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肺间质性疾病的HRCT表现及相关病理研究

    作者:张晓莹;张令羽;周怀琪;冯颖;蒋鹏;房斌

    目的:分析肺间质性疾病的HRCT表现及其与病理学的关系.方法:3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和疾病对照组14例分别行HRCT扫描、组织病理学检查(包括HE、Masson氏三色染色)及免疫组化.结果:早期组中肺小叶间隔增厚81.25%,肺内渗出毛玻璃影18.75%,肺内小结节影66.67%,胸膜下曲线12.5%;中、晚期组中肺小叶间隔纡曲、僵直、变形85.71%,支气管血管束纡曲、僵直35.71%,范围较广的肺气肿32.14%,蜂窝肺28.57%,胸膜增厚39.29%.结论:HRCT是一种安全、反映准确、无创性的诊断ILD的手段,经与病理对照,毛玻璃影、小叶间隔增厚、肺内小结节影、网状影和胸膜下曲线是ILD早期征象;而肺小叶间隔纡曲、僵直、变形,支气管血管束纡曲、僵直,范围较广的肺气肿及蜂窝肺是中、晚期的征象.

  • 高分辨率CT显示听小骨能力的研究

    作者:高璐;谢宝君;郑晓华;郭玉鑫;万家华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单侧密集骨重建技术对听小骨细微结构的显示能力及对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5人,81只耳的资料,全部病例行HRCT扫描,后进行单侧局部密集骨重建,观察轴冠位的正常及异常HRCT图像对听小骨(包括砧骨豆状突、砧镫关节、镫骨前后脚、脚板)的显示情况.结果:慢性中耳乳突炎31只,外耳道先天性闭锁伴中耳发育畸形2只,颞骨骨折波及中耳1只.HRCT密集骨重建,轴冠位结合扫描,能清晰显示听小骨炎症的微小破坏、骨折等病变;结合中耳仿真内镜可清晰地显示发育畸形的听小骨.结论:HRCT能清晰、准确地显示听小骨细微结构,优于传统的CT图像,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 肺磨玻璃样病变高分辨率CT的质地分析及其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袁焕初;郑晓林;邹玉坚;高云;王刚;张世豪

    目的 通过对CT表现出的肺磨玻璃样病变的支气管改变和纹理质地分析,认识早期肺癌的CT征象,提高对肺部磨玻璃样病变定性诊断的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肺部CT表现为磨玻璃样病变的89例患者资料,包括炎性病变28例,浸润前病变14例,肺癌47例,均经组织病理学或临床证实.在薄层高分辨率CT图像上对病变进行观察与分析,比较炎性病变、浸润前病变和肺癌的支气管改变、CT值的平均数及其差异性和纹理质地特点,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果 组织病理学证实本组磨玻璃样改变的肺癌均为早期阶段.28例炎性病变中,4例病变内表现为3型支气管改变、9例表现为4型、15例表现为5型;14例浸润前病变,1例表现为3型、3例表现为4型和10例表现为5型;47例肺癌中,35例表现为1~3型、5例表现为4型和7例表现为5型(X2=12,P=0.017<0.05).在支气管表现为4型和5型的病变中,炎症的CT值平均数为-422.25 HU,浸润前病变为-558.36 HU,肺癌为-336.77 HU(F =30.25,P=0.00).CT值的标准差,炎症为±112.54,浸润前病变为±78.80,肺癌为±155.85(F =24.92,P=0.00).肺癌的CT值线性分布图中的相邻CT值排列明显不规则.病变内部纹理结构(质地):28例炎症病变,单一均质型和单一粗糙型分别为18例和9例,仅1例为混合质地型;14例浸润前病变,单一均质型、单一粗糙型和混合质地型依次为8例、2例和4例;47例肺癌中,40例为混合质地型,仅3例为单一均质型,4例为单一粗糙型(x2 =12,P=0.018,<0.05).结论 不同类型病变的磨玻璃改变在CT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肺癌内支气管中断、管壁密度增高和扭曲扩张明显多于炎症性病变和浸润前病变,且CT值较高,CT值标准差差异较大,相邻线性CT值分布紊乱,纹理质地也以混合性结构为主.故磨玻璃样病变内支气管改变与纹理结构的不同,能反映病变是否具有破坏性和异质性程度,认识这些征象对诊断早期肺癌和与良性病变进行鉴别具有重要的作用.

