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E2F1对食管癌细胞株ECA109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机制

    作者:吕红博;孙晓宏;罗洞波;庞作良;李惠武

    目的 探讨E2F1对食管癌细胞株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 食管癌细胞株ECA109分为ECA109阴性对照组(对照组)、ECA109空载体组(空载体组)和ECA109-E2F1过表达组(过表达组).对照组仅行电转染不加入质粒载体,空载体组电转染不携带E2F1基因的质粒载体,过表达组电转染E2F1过表达质粒载体.质粒转染48 h后,3组采用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的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采用PCR检测转录因子E2F1、KB抑制蛋白激酶(Ⅰ kappa B kinase,IKK)、IKKβ、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和survivinmRNA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E2F1、IKKα、IKKβ、NF-κB、surviv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过表达组绿色荧光蛋白表现为针尖状,呈强阳性表达,空载体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呈阳性,对照组未见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转染48 h后,过表达组G1期细胞比例与空载体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组G2期细胞比例[(9.30±4.45)%]和早期凋亡率[(16.50±3.21)%]明显低于空载体组[(18.16±1.25)%、(31.70±5.56)%]和对照组[(17.60±4.42)%、(31.46±2.73)%](P<0.05),S期细胞比例[(35.66±2.99)%]明显高于空载体组[(28.86±1.80)%]和对照组[(29.83±1.84)%](P<0.05);空载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48 h后,过表达组E2F1 mRNA(1.79±0.18)和蛋白(0.535±0.003)、IKKβ mRNA(0.20±0.06)和蛋白(0.394±0.044)、NF-κB mRNA(4.64±0.55)和蛋白(0.043±0.001)、survivin mRNA(2.98±0.20)和蛋白(0.039±0.00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E2F1 mRNA和蛋白(1.00±0.00、0.217±0.009)、IKKp mRNA和蛋白(1.00±0.00、0.217±0.021)、NF-κB mRNA和蛋白(1.00±0.00、0.014±0.002)、survivin mRNA和蛋白(1.00±0.00、0.027±0.003)]和空载体组[E2F1 mRNA和蛋白(0.95±0.03、0.212±0.020)、IKKp mRNA和蛋白(0.99±0.05、0.188±0.018)、NF-κB mRNA和蛋白(0.99±0.03、0.019±0.001)、survivin mRNA和蛋白(0.95±0.03、0.025±0.002)] (P<0.05),IKKα mRNA(0.60±0.14)和蛋白(0.614±0.050)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1.00±0.00、0.817±0.055)和空载体组(0.96±0.02、0.733±0.036);对照组与空载体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A109细胞株中E2F1与survivin存在表达调控关系,E2F1对survivin的表达调控通过激活NF-κB的经典激活通路,导致了survivin的转录激活.

  • OPN与肝纤维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大健;赵永忠

    细胞外基质 (ECM) 蓄积是肝纤维化疾病大特征,肝星形细胞 (HSC)的活化是ECM合成的关键,骨桥蛋白 (osteopontin,OPN) 对HSC的激活、迁移和增殖都有很大的影响.在肝纤维化形成的过程中,与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有丝分裂素激活蛋白激酶类 (MAPK) 以及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of kappa b,NF-κB)相关的信号通路对OPN的表达起重要的作用.现就OPN与肝纤维化的关系予以综述.

  •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不同时期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特异性组织抑制物及核转录因子κB表达变化

    作者:容志惠;常立文;钱莉玲;李文斌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及其抑制剂基质金属蛋白酶特异性组织抑制物(TIMP-1)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患儿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细胞外基质降解在B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同时进行肺组织核转录因子(NF-кB)活性研究,阐明MMP-9转录机制的调控.方法收集我院新生儿病房死亡患儿尸检肺组织标本共29例,分别行肺组织病理染色、MMP-9、TIMP-1和NF-κ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根据临床诊断和尸检病理诊断分为2组:1.肺透明膜病(HMD)或BPD组:25例,依据Dik分期标准,按死亡时日龄将其分为4期,急性期(11例)、再生期(7例)、过渡期(2例)和慢性期(5例);2.对照组:即无肺部疾病者4例.结果 BPD组MMP-9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且BPD慢性期MMP-9/TIMP-1比值明显降低(P<0.05);细胞核内NF-κB与MMP-9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7419).结论 MMP-9/TIMP-1表达失衡造成细胞外基质降解发生变化为BPD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N-κB在上调MMP-9表达中起关键作用.

