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北京市丰台区居民主要膳食镉暴露评估

    作者:肖贵勇;王佳佳;安军静;张雪;冯月明;赵建忠;李洁;郭秀花

    目的 分析丰台区主要食品中镉含量水平,对该区居民通过膳食途径暴露镉的健康风险进行初步评估.方法 2011-2012年在全区监测6类食品共215份样品,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镉的含量,结合居民膳食消费数据,比照镉的暂定每月耐受摄入量(PTMI)及安全限值(MOS),初步评估丰台区居民主要食品的镉暴露风险.结果 6类食品中食用菌及其制品的镉含量高,为2.277 8 mg/kg.按照食品消费量均值估算,丰台区居民每月6类主要食品的镉暴露量为0.001 46 mg/kg BW,未超过PTMI(0.025 mg/kg BW),MOS值为17.2.镉贡献率大的3类食品分别为蔬菜及其制品(52.4%)、谷物及其制品(25.8%)和食用菌及其制品(13.4%).虽然食用菌和动物内脏的消费量很低,但因其镉污染严重,所以贡献率较高.因此,食用菌和动物内脏为镉暴露高风险食品.结论 丰台居民6类主要食品镉的暴露水平未超过PTMI值,MOS值>1,居民膳食镉暴露水平总体上安全,但有必要加强食用菌及动物内脏可能的污染问题研究.

  • 济南市居民膳食中汞暴露评估

    作者:刘守钦;杨柳;张军;李士凯;曹晓丽;刘辉

    目的 了解济南市居民主要食品中总汞污染现状,评估汞暴露风险.方法 对2010-2012年济南市谷类、蔬菜类、菌藻类、畜肉类、禽肉类(鸡肝)、乳类、蛋类和水产品及其制品中的总汞含量进行监测;以2002年山东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和JECFA 2010年制定的汞的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PTWI)4 μg/kg BW为参数,应用点评估法计算济南市居民膳食中汞暴露水平,并进行风险特征描述.结果 共监测8类175份样品,总汞平均含量为19.01 μg/kg,P50为9.00 μg/kg,总检出率为97.14%(170/175),总超标率为8.57%(15/175).8类食品均检出汞,水产品的检出率低,为89.36% (42/47),鸡肝的总汞平均含量高,这83.60 μg/kg.济南市居民7类(除菌藻类)主要膳食中总汞每周平均暴露量为1.31μg/kg BW,占PTWI的32.75%.总汞贡献率较高的食品为谷类、蔬菜类及畜肉类,贡献率分别为28.24%、22.90%和22.14%,3类食品对居民膳食中汞的总贡献率为73.28%.结论 济南市居民主要膳食中汞暴露水平在安全限值以内,通过膳食摄入汞风险较小.

  • 中国5省市居民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风险评估

    作者:刘爱东;蒋定国;周萍萍;高秀芬;李建文;张磊;刘兆平;杨大进

    目的 对中国东南地区5省市居民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暴露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方法 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5省市18岁及以上人群黄酒消费量数据,以及2010、2011年在5省市采集黄酒样品的检测结果,采用简单分布膳食暴露评估方法对人群经黄酒摄入氨基甲酸乙酯进行估计,并对造成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5省市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平均含量为0.103 mg/kg,大值为0.498 mg/kg.18岁以上人群黄酒氨基甲酸乙酯平均暴露量为13.4 ng/kg BW,暴露限值为22 388.黄酒饮酒者氨基甲酸乙酯平均暴露量为427.8 ng/kg BW,暴露限值为701.结论 18岁及以上全部人群黄酒氨基甲酸乙酯暴露的健康风险较低,但在黄酒饮酒者中存在较高健康风险.

