛋白(DCX)、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及剪切活化caspase-3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凋亡相关蛋白——自杀相关因子(FAS)/自杀相关因子配体(FASL)、B淋巴细胞瘤-2(Bcl-2)、caspase-3及剪切活化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 与TBI组比较,TBI+亚低温组伤后28 d水迷宫试验的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24.2±5.9)s:(18.0±4.1)s],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平台穿越次数明显增加[(24.9±6.5)s:(31.7±5.2)s、(1.9±0.8)次:(3.5±1.2)次](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TBI组及TBI+亚低温组伤后7 d海马齿状回区BrdU+新生细胞数[(9.4±4.1)个:(33.4±3.8)个、(9.4±4.1)个:(45.8±5.6)个]、伤后7 d BrdU+/DCX+新生神经元细胞数[(2.0±0.6)个:(9.6±1.6)个、(2.0±0.6)个:(19.2±3.7)个]及伤后28 d BrdU+/NeuN+成熟神经元细胞数[(2.6±1.0)个:(17.2±3.9)个、(2.6±1.0)个:(33.6±9.1)个]均显著增加,且TBI+亚低温组较TBI组增加更为明显(P均<0.01).与伤后7 d比较,伤后28 d TBI+亚低温组海马齿状回区BrdU+新生细胞数进一步增加,但TBI组BrdU+新生细胞数减少[(45.8±5.6)个:(58.8±9.2)个、(33.4±3.8)个:(22.0±3.5)个](P<0.05或<0.01).与假手术组比较,TBI组伤后7 d损伤侧海马齿状回区剪切活化caspase-3+NeuN+及caspase-3+NeuN+凋亡神经元细胞数显著增多[(2.0±0.9)个:(11.6±2.6)个、(2.6±1.0)个:(10.2±2.9)个],而TBI+亚低温组较TBI组剪切活化caspase-3+NeuN+凋亡神经元细胞数减少[(6.6±2.0)个:(11.6±2.6)个](P均<0.05).与TBI组比较,TBI+亚低温组损伤侧海马FAS、FASL、剪切活化caspase-3及caspase-3表达均下调,Bcl-2表达上调(1.54±0.15:1.14±0.12、1.06±0.04:0.80±0.09、0.84±0.03:0.62±0.08、0.93±0.06:0.86±0.09、0.71±0.01:1.58±0.18](P均<0.05).结论 亚低温可能通过剪切活化caspase-3、FAS/FASL及Bcl-2途径减轻TBI后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促进TBI后海马齿状回区神经元细胞再生及成熟,进而促进大鼠认知功能恢复.提示亚低温诱导的抗海马细胞凋亡及促神经元细胞再生及成熟作用可能对TBI患者预后具有潜在预测作用.

  •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四肢长骨骨折后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邦;孙祥水

    弹性髓内钉(ESIN)因其微创、不损伤骨骺、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允许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率低等特点,被大多数儿童骨科医师所接受,并已发展成为治疗儿童四肢长骨骨折的主流技术.尽管儿童四肢骨折微创治疗理念不断更新,手术技术日臻成熟,但ESIN术后仍存在一些并发症,如:肌腱及医源性神经损伤、软组织激惹反应及感染、骨折术后对位对线欠佳或再移位、骨延迟愈合及骨不愈合、肢体不等长、旋转及成角畸形、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等.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往往由于疏忽重要的生物学原则、存在明显的技术错误及忽视局部解剖的特点所致.笔者就ESIN治疗儿童尺桡骨骨折、肱骨骨折、股骨骨折、胫腓骨骨折出现的并发症作一综述,力求临床医师尽可能规避这些并发症的产生,充分发挥ESIN技术的微创优势.

  • 去骨瓣减压术联合同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重型创伤性脑损伤的疗效

    作者:李少阳;牟朝晖;陈敏江;黄至澄;李兴;沈国良;吴剑;李春茂

    目的 探讨联合去骨瓣减压术(DC)和同侧脑室外引流术(iEVD)治疗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TBI)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1月 —2018年3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4例sTBI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6例,女18例:年龄18~72岁[(51.8±15.4)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27例采用DC治疗(DC组),其中男18例,女9例;年龄(50.1±2.9)岁.27例采用DC联合iEVD治疗(DC-iEVD组),其中男18例,女9例;年龄(53.4±3.1)岁.比较两组术后颅内压、术后2周并发症,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估术后3个月患者预后.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2.5~4个月[(3.0±0.8)个月].术后12,24 h两组颅内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48,60,72 h DC-iEVD组颅内压值低于DC组(P<0.05).术后2周DC-iEVD组脑积水发生率为15%(4/27),DC组发生率为7%(2/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DC-iEVD组硬膜下积液发生率为19%(5/27),小于DC组的44%(12/27)(P<0.05).根据mRS,术后3个月DC-iEVD组预后良好率为63%(17/27),而DC组为44%(12/27),DC-iEVD组预后略优于D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sTBI患者,联合使用DC和iEVD,可更好地控制颅内压,减少硬膜下积液的发生.

