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乌司他丁对严重脓毒症血清损伤人肺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邹宪宝;李新宇;王晓燕;信文启;陈姚;杨晴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保护严重脓毒症血清损伤离体人肺血管内皮细胞(PMVECs)的机制.方法 离体培养PMVECs,随机分为4组:正常培养组(加入10%胎牛血清,N组)、健康血清组(加入10%健康人血清,H组)、患者血清组(加入10%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清,S组),乌司他丁组(加入1000 U/mL乌司他丁+10%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清,U组);分别于培养0、1、2、4及6 h MTT比色法检测吸光度(OD),观察PMVECs增殖活性变化;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比较不同时相4组上述指标变化;于培养1h时,免疫组化观察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情况.结果 与N组比较,S组各时间点细胞增殖活性明显下降,U组各时间点细胞增殖活性略下降,S组和U组1、4及6h细胞增殖活性与N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U组1、2及6h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升高(P<0.05).S组PMVECs多数胞核呈明显阳性表达,U组PMVECs仅少数胞核呈阳性表达,N组及H组PMVECs未见NF-κB表达.与N组比较,S组和U组各时间点TNF-α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S组与U组各时间点TNF-α含量比较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 乌司他丁可通过抑制NF-κB活化,减少TNF-α的释放,减轻严重脓毒症血清损伤离体PMVECs程度.

  • 不同间歇低氧暴露内皮细胞与多形核白细胞共培养下核转录因子κB p65表达水平的研究

    作者:陈云霞;陈宝元;曹洁;李津娜;呙恒娟;杨晓燕;姜君男

    目的 探讨不同间歇低氧暴露的内皮细胞和多形核白细胞(PMN)共培养后内皮细胞中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的水平变化.方法 1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常氧组和间歇低氧组(IH组).IH组暴露于间歇低氧环境中,氧浓度波动于5.4% ~20.7%,低氧频率为30次/h,8 h/d,6周后处死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分离纯化PMN.PMN分别与常氧暴露内皮细胞、IH暴露内皮细胞(低氧频率12次/h,共4h)共培养4h.细胞按暴露情况分为常氧内皮+常氧PMN组,IH内皮+常氧PMN组,常氧内皮+IHPMN组,IH内皮+IHPMN组.Western blotting测定内皮细胞中NF-κB p65浓度,GAPDH为内参,以NF-κB p65/GAPDH标准化NF-κB p65的表达量.结果 IH内皮+常氧PMN组与常氧内皮+IHPMN组NF-κB p65表达量分别为2.49±0.39和2.14±0.3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均较常氧内皮+常氧PMN组显著升高(0.68±0.20,P<0.05).IH内皮+IHPMN组NF-κB p65表达水平为4.17±1.48,较其余三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间歇低氧可分别致内皮细胞和PMN发生炎症反应,而当两种细胞同时暴露于间歇低氧条件时炎症反应为严重.上述两种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和引发的炎症反应可能是低氧内皮细胞损伤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并发心血管合并症的重要原因.

  • 辛伐他汀对脓毒症大鼠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作者:孙小聪;姚华国;张媛莉;邓烈华;佟琳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脓毒症大鼠肺组织不同时间点的核转录因子κB (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2 mL)、内毒素组(脂多糖5 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 mL)、辛伐他汀组(脂多糖5 mg/kg,辛伐他汀20 mg/kg,生理盐水稀释至2 mL),每组30只,给药途径均通过鼠尾静脉注射.分别在用药后2、4、6、12 h随机快速处死6只大鼠,用免疫法检测肺组织NF-κB表达.结果 大鼠肺组织HE染色所见:对照组各时点肺泡结构正常;内毒素组2h开始出现炎症损伤,以6h为显著;辛伐他汀组中性粒细胞细胞浸润较内毒素组减轻.大鼠肺组织不同时间点NF-κB的表达:对照组各时间点NF-κB微量表达;内毒素组各时间点NF-κB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6h达到峰值,12 h开始下降;辛伐他汀组各时间点NF-κB的表达与内毒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能改善脓毒症时肺组织的病理性炎症损伤,与其抑制NF-κB的表达有关.