  • 2001-2017年我国部分地区蔬菜中砷和重金属累积特征及膳食暴露风险

    作者:程家丽;任硕;刘婷婷;王同蕾

    目的 探讨我国部分地区蔬菜中砷和重金属的累积特征,并分析潜在膳食暴露风险.方法 搜索论文数据库,收集2001-2017年发表文献中蔬菜铜(Cu)、铅(Pb)、镉(Cd)、铬(Cr)、砷(As)及汞(Hg)含量的数据,分析我国根茎类、叶菜类及茄果类蔬菜中As和重金属的污染特性,并采用美国环保署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估蔬菜中砷和重金属的膳食暴露风险.结果 3类蔬菜中Cu、Pb、Cd、Cr、As和Hg均呈非正态分布,变异系数均<10%.根茎类、叶菜类及茄果类蔬菜中Cd、As、Hg的含量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叶菜类和茄果类蔬菜中Pb-Cr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类蔬菜中Cu含量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茎类蔬菜中Pb、As和Hg的含量较高,叶菜类蔬菜中Cd含量较高.根茎类和叶菜类蔬菜中Pb-Cd及根茎类蔬菜中Pb-Cr相关性均较强(P<0.01).3类蔬菜中Cu、Cd、Cr和As污染指数均在安全范围内,而根茎类和叶菜类蔬菜中的Pb和Hg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但基本属于轻度污染.根茎类和茄果类数值中As和重金属对成人和儿童的风险值均<1.0,但叶菜类蔬菜中Pb对成人和儿童的风险值的第95百分位数分别是1.780和2.020,表明叶菜类蔬菜中的Pb存在潜在的人体非致癌风险.结论 中国蔬菜中Cu、Cd、Cr、As和Hg整体污染较轻,但叶菜类蔬菜中Pb污染应引起重视.

  • 中国居民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膳食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

    作者:王彝白纳;蒋定国;杨大进;张磊;刘兆平;隋海霞

    目的 了解我国主要食品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含量,评估我国居民经膳食暴露于DBP的水平以及潜在的健康风险.方法 利用2011-2013年收集的24类食品中的DBP含量数据以及2002年中国居民食物消费量调查数据,采用简单分布评估方法,计算我国居民DBP膳食摄入水平,以及不同食物对DBP摄入的贡献率,并与每日可耐受摄入量(TDI,0.01 mg/kg BW)比较,进行风险特征描述.结果 各种食品中DBP的含量范围为0.00~46.50 mg/kg,平均含量为0.11 mg/kg,全人群的膳食DBP平均摄入量为1.21 μg/kg BW,占TDI的12.08%.全人群高食物消费量人群(P97.5)的DBP摄入量为2.84 μg/kg BW,占TDI的28.42%.大米、方便面对DBP膳食摄入的贡献率较高,分别为20.30%和15.34%.结论 中国居民膳食DBP摄入的健康风险较低,处于可接受水平.

  • 烟台市居民经饮料和白酒摄入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风险评估

    作者:王朝霞;董桂贤;宫春波;董峰光;孙月琳

    目的 通过对烟台市居民饮料及白酒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含量检测分析,计算烟台市居民膳食暴露风险并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在烟台市采集饮料和白酒样品共385份,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饮料及白酒中DBP和DEHP的含量.利用饮料及白酒中DBP和DEHP的平均含量,结合居民平均食物消费量,计算烟台市居民经饮料和白酒摄入的DBP和DEHP水平,并分别与DBP和DEHP的每日可耐受摄入量(TDI)进行比较,初步评估烟台市居民经饮料及白酒摄入的DBP和DEHP的健康风险.结果 饮料及白酒中DBP和DEHP含量范围分别为未检出(ND) ~4.106和ND~3.285 mg/kg.烟台市居民饮料和白酒中DBP和DEHP暴露量分别为0.038和0.031 μg/kg BW,远远低于健康指导值.结论 烟台市居民经饮料及白酒摄入DBP和DEHP的健康风险较低.