  • 超高分辨率CT对3cm以下肺磨玻璃密度结节的诊断价值

    作者:邹勤;刘士远;管宇;范丽;李琼;夏艺;顾亚峰

    目的 探讨超高分辨率CT在大直径3 cm以下的肺孤立性磨玻璃密度结节(fGG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经手术切除或经皮穿刺证实的32例大径均≤3 cm的肺内fGGN,分别采用超高分辨率CT(UltraHRCT)及常规高分辨率CT(C-HRCT)对其进行扫描.分别评估两种不同扫描方式下结节的形态特征、诊断效能,记录两组的噪声、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按1~4分评价各组病灶的图像质量.统计检验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结节形态学指标的评估方面,Uhra-HRCT在分叶征及瘤肺界面显示上优于C-HR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2,P=0.021);而在毛刺征、结节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及结节内部支气管改变方面,二者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效能方面,Ultra-HRCT扫描高于C-HR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Ultra-HRCT的本底噪声较C-HRCT高,同时C-HRCT的SNR及CNR较Ultra-HRCT高,且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图像质量方面,C-HRCT高于Ultra-HRCT,后者的运动伪影、骨伪影及噪声的发生率均较C-HRCT高,但是二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125).结论 Ultra-HRCT对于大径≤3 cm的肺磨玻璃结节在显示分叶征及瘤肺界面方面优于C-HRCT,其诊断效能也优于C-HRCT.Ultra-HRCT本底噪声较大,SNR及CNR较低.虽然Ultra-HRCT更易受到呼吸、心跳等运动伪影和骨伪影的影响,但并不影响诊断.

  • 肺内淋巴结的HRCT特征分析

    作者:叶爱华;胡粟;苗焕民;杜明占;王希明;胡春洪

    目的 探讨肺内淋巴结(IPLNs)的高分辨率CT(HRCT)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PLNs患者58例,术前均行胸部HRCT检查,分析内容包括结节的大小、密度、形态、边缘、位置、分布、与胸膜的关系等.病理切片观察结节中心成分及周边结构特点.结果 58例患者共68个结节,大小约(7.03±1.73)mm,全部位于气管隆突水平以下,大部分位于胸膜下区(88.2%),形态不规则(85.3%),除1例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外,其余均为实性结节.结节边缘可见特征性的细线样影,常规CT多仅发现0~1条(85.3%),HRCT多可发现2条及以上(91.2%),60个结节(88.2%)均发现至少1条线样影与胸膜相连.病理证实淋巴结内均有炭末沉着,边缘细线样结构为增粗的小叶间隔.结论 IPLNs是较少见的肺内良性结节,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点.HRCT能准确地发现特征性的细线样影,对于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18F-FDG PET-CT联合同机HRCT对肺孤立性单纯性磨玻璃结节的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王艳丽;房娜;曾磊;吴增杰;丁伟;高山;崔新建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联合同机HRCT对肺内孤立单纯性磨玻璃结节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肺孤立单纯性磨玻璃样结节(28例恶性,10例良性)的HRCT征象及18F-FDGPET/CT常规显像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双时相显像滞留指数(RI)、双时相显像基于大标准摄取值的肿瘤本底比值(T/N)的变化率(△T/Nmax),分别分析不同标准对肺孤立性单纯性磨玻璃结节的诊断效能,将诊断效能好的指标与HRCT相联合分析其诊断效能;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软件.结果 HRCT对肺孤立性单纯性磨玻璃结节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8.5%、50%、76.3%.良恶性肺孤立性单纯性磨玻璃结节常规显像与延迟显像的SUVmax、RI及△T/Nmax之间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以SUVmax≥1.0为评判指标对单纯性磨玻璃结节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5.0%、90.0%、78.9%.以RI≥5%为评价标准,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50%、90%、60.5%.△T/Nmax≥5%为评判标准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1.4%、90.0%、76.3%.常规显像SUVmax≥1.0联合HRCT、△T/Nmax≥5%联合HRCT,在特异性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对肺孤立性单纯性磨玻璃结节的诊断敏感性及准确性均有所提高,分别为89.3%和89.5%、85.7%和86.8%.结论 对于肺内孤立单纯性磨玻璃结节,SUVmax≥1.0、△T/Nmax≥5%具有更高的临床诊断效能.将两者与同机HRCT相联合可以提高诊断敏感性及准确性.