  • 甜叶菊正丁醇提取物对抑郁小鼠肝脏单一免疫球蛋白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蛋白和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作者:庞珍珍;詹合琴;陈正跃;牛倩

    目的 对甜叶菊正丁醇提取物(BEFS)进行抗抑郁活性评价,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45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模型+氟西汀(Fluoxetine)组、模型+BEFS-3 g/kg组和模型+ BEFS-6 g/kg组,每组9只.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UMS)造模3周,通过体质量、水平得分、垂直得分和糖水偏好率行为学指标评估造模是否成功.之后连续灌胃给予BEFS或氟西汀2周,再次行为学检测后处死小鼠,采集肝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单一免疫球蛋白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蛋白(SIGIRR)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基因转录.结果 造模3周后,模型组体质量、水平得分、垂直得分和糖水偏好率均较正常组显著降低[(17.28±0.49)g比(22.47±0.82)g,P=0.000;(43.35±1.68)分比(125.25±3.07)分,P=0.000;(3.92±0.18)分比(15.92±1.78)分,P=0.000;(49.39±2.05)%比(67.18±4.46)%,P=0.001],提示模型建立成功.给药2周后,与模型组体质量[(19.03±0.44)g]、水平得分[(70.50±6.56)分]、垂直得分[(3.08±0.77)分]和糖水偏好率[(41.27±7.59)%]相比,模型+ BEFS-6 g/kg组[(24.42±1.46)g,(99.75±5.07)分,(13.08±1.60)分,(64.31±1.92)%]和模型+BEFS-3 g/kg组[(23.82±1.72)g,(91.67±5.69)分,(6.92±1.05)分,(59.56±5.31)%]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BEFS能逆转CUMS小鼠SIGIRR基因转录降低和NF-κB基因转录升高(模型+BEFS-6g/kg组:1.208 1±0.1022,1.437 7±0.352 9,P均<0.05;模型+BEFS-3 g/kg组:0.768 0±0.108 6,2.186 2±0.203 8,P均<0.05).结论 BEFS对CUMS抑郁模型小鼠有良好抗抑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肝脏SIGIRR及下调NF-κB相关.

  • 银杏叶提取物在高糖环境下对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作者:王俞方;彭辉灿;燕建军;陈磊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在高糖环境下对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retinal capillary endothelial cells,HRCEC)的作用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 kappaB,NF-κB)p65表达的影响,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 体外原代培养HRCEC,并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用GBE作用于原代培养的HRCEC,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低糖对照组、高糖对照组、高糖+不同浓度GBE(12.5 mg·L-1、25.0 mg·L-1、50.0 mg·L-1、100.0 mg·L-1)组,分别使用MTT比色法观察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使用免疫细胞化学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药物作用前后HRCEC中MMP2及NF-κB p65的表达.结果 MTT比色法结果显示,用不同浓度的GBE处理高糖(25.0 mmol· L-1)环境下HRCEC,作用24 h、48 h和72 h,高糖+不同浓度GBE对HRCEC增殖有促进作用,并存在时间和浓度的依赖性.高糖+不同浓度(12.5 mg·L-1、25.0 mg·L-1、50.0 mg·L-1、100.0 mg·L-1)GBE组作用24h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6.4±0.7)%、(30.6±0.8)%、(41.3±1.5)%、(52.6±1.8)%,作用48 h细胞增殖率分别为(21.8±1.2)%、(36.2±1.3)%、(48.0±1.4)%、(62.7±1.6)%,作用72 h细胞增殖率分别为(29.9±0.5)%、(46.2±0.8)%、(61.2±0.8)%、(73.4±1.6)%.随着药物浓度的逐渐提高和作用时间的增加,细胞存活率逐渐提高,而细胞抑制率逐渐下降.用不同浓度的GBE处理HRCEC,作用72 h,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MMP2的表达,运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NF-κB pp65的表达,发现随着GBE药物浓度的增高,高糖环境下HRCEC中的MMP2、NF-κB p65表达量逐渐减少(P<0.05).结论 GBE可以保护高糖环境下HRCEC并下调MMP2、NF-κB p65的表达,可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

