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ROY适应模式在产后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梁银珠;袁洁;袁明珠;周映平;倪明军;陈瑞莲;周东胜

    目的 探讨ROY适应模式在产后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6月入住广东省第三荣军医院住院治疗的产后抑郁症患者82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护理)和干预组41例(采用ROY适应模式的护理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及健康状况问卷(SF-36)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Zung SDS评分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12周后得分[(45.68±4.21)分比(57.10±12.25)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2.682,P< 0.01);干预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14.074,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HAMD评分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12周后[(6.87±2.01)分比(21.15±4.86)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2.341,P<0.01);干预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11.074,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SCSQ得分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12周后积极评分[(21.50±5.20)分比(18.71±5.4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0,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比较积极和消极评分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3.257、6.754,均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④SF-36得分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12周后生理功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0.05).对照组干预前和干预12周后各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干预组干预前和干预12周后得分比较,除生理职能、活力改善外,其余各项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 0.01).结论 ROY适应模式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增强患者对各种刺激的适应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Roy适应模式实施心理舒适护理在产后抑郁症患者中应用的效果

    作者:卢雪珍;陈文霞;吴辉霞

    目的 探讨Roy适应模式实施心理舒适护理在产后抑郁症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人住惠州市复员退伍军人医院的78例产后抑郁症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Roy适应模式中的心理舒适护理措施.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8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及护理满意度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护理干预8周后,观察组HAMD得分[(13.24±1.34)分]低于对照组[(20.27±1.52)分]和护理干预前[(22.36±2.14)分](t=9.68、13.07,P<0.05);EPDS得分[(12.45±1.70)分]低于对照组[(18.56±2.84)分]和护理干预前[(20.54±2.76)分](t=8.79、11.57,P<0.05);HAMA得分[(12.27±2.80)分]低于对照组[(24.67 ±3.43)分]和护理干预前[(27.18±3.82)分](t=13.21、14.33,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SCSQ量表中积极评分[(16.03±4.21)、(21.47±4.23)分]及消极评分[(13.12±3.07)、(10.19±3.56)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8、3.37,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干预8周后SCSQ量表中积极评分[(21.47±4.23)分比(16.78±4.1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3,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7.44%比69.2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54,P<0.05).结论 运用Roy适应模式对产后抑郁症患者施行心理舒适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增强患者积极应对各种刺激的适应能力,并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产后抑郁症的临床分析

    作者:于楠

    1 材料及方法1.1 研究对象 2007年1月~2009年5月在我院妇产科早产及足月分娩产妇180人.其中早产产妇30人,足月产150人.产妇产前均无精神病史.

  • 三种社会因素与妇女产后抑郁症的关系分析

    作者:王瑞青;雷红

    在社会日益发展,生活质量越来越提高的今天,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产后抑郁症作为产科和心理学的边缘科学日益成为研究热点.产后抑郁症虽是一种良性精神疾患,但其发生率高达10%~30%[1],又具有多发病常见病的特点,它不仅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家庭生活的稳定.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针对产妇的心理适应不良或致病因素进行预防性心理干预,以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 心理护理预防产后抑郁效果分析

    作者:蒋惠芬

    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13%[1],主要表现在焦虑和抑郁心境,易怒、失眠、疲倦、食欲下降、缺乏信心、无望感,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影响婴儿生长发育及心理、行为的发展,也影响了家庭关系.为了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选取在本院住院分娩的产妇56例,实施心理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产前心理护理措施对产后抑郁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作者:李阳玲

    目的 探讨产前心理护理对产妇产后抑郁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医院收治的70例产妇作为试验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产前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结果 观察组产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抑郁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前心理护理能够明显降低产妇产后的抑郁症发生率.

  • 柴胡疏肝散联合逍遥散治疗产后抑郁症疗效临床研究

    作者:李洁

    目的 探讨柴胡疏肝散联合逍遥散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柴胡疏肝散联合逍遥散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焦虑、抑郁症状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柴胡疏肝散联合逍遥散对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后,有利于缓解患者抑郁症状,安全性高.

  • 家庭化护理对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作者:曾沙;王蕾

    目的:分析探讨家庭化护理对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于我院生产的507例初产妇,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53)和对照组(n=254),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家庭化护理。分析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病率、护理前及护理后第42 d产后抑郁程度。结果护理后第42 d,观察组抑郁程度和抑郁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化护理能有效的预防和降低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改善产妇产后的抑郁程度。

  • 产后抑郁症的妇科护理体会

    作者:郭焦枝;毛英樵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诱因及护理策略。方法对我院36例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结果通过护理人员对36例产后抑郁症的患者实施对症护理和健康宣教后,情绪均好转,能积极阳光的主动爱护婴儿,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产后抑郁症严重威胁着母婴身心健康,针对病因进行科学有效的预防及护理干预,产妇均能走出阴霾,积极阳光的面对生活。