  • 还原谷胱甘肽对体外循环中性粒细胞激活的干预作用

    作者:倪海峰;肖颖彬

    目的研究还原谷胱甘肽对体外循环(CPB)患者中性粒细胞激活的干预作用. 方法采用数字法随机抽取年龄6~12岁先天性心脏病患者20例,配对分为两组,对照组:10例;干预组:10例,CPB预充液中加入还原谷胱甘肽30 mg/kg.两组分别于术前24小时、CPB开始20分钟、复温前、CPB结束前、术后4和24小时抽取静脉血,分离中性粒细胞,提取核蛋白,以电泳迁移率实验测定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 结果对照组CPB开始20分钟后,中性粒细胞NF-κB已被激活, 在复温前达到峰值;复温前ICAM-1表达增加,术后4小时达到峰值,均于术后24小时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干预组二者表达均较对照组低,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CPB过程中可激活中性粒细胞NF-κB,表达ICAM-1,在中性粒细胞介导的CPB创伤、炎性反应中起重要作用;还原谷胱甘肽可抑制中性粒细胞激活,减轻炎性反应.

  • N-乙酰-L-半胱氨酸对供者肺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东;吴清玉;陈兴彭;杨秀滨

    目的观察在离体肺再灌注期间应用核转录因子κB(NF-κB)抑制剂N-乙酰-L-半胱氨酸(NAC)对大鼠供者肺的保护作用. 方法 24只SD大鼠按完全随机方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12只大鼠供者肺用低钾右旋糖酐(LPD)液灌洗后于4℃保存16小时,建立离体肺再灌注模型,实验组在灌注期间应用NAC;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循环灌注1小时.再灌注期间每隔15分钟测定供者肺氧合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气道峰压(PawP),再灌注后测定肺组织湿干比(W/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分别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肺组织NF-κB、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蛋白和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表达. 结果再灌注60分钟后实验组PaO2降低和PawP升高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再灌注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W/D、MPO明显降低(P<0.01);NF-κB、ICAM-1的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1或P<0.05). 结论再灌注期间应用NAC 能有效地抑制NF-κB和ICAM-1的表达,明显改善肺的呼吸功能.

  • NF-κB激活在大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意义

    作者:汪永义;薛松;萧明第;刘沙

    目的 从心肌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途径研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较多细胞因子表达的分子机制. 方法建立大鼠离体工作心脏模型,66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缺血5、15分钟和对照组于缺血0、5、15、30分钟、再灌注5、15、30、45和60分钟分别测定NF-κB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结合活性变化、细胞质IκBα水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mRNA的表达. 结果对照组短时间缺血即引起NF-κB的DNA结合活性增强,同时细胞质IκBα水平明显下降;再灌注后NF-κB的DNA结合活性明显增强,细胞质IκBα水平有所恢复.实验组NF-κB的DNA结合活性明显受抑制,TNF-α mRNA的表达亦受到抑制. 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NF-κB由两种不同的途径激活,激活的心肌NF-κB有p65-p50和p50-p50两种形式,NF-κB的快速活化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早期较多细胞因子表达的始动因素.

  • PARP-1与NF-κB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哲;李燕;吕树卿;田永杰

    目的:研究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正常卵巢组织、30例卵巢良性肿瘤、30例卵巢交界性肿瘤和50例卵巢癌原发灶中的PARP-1和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①PARP-1蛋白和NF-κBp65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卵巢交界性肿瘤、卵巢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的阳性表达率在卵巢交界性肿瘤、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PARP-1和NF-κBp65蛋白与卵巢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③卵巢癌组织中PARP-1与NF-κBp65表达呈正相关(r=0.596,P<0.05).结论:PARP-1和NF-κB在卵巢癌组织中过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关.PARP-1可能通过作用于NF-κB促进卵巢上皮性肿瘤细胞的恶性转化.