  • 头颅贯通枪伤一例

    作者:吴国鑫;蔡刚峰;黄金楷;廖圣芳;陈汉民

    和平时期的头颅枪伤相对少见,其中头颅贯通枪伤均属于严重创伤,临床表现主要为严重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合并脑组织溢出的开放性创口、颅高压及生命体征紊乱等.因其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颅内感染率的临床特点,一直是困扰神经外科医生师的严峻问题.近期我科收治头颅贯通枪伤1例,在合理应用损伤控制原则的前提下,积极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术后应用强力广谱抗生素防治感染,以及联合多种神经重症救治技术,取得良好的效果.笔者拟结合该病例的术前、术中及术后的综合管理经验,探讨如何切实改善头颅贯通枪伤患者的预后,以及降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

  • 中国和欧盟颅脑创伤救治中心工作特征比较

    作者:马蓉;高国一;江基尧

    目的 分析中国和欧盟创伤性脑损伤(TBI)救治中心结构特征、医院设施和工作流程的主要差异,并据此进行疗效比较分析.方法 设计工作特征问卷,招募中国45家医院(中国组)和欧洲71家医院(欧盟组)参加欧洲神经创伤疗效比较研究(CENTER-TBI),收集中国组和欧盟组的结构特征、医院设施、工作流程等,分析工作特征特点及差异.结果 中国组直升机平台设施[31%(14/45):80%(57/71)]的比例低于欧盟组(P<0.01),神经外科ICU配备[98%(44/45):57%(40/71)]的比例则高于欧盟组(P<0.01).中国组配备全日急诊手术室[96%(43/45):75%(53/71)]、开放式ICU[27%(12/45):4%(3/71)]、过渡病床[93%(42/45):71%(50/71)]的比例较高(P<0.01);欧洲组更多实施脑实质颅内压监测[31%(21/67):7%(344)],采用20 mmHg为颅高压管理阈值[86%(57/66):64%(29/45)](P<0.01).同时,中国组更多采用基础生命支持,采用美国TBI指南进行临床管理.结论 中国和欧盟TBI救治中心的结构和工作流程差异显著,主要体现在神经外科ICU配备、全日急诊手术室、脑实质颅内压监测及颅内压管理阈值方面.这一差异为进一步在TBI领域进行疗效比较研究并确定佳临床实践提供了基础.

  • 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黄贤键;吴楚伟;邹隽风;高杰;马宇强;刘俊;张杰华;朱栋梁

    目的 探讨创伤性脑损伤(TBI)后发生创伤后脑积水(PTH)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07年1月 —2017年1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94例急性TB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39例,女155例;年龄1~90岁[(40.5±18.6)岁].随访观察患者1年,46例为PTH组,748例为非PTH组.分析两组患者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瞳孔反射、CT检查是否有中线移位和环池受压、是否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手术与否及手术方式、去骨瓣与否、术后有无积液发生、颅内感染发生与否、颅骨修补时机等指标,经过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终判断发生PTH的危险因素.结果 46例患者(5.8%)发生PTH.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GCS、中线移位、去骨瓣减压、硬膜下积液、颅骨修补时机和SAH与PTH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低GCS(OR=3.778)、去骨瓣减压(OR=2.508)、硬膜下积液(OR=2.269)、颅骨修补时机≥3个月(OR=10.478)和SAH(OR=23.391)与PTH显著相关(P<0.05或0.01).结论 PTH是TBI后常见且影响预后的重要并发症,危险因素包括低GCS、去骨瓣减压、硬膜下积液、延迟颅骨修补≥3个月和SAH.

