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强化口咽部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作用

    作者:程苏玲;郭建英;黄青兴

    目的为了系统的评价强化口咽部护理措施对VAP的预防作用.方法治疗开始用CMV-A/C模式,根据患者病情及实际情况调节氧浓度、潮气量、呼吸频率、PEEP等.结果两组病人的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意义.实验组病人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讨论口咽部及声门下定植细菌是VAP病原菌的重要来源之一.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0例临床分析

    作者:苏丹霞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收治50例有创机械通气超过48h病人的临床资料,用无菌吸痰管或经纤维支气管镜从下呼吸道采集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培养并做药敏试验及治疗.结果 50例VAP中,治愈27例占54%,死亡23例占46%.结论 ICU中VAP患者感染病原菌具有多重耐药性,而且病亡率高,在治疗中一旦怀凝感染,应立即经验性用足量的广谱抗生素治疗,以降低病亡率.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措施在机械通气新生儿中的应用

    作者:唐小元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措施用于机械通气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10月我院收治的机械通气新生儿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采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新生儿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为(7.6±1.2)d,明显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11.8±1.6)d(P<0.05).研究组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3.3%,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P<0.05);研究组新生儿基础护理的合格率与护理服务满意度分别为96.7%、93.3%,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机械通气新生儿的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值得应用及推广.

  • 规范化护理对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作者:邵玥

    目的 观察规范化护理对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老年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接受的护理措施不同将其分为A组(n =36,进行常规护理)和B组(n=60,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护理),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B组的临床治愈率显著高于B组的临床治愈率(86.67% vs 66.67%),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呼吸机相关肺炎的老年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模式管理,对于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并发症、提高临床治愈率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 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作者:余俊丽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重症监护室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2例行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分成VAP组和非VAP组,根据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并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VAP组行机械通气超过10d的患者人数显著多于非VAP组,且VAP组的穿刺置管率、留置胃管率以及意识障碍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VAP组(P<0.05).结论 根据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发病率及临床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集束化预防方案对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的干预作用

    作者:许青

    目的 观察集束化预防方案对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内科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h的患者,其中2012年集束化VAP预防方案实施前选取患者30例,2013 ~2014年方案实施后选取患者30例,比较实施前后VAP的发生率.结果 集束化VAP预防方案实施前我科VAP发生率为20.0%,集束化VAP预防方案实施后(2012~2013年)VAP发生率为3.33%,实施前后VAP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集束化预防方案可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

  •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对策

    作者:张国芹;张云;王梅花

    目的 探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相关护理.结果 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在护理干预下,病情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无相关并发症出现.结论 加强病房环境护理、合适的体位护理、呼吸机消毒、呼吸道护理、口腔护理和营养支持护理,可以有效控制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作者:刘新

    目的:探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呼吸肌相关肺炎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五月到2017年五月74例使用呼吸机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实验组,每组37例,对于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而实验组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而后对于两组患者的脱机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死亡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脱机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实验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13.51%,死亡率为5.41%,而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37.84%,死亡率为16.21%两组比较具有明显性差异,,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31%,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67.56%,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综合护理干预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金梦

    目的: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2016年7月~2018年5月来我院接诊治疗的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抽选94例病历,将94例患者采用抽签法分成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47例实验组与予以传统护理干预的47例参照组,将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情况与参照组患者指标数据相比P<0.05,具备数据研究意义.结论: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肺功能,促进康复.

  • 综合护理干预在ICU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马瑶;李艳霞

    目的:分析和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ICU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接诊的93例ICU呼吸机治疗患者,分为两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肺炎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呼吸机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炎感染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重症呼吸机通气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肺炎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作者:崔娜;王立倩

    目的:分析ICU机械通气患者危险因素,并探究ICU患者安全使用呼吸机的护理体会,大程度地延长患者生存率并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通过对医院中机械通气患者的回顾性调查,分析并总结呼机械通气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可采取的有效安全措施和科学护理干预.结果:影响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环境、基础疾病、机械通气时间、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规范、系统的科学护理干预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率和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外部医院环境和病人自身内环境的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系统、规范的科学护理干预对安全使用呼吸机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指导作用.

