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新生适应4剂预防针

    作者:武雅学

    深夜,精神科急诊突然送来了一个大吵大闹,情绪非常激动的小伙子.他叫小刘(化名),今年18岁,是某大学的一年级学生.送他来的同学、老师以及随后赶到的父母都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幺,都说他这一周情绪变得很不好,某天晚上突然就在宿舍里冲动起来,大声叫喊,一会儿哭一会儿笑,而且越劝情绪就越激动……

  • 从急诊住院患者的调查看精神科专科医院的管理

    作者:潘轶竹;王刚;马征;朱辉;尹利;及晓;李京渊;李小强;李广泽;陈媛;梁瑞芳

    目的 对经精神科急诊就诊后留院治疗(留院观察或抢救:半封闭急诊病房)及住院治疗(封闭式住院病房)的患者,就两种留在医院治疗的方式选择上,影响直接住院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提供管理策略,为患者进行更好的服务.方法 2016年1月19日~5月10日在北京安定医院急诊就诊留院及住院患者共868例,使用自编调查表对影响直接住院的患者躯体因素、家属因素和其他因素3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 留院237例(27.3%),住院631例(72.7%);需要留在医院治疗的总体患者女性(54.95%)多于男性(45.05%),留院女性(63.29%)远多于男性(36.71%),住院女性(51.82%)多于男性(48.18%);首诊:留院100(32.79%),住院205(24.33%);伴有躯体疾病:留院86(36.29%):住院92(14.58%),糖尿病、高血压常见,留院的程度重;影响患者不能直接住院的家属及其他因素中,家属要求陪护患者常见,其次是病房没有床位.结论 调整病房结构;加强全体精神科医生的高血压、糖尿病的诊疗培训,加强精神科急诊医生其余合并躯体疾病的培训;就家属能否住院陪护进行论证,找到适合的管理方法,解决影响直接住院的因素、提升患者满意度.

  • 安全转运路径在精神科急诊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刘敏

    目的 探讨在精神科急诊患者院内转运中实施安全转运路径的效果及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6月由该院急诊科诊治后转运入院的精神科急诊患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转运模式.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月精神科急诊患者40例为试验组,采用安全转运路径转运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院内转运中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及接收科室对转运工作的满意率.结果 试验组精神科急诊患者转运途中意外事件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P<0.05),试验组接收科室对转运工作满意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P<0.05).结论 在精神科急诊患者院内转运中实施安全转运路径模式,能明显减少转运中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提升转运工作满意度.

  • 精神科急诊的接诊风险及应对措施

    作者:洪小美;陈晓云;谢惠云

    目的::探讨精神科急诊的接诊风险及应对措施。方法:对127例精神科急诊患者的接诊风险及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27例精神科急诊患者的接诊风险主要表现为兴奋冲动、暴力言行、自伤、自杀、病情危重等,经过有效的干预后,保证了患者及医护人员双方的安全。结论:正确的接诊方式和科学的应对措施可避免精神科急诊患者及医护人员不受意外伤害。

  • 精神科急诊风险评估及护理干预

    作者:张淑芳;王爽

    目的 建立适用于精神科急诊患者风险评估体系,并评价其在精神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于突然发病、病情急剧变化、危及自身或他人的安全、需要采取紧急处理等方面精神科急诊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分析.结果 精神科急诊患者安全保障与及时进行风险评估,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护理人员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等因素有关.结论 及时评估患者所面临的风险,迅速判断意识,了解主诉;实施适当、有效的治疗;挽救生命、减轻痛苦;为患者继续门诊、住院、转诊提供服务,能有效保证急诊精神患者的安全.

