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流式细胞术检测食管鳞癌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病理意义

    作者:刘向明;赵锡江;张熙曾

    目的:选定食管鳞癌特异性标记物CK-19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食管鳞癌区域淋巴结是否存在微转移,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探寻"逆向预后"的原因,指导临床治疗.方法:CK-19基因表达于食管上皮组织,但在正常淋巴结不表达.1998年1月至1999年12月随机抽取根治性切除食管鳞癌100例,共清扫出淋巴结1248枚.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光镜下阴性的淋巴结分析影响淋巴结微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279枚常规病理学检测转移的淋巴结经流式检测证实,67例及969枚光镜阴性淋巴结,流式细胞术检测其中28例及156枚淋巴结有微小转移,其微小转移率为41.8%,微小转移度为16.1%,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1%、53.5%及14.3%.淋巴结微小转移与病变浸润深度及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而与年龄、性别、病变部位、病变长度及分期无关.淋巴结微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结论:食管癌区域淋巴结确实存在普通光镜难以发现的微小转移,部分淋巴结阴性患者生存期短预后差原因可能与该患者存在淋巴结微小转移有关即"逆向预后",因此对食管癌手术标本应常规检测其淋巴结微转移,对存在淋巴结微转移者,术后给予相应的辅助治疗.

  • 结直肠癌向肝微转移的观察

    作者:刘永昌;梁小波;孙俊宁;刘清俊;付梅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在手术时癌细胞向肝发生微转移的情况.方法:以癌胚抗原(CEA)表达及角化蛋白19(K19)表达癌细胞为标记物,应用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 edRt-pcr)对55例术中患者,并以术后患者及正常人各12例为对照进行了检测.结果:两项标记物皆阳性者在临床(Duke's)早期已经出现,随分期之进展而逐步增高.并随癌细胞恶性程度升高而上升.结论:用门静脉血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在手术时癌细胞向肝发生微转移的情况比其它方法阳性率更高,更准确.

  • MAGE-1 MAGE-3及AFP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刘宁;梁寒;李强;李慧;任秀宝;张毓青;张汝鹏;刘勇;王晓娜;丁学伟;潘源;邓靖宇;詹宏杰;郝希山

    目的:探讨MAGE-1、MAGE-3和AFP mRN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用于检测微小转移的可能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8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组织中MAGE-1、MAGE-3和AFP mRNA的表达.结果:8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组织中MAGE-1、MAGE-3和AFP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34.9%(30/86)、60.5%(52/86)和69.8%(60/86);所有患者肝癌组织至少表达其中一种mRNA.结论:MAGE-1、MAGE-3结合AFP mRNA在肝癌组织中表达率较高,有可能用于联合检测肝癌血行微小转移.

  • 骨髓微转移在胃癌中的意义及其与VEGF关系的初步探讨

    作者:殷海涛;刘宝瑞;禹立霞;钱晓萍

    目的:探讨骨髓微转移在胃癌中的意义,探讨骨髓微转移与VEGF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骨髓中的肿瘤细胞,ELISA方法检测血清VEGF表达.结果:骨髓微转移阳性胃癌患者较阴性患者肿瘤浸润深,腹腔播散及肝脏转移发生率高(P<0.05).骨髓微转移阳性和阴性患者VEGF阳性率分别为77.8%(2l/27),43.4%(23/53)(P<0.05).结论:骨髓微转移与胃癌临床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与VEGF表达水平相关,对胃癌的治疗和预后有着指导性的意义.

    关键词: 骨髓 微转移 VEGF 胃癌
  • 胃肠道癌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微转移检测的意义

    作者:邬宇飞;夏加增;李辉;尹浩然;林言箴

    目的:探讨胃道肠癌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微转移的检测及其意义.方法:以CK19作指标,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75例胃、结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癌细胞,同时对其中33例患者骨髓进行检测.结果:75例中,24例(32.0%)外周血中检测出CK19mRNA的表达,其中60例胃癌患者的检出率为30.0%(18/60),15例结肠癌的检出率为40.0%(6/15).外周血阳性率随着肿瘤分期的增加而增加.其中33例的骨髓阳性率为48.5%,高于这些患者的血液中阳性率(33.3%).结论:检测外周血和骨髓中微转移可提高胃结肠癌患者临床分期的准确性,帮助判断患者的预后.

