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397例精神发育迟滞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分析

    作者:蔡德明;丁万涛;刘波

    目的:探索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司法案件的特点.方法:收集本院近20年精神发育迟滞司法精神病学鉴定资料,组织专家进行再鉴定,输入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精神发育迟滞司法鉴定案件以农民、无业等社会底层人员居多,轻至中度智能障碍者占83.9%,未成年人所占比例相对较高(36.8%),男性以强奸(13.4%)、盗窃(11.1%)、杀人(5.3)、抢劫(5%)、伤害(3.5%)等案件为主,女性主要为性侵害案件,占所有女性案件的88.3%,智能水平和鉴定结果性别差异显著(P<0.01),男性智能水平好于女性,有责任能力的比例明显多于女性,民事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司法鉴定案件有自身的特征性,这为我们研究和预防此类犯罪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应用指导.

  • 辽宁省地区精神发育迟滞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孙颖

    为了解精神发育迟滞患病率的动态变化,于2003年4月在辽宁地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在1993年调查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对7~14岁患儿的韦克斯勒智力量表测定和适应行为判定;对≥15岁以上的智残患者使用了成人智残评定量表评定.

  • 精神分裂症合并与非合并精神发育迟滞对照研究

    作者:戴伟华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合并精神发育迟滞临床特点、病前性格、病因、疗效.方法:以1990年1月至2000年12月住院治疗67例精神分裂症合并精神发育迟滞患者为研究对象(下称研究组),以6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对照(下称对照组),两组病例均符合CCMD-2-R的相应诊断标准.结果:两组间在起病形式、家属史、病前性格、发病因素、近期疗效均无显著差异性(P>0.05),而在行为障碍及逻辑推理障碍和思维贫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研究组较对照相,在行为障碍症状明显增多,思维障碍症状除思维贫乏外均减少,并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

  • 精神发育迟滞合并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析

    作者:朱琼

    目的:探讨精神发育迟滞(MR)合并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点.方法:32例精神发育迟滞(MR)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按智商IQ≥50和IQ≤49分为两组,进行临床特征分析,并与32例智力正常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比较.结果:精神发育迟滞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IQ≥50和IQ ≤49两组间临床症状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精神发育迟滞合并精神分裂症与正常智力的精神分裂症在逻辑推理,思维贫乏,思维破裂或散漫,各种妄想和行为方面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精神发育迟滞合并精神分裂症在行为障碍的症状明显增多,思维障碍症状除思维贫乏外均减少,有助于临床鉴别.

  • 综合神经康复治疗对精神发育迟滞儿童 的疗效分析

    作者:刘锋伟

    目的:探讨综合神经康复治疗对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精神发育迟滞儿童5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综合神经康复治疗,治疗前后均进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总智商(FIQ)、操作智商(PIQ)以及言语智商(VIQ)评分,比较评分结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ADL量表的评分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治疗前,患儿的WHOQOL-100评分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前后的FIQ、PIQ以及VIQ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综合神经康复治疗,有助于恢复患儿智商,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 27例流浪精神发育迟滞者临床特征与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朴轶峰;谢志海;欧阳少维

    目的:深入了解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评价治疗效果.方法:自制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资料、住院临床特征、治疗用药物等,对入组对象逐项填写并统计分析,并以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在入院时及治疗6个月后评定.结果:精神发育迟滞者除智能损害与生活自理能力低下外还存在精神行为障碍、个性障碍、合并癫痫等,治疗后病情得到改善(ADL量表治疗前后评定差异显著P<0.05).结论:精神发育迟滞者的精神行为障碍主要是行为障碍、个性障碍,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加强护理有助于病情改善.

  • 小儿精神发育迟滞与食物不耐受的关系

    作者:张贯飞;杨青青

    目的:探讨小儿精神发育迟滞与食物不耐受的关系.方法:选取精神发育迟滞患儿97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90例设为对照组,采集两组儿童的血液样本,检测十四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观察组分为禁食亚组(n=48)与非禁食亚组(n=49),禁食亚组患儿进行剔除过敏食物的针对性食谱12个月,非禁食亚组患儿予以常规食谱,采用Gesell量表评估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精神发育迟滞严重程度,分析精神发育迟滞与食物不耐受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不耐受比例高的食物是鸡蛋,为67.01%,其次是牛奶和大虾,分别为49.48%和45.36%,对照组不耐受比例高的食物为鸡蛋,为15.56%,对照组对各食物不耐受比例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轻度患儿以1种食物不耐受(44.44%)为主;中度患儿出现2种食物不耐受比例(46.15%)高,重度患儿出现3种及以上食物不耐受比例(61.29%)高;随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升高,食物不耐受数量明显升高(P<0.05);干预前禁食亚组与非禁食亚组患儿Gesell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Gesell量表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禁食亚组明显高于非禁食亚组(P<0.05).结论:小儿精神发育迟滞与食物不耐受有一定关系,且精神发育迟滞程度与食物不耐受程度呈正相关.

  • 可视音乐结合语言认知训练在精神发育迟滞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朱敏杰

    目的:观察可视音乐结合语言认知训练在精神发育迟滞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精神发育迟滞患儿8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语言认知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可视音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语言发育商(Development Quotient,DQ)评分及发育月龄值.结果:治疗前,两组DQ评分及发育月龄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DQ评分、发育月龄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Q评分降低4例(9.52%),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5例(3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视音乐结合语言认知训练在精神发育迟滞患儿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语言认知训练效果.