  • PDCA管理模式在精神科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丁玲

    目的 探讨PDCA管理模式在精神科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急诊的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精神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找出事件危险度及可干预性措施条目,确定干预措施及实施方法.统计全部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风险等级评估.结果 实施PDCA管理后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共3件,发生率为0.02%,明显低于对照组(11件,0.09%),严重不良事件无,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士预检分诊,研究组中风险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高风险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急诊科护士对风险等级的评估能力与干预能力提高,评分准确性由96.99%提高至98.99%,评分时间缩短为(9.89±2.04)min,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7年列入提前干预措施人数4406例,约占总就诊人数的35.48%.结论 精神科急诊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评估素养,可以有效的防范风险及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男性精神科急诊住院病人200例分析及护理

    作者:王兴成;崔玉霞

    精神科急诊在精神科临床工作中极为常见,其异常言语行为、情绪反应严重危害着他人及自身的安全,给护理工作增加了困难.为提高精神科急诊病人护理质量,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现将医院近3年来,急诊住院的男性病人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 精神科急诊抢救中的自杀32例分析

    作者:钟华

    精神科急诊是精神科临床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其所处理的问题往往较内、外科急诊更为复杂,也更为严重.除需处理病人的内、外科问题外,更需处理病人的精神科问题,即思维、情感或行为方面的异常,而危重病人的抢救则又是急诊工作的重中之重.

  • 精神科急诊患者自杀自伤行为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作者:李广泽;潘轶竹;马征;朱辉;付彤;李颖;及晓;李京渊;李小强;王威;尹利;陈媛;田腾飞;郑伟

    目的:对精神科急诊患者自伤自杀行为发生及相关因素进行初步调查。方法:采用自杀危险因素评估表对精神专科医院急诊非取药患者1325例进行评估,并根据评分将其分为自伤自杀组146例(评分≥21分)和非自伤自杀组1179例(评分≤20分),分别对两组社会人口学及疾病学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女性就诊者自伤自杀行为高于男性(χ2=6.158,P <0.05),白天就诊者高于其他时间段就诊者(χ2=27.740,P <0.001),父母关系不和的就诊者高于父母关系好的就诊者(χ2=9.771, P <0.01),存在疾病诱因的就诊者高于无疾病诱因的就诊者(χ2=15.134,P <0.01),多次发病的就诊者高于首次发病的就诊者(χ2=8.578,P <0.05),临床诊断焦虑抑郁状态的就诊者高于其他临床诊断的就诊者(χ2=125.203,P <0.001)及有躯体疾病的就诊者高于无躯体疾病的就诊者(χ2=9.039,P <0.05)。结论:女性、发病诱因、发病次数、躯体疾病、父母关系、就诊时间及焦虑抑郁状态是精神科急诊患者发生自伤自杀行为的主要相关因素。

  • 5年精神科急诊抢救的急重症患者情况分析

    作者:李小强;李广泽;潘轶竹;马征;朱辉

    目的:分析5年来精神科抢救的急重症患者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精神科急诊抢救的患者情况. 结果:5年来精神科急诊抢救的急重症患者463例(男314例,女149例);急诊抢救的主要原因依次为酒精戒断(240例,男231例,女9例)、过量服药(198例,男67例,女131例)及伴发躯体严重情况(25例);急诊抢救时65.9%(3095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仅10.1%过量服药患者出现谵妄或昏迷;因各种原因在精神科急诊抢救的患者均以春季为多;病情转归为稳定或好转424例(91.6%),加重或恶化39例(8.4%). 结论:精神科急诊抢救的急重症患者中酒精戒断者多于过量服药患者;过量服药患者较少出现重度意识障碍;春季抢救的病例数多,伴有躯体严重情况患者的躯体问题更加复杂多样.

  • 精神障碍患者攻击风险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关系

    作者:李颖;潘轶竹;马征;朱辉

    有暴力攻击行为的精神障碍患者是否都存在相似的甲状腺素水平改变?如果有,是否可作为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生物学标志?本研究拟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 精神药物中毒抢救54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伟航;宋宝华;陈浙丽;黄刚;宋光明;陶百平

    精神药物中毒抢救常见于精神科急诊或住院部.作者汇集了近十年内本院因精神类药物中毒抢救的临床资料54例,现报道如下.