  • 二十碳五烯酸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核转录因子κB及细胞因子表达的抑制作用

    作者:包永琴;马景学;叶存喜;吕兰存;董白霞;翟英

    背景 角膜新生血管(CNV)是炎症性角膜病变导致视力下降和角膜移植后发生排斥反应的重要原因,其发生机制和治疗一直是国内外角膜病研究的热点.目的 探讨二十碳五烯酸(EPA)对碱烧伤大鼠CNV核转录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1α(IL-1α)、IL-6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用浸有1 mol/L NaOH的3 mm圆形滤纸贴附于72只SD大鼠的右眼角膜中央30 s制作角膜碱烧伤模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个组,另6只匹配的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碱烧伤0.02mg EPA治疗组和碱烧伤0.03mg EPA治疗组大鼠分别于碱烧伤后即刻结膜下注射0.04 ml剂量为0.02 mg或0.03mg EPA,碱烧伤模型组结膜下注射0.04ml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大鼠未行结膜下注射.大鼠干预后每天裂隙灯下观察CNV的生长面积和角膜水肿.分别于造模后24 h,4、7、14 d过量麻醉处死动物后制备角膜标本,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角膜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角膜组织中CD34的表达以计数血管内皮细胞,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角膜组织中IL-1α mRNA和IL-6 mRNA的表达及NF-κBp65的蛋白表达.结果 裂隙灯下见造模后2~4 d,CNV缓慢生长,角膜水肿,上皮缺损;造模后7~10 d,CNV面积增加,角膜水肿减轻;造模后14 d,CNV面积大,血管变细.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碱烧伤后7 d碱烧伤组角膜上皮部分缺损,基质层水肿明显,可见较多炎性细胞及大量CNV;碱烧伤0.03 mg EPA治疗组与碱烧伤0.02 mg EPA治疗组均可见角膜上皮修复,基质层水肿减轻,少量炎性细胞,未见CNV.碱烧伤后7 d和14 d,碱烧伤0.02 mg EPA治疗组CNV相对面积分别为(15.80±6.43)%、(11.06±2.14)%,碱烧伤0.03 mg EPA治疗组为(16.10±7.41)%、(11.06±2.51)%,均明显小于碱烧伤组的(84.74±7.77)%、(89.63±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碱烧伤后7 d,碱烧伤组CD34在CNV的内皮细胞中呈强阳性表达,而在碱烧伤0.02 mg EPA治疗组、0.03mg EPA治疗组角膜中未见表达.RT-PCR检测结果表明,碱烧伤后4 d,碱烧伤0.02 mg EPA治疗组、0.03 mg EPA治疗组IL-1α、IL-6mRNA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低于碱烧伤组,蛋白印迹检测证实NF-κB p65蛋白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碱烧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A能够抑制NF-κB-IL-1α、IL-6的表达,从而抑制碱烧伤后CNV的生长.

  • 角膜碱烧伤中白介素-1与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明昌;王勇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1α(IL-1α)与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角膜碱烧伤中的表达变化及相关性,探讨其对角膜碱烧伤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 制作大鼠碱烧伤模型,裂隙灯显微镜与病理组织学观察角膜炎症反应,应用western-blot测定角膜中NF-κB的表达;应用酶链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IL-1α的表达.结果 碱烧伤角膜炎症反应随时间延长而加重,第7 d开始溃疡形成,21 d左右趋于稳定.活化的NF-κB表达量与IL-1α质量浓度在碱烧伤后早期显著增加,伤后3 d达到高峰,7 d后回落,14 d降至正常水平.相关性分析显示,角膜碱烧伤后IL-1质量浓度与NF-κB表达量为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08(P<0.01).结论 角膜碱烧伤后早期,NF-κB显著活化,提高IL-1α的表达,在角膜碱烧伤损伤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 人脑胶质瘤组织中NF-κBp65蛋白及细胞周期检测

    作者:周伟;张建国;徐国本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NF-κBp65蛋白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周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脑胶质瘤、8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NF-κBp65蛋白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胶质瘤细胞周期分布.结果:胶质瘤组织中NF-κBp65蛋白的阳性率为67.9%(38/56),高于正常脑组织(0/8);Ⅲ、Ⅳ级胶质瘤组织中NFκBp65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Ⅰ、Ⅱ级组织(P<0.05),P65蛋白阳性率与瘤周水肿有关;而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等因素无关.随着NF-κBp65蛋白表达级别的增加,G0/G1细胞比例逐渐降低,S期细胞比例及细胞增殖指数PI逐渐增高.结论:脑胶质瘤组织中NF-κBp65异常高表达,其表达与胶质瘤细胞增殖活性有关.