  • 中国居民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健康风险概率评估

    作者:刘爱东;周萍萍;刘飒娜;李建文;王彝白纳;毛伟峰;张卫民

    目的 了解我国居民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暴露状况并对其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方法 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18岁及以上人群白酒消费量数据和2010-2011年全国25省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调查数据,采用@Risk软件对人群白酒氨基甲酸乙酯健康风险进行概率风险评估.结果 2010-2011年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平均含量为0.072 mg/kg.18岁以上人群白酒氨基甲酸乙酯每日平均暴露量为8.09 ng/kg BW,暴露限值为37 083,个体暴露限值超过引起公共卫生关注度的概率为0.052.白酒饮酒者氨基甲酸乙酯每日平均暴露量为159.99 ng/kg BW,暴露限值为1 875,饮酒者个体暴露限值超过引起公共卫生关注度的概率为0.455.结论 18岁及以上人群白酒氨基甲酸乙酯暴露的健康风险较低,但白酒饮酒者存在较高健康风险.

  • 广西主要食品中砷污染及居民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作者:蒋玉艳;蒙浩洋;陈晖;程恒怡;唐振柱

    目的 掌握广西主要食品中砷污染的水平,评估居民膳食无机砷暴露量及其潜在健康风险.方法 利用2010-2015年广西主要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含量数据和食物消费量数据,采用简单分布评估的方法,计算广西居民膳食中无机砷暴露水平及其分布情况,并利用暴露限值(MOE)法评估其潜在健康风险.结果 16 567份食品样品中,总砷检出率为42.71%(4 735/11 087),无机砷检出率为48.07%(2 634/5 480).总砷平均含量以海洋甲壳类高,其次是海水鱼类和软体动物;检测无机砷食品样品中,平均含量为0.018 ~0.072 mg/kg,其中以大米无机砷平均含量高.除大米、新鲜水果、蛋及其制品、畜禽内脏直接采用其检测的无机砷结果外,其他食品均通过总砷转换到无机砷而进行暴露评估.一般人群和高消费量人群膳食中无机砷的平均每天暴露量MOE值均>1,但18~34岁男性组高消费量人群每天无机砷暴露量的MOE值≤1.大米的贡献率远高于其他食物,是居民膳食中无机砷的主要来源.结论 广西居民膳食中无机砷暴露风险总体上是安全的,而对于18~34岁男性组高暴露量人群可能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大米是广西居民的主要食品,大米的安全问题需加以关注.

  • 连云港市食品和生活饮用水中镉的调查结果及其风险评估

    作者:林祥田;罗贤标;冀慧玲

    目的 利用风险分析评估原理,了解连云港市居民膳食中镉摄入水平并对镉进行风险评估.方法 根据2012-2013年连云港市食品和生活饮用水中镉的调查数据,计算居民膳食中镉摄入水平,使用中位数点评估风险评估方法实施镉危害风险评估.结果 连云港市居民粮食、饮水等镉含量符合标准,而贝类食品镉含量超标达18%,是国家标准的3.75倍,总体上该市居民镉摄入水平是安全的.结论 连云港市居民膳食中镉摄入量是安全的.由于连云港海域贝类样品镉超标现象存在,建议加强食用贝类较多的个体镉摄入量和危害的监测.

  • 食品中遗传毒性致癌物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作者:肖潇;隋海霞

    目的 研究目前国际上食品中遗传毒性致癌物风险评估方法,为建立我国遗传毒性致癌物风险评估技术体系提供方法学支持.方法 收集目前国际上食品中遗传毒性致癌物风险评估方法的科研文章和指南文件,梳理、对比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研究其中可为我国风险评估借鉴和参考的内容.结果 目前国际上对食品中遗传毒性致癌物进行风险评估的主要方法包括尽可能低作用水平(ALARA),毒理学关注阈值(TTC),低剂量外推和暴露限值(MOE).尽管ALARA原则容易理解,但是它不能给出任何一个风险程度的指导,所以不能为制定现实的风险管理建议提供可靠的依据.在致癌剂量-反应关系数据缺乏或不足的情况下,若符合毒理学关注闽值适用范围,可以采用毒理学关注阈值的方法进行筛选评估.当来自动物试验的致癌数据可用时,可以采用暴露限值法,也可采用低剂量外推的方法,但推荐优先采用暴露限值法.结论 我国应在充分参与国际遗传毒性物质风险评估相关工作的基础上,深入开展遗传毒性物质基础研究,尽快建立遗传毒性物质风险评估技术体系.