  • 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作者:王祯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40例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SDS 得分、生存质量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消除产妇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率。

  • 音乐调理对孕期焦虑症和产后抑郁症防治的临床研究

    作者:章萍

    目的 探讨音乐调理对孕期焦虑症和产后抑郁症防治的疗效.方法 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5月门诊参加焦虑筛查的孕妇,焦虑筛查结果发现孕妇有孕期焦虑症,选出1000例,分为两组,其中500例是同意音乐调理作为实验组,另外500例不同意音乐调理作为对照组,音乐调理对治疗孕期焦虑症及预防产后抑郁症的疗效进行追踪随访,持续追踪至孕妇分娩后3个月.结果 实验组完全治愈90例,焦虑症没有加重10例,明显缓解400例,产后抑郁0例,调理有效率90%,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0.对照组完全治愈0例,有缓解100例,加重300例,产后抑郁100例,调理有效率20%,产后抑郁症发生率2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音乐调理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孕产妇容易接受,复发情况更少,是治疗孕期焦虑症和产后抑郁症的首选方法.

  • 协同护理模式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效果观察

    作者:王涛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效果。方法120例孕8周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孕产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协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产后6周对两组产妇进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调查,并分析比较两组的抑郁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6周的EP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产后6周抑郁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产妇进行协调护理,能显著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的效果观察

    作者:王海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6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仅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入院前后两组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的评分,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入院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4周后,观察组HAMD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心理护理能促进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

  • 围生期心理护理干预减少产后抑郁症的效果观察

    作者:韩新

    目的:探讨围生期心理护理干预减少产后抑郁症的效果。方法选取了2012年2月~2013年8月本院住院分娩的产妇122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其中对照组产妇在产后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护理后对两组产妇进行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并观察统计其抑郁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在EPDS评分上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后抑郁症产妇4例,发生率为6.6%,低于对照组的14.8%(9/61),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产妇围生期的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况,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

  • 产后抑郁症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

    作者:马春玲;孙瑞萍

    目的 研究产后抑郁症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把124例患有产后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62例给予常规产后检查,实验组62例给予常规产后检查并联合社区护理干预措施.两组分别在产后7 d和产后28 d按照抑郁自评量表标准以及爱丁堡抑郁量表标准进行评分.结果 进行社区护理干预措施21 d后,实验组两种评分标准都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对患有产后抑郁症的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措施,能使症状显著改善,可以显著增加产妇的生活质量.

  • 护理模式与产后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季爱云;吴宏荷

    目的 探讨产科护理模式与产后抑郁症相互关系.方法 对观察组218例实施以产妇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努力改善产妇的社会心理因素,对照组218例实施传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的社会心理因素,将两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以产妇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产后抑郁症发病率为5.5%,明显低于对照组18.3%的发病率,经统计学分析,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以产妇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与传统的护理模式相比,更能改善产妇的社会心理凶素,明显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病率.

  •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探讨

    作者:张莉;赵金霞

    目的 探讨产后抑郁症的护理措施.方法 100例产后抑郁症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给予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同时加入全方面优质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及医学常识普及等综合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抑郁药物加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100.0%、护理满意率为9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0%、护理满意率为80.0%,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后抑郁症产妇实施全面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产妇产后心理障碍,提高了生活质量,值得广大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实施.

  • 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认知干预对产后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

    作者:钟秋园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认知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疗效,并观察患者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14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加用认知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加用认知干预及重复经颅磁刺激。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疗效,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观察治疗后抑郁评分的差别,同时观察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结果两组干预前SCL-90评分中总分、阳性项目及阳性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CL-90评分中总分、阳性项目及阳性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认知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效果明显,且能显著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临床中可以积极开展应用。

  • 社区康复在孕妇产后抑郁症恢复中的作用

    作者:刘红菊

    目的 探讨社区康复在孕妇产后抑郁症恢复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产后抑郁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 观察组在经过社区康复护理后HAMD值和HAM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康复护理干预对孕妇产后抑郁症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 孕期抑郁症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

    作者:彭敏;陈燕桢

    目的 探讨孕期抑郁症与产后抑郁症发病情况的关系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578例孕妇进行自评量表(SDS)的评定.抑郁症筛查阳性者此后每周进行1次SDS的评定,直至分娩前.然后总结及归纳抑郁症筛查阳性者的相关因素.并于产后6周时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定,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孕期抑郁症筛查的阳性率为19.9%,其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抑郁症筛查的阴性者的4.460倍,产后抑郁症发病的相关因素多方面.结论 孕期抑郁症发病率较高,同时可导致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应及时纠正及重视其发生的相关因素.

1390 条记录 14/70 页 « 12...11121314151617...697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