  •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联合检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和骨髓的微转移

    作者:李金锋;张蕾;孙素莲;林本耀;徐光炜

    目的:检测原发性乳腺癌常规病理检查阴性淋巴结和骨髓中微转移的发生及与其它临床参考指标的关系.方法: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联合检测腋窝淋巴结和骨髓中细胞角蛋白19(CK-19)基因表达.将乳腺癌细胞株(T47D)与骨髓细胞按不同比例混合,比较RT-PCR与免疫组化(IHC)方法的检测敏感性.结果:35例乳腺癌共137枚淋巴结有8例11枚CK-19表达阳性;35份骨髓标本,其中8份CK-19表达阳性.淋巴结或骨髓阳性表达共14例(40%).RT-PCR方法能检出1:5×105肿瘤细胞,而IHC方法仅能检出1:5×104.微转移与其它临床指标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以CK-19为标志物,RT-PCR方法检测原发性乳腺癌微转移灵敏、特异,可作为临床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 MUC1和CK7在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张凯丽;李艳玉;王树峰;郑宝恒;底旺;郭淑云;蔡建辉

    目的:以MUC1和CK7为基因标志物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播散的肿瘤细胞,探讨肿瘤基因标志物在乳腺癌微转移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有核细胞的MUC1和CK7 mRNA表达.结果:1)检测15例正常人外周血MUC1、CK7 mRNA表达,结果无假阳性;将乳腺癌细胞系MCF-7分别以1:105、1:106与正常外周血有核细胞混合,检测MUC1、CK7表达,结果无假阴性.2)检测35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以MUC1为标志物,外周血中肿瘤细胞检出率为30.3%(11/35);以CK7为标志物,外周血中肿瘤细胞检出率为35.0%(12/35).3)35例患者中有4例MUC1、CK7均表达阳性,7例仅MUC1表达阳性,8例仅CK7表达阳性,两种肿瘤标志物表达患者有交叉但不重叠.结论:以MUC1、CK7为基因标志物,采用RT-PCR方法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肿瘤细胞可能在乳腺癌微转移诊断及乳腺癌预后中具有意义,多种肿瘤基因标志物联合检测结果优于单一标志物检测.

  • 乳腺癌腋窝level Ⅲ组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和临床意义

    作者:曾健;石枫;陆云飞;林进令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窝level Ⅲ组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方法,评价腋窝level Ⅲ组淋巴结微转移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2005年6月至2007年8月,收集75例腋窝level Ⅲ组淋巴结阴性患者的腋窝level Ⅲ组淋巴结,使用连续多层切片HE染色和连续多层切片EMA、CK1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腋窝level Ⅲ组淋巴结微转移状态,分析腋窝level Ⅲ组淋巴结微转移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75例患者中共检出235枚腋窝level Ⅲ组淋巴结,使用连续多层切片HE染色法发现6例6枚淋巴结存在微转移灶,另有3例3枚淋巴结的单个或多个癌细胞EMA和CK19均表达阳性.联合检测法的腋窝level Ⅲ组淋巴结微转移检出率为3.83%(9/235),腋窝level Ⅲ组淋巴结阴性患者微转移的阳性率为12.00%(9/75),腋窝level Ⅲ组淋巴结微转移与患者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腋窝level Ⅰ组淋巴结转移状态、腋窝level Ⅱ组淋巴结转移状态和病理分期密切相关.结论:使用连续多层切片HE染色法.连续多层切片EMA、CK1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法检测腋窝level Ⅲ组淋巴结微转移是可行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腋窝level Ⅰ、level Ⅱ组淋巴结转移状态和病理分期可以作为预测乳腺癌腋窝level Ⅲ组淋巴结微转移临床病理指标.