  • HRCT结合免疫组织化学对间质性肺疾病分期的初步研究

    作者:张晓莹;唐震

    目的 分析间质性肺疾病(ILD)的各期高分辨率CT(HRCT)表现及其与免疫病理学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LD患者和7例正常对照者分别行HRCT扫描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其各期HRCT表现及与相关病理学的关系.结果 ILD的各期HRCT表现有其相应病理改变.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对照组、 ILD早期组、中晚期组之间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NF-α在早期组以(++)和(+++)为主,晚期以(+)和(++)为主.而TGF-β1和bFGF在早期组表达以(+)和(++)为主,晚期组以(++)和(+++)为主.bFGF、TGF-β1、TNF-α与 HRCT征象之间相关性比较,χ2值分别为 19.41、28.50、25.90 (P<0.05).结论 HRCT是一种安全、准确、无创性的诊断ILD的手段, TGF-β1、bFGF、TNF-α在ILD发生、发展中起作用.TNF-α在早期急性肺泡炎期表达增强.而TGF-β1和bFGF在慢性纤维化期表达增强.

  • 肺淋巴管肌瘤病的临床表现及HRCT特点

    作者:周璐;张竹花;金征宇

    目的 探讨肺淋巴管肌瘤病(PLAM)的临床特征及高分辨率CT(HRCT)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并行HRCT检查的PLAM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肺功能结果、X线胸片及HRCT特点. 结果 9例均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1例伴有反复自发性气胸,2例伴乳糜胸.肺功能检查表现为以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的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降低;X线胸片8例呈弥漫性网状阴影,1 例可见蜂窝状囊腔;HRCT扫描均见均匀散在性分布的直径2.0~20 mm的薄壁囊腔,壁厚1.5~2.0 mm,病变早期囊腔之间可见正常肺组织. 结论 PLAM主要临床特征是进行性呼吸困难,常可伴有咯血、气胸、乳糜胸,疑诊PLAM时应及时行HRCT及肺功能检查,必要时需行肺活检, 以明确病理诊断.HRCT对该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周围型肺癌胸膜凹陷征的螺旋高分辨率CT表现

    作者:张志勇;周康荣

    目的:研究周围型肺癌时胸膜凹陷征的螺旋HRCT表现.材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60例,根据肿瘤大小及生长部位,总结其胸膜凹陷的不同螺旋HRCT表现,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结果:根据肿瘤发生的部位及其与胸膜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将周围型肺癌的胸膜凹陷征归纳为3种主要表现:(1)线条状影,近脏层胸膜面处见小三角形影;(2)典型表现,横断面上见一组有一定形态变化规律的胸膜凹陷改变,在3维SSD重建图像上脏层胸膜呈皱缩改变;(3)水平裂和斜裂胸膜凹陷,表现为曲线状.结论:螺旋高分辨率CT尤其是3D重建有利于周围型肺癌胸膜凹陷征的显示.