  • 核转录因子κB在炎症相关癌症中的作用

    作者:余太平;李勇;王涛

    核转录因子κB(NF-κB)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蛋白,广泛存在于机体各种组织细胞中,对多种表达诸如:细胞因子、化学因子、生长因子、细胞黏附分子、抗凋亡蛋白基因的上调起关键作用,并且在多种疾病尤其是癌症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就NF-κB在炎症促进癌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在癌症治疗中的可行性作一综述.

  • S100A9在糖尿病大鼠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用研究

    作者:孙文华;陈国庆;田卫东

    目的:研究S100A9蛋白在糖尿病大鼠牙周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糖尿病诱发的牙周病变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本实验通过对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糖尿病大鼠牙周结构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糖尿病大鼠牙周组织中S100A9的表达与分布,同时检测其配体Toll受体4(TLR4)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p-P65蛋白的表达。通过分析上述蛋白的表达规律,探讨S100A9蛋白在糖尿病诱发的牙周病变中的作用机制。结果糖尿病大鼠的牙槽骨骨小梁结构稀疏,硬骨板消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牙周膜、牙槽骨及牙龈上皮中S100A9的表达水平比对照组明显上调,TLR4在牙槽骨、牙周膜、牙龈中的表达水平相较于对照组也显著增强;p-P65在对照组中没表达,但在糖尿病组中牙周膜和牙槽骨中呈阳性表达。结论糖尿病导致大鼠牙周组织结构病变,其原因可能与S100A9介导的TLR4和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 人直肠腺癌癌细胞核转录因子κB的表达

    作者:陈尧;李瑞祥

    目的探讨癌细胞侵润转移机理.方法取8 例人直肠腺癌的癌周组织和转移淋巴结以及5例正常人的直肠组织和淋巴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 NFκB)的表达.结果癌周直肠组织中的癌细胞以及转移淋巴结的癌细胞中均有NFκBp65的表达.结论癌细胞的侵润转移的生物学性质与NFκB的活化有关.

  •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前后 PHD3、HIF-1 和 NF-κB 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杨海涛;林毅;钟惠珍

    目的 探讨脯氨酸羟基化酶3(PHD3)、缺氧诱导因子-1(HIF-1)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前后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及其在预测肿瘤耐药性和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确诊为宫颈癌患者60例,术前均行2个疗程紫杉醇加顺铂( TP)方案化疗.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患者化疗前后癌组织中PHD3、HIF-1和NF-κB的蛋白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PHD3、NF-κB蛋白在宫颈癌组织及正常宫颈组织中均有表达分布;HIF-1在正常宫颈组织中基本无表达,而在宫颈癌组织中明显表达. 在正常宫颈组织中,PHD3和NF-κB蛋白表达分布显著低于在癌组织中(χ2 值分别为5.372, 4.521,均P<0.05). PHD3、HIF-1和NF-κB蛋白阳性表达与宫颈癌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转移情况密切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值分别为6.193、4.463、11.854,均P<0.05). 化疗后宫颈癌组织中HIF-1和NF-κB表达较化疗前均有所降低,而PHD3的表达较化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值分别为6.112、7.532,均P<0.05). PHD3、HIF-1和NF-κB表达阳性者与阴性者化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值分别为11.726、7.205,均P<0.05). 结论 PHD3、HIF-1和NF-κB可以作为判定宫颈癌侵袭能力及预判化疗有效的指标之一,对宫颈癌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 常压高氧对孤独症模型鼠学习记忆及海马CA1区NF-κB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影响