  • 深圳市居民通过蔬菜对镉的暴露风险评估

    作者:杨淋清;潘柳波;王舟;罗贤如;张慧敏;张锦周;黄薇

    目的 评估深圳市居民通过蔬菜对镉的暴露风险,并分析主要原因和可能的控制措施.方法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检测蔬菜中镉含量,根据2008年深圳市居民蔬菜消费量数据以及2015-2016年深圳市蔬菜中镉污染数据,应用@risk软件模拟计算深圳市居民通过蔬菜对镉的暴露水平,应用回归分析探讨影响镉暴露水平的主要原因,应用应力分析探索可能的控制措施.结果 95%的深圳市居民通过蔬菜对镉的暴露水平低于0.296 6 μg/kg BW,按照经蔬菜摄入镉占总膳食中镉来源14%估计,有18.20%的深圳市居民通过蔬菜摄入镉超出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暂定每月摄入耐受量(PTMI)值,叶菜的镉污染水平以及叶菜的消费量是影响通过蔬菜对镉暴露量的主要因素,通过将叶菜中镉污染控制在现有污染水平的80%以内可以将通过蔬菜对镉的总暴露水平均数下降35.58%,P95下降40.19%,镉摄入超PTMI值的人群比例降至10.50%.结论 深圳市居民通过蔬菜暴露于镉的风险较大,通过控制叶菜中高浓度镉污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居民通过蔬菜暴露于镉的风险.

  • 暴露限值法评估广西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暴露风险

    作者:程恒怡;钟延旭;陈杰;蒙浩洋;廖艳华;陈晖;蒋玉艳;谢艺红;苏奕成;刘展华

    目的 评估广西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暴露风险.方法 结合广西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污染状况和人群消费量的调查结果,应用暴露限值(margin of exposure,MOE)法对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膳食暴露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此次调查中植物油样品黄曲霉毒素B1含量范围为0.50~320.00 μg/kg.其中,花生油的检出率为78.08%(114/146),远高于其他植物油,超标率为31.51%(46/146),平均含量为30.80 μg/kg,人群日膳食暴露量为17.30 ng/kg BW,MOE值为18.定型包装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1平均含量为6.33μg/kg,低于国家安全标准,处于安全范围;而散装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1平均为41.50 μg/kg,含量高出国家标准1.08倍,人群日膳食暴露量25.59 ng/kg BW,MOE值为12,是定型包装的MOE值的1/8.结论 对于散装花生油应优先采取风险管理措施,加大监管力度,并做好人群健康饮食习惯指导.