  • 颞骨HRCT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锤、砧骨破坏评估

    作者:吴莉;贾科峰;雷静;何波;柴华;徐艺铭;韩丹

    目的 比较颞骨高分辨率CT(HRCT)轴位图像与多平面重组(MPR)图像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OM)锤、砧骨破坏部位的显示.资料与方法 对63例(66耳)COM患者进行颢骨HRCT扫描,分析锤、砧骨7个部位(锤骨柄、头、颈、外侧突及砧骨长脚、短脚、体)轴位、MPR图像,采用配对卡方检验分别将上述观察方法与手术标本及病理结果比较分析.结果 在对锤、砧骨7个部位的显示中.轴位图像不能对其准确显示(P=0.000<0.001),对锤骨柄、头、颈、外侧突及砧骨长脚、短脚、体消失的显示率分别为86.96%、83.33%、60%、17.86%、74.19%、87:50%、70%,破坏的显示率分别为71.43%、84.62%、60%、0%、50%、63.16%、41.67%;MPR图像能清晰、直观地显示锤、砧骨破坏、消失情况(P>0.05),对锤骨柄、头、颈、外侧突及砧骨长脚、短脚、体破坏的显示率分别为85.71%、96.15%、100%、100%、87.5%、100%、100%,消失的显示率均为100%.MPR图像较轴位图像更能反映锤、砧骨各部位破坏情况(P均<0.05).结论 MPR图像能较准确对锤、砧骨进行评估.

  • 慢性中耳炎继发面神经管破坏HRCT评价

    作者:蒲红;白林;付凯;赵世煜;陶克言

    目的探讨HRCT对慢性中耳炎继发面神经管破坏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证实为慢性中耳炎并伴有面神经管破坏患者18例,回顾性分析其HRCT检查的影像及临床资料,着重研究其HRCT表现,并与临床手术结果对比. 结果 1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面神经管骨质破坏,破坏部位以面神经管迷路段及鼓室段为主15例(83.3%),破坏原因主要为胆脂瘤性中耳炎(14例),占77.8%.面神经管破坏大部分合并面神经损伤而导致面瘫(14例).HRCT主要表现为面神经管骨质模糊、缺损、破坏. 结论 HRCT能准确诊断慢性中耳炎继发面神经管破坏,对临床手术有重要指导意义.

  • 正常中内耳结构的高分辨率CT研究

    作者:罗敏;肖家和;周翔平;魏懿;欧阳运礼;李真林;孙家瑜;李昌宪

    目的探讨正常中内耳结构在HRCT 横、冠状位上的显示优势并测量部分解剖结构的正常值. 材料与方法搜集正常受试者90例(180耳)行HRCT扫描, 所有受试者均以30°和/或150°基线扫描.线性测量上鼓室前后径及左右径等径线. 结果 (1)锤骨头、颈、柄,砧骨体等在横、冠状位上的显示率均为100%,其余结构在两个位置上的显示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2)除锤骨头,上、后半规管及耳蜗导水管外,其余结构在横、冠状位上的显示优势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3) 线性测量结果:上鼓室前后径9.58~9.84mm,左右径6.79~6.97mm,鼓窦入口深径3.46 ~3.60mm,前庭导水管中份宽径1.01~1.05mm,耳蜗导水管开口宽径3.01~3.17mm,前庭左右径3.52~3.64mm,鼓室窦深径3.12~3.34mm. 结论 HRCT是显示中内耳正常解剖结构的优良检查方法 .

    关键词: 解剖 高分辨率CT
  • 颞骨影像及术中探查对先天性中耳胆脂瘤的诊断意义

    作者:李广义;廖华;杨希林

    目的:探讨先天性中耳胆脂瘤临床诊断标准中存在的局限性.方法:通过文献复习并对3例鼓膜完整的中耳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该组病例均为鼓膜完整的中耳胆脂瘤的患者,其中2例既往存在中耳感染的病史或手术病史,病史上不符合Levenson对于先天性胆脂瘤的临床诊断标准,但其高分辨率的颞骨CT扫描及术中探查情况均符合先天性中耳胆脂瘤的表现.结论:随着影像学及中耳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先天性胆脂瘤的诊断上,应强调影像学及手术探查在诊断中的价值.

