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原因及预防护理对策分析

    作者:周芳玉

    目的:探讨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原因及预防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呼吸机治疗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后本人及其家属同意情况下,将患者随机抽号划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方法,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之上行综合预防护理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相较.结果:在所有患者中,经痰培养获得11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0株以及革兰阳性菌20株,分别占据了81.82%和18.18%,通过对两组患者行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相较研究组患者明显较高(p<0.05),且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研究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患者构建人工气道,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在此期间对患者行针对性预防护理,从而有效减少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发率,并且减少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综合护理干预在ICU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作者:郭兆霞

    目的:探析综合护理干预在ICU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7.92±4.68)d显著低于对照组(11.76±8.03)d,差异显著(t=6.335,P<0.05);护理前,两组无明显差异(t=0.325,0.147,P>0.05),护理后,观察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96±0.64)L、用力肺活量(FVC)(61.20±7.44)%显著高于对照组(1.77±0.62)L、(54.98±7.46)%,差异显著(t=6.228,7.019,P<0.05);观察组相关性肺炎发生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23.3%,差异显著(c2=9.364,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ICU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ICU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循证护理的效果研究

    作者:宋琳琳

    目的:探究 ICU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循证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 68 例 ICU 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34 例)中,循证护理应用在实验组(34 例)中,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与发生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 ICU患者中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可以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进行有效预防,降低该病的发生,并且可以延迟发生时间,促使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机械通气肠内营养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的加强护理

    作者:侯辉

    目的:评价并分析机械通气肠内营养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的加强护理措施所取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分组对照方法进行调查和研究,所有研究对象的入园时间均为我院在 2017 年 4 月到 2018 年 2 月期间进行机械通气肠内营养的患者,本研究选择 55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于所有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进行干预和指导,同时选择 55 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选择采用加强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于所有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并且做出比较.结果:对于本研究两组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低,通过统计学软件的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本研究两组患者呼吸机的使用时间和患者的住院时间,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也存在差异性,而且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于机械通气肠内营养的患者进行加强护理可以有效的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有效缩短呼吸机的使用时间和患者的住院时间,更好的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对于维持患者的生命质量、保证患者的安全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探讨应用集束化护理措施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效果

    作者:高艳

    目的:探讨并研究应用集束化护理措施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10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应用集束化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患者满意度,记录并分析结果.结果:实验组机械通气时间(7.47±3.34)天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4.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2.31±4.47)天和(22.00%),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基础护理合格率(96.00%)及患者满意度(94.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8.00%)和(72.00%),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集束化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性肺炎发生率,并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行.

  • 浅析呼吸机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苏;王刚;马洪菊;李冬颖

    目的:探讨呼吸性相关性肺炎使用呼吸机集束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呼吸机护理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对60例重症并发肺炎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使用呼吸机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不采取呼吸机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和撤机天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接受护理之后,治疗组的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撤机天数等指标均要比对照组优秀,两组的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中比较容易发生,需要提供良好的护理来避免,护理得当,细致就能够预防和控制该情况的出现.

  • 加强口腔护理预防脑梗死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作者:赵佳艳;赵彬瑶

    目的 :探究加强口腔护理对脑梗死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作用.方法 :以2016年11月至2017年2月在外学习期间所接触到的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54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接收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各27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口腔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实施加强口腔护理,增加护理频次.比较两组患者2周洗脱期后口腔状态及VAP发生率.结果 :2周洗脱期后,研究组患者口腔状态优良率达到了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共发生VAP1例,发生率为3.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数据对比差异较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强口腔护理能有效保持患者口腔卫生,减少口腔细菌的生长,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措施

    作者:张晓霞;张美霞

    在我国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既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痛苦,也加重了患者住院的负担.护理人员要科学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况,把握好每一个环节,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 呼吸机集束化护理对促进ICU护士依从性及减少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效果

    作者:贾晓慧

    目的 :探析呼吸机集束化护理对促进ICU护士依从性及减少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选取廊坊市人民医院ICU收治的行机械通气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呼吸机集束化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 、住院时间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士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呼吸机集束化护理,可促进护士依从性,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 重症监护室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作者:李红霞

    目的:分析对重症监护室病人采取的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护理干预及效果.方法:对本研究中观察组(针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病人的机械通气时间、发生VAP几率以及VAP发生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在机械通气时间、发生VAP几率以及VAP发生时间上观察组均比对照组有优势,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有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干预措施,能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VAP的发生率,减少VAP对病人的影响,促进病人康复.