  • 智商测定结果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分析

    作者:刘晓明;李杰;闫凤兰;刘广志

    智商(IQ)在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在智力测验过程中,受试者出于利益驱动,在检查过程中不合作,或故意伪装,有意装坏,将会使智测结果不准确,严重影响疾病的诊断.因此,在做出疾病诊断前应更多地了解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状况,尽可能多地收集反应该疾病特征的客观指示,才能使疾病的诊断更准确.

  • 精神发育迟滞 47例脑电图分析

    作者:初菊;黄生万

    目的:了解精神发育迟滞脑电图( EEG)的特点.方法:以我院脑电图结果、申请单、部分门诊和住院病历资料为线索,回顾性统计分析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脑电图异常表现.结果:精神发育迟滞脑电图有散在5~20μV的多形慢波活动、散在性或爆发性4~7Hz的75~250μV θ波及发作性尖波、棘慢波2.5~5Hz的90~250μV多棘慢波综合、2~3.5Hz的150~300μV δ波弥漫或爆发性出现,异常率高达89.4%,存在高度弥漫性异常.由于致病因素不祥,很难确定智力低下程度特征性的脑电图表现.结论: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异常脑电图表现可客观反映脑细胞生物电活动的情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智商测定结果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分析

    作者:刘晓明;李杰;闫凤兰;刘广志

    智商(IQ)在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在智力测验过程中,受试者出于利益驱动,在检查过程中不合作,或故意伪装,有意装坏,将会使智测结果不准确,严重影响疾病的诊断.

  • 精神发育迟滞患者710例司法精神病学鉴定资料分析

    作者:王静波;吴化民

    目的:为了研究精神发育迟滞的作案类型及涉案特点.方法:对本鉴定所1999年9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均由作者参加的)有关精神发育迟滞鉴定资料统计分析.结果:男女之比为1∶1.44.性犯罪494 例(69.5%).男女智力差异显著(P<0.01),女性智力明显落后.男性发案率依次为强奸、纵火、盗窃、抢劫、杀人等,轻、中度精神发育迟滞为主,与文献报道有异;女性发案率以被强奸突出,且未成年,中、重度精神发育迟滞为主,与文献报道相同.结论:精神发育迟滞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以刑事案件为主,男女智力水平及发案率明显不同.

  • 年龄因素对轻度精神发育迟滞性防卫能力的影响

    作者:刘晓明;李杰;闫凤兰;刘广志

    年龄幼小的轻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她们在初次遭遇性侵犯时,对有关性行为的性质、后果缺乏辨认能力,因而无性防卫能力或性防卫能力减弱.

  • 广东中山市精神发育迟滞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胡季明;李真;陈贻华;周湘梅;马宇行;黄海峰;严惠然;王向林;关莲英;王文波

    目的:了解中山市精神发育迟滞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采用WHO提供,1982年和1993年两次全国精神疾病流行学调查使用的方法.结果:在≥15岁人口(2909人)中,精神发育迟滞的患病率为6.87‰(20例),与1993年比较有增高趋势(P>0.05);成人智力残疾平均分为12.95分,20例均为中度及其以上智力残疾.结论:精神发育迟滞患病率增高,有关部门今后在制定精神卫生规划时需予以重视.

  • 优质护理对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康复效果

    作者:乔金荣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60例精神发育迟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能力、社会功能、精神症状.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ADL、SDSS与BPRS评分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优质护理对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康复效果优于常规护理的康复效果.

  • 一例精神发育迟滞病人烫伤护理体会

    作者:李娜

    烫伤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常因火焰、热液体、化学物品引起.严重烫伤可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轻度烫伤一般愈合良好,本文报导一例精神发育迟滞病人16%浅2度烫伤,治疗经过及护理体会.

  • 99例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行为障碍者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作者:富玲凤;张玉萍;施惠芳

    目的:探讨上海市第二社会福利院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行为障碍者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自制的调查表:统计住院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行为障碍者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行为障碍者抗精神病药物品种主要为5种.结论: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行为障碍者使用适量抗精神病药物是必要的.

  • 规范精神发育迟滞患者保护性约束的效果观察

    作者:刘惠珍;宋春花;傅美晶;富玲凤

    目的:探讨保护性约束在精神发育迟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20例患者使用保护性约束,并进行观察护理,准确记录约束记录本,及时、客观填写护理巡回单.结果:约束局部皮肤的异常率4%,无投诉.结论:规范保护性约束,临床效果显著提高.

  • 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特征与护理要点

    作者:郑海燕

    目的:探讨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特征与护理难点.方法:采取多了解、多接触、多观察,用特殊的沟通方式和指导方法.结果:3例中有1例有并发症而死亡,另2例治疗中有所好转,生活质量有很大的改变.结论:此类患者有其特殊性,必须要有较强的综合判断能力,应主动、迅速地发现问题,还要有耐心、细心、关心、帮助的心态,才能提高患者生存的质量.

  • 轻度精神发育迟滞病人恶劣心境的心理护理

    作者:孙亚宁;甘雨兰

    精神发育迟滞是指在发育期内(18岁以前)智力低下,对生活、学习和工作等的社会适应能力不良,主要涉及个人与外界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个人行为的社会意义.轻度精神发育迟滞智商(IQ)50~70分,占总数的75%.童年时各方面的发育稍迟缓,包括言语发育.

447 条记录 3/23 页 « 12345678...22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