  • 系统性红斑狼疮肺部病变高分辨率CT分析

    作者:刘冬舟;楮爱春;徐丹;肖学吕;谭艳红;洪小平

    为评价高分辨率CT(HRCT)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肺、胸膜病变诊断的价值,对62例SLE患者的胸部进行HRCT扫描,并与普通X线平片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HRCT对SLE患者肺、胸膜病变较普通X线具有更高的灵敏性,能早期发现肺、胸膜的细微病变.

  • 高分辨率CT在肺孤立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建彪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在肺孤立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CT设备为德国产西门子螺旋CT机,对58例肺内孤立结节扫描及静脉注药高分辨CT扫描.结果:高分辨率CT与常规CT征象比较,两者空洞及钙化显示率无显著性差异,其它如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毛刺、支气管充气征等肺癌征象高分辨率CT的显示率明显升高.结论:常规CT扫描结合高分辨CT扫描或增强扫描,能明确显示结节征象、内部结构等,有助于鉴别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

  • 胸部CT诊断尘肺及合并症的30例分析

    作者:贾芳

    目的 观察尘肺病及合并症肺气肿、肺结核、肺癌、胸膜肥厚粘连、气胸等在螺旋CT及高分辨率CT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对30例尘肺患者行CT检查,再在气管隆凸、分叉下及主动脉弓、膈上2cm部位等部位行高分辨率CT检查.重点观察和分析尘肺的两种CT表现.结果 30例尘肺患者的CT能很好的显示尘肺的圆形大、小阴影,肺门及纵膈淋巴结的增大阴影及其他的合并症.而高分辨率的CT更能清楚的来表现尘肺的阴影、各种尘肺的并发症如肺气肿、胸膜下线影等.结论 螺旋CT和高分辨率CT都能充分的显示尘肺及合并症的影像学表现,在临床的工作中应该进一步加强CT诊断肺病的应用.

  • 高分辨力螺旋CT在不典型结节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姚越

    目的:对不典型结节病诊断时使用高分辨率螺旋CT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经过确诊不典型的胸部结节病患者CT的检查影像进行分析,同时和其他病变淋巴结的影像作对比.结果:不典型的胸部结节病患者中,应用不同的CT强化方式以及强化程度,结节病患者的CT显示影像各有不同的特点.结论:不典型结节病患者的淋巴结肿大部位以及应用不同CT扫描的强化方式和程度对病变的显示是不同的.

  • 高分辨率CT诊断支气管扩张22例临床分析

    作者:唐勇军;胡成平

    目的对支气管扩张的X线平片、CT和高分辨率CT表现进行对比分析,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取病理证实支扩22例,分别摄有胸正侧位片,常规CT扫描和HRCT扫描.结果显示X光平片漏诊率高(16/22),常规CT漏诊率亦较高,HRCT灵敏、特异性高.结论HRCT扫描诊断支扩较常规CT、胸平片优越.

  • 高分辨率CT在垂体腺瘤术前评估中的意义

    作者:刘劲芳;刘志雄;刘运生;王延金;刘宏伟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患者术前进行高分辨率CT扫描的意义.方法 117例垂体腺瘤患者术前均进行高分辨率CT(HKCT)检查,并根据清晰的影像学解剖结构指导手术治疗.结果 通过高分辨率CT检查能了解鞍区骨性结构及毗邻关系,蝶窦的形态及其分隔.结论 术前进行高分辨率CT检查对于垂体腺瘤手术方式的选择有指导意义,并有助于避免术中损伤视神经及颈内动脉.

  • 高分辨率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作者:曾秋华;奉吉坤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1,2],高分辨率CT(HRCT)在显示结节的形态和内部结构上均优于常规CT.笔者对34例直径≤3cm的孤立性肺结节(SPN)进行HRCT检查,并与普通CT加以比较,旨在探讨HR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关键词: 结节 高分辨率CT
338 条记录 12/17 页 « 12...9101112131415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