  • 淋巴结标记及微转移检测对胃癌病理分期的影响

    作者:王红岩;刘峥嵘;徐惠绵

    目的:本研究采用改良淋巴结显示液(MLNRS)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联合法对胃癌术后标本进行区域淋巴结检查,分析其对病理分期(pTNM)的影响.方法:以46例胃癌术后标本为研究对象.先行传统法检出淋巴结,再经MLNRS染色进一步检出淋巴结,所有淋巴结经HE染色诊断是否有转移,无转移者再经IHC法检测微转移.结果:传统法检出淋巴结共1 456枚,HE染色130枚有转移,无转移者再经IHC法检测出63枚存在微转移.标本再经MLNRS染色后又检出1 377枚淋巴结,其中HE染色106枚有转移,无转移者再经IHC法102枚存在微转移.联合检查法淋巴结平均检出数及淋巴结转移检出率均较传统检查法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检查方法分组比较,pN分期以及pTNM分期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LNRS能够提高胃癌区域淋巴结平均检出数,IHC法有助于检测淋巴结微转移,两者联合应用能够提高胃癌区域淋巴结转移检出率,使术后病理分期更为准确.

    关键词: 胃癌 淋巴结 微转移
  • 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研究及其检测进展

    作者:赵洪猛;张斌;汤小川;曹旭晨

    乳腺癌是女性发生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乳腺癌的复发转移.转移灶的形成是一个连续复杂的过程,从原发灶生长的早期即已开始.肿瘤细胞进入血液循环是乳腺癌发生转移的基础.经过多种复杂机制终形成转移灶.因此,检测循环肿瘤细胞(CTC)对预测转移有重要作用.由于外周血中CTC数量稀少,增加了其检测的难度.目前对CTC的检测主要分为基于抗体的技术、核酸技术以及联合检测、系统检测等方式,随着试验方法的改进和新技术的不断出现,CTC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有较大提高.然而缺乏高特异性的标志物仍是CTC检测面临的大问题.乳腺癌患者CTC水平与肿瘤的分期相关,其水平的升高提示有更高转移的可能.预示患者的预后较差.与传统的组织学及影像学检查相比,CTC检测有更高的可重复性和敏感度,并能更早地提供预后信息.与骨髓微转移肿瘤细胞检测相比,CTC检测具有创伤小、可连续多次检测等特点.CTC检测更重要的意义是能够帮助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通过对CTC连续的检测可以及早地评估治疗效果,据此及时转变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本文对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的研究、检测技术和临床应用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 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检测及微转移的临床意义

    作者:饶阳;曲芃芃

    虽然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检测在子宫内膜癌领域还属于探索阶段,但多项研究表明SLN检测在早期子宫内膜癌是可行的.蓝染和放射性胶体联合检测方法可以提高SLN检出率;子宫体多点注射法和经宫腔镜子宫内膜注射法较宫颈注射法比较,可以提高SLN检出率和主动脉旁SLN阳性率.此外SLN检出率还与示踪物剂量、注射到检测的间隔时间以及肿瘤浸润子宫肌层深度有关.连续切片及抗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方法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SLN微转移(MM)的检出率.SLN的重要意义不仅是替代淋巴结切除术,更多在于它能够检测出传统的病理学检查不能发现的MM.其"超"分期作用可以诊断出中危度子宫内膜癌患者并对其提供及时的辅助治疗,减少复发.

