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菟丝子黄酮成分对小鼠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

    作者:

    目的:探讨中药菟丝子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利用酶联检测仪检测其对ICR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影响.结果:中药菟丝子黄酮成分对TNF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对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可能是中药菟丝子抗癌活性的作用机理.

  • 加味三青饮治疗先兆流产32例

    作者:楼月芳

    加味三青饮是国家级名老中医裘笑梅主任医师所创制,具有清热滋阴,补肾安胎之功,专为阴虚内热型先兆流产而设。笔者在临床中运用此方加减治疗阴虚内热型先兆流产32例,疗效确切,特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 本组均为门诊病人,年龄大34岁,小21岁;有人流、药流史22例,无流产史10例;病程长15 d,短者1 d;均经过B超检查排除死胎和宫外孕。临床表现:停经后阴道少量出血,伴有下腹轻微疼痛,腰酸及下坠感,口渴、溲赤、便干,舌红少苔脉滑数,B超提示宫内活胎,符合先兆流产的诊断,中医辨证分型为阴虚内热型。2 治疗方法 以加味三青饮加减。基本方为:冬桑叶20 g,淡竹茹10 g,丝瓜络10 g,生白芍15 g,熟地15 g,菟丝子20 g,仙鹤草20 g,槐米炭15 g,杜仲15 g。加减:伴恶心呕吐者加川连3 g,苏叶10 g;兼气虚者加太子参30 g,麦冬15 g。10剂为1个疗程。

  • 健脑补肾汤加味治疗中风后小便失禁经验

    作者:周广宏

    健脑补肾汤是山东省济宁市已故著名老中医、主任医师王作人先生主治腰膝软、头痛如空、多梦失眠、小便频数等症的经验方.其方药有:川断15 g,杜仲15 g,枸杞子15 g,菟丝子 30 g,五味子12 g,女贞子15 g,桑椹子30 g,益智仁15 g,桑寄生15 g等药组成.近年笔者以健脑补肾汤为主治疗中风后小便失禁,临床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 不射精2例治验

    作者:周美利;唐泉林;王鸿君;王清

    不射精症临床少见,现将所治2例功能性不射精报道如下:例1:王某某,男,38岁,军人.因同房时不射精,于1996-03-06来院初诊.患者结婚10 a,夫妻在一起生活5 a.婚后同房不射精,无快感,对性生活无要求.其妻因此未孕.间有梦遗,每15 d左右1次.化验结果:精子数量及成活率均属正常范围.在几家大医院泌尿生殖系统专科检查,医师都认为:系功能性疾病.无特殊办法,建议中医治疗,求余诊之.余见其体质肥畔,腰以下有冷感,舌尖红,口渴不欲饮,脉沉迟尺脉弱.考虑为肾阳虚弱,拟温补肾阳.以右归饮加味10剂.处方:附片9 g,山药30 g,杜仲12 g,枸杞12 g,当归15 g,肉桂6 g,熟地15 g,萸肉10 g,菟丝子15 g,川续断15 g,韭子10 g,肉苁蓉12 g,巴戟天12 g.

  • 对药典中菟丝子炮制方法商榷

    作者:张德昌;曹谷珍

    我们认为《中国药典》2000年版Ⅰ部中菟丝子所规定的“盐炙法”[1]之炮制方法值得商榷,其“盐炙法”若改为“酒炙法”则更具临床实用意义。1 以古人之经验为商榷的基础 菟丝子以酒炮制是古代医家长期临床运用的经验之结晶,早在公元3世纪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就记载“菟丝子,酒渍服”。后来梁*陶弘景对酒制菟丝子的意义作了概括性的论说,在其《本草经集注》中说:“宜丸不宜煮,得酒者良”。此后,各时代的医家几乎都使用了酒炮制菟丝子的方法,只是炮制的具体操作方法不完全相同罢了。唐*孙思邈在其《千金方》中载:“暖酒渍经一宿,漉出,暴微白捣之,不尽者,更以酒渍,极易碎。”宋*陈师文等医家提出了菟丝子酒渍还需结合火制,相当于现代的“酒炙法”,其《和剂局方》中强调:“菟丝子,凡使,先以水洗,澄汰去沙土了,却以好酒浸一昼夜,漉出蒸过,乘热杵为粗末,烘干。”元*朱震亨在其《丹溪心法》中也有类似记载:“酒浸,研焙,取末”。明*朱棣强调酒浸后炒用,其《普济方》中载:“菟丝子,洗净,用酒浸三宿,炒,杵末。”清*吴仪洛还强调酒制应密闭贮藏的要求,他在《本草从新》中曰:“菟丝子,拣去杂子,酒浸洗晒干,放瓷器内勿使出气,入煎剂,再微炒研破,若入丸,需另磨细末”《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