  • 左氧氟沙星致幻视一例

    作者:李颖;潘轶竹;马征;朱辉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76岁,就诊前3d因感冒发热,在社区诊所连续3d输左氧氟沙星治疗,每日输液1次,每次药量不详.输液第1天晚上出现眼前凭空看见降落伞样白色絮状漂浮物,患者并未在意.输液第2天患者能凭空看见活动的人物、马匹等,为正常大小及颜色,生动鲜活,光线暗处尤为明显,无伴随声音.患者感到恐惧、害怕,为此失眠,无食欲.输液第3天晚上,患者因凭空看见一陌生男子在孙女房间而害怕,并大声呼救,家人觉患者异常送来精神科急诊就诊.起病以来,进食略减少,睡眠欠佳,二便如常.既往高血压病10余年,口服硝苯地平治疗,糖尿病5年,口服二甲双胍治疗,房颤3年,服华法林治疗,上述疾病病情平稳.

  • 精神科急诊患者攻击行为危险因素的初步研究

    作者:王威;潘轶竹;马征;朱辉;李广泽;付彤;李颖;及晓;李京渊;李小强;尹利;陈媛;田腾飞;郑伟

    目的:对精神科急诊患者攻击风险行为的发病相关因素进行初步调查研究。方法1325例精神科急诊非取药患者接受一般情况调查、攻击风险评估表(ARAS)、简明精神评定量表(BPRS)、YOUNG 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评估。根据 ARAS 评分分为非攻击组(评分Ⅰ~Ⅱ级)和攻击组(评分为Ⅲ~Ⅳ级),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攻击组与非攻击组比较有多个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包括:性别、婚姻状况、职业、是否在职或在读、家庭收入、就诊季节、发病诱因、来诊目的、临床诊断、用药、给药途径(肌肉给药、口服给药)、急诊后去向(住院、留观、回家),以及受教育年限、BPRS 总分、YMRS 总分。结论男性、离异、无业、低收入、低教育水平、幻觉妄想状态、躁狂状态等,是精神科急诊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风险因素。

  • 精神科急诊绿色通道在暴力攻击行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作者:卢芸凌;卢小明;余敏;江妙玲;陈翠薇;戴莲娣;黄雄;林建葵

    目的 探讨精神科急诊绿色通道在暴力攻击行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7月至9月收治的170例有暴力攻击行为的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常规精神科急诊护理流程;2015年10月至12月收治的170例有暴力攻击行为的患者为研究组,接受精神科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急诊停留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暴力攻击行为发生率为0.5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9%(P<0.05).研究组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8.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53%(P<0.05).结论 精神科急诊绿色通道流程可缩短暴力攻击行为患者的急诊停留时间,降低暴力攻击行为发生率.

  • 综合医院精神科急诊精神障碍现状调查

    作者:汪辉耀;聂虎;郭万军;李涛;况伟宏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急诊科精神疾病患者的病种分布及其诊治情况.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4年7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精神科诊断室就诊的精神疾病患者,采用自编调查表收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和诊治情况等信息.采用Pearson x2检验比较各病种相关因素的组间差异.结果 1年时间内,共有520例精神疾病患者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精神科诊断室,其中男性212例(40.8%),女性308例(59.2%);病种主要为“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175例,33.7%),“心境障碍”(106例,20.4%),“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113例,21.7%)三类,诊断为待诊状态的有50例(9.6%).520例患者中,168例(32.3%)办理入院进一步治疗,在急诊临时用药方面,抗精神病药(130例,25.0%)和苯二氮卓类药(218例,41.9%)的使用频率较其它类药物高.结论 综合医院急诊科常见精神疾病病种主要为“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心境障碍”“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三大类,但各有特点,且有部分患者诊断不明确,应根据各病种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干预.

  • 42例精神科急诊患者的临床分析

    作者:毛莉;许秀峰;梁志中

    为了探讨影响精神科急诊就诊的因素及治疗策略, 对人群特点进行临床描述,对1998年12月~1999年10月精神科急诊患者42例进行调查.结果 :神经症占38.1%,神经内科联合会诊频率高,治疗以单一使用苯二氮卓类为首选.40. 48%需危机干预.无既往史、家族史,生活平稳,无烟酒嗜好,经济状况良好的人群较少接触精神疾病领域,遇到应激时急诊的可能性大,更需专业人员的帮助.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