    作者:冯雪英;王薇;于洋;傅芃;冉霓;衣明纪

    目的 探讨常压高氧对丙戊酸钠(valproic acid,VPA)孤独症模型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CA1区NF-κB阳性神经元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按Schneider方法制作VPA孤独症动物模型,随机选取24只分为常压高氧模型组、模型对照组;随机选取同期Wistar孕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后所产下的子代雄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每组12只).采用Y型电迷宫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模型鼠海马CA1区NF-κB阳性神经元表达水平.结果 常压高氧模型组治疗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提高,表现为Y型电迷宫检测尝试次数减少(31.08±0.99 vs 31.67±0.89,t=2.887,P=0.015),再现次数增加(3.02±0.67 vs2.62±0.52,t=-2.379,P=0.036);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海马CA1区NF-κB阳性细胞数增加(4.67±1.58vs3.00±1.54,t=2.639,P=0.015);常压高氧模型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海马CA1区NF-κB阳性细胞数减少(3.17士1.27 vs4.67±1.58,t=2.588,P=0.017).结论 孤独症的发病可能与海马CA1区NF-κB阳性神经元的表达水平有关,常压高氧干预可降低模型鼠海马CA1区NF-κB阳性神经元的表达水平,并改善模型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 核转录因子κB和小清蛋白阳性神经元在丙戊酸钠孤独症模型鼠海马CA1区的表达

    作者:衣明纪;孙吉莲;陈蕾;李音;冯雪英

    目的 建立丙戊酸钠(valproic acid,VPA)孤独症动物模型,观察核转录因子κB和小清蛋白阳性神经元在VPA孤独症模型鼠海马CA1区的表达,探讨孤独症可能的发病机制,为完善其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按Schneider方法制作VPA孤独症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孤独症模型鼠海马CA1区核转录因子xB和小清蛋白阳性神经元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孤独症模型组海马CA1区核转录因子κB阳性神经元数目增加(4.67士1.56 vs 3.00±1.54,t=2.639,P=0.015);海马CA1区小清蛋白表阳性神经元数目增加(5.33±0.99 vs 2.83±1.27,t=5.378,P=0.000).结论 孤独症的发病可能与海马CA1区核转录因子κB和小清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

  • 姜黄素阻断NF-κB信号通路抑制人卵巢癌细胞株3AO增殖

    作者:李帆;马向东;陈必良;辛晓燕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对体外培养人卵巢癌细胞株3AO细胞增殖抑制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人卵巢癌细胞株3AO进行体外培养,以20μg/L、40μg/L、80μg/L姜黄素分别处理3AO细胞24-48h,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时相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P-NF-κB、IκB、P-IκB蛋白的变化.结果:姜黄素对人卵巢癌细胞株3AO生长的抑制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仪分析证实姜黄素能使3AO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随姜黄素作用浓度的增加,NF-κB、P-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IκB、P-IκB蛋白表达没有明显改变.结论:姜黄素对3AO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此作用可以通过下调NF-κB蛋白表达及磷酸化实现,这是姜黄素抑制卵巢癌细胞生长的分子机制之一.

  • 锌离子螯合剂TPEN对脂多糖诱导的BV2细胞NF-κB P65、iNOS表达的影响

    作者:陆颖;韩毓;王娟;徐广飞

    目的:观察锌离子螯合剂TPEN对脂多糖(LPS)刺激下小鼠BV2小胶质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 P65亚基磷酸化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BV2细胞,用不同药物进行孵育,分组如下:正常对照组,单独LPS组,TPEN与LPS共处理组,NF-κB抑制剂BAY11-7082和LPS共处理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NOS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NF-κBP65(p-P65)蛋白表达.结果:TPEN浓度依赖性地减少LPS诱导的p-P65蛋白和iNOS mRNA表达,BAY 11-7082浓度依赖性抑制LPS诱导的iNOSmRNA表达的上调.结论:TPEN能够减少LPS诱导的BV2细胞iNOS mRNA表达,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 NF-κB信号通路与肿瘤放、化疗抵抗研究进展