  • 正交设计法优选盐菟丝子的微波炮制工艺

    作者:陈建真;陈彬;宋玉良;余欢欢

    目的 研究盐菟丝子较佳的微波炮制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法,以黄酮含量为指标,探究微波强度、炮制时间、盐用量对菟丝子盐制工艺的影响.以芦丁作为对照品,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显色法,测定盐菟丝子总黄酮含量.结果 盐菟丝子较佳的微波炮制工艺条件是:盐用量为药材3%,盐水闷润2h后于微波炉内中火炮制3min,得到炮制品,干燥处理.结论 该法简单易行,条件可控,可作为盐菟丝子的炮制方法之一.

  • 中药菟丝子炮制前后脂肪油含量的比较

    作者:郜新莲;刘艳芳;张振凌

    目的 比较研究菟丝子炮制前后脂肪油含量的变化.方法 索氏提取法测定脂肪油含量.结果 生品中脂肪油平均含量为5.97%.经炮制后菟丝子炮制品脂肪油的平均含量在5.21% ~6.61%之间.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盐制品>酒制品>生品>清炒品>水煮品.结论 炮制对菟丝子脂肪油含量有一定影响.

  • 菟丝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

    作者:郭澄;王雅君;张剑萍

    菟丝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药用历史悠久.我们前期的研究表明[1,2],古代使用的菟丝子为菟丝子属Cuscuta多种寄生植物的种子,分大粒菟丝子和小粒菟丝子二种,前者为金灯藤C.japonica,后者为菟丝子C.chinensis,而目前形成商品的还有南方菟丝子C.australis.近年来我们对菟丝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现结合国内外研究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 菟丝子及其伪品的性状鉴别

    作者:魏清

    植物菟丝子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的功效,随着用量的增加,伪劣掺杂现象极为普遍,现将正品及其伪品药材性状特征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菟丝子 伪品 鉴别
  • 几种常用中药及其伪品的性状鉴别

    作者:黄枝优;黄澜涛

    1何首乌与伪品酱头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呈不规则纺锤形或团块状.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皱缩不平,有浅沟、并有横长皮孔及细根痕.药材多已切成纵或横片,以横切片为常见,切面浅红棕色或浅黄棕色,显粉性.切面凹凸不平,显"云锦状纹",为中央一较大中心柱及其外围类圆形的异形维管束所构成.切面外缘红棕色或红褐色,皱缩不平.体重质坚,气微,味微苦而甘涩.

  • 菟丝子及其掺伪品的鉴别研究

    作者:张桂芝;周鹏鹏

    目的:鉴别中药菟丝子的正品、掺伪品与伪品.方法:对菟丝子样品采用性状鉴别法、化学鉴别法和紫外光谱法进行鉴别.结果:菟丝子正品、掺伪品及伪品在性状、化学反应及紫外光谱特征方面均存在着明显差异.结论:购于安徽省亳州市的菟丝子是掺伪品,其中的菟丝子是杯花菟丝子Semen Cuscutae Cupulata,而不是<中国药典>收载的菟丝子Semen Cuscutae Chinensis;伪品为其它科属植物的种子.

    关键词: 菟丝子 掺伪品 鉴别
  • 一种伪品菟丝子的鉴别

    作者:朱利祥;杨令家;纪长龙

    菟丝子功能为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用于阳痿遗精,尿有余沥,遗尿,尿频,腰膝酸软,目昏耳鸣,肾虚胎漏,胎动不安,腰肾虚泻.外治白癜风.<中国药典>2000版Ⅰ部收载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的干燥成熟种子.菟丝子药材疗效确切,广泛用于补肾方剂,深受临床患者欢迎.市场上曾多次发现菟丝子混淆品有欧菟丝子、南方菟丝子、日本菟丝子、大花菟丝子、金灯藤干燥种子等.上述混淆品菟丝子有关资料已有过详细报道,本文不再一一赘述.这里就我地区在药品检查中发现的一种伪品菟丝子作以下阐述:

  • 天仙子及易混品的鉴别

    作者:朱晓平;庞运同;张桂玲

    天仙子是一种较常用的中草药,其毒性较大,属国家规定的毒性中药管理品种.<中国药典>所载内服剂量0.06~0.6 g,一般不入煎剂.但天仙子药材外观与菟丝子、地肤子、补骨脂相似.尤以菟丝子易混淆.有多起误将天仙子当菟丝子;地肤子当天仙子误服中毒的案例.为确保临床用药安全.现将其鉴别如下:

  • 几种中药的水试鉴别法

    作者:卢美娇

    水试鉴别中药是利用某些中药在水中的各种特殊反应和变化,作为找出某些中药的特征的方法之一。利用水试法鉴别中药,早在我国《神农本草经》一书中就记载有“[]秦皮以水浸之,飞青”,即是现在鉴别秦皮所说的秦皮水浸液的荧光反应。《图经本草》对鉴别熊胆亦记载有“取粟颗汗,滴水中,一道线不散者为真”等。这些对后世利用水试鉴别中药开创了先例。水试法是经验鉴别中药品质优劣和真伪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1 玄参 取玄参浸入水中,水应显黑色。2 苏木 取一小块投入热水中,水液呈鲜艳的桃红色后转深红色。3 吐丝子与紫苏子 分别取样品用开水浸泡后,菟丝子表面有粘性,加热煮至种皮破裂时露出白色卷旋状的胚,形如吐丝;而紫苏子开水浸泡有一定香气,无粘性,无吐丝状。4 乳香与没药 乳香投入水中吸水后变为乳白色,共研成为白色乳汁;没药入水中后不变色,与水共研成黄色乳汁。5 红花 取本品少许入水中,柱头膨胀成喇叭状,水被染成黄色,不沉淀,水面无油状物飘浮。

  • 山东4种菟丝子及其混淆品鉴别研究

    作者:林慧彬;林建群;张传义

    目的:通过实验为菟丝子类药材的鉴别提供资料和依据。方法:在对山东菟丝子资源及药材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对该省分布的4种菟丝子及其混淆品进行了鉴别研究,并给出了主要性状特征的鉴别检索表。结果与结论:山东4种菟丝子及其混淆品在性状特征方面均有差异

  • 几种中药材简易水试鉴别法

    作者:金胜基;陈灿辉

    水试法是利用某些中药材遇水后产生的特殊变化(理化反应现象)来鉴定其品种真伪,质量优劣的方法.现介绍几种方法如下.1 粘液反应法某些中药含粘液质、遇水膨胀.如菟丝子沸水浸泡,手摸粘滑,加热煮至种皮开裂时,可见白色卷旋状的胚伸出皮外,形如吐丝;血竭入水软化发粘,而不应溶解;通草遇水滑腻;山药、石斛遇水而粘腻.

  • 菟丝子及其几种伪品简易鉴别

    作者:李宁宇

    菟丝子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于山东、河北、山西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 1997~1999年菟丝子商品药材调查

    作者:叶敏;阎玉凝;杨雁芳

    的:了解全国菟丝子商品药材状况。方法:收集全国各地菟丝子商品药材样品,并采用粉末显微组织鉴定法进行品种鉴定。结果:收集到全国21个省市41份药材。结论:南方菟丝子为目前菟丝子商品药材的主流品种,药典收载品种则渐趋少用。此外,菟丝子药材掺伪严重,质量低劣。

  • 中西医结合治疗黄褐斑32例

    作者:楼月芳

     黄褐斑是一种发生于颜面部的色素障碍性疾病,好发于成年女性,常见于经期、妊娠期及更 年期,影响容貌美观。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黄褐斑,取得一 定疗效,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  本组32例均为女性,年龄20~30岁9例,30~40岁17例,40岁以上6例;病程长为8 a, 短15 d。2 治疗方法2.1 中药治疗 以六味地黄丸合血府逐瘀汤 加减。方药为熟地、山药各20 g,山萸肉、丹皮、赤芍、桃仁、红花、柴胡、当归、川芎各 10 g,桔梗、甘草各6 g。随证加减:偏肾阴虚者加女贞子、旱莲草各15 g;偏肾阳虚者加 淡附片6 g,菟丝子15 g;气虚者加黄芪20 g,党参20 g,炒白术10 g;夹热者加山栀10 g ,黄柏10 g,知母10 g。15 d为1个疗程,1剂/d分两次口服。2.2 西药治疗 维生素E胶丸100 mg,2次/d 口服,另外把维生素E胶丸用针刺破,加入适宜患者肤质的护肤霜中,外搽面部,每日早晚 各1次。

  • 山东4种菟丝子氨基酸比较研究

    作者:林慧彬;林建强;林建群;冉玫;李岩

    目的:通过实验为菟丝子类药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提供资料和依据。方法: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山东4种菟丝子16种氨基酸的含量。结果与结论:山东4种菟丝子的氨基酸含量均较高,其中以南方菟丝子Cuscuta australis R.Br.的含量为高。

    关键词: 菟丝子 氨基酸 分析
455 条记录 15/23 页 « 12...12131415161718...22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