  • 重视多学科协作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治疗中的价值

    作者:胡晓华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TBI)患者常伴发意识障碍,神经外科学、神经生理学、神经病理学、神经内分泌学、心理学和哲学对意识障碍的定义有些差异,导致对意识障碍患者的评定与治疗更具复杂性.临床多学科协作能使评定更精准,有助于发现意识障碍患者残存的意识.sTBI患者病情危重、发展快,伴随不同的全身损伤和多系统的功能紊乱,导致意识障碍持续时间长、并发症多.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康复医学科都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对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决策也存在差异,因此临床治疗中需要多学科参与.多学科协作可以降低sTBI后意识障碍患者的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笔者探讨多学科协作在sTBI后意识障碍患者治疗中的价值,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借鉴.

  • 重视重型创伤性脑损伤的早期规范化救治

    作者:胡锦

    创伤性脑损伤(TBI)是导致青中年人群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高病死率和致残率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TBI后应展开快速、规范的急诊救治,预防或纠正导致神经功能恶化的继发性损伤因素,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拯救生命,改善预后.笔者针对TBI,特别是重型TBI(sTBI)早期救治过程中院前救治、早期救治原则等几个重要方面结合新文献及进展进行综述,并对sTBI救治过程中几个目前仍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阐述,为更加规范化的救治提供参考.

  • 脑室外引流相关感染预防的相关问题探讨

    作者:邱炳辉;包赟;漆松涛

    脑室外引流(EVD)是神经外科常用的一种治疗措施,EVD相关感染是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如何优化置管和术后管理以减少EVD相关感染,是临床面临的难题.笔者从EVD相关感染的发病机制、EVD的术前准备及手术过程、引流管的固定及维护、护理、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患者疾病状态等方面进行阐述,为更好降低EVD相关感染提供参考.

  • 血栓弹力图判断多发伤患者预后的价值

    作者:曾庆波;宋景春;林青伟;徐瑾;钟林翠;邓星平;宋晓敏;张昕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相关指标判断多发伤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9月 —2017年12月解放军第九十四医院收治的155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8例,女37例;年龄18~88岁[(49.0±1.3)岁].损伤严重度评分(ISS)为(26.4±11.0)分.143例伤后90 d生存(生存组),12例伤后90 d死亡(死亡组).收集患者刚入院时的ISS、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收缩压(SBP)、呼吸频率(RR)和伤后90 d结局;入ICU 2 h内的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时间(TT),以及TEG的凝血反应时间(R)、血块形成速率(K)、血块形成动力学(α角)、血块大强度(MA)、凝血综合指数(CI)、血凝块强度(G)、弹性常数(E)和血块溶解时间(CLT).比较组间TEG相关指标的变化,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 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ISS和APACHEⅡ评分明显升高,而GCS、SBP、RR、RBC和Hb明显降低(P均<0.05).与生存组PT[(16.5±4.3)s]和FIB[(2.7±1.7)g/L]比较,死亡组PT[(21.1±9.1)s]显著延长,且FIB[(1.7±1.5)g/L]明显降低(P均<0.05).与生存组K[2.9(2.1,4.2)min]比较,死亡组K[5.2(1.8,8.0)min]显著延长(P<0.05).与生存组G(6366.5±3886.1)、E(127.3±77.7)、α角[(49.4±16.6)°]、MA[(52.0±13.3)mm]、CI[-2.9(-5.9,-0.7)]和CLT[46.4(32.7,60.8)min]比较,死亡组G(3762.4±3346.7)、E(75.3±67.0)、α角[(38.4±19.7)°]、MA[(37.4±17.5)mm]、CI[-6.8(-9.5,1.5)]和CLT[39.2(32.5,46.9)min]显著降低(P均<0.05).两组间PLT、APTT、INR、TT和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A与多发伤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OR=1.15,95%CI 1.04~1.28,P<0.05).MA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6(P<0.05).取MA界值为43.1 mm时,预测患者生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5%、76.9%、76.1%和97.3%.结论 TEG指标MA能够判断多发伤患者的预后,且MA<43.1 mm时多发伤患者的病死率会显著升高.