    作者:许瑞雪;吕洪涛;许友松;刘荣耀

    早在1986年,Sen及Baltimore就发现了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及其抑制因子IκBα[1].因其是从B淋巴细胞提取物中检测到的一种可与免疫球蛋白的κappa链基因增强子序列特异结合的核因子,故命名为细胞核因子或κ基因结合核因子.至今,NF-κB信号通路在炎症反应、免疫应答及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仍是研究热点.基于NF-κB调控基因的多样性,近年来人们发现NF-κB通路是一把双刃剑,具有双向效应.当外来病原菌感染宿主时,NF-κB通路会被激活并介导干扰素-γ等抗病毒因子的表达,抑制病毒复制.但过度激活的NF-κB会导致大量炎性因子表达,给机体带来免疫损伤[2].

  • 灯盏花素灌胃对紫外线致SD大鼠皮肤光老化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汝斌;万屏;刘玲;何黎

    目的 探讨灯盏花素抗光老化的作用机制,为防治光老化性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模型+维生素E 30mg/kg对照组(C组)、模型+灯盏花素35mg/kg低剂量组(D组)、模型+灯盏花素70mg/kg中剂量组(E组)、模型+灯盏花素140mg/kg高剂量组(F组),模拟日光中UV(UVA+ UVB)长期照射,造成皮肤光老化模型.观察皮肤的肉眼改变、组织结构改变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大鼠皮肤中的表达与分布情况.结果 E组、F组大鼠皮肤红斑、脱屑、皱纹等光老化改变明显比B组轻;D组、E组、F组皮肤光老化病理改变逐渐减轻;D组、E组、F组分别与B组比较,NF-κB和PCNA的表达均有所减少,D组与B组间比较及F组与F.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F-κB,PCNA在光老化模型中的高表达提示两者可能与光老化的形成有关;灯盏花素可能通过抑制PCNA的表达,抑制表皮细胞的增殖及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从而下调炎症介质的合成,发挥其抗皮肤光老化的作用.

  • NF-κB在眼科领域的研究进展

    作者:楼红;李志坚

    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是一种几乎存在于所有细胞中具有多向、多效调控作用的核转录因子.它可参与调控细胞的增生、分化、黏附、凋亡、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等生理病理过程,在机体的生长发育、炎症反应、免疫应答和肿瘤生长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近些年的研究表明,NF-κB在眼科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眼表疾病、白内障、青光眼、葡萄膜炎、眼底疾病等,针对NF-κB活化的抑制可能成为眼科疾病治疗的新型靶点.本文将对NF-κB在眼科领域的研究报道进行综述.

  • 核转录因子κB与角膜新生血管

    作者:程文武;江萍

    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 kappa B,NF-κB)是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和细胞中的多功能转录因子,与炎症反应关系密切.角膜新生血管多是在炎症基础上发生的新生血管生成,研究并揭示NF-κB与角膜新生血管的关系,将为预防和治疗角膜新生血管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基础.我们对近年来NF-κB与角膜新生血管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高迁移率蛋白1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机制

    作者:姜双;徐海月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蛋白1( high lobility group box 1, HMGB1)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将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对照组。采用STZ腹腔注射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糖尿病组大鼠腹腔注射STZ 60lg/kg,对照组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1、2和4lo时处死大鼠,摘取视网膜,HE染色观察视网膜结构变化,荧光血管造影观察视网膜血管变化, TUNEL染色观察视网膜细胞凋亡情况, Western Blot检测视网膜中HMGB1和NF-κB的表达。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视网膜各层细胞排列紊乱,细胞密度减低,可见微血管病变,以及内、外核层变薄和神经节细胞的凋亡;荧光血管造影见周边毛细血管迂曲,可见血管闭塞及无灌注区;Western Blot 检测HMGB1和NF-κB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增高,且两者表达呈正相关(P<0.05)。
      结论:HMGB1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表达增加, HMGB1可能通过NF-κB信号通路参与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349 条记录 17/18 页 « 12...10111213141516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