  • 顺铂联合二硫碳吡咯烷醇治疗裸鼠胶质瘤实验观察

    作者:周伟;张建国;徐国本

    目的:探讨顺铂治疗裸鼠胶质瘤过程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的变化及抑制NF-κB的活性对其治疗作用的影响.方法:U251胶质瘤裸鼠1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对照组不治疗,其余2组分别用顺铂及顺铂联合二硫碳吡咯烷醇(PDTC)治疗8周.观察各组抑瘤率及细胞凋亡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方法检测P65、IκBα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顺铂+PDTC治疗组抑瘤率及细胞凋亡率高,其次为顺铂治疗组,顺铂治疗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顺铂治疗组p65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数及mRNA表达量均高于其他2组(P<0.05),IκBα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数及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其他2组(P<0.05).结论:抑制NF-κB的活性能增强顺铂对裸鼠U251胶质瘤的治疗作用.

  • 补中益气汤对Lewis肺癌小鼠EGFR、NF-κB、ICAM-1表达及JAK1、STAT1蛋白磷酸化的影响

    作者:黄英兰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对Lewis肺癌小鼠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eta,NF-κB),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表达及蛋白质酪氨酸激酶-1(janus kinase-1,JAK1),转录活化蛋白1(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1,STAT1)蛋白磷酸化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小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补中益气汤高剂量组、补中益气汤中剂量组、补中益气汤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均将Lewis肺癌细胞无菌接种于小鼠的右腋皮下,建立Lewis肺癌模型.造模成功后,模型组以无菌生理盐水0.2 mL灌胃,西药组小鼠给予吉非替尼50 mg·kg-1,每次0.2 mL;补中益气汤高、中、低剂量组以补中益气汤20 g·kg-1、10 g·kg-1、5 g·kg-1进行灌胃,每次0.2 mL,灌胃均为每天1次.各组用药2周.观察并比较各组小鼠的瘤质量、瘤指数、NF-κB、ICAM-1、EGFR、JAK1、STAT1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补中益气汤高剂量组、补中益气汤中剂量组小鼠的瘤质量和瘤指数,NF-κB、ICAM-1、EGFR及JAK1、STAT1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药组相比,补中益气汤高剂量组、补中益气汤中剂量组小鼠的瘤质量和瘤指数,NF-κB、ICAM-1、EG-FR、JAK1、STAT1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中益气汤高剂量组、补中益气汤中剂量组小鼠的瘤质量和瘤指数,NF-κB、ICAM-1、EGFR、JAK1、STAT1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能够降低Lewis肺癌小鼠瘤质量和瘤指数,降低EGFR,NF-κB、ICAM-1、JAK1、STAT1水平,对临床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NF-κB在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和意义

    作者:刘明阁;宋魏;张建波;孙淼淼;于庆凯

    目的:探究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 -κB)在 B 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搜集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57例 B 细胞淋巴瘤患者和34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者的淋巴组织样本,采用免疫组化 SP 法检测两组患者淋巴组织中 NF -κB 的表达情况,并分析 NF -κB 表达和 B 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B 细胞淋巴瘤患者淋巴组织中 NF -κB 表达显著高于反应性增生患者(P <0.05)。NF -κB 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发生部位无关(P >0.05),与患者的临床分期、恶性程度和国际预后指数(IPI)有关(P <0.05)。结论NF -κB 的表达与 B 细胞淋巴瘤发生发展有关,可能成为该病预后判断的指标。

  • NF-κB和COX-2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邢丽华;刘红;苗丽君;李振华;蒋莉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KB(NF-κB)、环氧化酶-2(COX-2)在肺癌发生中的作用及二者的关系.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56例肺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12例肺良性病变中NF-κB mRNA和COX-2 mRNA的表达.结果:67.8%肺癌组织表达NF-κB mRNA,相应癌旁正常组织、肺良性病变则分别为12.5%(P<0.01)、5/12(P<0.01),60.7%肺癌组织表达COX-2 mRNA,相应癌旁正常组织、肺良性病变则分别为10.7%(P<0.01)、3/12(P<0.01),肺癌组织NF-κB mRNA和COX-2 mRNA表达的阳性率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均<0.01),癌旁正常组织和肺良性病变则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肺癌组织NF-kB mRNA和COX-2 mRNA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NF-kB和COX-2基因表达在肺癌组织增高,二者呈显著正相关,提示二者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肺癌的发生、发展,从而为肺癌治疗提供新的靶位点.