  • 我国边销茶中稀土元素含量水平调查及成年消费人群的暴露风险评估

    作者:宋雁;刘兆平;张磊;隋海霞;毛伟峰;包汇慧;雍凌;李宁

    目的 初步掌握我国边销茶中稀土元素含量水平,评估我国边销茶成年消费人群中稀土元素暴露水平及其潜在的健康风险.方法 用GB 5009.94-2012《植物性食品中稀土元素的测定》中推荐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边销茶中稀土元素含量进行测定,采用24 h回顾法对我国边销茶消费地区成年人群的边销茶消费状况进行调查,通过简单分布评估法计算边销茶成年消费人群中稀土元素暴露水平并进行风险评估.结果 边销茶中稀土元素总体超标率为74%(67/90),含量范围为0.10 ~10.35 mg/kg,平均含量为3.41 mg/kg,中位数为3.10 mg/kg,其中稀土元素铈、镧、钇、钕的平均含量相对较高,分别为0.74、0.43、0.35、0.30 mg/kg.我国边销荼成年消费人群通过饮用边销茶摄入的稀土元素每日平均暴露量为0.668 μg/kg BW,占ADI的1.13%;高边销茶成年消费人群(P95)稀土元素每日暴露量为2.302 μg/kg BW,占ADI的3.90%.16种稀土元素中,铈、镧、钇、钕的每日平均暴露量相对较高,分别为0.178、0.104、0.082、0.073 μg/kg BW,占总稀土元素暴露量的65%.结论 目前我国边销茶成年消费人群中稀土元素摄入水平对人群健康造成的风险处于可以接受水平,健康风险较低.

  • 污染指数法在乳制品重金属污染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孙延斌;孙婷;董淑香;李士凯;钟庆;张军

    目的 了解济南市乳制品中重金属污染物含量分布特征,评价重金属污染状况及程度.方法 2012-2013年对济南市生乳、发酵乳、灭菌乳、婴幼儿配方乳粉和普通乳粉等5种乳制品中的铅(Pb)、汞(Hg)、镉(Cd)、铬(Cr)及类金属元素砷(As)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按农产品质量分级标准,对其污染程度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乳制品中5种重金属元素项目检出率分别为Pb 14.0%(21/150)、总As 24.7%(37/150)、总Hg 82.0%(109/133)、Cd 26.3%(35/133)和Cr72.9% (43/59),生乳中Pb和灭菌乳中Pb、Cd未检出.生乳中总Hg的均值、P75和P95均超过限量值,发酵乳、灭菌乳中总Hg含量和普通乳粉中Cd含量的P95超过限量值.生乳、发酵乳和灭菌乳等液态乳重金属检出率和单因子污染指数均以总Hg高,其中生乳PHg>1,属重度污染,发酵乳PHg>0.6,属轻度污染;婴幼儿配方乳粉和普通乳粉等固态乳重金属检出率以Cr高,单因子污染指数以Cd高,处于安全级别范围内.生乳重金属污染程度高,综合污染指数Pn=0.754,属轻度污染,婴幼儿配方乳粉低,综合污染指数排序为生乳>发酵乳>灭菌乳>普通乳粉>婴幼儿配方乳粉.结论 济南市4种乳制品达到安全级别,受重金属污染威胁较小.液态乳重金属污染物主要为总Hg,固态乳为Cd.生乳中总Hg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较高,处于污染状态,应加强生乳中重金属污染物总Hg含量的控制.

  • 杭州市居民发酵类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暴露评估

    作者:王玲莉;黄春萍;陈树昶

    目的 通过分析杭州市主要发酵类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及居民食物消费量,评估杭州市居民膳食中氨基甲酸乙酯暴露水平及其潜在风险.方法 利用2014年杭州市居民发酵类食物消费量数据,以及在杭州市采集的373份食品样品的检测结果,获得杭州市居民膳食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摄入量,利用点估计法对居民由膳食摄入的氨基甲酸乙酯进行风险评估.结果 共检测食品样品373份,检出含氨基甲酸乙酯样品160份,总检出率为42.9%,其中黄酒检出率为100.0%(37/37),其次为南乳、药酒、土烧及白酒,检出率均超过80%,而发酵面制品、发酵乳制品、发酵豆制品(除腐乳)、发酵茶饮料、啤酒及醋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均低于检出限.按照食物消费量的均值估算,杭州市居民每日氨基甲酸乙酯平均暴露量为0.076 4μg/kg BW,总暴露限值(MOE)为3 932;根据食品化学物高端暴露模型计算,杭州市居民氨基甲酸乙酯高暴露人群每天摄入量为0.309 3μg/kg BW,MOE为970.结论 杭州市居民膳食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平均暴露水平已经超过公共卫生关注度界点,尤其是氨基甲酸乙酯高暴露人群,存在较高健康风险,应对这部分人群予以高度关注.