  • ICU护理风险管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研究

    作者:周刊

    目的:对ARDS患者进行ICU护理风险管理,研究其对VA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我院ICU收治的216例ARDS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108例,对照组108例;所有患者均采取ICU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ICU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VAP、护理风险及护理投诉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ICU护理风险管理,VAP、护理风险及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ARDS患者进行ICU护理风险管理,能够降低VAP、护理风险及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是患者生命健康的有力保障,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与抗生素诊治分析

    作者:盛荣利

    目的 研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特点与药敏性,以规范临床使用抗生素.方法 从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选取68例VAP患儿参与研究试验,对上述患儿的基本资料、气管内分泌物病原菌培养结果与药物敏感试验报告等资料进行搜集与整理,并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患儿经病原菌培养,共检出92株病原菌株,前三者分别是肺炎克雷伯氏菌(36.96%)、鲍曼氏不动杆菌(19.57%)与大肠埃希菌(14.13%);经药敏试验,提示病原菌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仍具有高度敏感性.经对症治疗后,治愈者51例,好转者15例,另有2例放弃治疗出院,总治愈率97.1%(66/68).结论 引发新生儿VAP的病原菌多属革兰阴性菌,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对该类病原菌仍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临床重视对新生儿VAP病原菌与药敏性的了解,对早期鉴别本病、指导用药治疗均具有积极意义.

  • 降低重症医学科呼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持续改进方法探讨

    作者:陈玉琴;胡艳荣;肖雪

    目的:研究降低重症医学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持续改进的方法与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6月本院重症医学科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前的45例机械通气病患为对照组,收集2013年7月至2016年3月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之后的机械通气病患为研究组.分析比较两组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结果:对照组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为5.0%,明显比研究组各时间段中的感染率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病患的常规感染控制工作中合理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可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风险.

  • 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价值体会

    作者:杨雪娥

    目的 探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6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78例患者予以分组研究,依照随机法分为参照组(n=39)、试验组(n=39).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5.1%)低于参照组(23.1%),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4.9%)高于参照组(79.5%),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价值极高,同时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借鉴.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机械通气的护理

    作者:郑九英;罗文;张帮船

    目的 分析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EICU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机械通气48小时以上发生VAP的80例患者的发病机制及相关因素,总结其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经过相关护理,80例VAP患者均脱机好转.结论 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促使患者康复.加强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对预防和减少VAP有重要意义.

  •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呼吸机相关性老年肺炎发病率的影响分析

    作者:侯恩萍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呼吸机相关性老年肺炎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随机挑选2016年到2018年在我院接受医治的机械通气病人640名,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在进行机械通气过程中,对照组病人应用以往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涉及到检测病人的所有生命体征,进行基本护理等;观察组病人则以对照组为前提进行综合气道管理护理.结果 比较两组病人的VAP出现几率、呼吸机使用寿命以及病人满意度,观察组病人的医治成效显著的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进行呼吸通气的老年病人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高效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出现几率以及死亡率,可以显著减短机械通气时间,提升病人满意度,可以在临床中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的因素分析

    作者:陈贤泽

    目的 研究和分析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的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7年2月的63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采取有效的护理方式.结果 63例患者只有10例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结论 在临床治疗中,产生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因素比较多样,包括患者自身因素、环境因素、误吸不当等因素,对于治疗这种疾病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 加强消毒隔离及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作者:李妍

    目的 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相应消毒隔离和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 对我院儿科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临床特点、病原菌感染情况、护理对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机械通气时间长、基础疾病多患儿容易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6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中40例患儿为各种病原菌混合感染,6例患儿为单一病原菌感染,其中占前三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假丝酵母菌.结论 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消毒隔离、临床护理进行强化,实现对感染有效增强的同时促进患儿机体抵抗力提升,终实现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有效预防.

  • 重型脑外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措施探讨

    作者:张霞;王洪娜

    目的 探讨重型脑外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措施,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分析255例符合入组标准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针对性护理方法干预,观察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并探讨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结果 患者VAP发生显著下降趋势;重型脑外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包括气道损伤、不规范用药、不良卧位、营养不良、外源性交叉感染、基础疾病.结论 针对重型脑外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制定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重型脑外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综合护理对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分析

    作者:李圆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对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小儿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跟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小儿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平均恢复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恢复状况,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3608 条记录 170/181 页 « 12...167168169170171172173...18018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