  • 参芪复方对糖尿病肾病GK大鼠肾合转专录因子κB的影响

    作者:孙凤平;谢春光;殷丽平;钟振东

    目的 观察参芪复方对糖尿病肾病(DN)GK大鼠肾核转录因子κB( NF - κB)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随机血糖≥11.1 mmol·L-1的GK大鼠40只随机分为雷米普利组、参芪复方高剂量组、参芪复方低剂量组、模型组四组;设SD大鼠10只作为空白组.灌胃8周后,测定大鼠空腹尾静脉血糖(FPG)、血清白介素-6(IL -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和肾NF - κB表达的变化.结果 参芪复方高剂量组GK大鼠肾NF - κB表达下降,和模型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F - κB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参芪复方高剂量能够抑制NF - κB的表达,可能是其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之一.

  • 琐琐葡萄黄酮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NF-κB/IκB-α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马丽娟;吴燕倪;袁芳

    目的 探讨琐琐葡萄黄酮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组织NF-κB/IκB-α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分为对照组、多奈哌齐组、AD模型组、VTF低、中、高剂量组,采用海马双侧注射Aβ25-35造模,通过免疫组化、免疫印迹及RT-PCR检测NF-κBp65、IκB-α在实验大鼠海马组织内的磷酸化水平、蛋白和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VTF对Aβ25-35诱导的NF-κB激活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 VTF通过抑制IκB-α的磷酸化实现对NF-κBp65核转位的抑制,从而保护大脑神经细胞.

  • 白细胞介素32γ通过活化核转录因子κB通路诱导LX-2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9

    作者:潘兴飞;张绍全;黄小萍;朱慧芬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32(Interleukin?32, IL?32)可否诱导肝星状细胞LX?2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 MMP?9)。方法用不同浓度的IL?32γ与LX?2细胞共培养,收集细胞培养上清,用TRizol试剂提取细胞总RNA,用定量 PCR检测MMP?9 RNA表达水平, MMP?9蛋白质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试剂盒检测。接下来将Nuclear factor kappa B ( NF?κB)亚基p50、 p65真核表达载体pCMV?p50、 pCMV?p65单独或联合转染LX?2细胞,48 h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MMP?9蛋白质表达水平。将不同浓度的NF?κB抑制剂SN50加入IL?32γ与LX?2细胞共培养的培养液中,48 h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用ELISA检测MMP?9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 IL?32γ可以诱导人LX?2细胞表达MMP?9,且其表达水平随IL?32γ浓度增加而增强; NF?κB亚基p50、 p65可以诱导LX?2细胞MMP?9表达增高; NF?κB抑制剂SN50阻断NF?κB通路可降低IL?32γ诱导的MMP?9表达。结论 IL?32γ通过活化NF?κB通路诱导LX?2细胞表达MMP?9, IL?32可能通过诱导肝星状细胞表达MMP?9参与肝纤维化形成。

  • 核转录因子κB抑制剂PDTC对高糖培养大鼠肾成纤维细胞VEGF和PEDF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洁敏;李竞;刘梦江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 (PDTC)对高糖培养大鼠肾成纤维细胞(NRK)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表达的影响.方法:NRK按培养条件分为常糖组:5.6 mmol/L 葡萄糖;高糖A组:15 mmol/L 葡萄糖;高糖B组:30 mmol/L 葡萄糖; PDTC对照组:5.6 mmol/L 葡萄糖+5.0 μmol/L PDTC;PDTC A组:15 mmol/L葡萄糖+10 μmol/L PDTC ;PDTC B组:30 mmol/L葡萄糖+20 μmmol/L PTDC.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及ELISA测定各组培养24 h、48 h后NRK的VEGF及PEDF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常糖组相比,高糖各组NRK的VEGF蛋白含量及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P<0.05);与高糖B组相比,PDTC干预各组NRK的VEGF蛋白含量及mRNA表达呈下降趋势(P<0.01,P<0.05).与常糖组相比,高糖各组NRK的PEDF蛋白含量及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1,P<0.05);与高糖B组相比,PDTC B组NRK的PEDF蛋白含量及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 结论:PDTC能明显抑制高糖培养大鼠NRK的VEGF表达并明显上调 PEDF的表达,间接提示NF-κB可能通过参与VEGF和PEDF的表达失衡导致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