  • 食管癌淋巴结微转移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兆祥;朱忠尧

    食管癌侵袭性强,预后差.根治食管癌的方法仍主要靠彻底手术切除加转移性淋巴结清扫,术后常复发,5年生存率仅20%~36%[1,2].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肿瘤分期低,无明显转移证据,但在行癌根治术后却早期死于癌转移.这说明患者术前已存在用常规组织病理学方法不能检出的癌细胞播散或隐性淋巴结转移[1~3].应用敏感的现代免疫组化技术,借助某些单克隆抗体(如细胞角蛋白等)作为特异性上皮标志,已能检出常规病检阴性的淋巴结内单个或成簇的癌细胞,即淋巴结微转移(micrometastasis,MM).

  • RT-PCR检测大肠癌患者CK20 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徐栋;郑树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大肠癌患者中,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是肿瘤治疗后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大肠癌患者中寻找可检测出肿瘤早期转移/微转移的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检测外周血Lunx mRNA表达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微转移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余辉;黄秀英;胡袆;区伟;朱志华;王军业;杨寒;鹿彬;张兰军;王欣

    目的:探讨检测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患者外周血Lunx mRNA表达对于诊断肿瘤微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分别对98例NSCLC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Lunx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结果:NSCLC组患者外周血Lunx mRNA的阳性率为7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χ2=25.642,P<0.05); Ⅲ期NSCLC患者的阳性率显著高于I期和Ⅱ期患者的阳性率 (χ2=21.014,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和阴性患者的外周血中CK19 mRNA 阳性率分别为93.2%和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7.372,P<0.05); 不同细胞分化程度与NSCLC患者外周血微转移阳性率有密切关系 (χ2=30.004,P<0.05);NSCLC患者外周血微转移与年龄、性别、吸烟史、原发肿瘤部位无密切关系 (P>0.05).结论:Lunx mRNA的高表达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微转移有关,可作为检测NSCLC患者微转移的分子标志物,其有助于早期诊断肺癌转移,指导临床分期和治疗.

  • MMP-2及CK19在早期宫颈癌淋巴结微转移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吉宏;李莲英;郭强;任锦霞;杨斌;李晓琴

    目的:检测MMP-2和CK19在早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中的表达,探讨淋巴结微转移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64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常规病理光镜检查证实无转移淋巴结902枚进行MMP-2及CK19的检测.结果:1)复发组477枚淋巴结中11枚CK19阳性(2.3%),来自32例患者中的8例(25.0%);8枚MMP-2阳性(1.7%),来自32例患者中的6例(18.8%),两种检测指标的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未复发组425枚淋巴结中均无CK19及MMP-2阳性表达(0/425),该组32例患者中CK19及MMP-2的阳性表达率均为0.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CK19及MMP-2表达与病理类型及组织的分化程度均有相关性(P<0.05).3)复发组32例患者中带瘤生存25例,死亡7例,且均死于癌症,其中6例患者盆腔淋巴结中的CK-19及MMP-2检测均表达阳性,微转移与术后复发转移有相关性(P<0.05).结论: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淋巴结中CK19及MMP-2表达可检测出早期宫颈癌淋巴结中的微转移,显著提高微转移的检出率.通过本研究证实MMP-2及CK19的高表达与宫颈癌的侵袭转移有关,可作为检测早期宫颈癌淋巴转移的生物学指标之一,指导临床治疗.

  • 非小细胞肺癌术中外周血CEA mRNA的检测及意义

    作者:汪国文;王祖义;刘学刚;唐震;刘以尧;李小军;周晓;贡会源

    目的:研究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外周血微转移的影响.方法:对70例NSCLC患者、18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于手术开始时、结扎肺静脉时和结扎肺静脉后1小时取外周静脉血.采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和微流控芯片(micro-fluid-chip)方法对外周血CEA mRNA进行检测.结果:CEA mRNA检测阳性率在手术开始时、结扎肺静脉时和结扎肺静脉后1小时的CEA mRN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0.0%、62.8%和57.1%;经χ2检验,手术开始时和结扎肺静脉时阳性率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χ2=7.114,P<0.05);结扎肺静脉后1小时阳性率高于手术开始时,结扎肺静脉时阳性率高于结扎肺静脉后1小时,但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术操作会促进肿瘤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先结扎并尽早结扎肺静脉可能会减少术中进入血液循环的肿瘤细胞数.