  • 骨折复位导向钳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腓骨下段骨折的初步临床疗效

    作者:翟延荣;王平;孙春华;沈飞;李嘉荣;杨可佳;黄际河;王银喜;徐耀增

    目的 探讨应用骨折复位导向钳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腓骨下段骨折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3年10月 —2015年3月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腓骨下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19~76岁,平均45.7岁.22例采用自主研发的骨折复位导向钳安"降维复位法(DRM)"微创经皮内固定治疗(经皮组),24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46例患者均获随访12~24个月,平均14.6个月.经皮组与对照组手术切口长度分别为(7.1±0.8)cm和(8.8±0.7)cm(P<0.05),手术时间分别为(32.5±4.9)min和(39.2±4.3)min(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0±2.7)ml和(31.0±11.4)ml(P<0.05),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6.4±2.3)周和(19.5±2.9)周(P<0.05).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经皮组为75~99分[(92.3±5.9)分],其中优18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6%(21/22);对照组为76~99分[(91.8±4.9)分],其中优20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6%(23/24)(P>0.05).对照组1例出现切口愈合不良,两组均未出现骨折不愈合.结论 应用骨折复位导向钳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腓骨下段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软组织损伤小、术中出血少、骨折愈合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迷走神经电刺激治疗创伤性脑损伤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旭旭;高国一

    创伤性脑损伤(TBI)所致昏迷的患者,其生存质量差且并发症多,给患者家庭造成沉重负担.对TBI治疗方法的探索有助于患者恢复功能、减少致残率并提高生存质量.目前,TBI患者的临床治疗主要有亚低温治疗、高压氧治疗、促醒药物及正中神经电刺激等,多存在一定局限性.目前已有较多研究着眼于迷走神经电刺激(VNS)技术在TBI中的应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有抗炎作用、减轻脑水肿和降颅内压、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血脑屏障破坏、降低谷氨酸介导的兴奋性毒性、突触可塑性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募集等,这可以作为TBI患者临床治疗手段的一种新方法.同时,VNS作为侵入性电刺激技术也存在并发症风险.笔者就VNS治疗方法 、VNS治疗TBI的作用机制及VNS的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进一步认识VNS技术在TBI中的应用前景提供参考.

  • 骨搬运胫跟融合术治疗外伤性距骨骨感染或缺损

    作者:王永会;陶扶林;傅佰圣;王大伟;李庆虎;杨永良

    目的 探讨外固定架行骨搬运胫跟融合术治疗外伤性距骨骨感染或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1年6月 —2017年10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15例距骨骨感染或缺失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2例;年龄19~47岁,平均27岁.13例为距骨骨感染,2例为距骨缺失.均实施外固定架骨搬运胫跟融合术,其中环形外固定架治疗4例,单边外固定架治疗11例.6例感染严重患者行Ⅰ期清创,Ⅱ期截骨搬运术,其余9例清创、截骨搬运术同期进行.记录新增骨长度、外固定架固定时间,观察并发症情况.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18~35个月,平均26个月.胫骨近段截骨区新生骨长度为5~16 cm,平均9 cm.对接端骨质愈合、截骨搬运处新生骨成熟后去除外固定架.外固定架固定时间13~27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期间患者均未发生断针、感染复发及跟骨内翻等并发症,且双下肢等长.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由术前(42.0±3.6)分(31~55分)提高至末次随访(76.0±4.2)分(69~86分).结论 外固定架行骨搬运胫跟融合术是治疗距骨骨感染或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能修复清创后遗留的骨缺损,明显改善踝-后足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颅脑创伤患者肠内营养管理流程中国专家共识(2019)

    作者: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神经创伤专业学组

    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营养管理逐渐呈现专病化、个体化和流程化的特征,合理的营养管理流程可以保障患者的能量需求,减少营养管理相关并发症和辅助临床治疗."颅脑创伤患者肠内营养管理流程中国专家共识(2019)"着重指出营养干预人群、营养治疗时机和营养需求量的差异特征,同时强调不同的营养治疗方式和喂养模式对合理营养保障的重要价值.本共识也提出营养支持评估和不良反应处理是喂养流程的重要环节,并建议神经外科医师和神经重症医师要重视喂养流程管理,善于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改善TBI患者的预后.

  • 创伤中心建设中的医疗质量控制

    作者:王天兵;李明;杜哲;王艳华;朱凤雪;王传林;常盼盼;高健;王志伟;姜保国

    2018年6月2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创伤救治能力的通知》,通知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以创伤中心为核心的区域创伤救治体系建设;(2)提升创伤救治相关专科医疗服务能力;(3)进一步发挥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创伤医疗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4)加强创伤相关专业人员培训和公众健康教育.笔者对第三个方面有关创伤救治中心医疗质量控制和维护内容进行阐述和解读,为更好理解文件的具体要求提供参考.

中华创伤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4 06
1990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