  • 加强口咽部护理在心脏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预防作用

    作者:崔红赏;尹德云;李建立;宁晓辉;尹香云

    目的 探讨加强围术期口咽部护理在心脏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预防作用.方法 择期行心脏手术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前术后均采用常规的口腔护理方法(A组),实验组患者术前术后加强口咽部的护理(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前三日的体温、白细胞计数以及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术后第三日体温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二、三日白细胞计数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 加强围术期口咽部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心脏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 ICU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并发症及预后疗效的影响

    作者:谢敏;赵丽;孙丽

    目的:探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接收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ICU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并发症以及预后疗效。结果实验组白细胞计数与降钙素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疗效86.67%,显著优于对照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机率还能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预后效果较好。

  • 护理干预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60例分析

    作者:林笑

    目的 主要针对护理干预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抽取本院于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60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本院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改良后的护理措施,该措施缩短了通气时间、促使呼吸道通畅,强化对患者口腔护理,加强了对呼吸机的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结果 经过对比两组患者通气前后的各项监测指标,发现观察组患者平均通气时间(22.3d)明显短于对照组(34.6d),并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13.3%)明显低于对照组(33.3%),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治疗的过程当中,采用改良后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疗效显著.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 探究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

    作者:雷君君

    目的 研究导致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并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防治办法进行讨论分析.方法 以从2013年10月份到2017年9月份期间于我科进行过呼吸机治疗的180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参考其病例信息,对上述患者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概率进行计算分析,对导致该病发生的一系列因素进行讨论.结果 通过整理分析得知,在所有病人当中,患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人有40名,其概率达到22.22%,借助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导致病人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原因有很多,包括食物的反流,以及低水平的血清白蛋白,再者是长期使用呼吸机,然后是抗酸剂的使用,后是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上述致病因素的对应发病率分别为36.96%、31.46%、38.16%、25.74%、23.74%;经过测量,上述项目的OR值为5.45、4.13、3.39、3.23、2.98.结论 使用过呼吸机的病人当中,有很多患者都会患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这种病,该病的致病原因有很多.在进行具体治疗时,需要让病人采取半卧位,增强身体机能,改善健康质量,在使用抗菌药消炎药时要把握好适应症,严格按国家规定进行用药,尽量不要让患者持续性的使用呼吸机,降低该病的发病率.

  • 重症监护室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因素与对策

    作者:宫国莲

    机械通气时间和昏迷是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重要危险因素,医院根据以上两条危险因素对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预防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重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阿克白·加米力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重患者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重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抗感染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常规灌洗吸痰治疗,研究组实施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发热消失时间为(5.20±1.22)d,咳嗽咳痰消失时间为(23.50±4.85)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13.75±2.50)d,抗生素使用时间为(16.20±2.10)d,住院时间为(17.50±2.40)d,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重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呼吸机集束干预策略

    作者:于芳

    目的:探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呼吸机集束干预策略.方法:选择于2015年1月-2016年2月于我院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33例做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无菌操作、病房管理等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成立专门的VAP护理小组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集束干预用于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效果优越,是患者较好的护理选择,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梁彦;王丽婷;徐翠莲

    目的:通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临床分析,从护理角度探讨预防对策,以降低VAP发生率.方法:对我院ICU病房1998-2002年所有机械通气(MV)病人中发生VAP的56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针对其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病原菌种类、药敏、预后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VAP发生率27.3%,治愈率30.2%,死亡率28.5%.结论:MV患者VAP发生率、死亡率高,提高全员预防意识,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可能是控制VAP佳策略.针对VAP发生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护理对策,加强护理措施,是降低VAP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 改良口腔护理方案在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张晓琳;张桂兰

    [目的]探讨改良口腔护理方案在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0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病人给予改良后口腔护理,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口腔护理,比较两组口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口臭、口腔溃疡、口腔真菌感染及 VAP 发生情况、住重症监护室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病人口腔功能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口腔护理方案能显著降低机械通气病人口臭、口腔溃疡、口腔真菌感染、VAP 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口腔状况。

3608 条记录 172/181 页 « 12...169170171172173174175...18018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