  • CK20mRNA和hTERTmRNA表达与胃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研究

    作者:刘新兰;陈萍;魏建敏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mRNA和hTERTmRNA的表达,探讨其能否作为判断外周血微转移及预后的分子生物学指标.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40例胃癌患者、19例胃良性病变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CK20mRNA和hTERTmRNA定性和半定量表达.结果:1)CK20mRNA和hTERTmRNA在胃癌患者中阳性率分别为52.50%(21/40)和65.00%(26/40),相对系数分别为0.81±0.17和0.78+0.17;在胃良性病变患者阳性率均为5.26%(1/19),相对系数分别为0.12和0.11;在健康体检者中均为0.胃癌患者与胃良性病变患者、健康体检者相比,两项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2)CK20mRNA、hTERTmRNA阳性率和相对系数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均有关(P<0.05),阳性者生存率低于阴性者(P<0.05).3)CK20 mRNA、hTERT mRNA与CEA、CA199表达呈正相关(P<0.05),其阳性率高于CA199(P<0.05).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中存在CK20mRNA和hTERTmRNA表达,与临床分期及患者生存密切相关,提示两项指标能预测外周血微转移和判断预后,其诊断外周血微转移优于CAl99.

  • 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与研究

    作者:宗祥云;师英强;孙孟红

    大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效果较佳,但复发和转移仍是临床医生面临的主要难题.即使在较早期病例中,肿瘤分期为T1或T2,无淋巴结及血行转移者,若仅施行手术切除而不予辅助治疗将会有较高的复发率[1].因而在分期较早的患者可能存在未被常规病理形态学或临床检查所发现的微转移,尤其是癌肿局部淋巴结,而淋巴结转移恰是大肠癌重要的分期和预后因素之一.分子生物学方法尤其是RT-PCR为检测微转移提供了敏感有效的途径,已有许多相关的文献报道[2-4],但尚无大宗前瞻性研究的资料.我们检测了25例大肠癌患者淋巴结中CEAmRNA和CK20mRNA的表达情况,以期进一步探讨大肠癌的微转移.

  • 胃癌淋巴结分期的临床变革及分期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金俊蕊;邓靖宇;梁寒

    淋巴结转移被认为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准确合理的淋巴结分期对判断患者病程、评估预后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均有重要意义。近国内外各研究中心发现,胃癌预后相关的淋巴结新分期方法如淋巴结转移率(metastastic lymph nodes ratio,rN)、阳性淋巴结对数比(log odds of positive lymph nodes,LODDS)、阴性淋巴结数(negative lymph node count, NLNC)及淋巴结微转移(lymph node micrometastasis,LNMM)等,也能较好的预测患者的预后。本文就胃癌淋巴结分期的发展历史、现状及胃癌预后相关的淋巴结新分期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局域淋巴结微转移癌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意义

    作者:赵秀兰;宋文静;刘易欣;王欣;古强

    目的:运用常规HE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肠癌、胃癌和乳腺癌局域淋巴结的微转移灶,显示免疫组化方法在发现微小转移灶中的应用价值,为肿瘤的准确临床分期提供更灵敏的检测方法.方法:收集大肠癌、胃癌和乳腺癌局域淋巴结310枚,分别进行常规H-E染色和EMA、Keratin、CEA 3种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两种方法在检测淋巴结微转移中的差别.结果:在阴性H-E染片中,经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出EMA阳性10枚、Keratin阳性3枚、CEA阳性15枚淋巴结微转移(检出率分别为3.64%、1.09%、5.45%).结论:对常规病理检查未发现局域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胃癌和乳腺癌标本,有必要辅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微转移,以期更精确地判定临床分期及判断预后,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728 条记录 8/37 页 « 12...567891011...363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