  • 核转录因子κB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童强松;郑丽端;阮庆兰;郭筱兰;汤绍涛;刘春萍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κB(NF-κκB)在神经母细胞瘤(NB)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标本取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1997 2002年手术治疗的29例NB患儿,年龄5个月~7岁,平均2岁9个月.其中男14例,女15例.按Evans分期标准行临床分期,Ⅰ期4例,Ⅱ期5例,Ⅲ期6例,Ⅳ期8例,ⅣS期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9例NB组织中NF-κBp65的表达,并分析NF-κB表达与NB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患儿术后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23例NB组织有NF-κB p65表达,阳性检出率为79.3%,主要表达于瘤细胞胞浆和部分瘤细胞的胞核.Ⅰ~Ⅱ期、Ⅲ~Ⅳ期、ⅣS期NF-κB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7.8%、92.9%、50.0%,各分期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NB组NF-κB阳性率(91.67%)显著高于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GNB)组(20.0%)(P=0.006);预后差组织型(UFH)NF-κB阳性率(91.67%)显著高于预后好组织型(FH)(70 59%)(P=0.024).NF-κB p65与患儿术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n=13,r=-0.629).结论NF-κB表达程度与NB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是评估患儿预后的重要指标.

  • NF-κB诱捕ODN促进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作者:方春丽;林莉

    目的 探讨NF-κB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以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NF-κB诱捕ODN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42例宫颈癌患者,以及同期诊治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22例、正常宫颈组织12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F-κB信号激活情况;在体外培养的宫颈癌HeLa细胞株中,分别转染NF-κB特异诱捕ODN和错义ODN,使用MTT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增殖、凋亡情况.结果 宫颈癌组织中NF-κB的表达明显增加;使用NF-κB诱捕ODN阻断NF-κB信号激活能够显著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并增强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结论 NF-κB诱捕ODN可以通过阻断NF-κB信号活化,从而抑制细胞增殖并增强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为宫颈癌治疗提供了新的作用靶点和治疗方向.

  • 大鼠正畸牙移动中NF-κB通路相关差异基因的GO分析

    作者:李猷;张淋坤;张锡忠;康永歌;马遥

    目的:利用基因表达谱芯片对正畸加力组与正常大鼠牙齿牙周组织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对比分析,筛选差异基因并进行GO分析.方法:将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加力组和对照组,加力组建立大鼠正畸牙齿移动模型.根据预实验结果,分别在0 h、12 h处死大鼠,并截取上颌第一磨牙及外周约1 mm的牙周组织,提取总RNA,进行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检测,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分析,并运用RT-qPCR对芯片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芯片结果显示,共筛选到463条差异基因,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250个基因表达上调,213个基因表达下调,在差异基因中涉及到NF-κB信号通路的基因有8个,均表达上调.GO分析涉及到1189个不同的功能分类.结论:正畸加力12h后牙齿牙周组织中与炎症反应相关的基因和与中性粒细胞趋化相关的基因表达上调.

  • 核转录因子κB mRNA在实验性根尖周炎中的表达

    作者:王亦菁;吴补领;余擎

    目的观察核转录因子κB(NF-κB) mRNA在实验性鼠根尖周炎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变化,探讨NF-κB在根尖周炎发病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实验性根尖周炎模型,采用RT-PCR方法检测NF-κB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在未处理组和牙髓暴露3天组根尖周组织中NF-κB mRNA表达极少,NF-κB mRNA在牙髓暴露7天后即可明显检测到,7~14天 NF-κB mRNA表达随炎症发展而递增,28天开始回落.结论 NF-κB参与调控根尖周炎症的发生发展.

349 条记录 13/18 页 « 12...10111213141516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