  • 甘肃省居民对市售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暴露评估

    作者:王玉明;吴小平;石振银;崔燕;张睿;李拥军;魏静

    目的 了解甘肃省市售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并对造成的人群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方法 采用非连续3 d24h回顾方法入户调查1 466名居民的肉类食物消费状况,并结合363份市售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检测数据,采用简单分布的方法获得人群熟肉制品亚硝酸盐每日暴露量,并与亚硝酸盐的每日允许摄入量进行比较,评估甘肃省居民熟肉制品亚硝酸盐暴露风险.结果 甘肃省市售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检出率为85.40%(310/363),超标率为3.31% (12/363),平均含量为7.76 mg/kg.甘肃省居民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每日平均暴露量为0.002 3 mg/kg BW,高端消费人群暴露量(P97.5)为0.008 3 mg/kg BW,为每日允许摄入量的11.86%.结论 甘肃省居民通过熟肉制品摄入的亚硝酸盐所致的健康风险较低,但仍需对市售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规范使用加强监督.

  • 累积风险评估方法在典型人群饮料中铅和镉联合暴露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毛伟峰;隋海霞;刘爱东;王彝白纳;张磊;宋雁;刘兆平

    目的 利用典型人群饮料中铅和镉的暴露数据,研究不同累积风险评估方法 在评价化学物质联合暴露风险中的应用.方法 以中学生、大学生和白领人群为对象,利用饮料中铅和镉的专项监测数据和3类人群饮料消费量数据计算暴露量;检索科学文献获得2种重金属污染物的毒理学数据和健康指导值等参数,假定饮料中重金属污染物的风险控制水平低于健康指导值的5%.基于分级评估原则,分别采用危害指数(HI)法、靶器官毒性剂量(TTD)法和证据权重(WOE)法3种累积风险评估方法,评估饮料中铅和镉联合暴露的健康风险,并与2种污染物的单独暴露风险进行比较.结果 以健康指导值的5%比较,中学生通过饮料的铅暴露超过该值.HI法评估结果发现,白领人群饮料消费者的HI值小于1,中学生和大学生饮料消费者的HI值大于1.基于各效应终点的TTD法评估结果发现,铅和镉联合暴露对3类人群的肾脏效应的HI值均大于1,对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仅中学生人群HI值大于等于1;对于其他作用终点,3类人群的HI值均小于1.WOE法评估结果发现,铅和镉联合暴露仅对中学生的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交互作用校正后的HI值大于1.结论 不同累积风险评估方法可用于评估食品中不同化学物质联合暴露的累积风险,可根据支持数据的充分性和管理需要,采用分级评估原则选择合适的累积风险评估方法.

  • 2000~2001年WHO食品安全工作计划

    作者:

    ··1 食品中的化学危害 支持在全球范围内控制化学危害的工作,协助各国加强食品和总膳食中化学品的评价能力和机构建设。 计划1:化学危害的危险性分析 通过培训班、讲习班和研讨会的形式增强各国政府,特别是西太区(WPRO)、东南亚区(SEARO),中东区(EMRO)以及非洲区(AFRO)各国在食品中化学品危害的危险性评估、管理和信息交流方面的工作能力。 计划2:食品污染物监测和评估(GEMs/Food) 加强各国在搜集有关食品污染以及食品消费资料方面的能力,以便通过建立必要的数据库和提供技术支持来开展化学危害的危险性评估工作。

  •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有关二恶英(Dioxins)的意见

    作者:赵丹宇

    二恶英和多氯联苯(PCBs)是无所不在的环境和食品污染物.尽管高剂量的暴露往往是由于某些职业原因或偶发事故,但低剂量的膳食摄入也是一个十分常见的暴露途径.

  • 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工作会议

    作者:

    关键词: 食品污染物 监测网
277 条记录 9/14 页 « 12...6789101112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