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71例蒙古族迟发性性腺功能低下(LOH)患者4项激素水平测定分析

    作者:张保平;周银锁;宿瑞俊

    近年来,有关中老年迟发性性腺功能低下(LOH)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而对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探讨较多,实验室检测较少,有关蒙古族男性LOH的报道则更少,为此,我们收集、观察了71例蒙古族LOH血清中睾酮(T)、游离睾酮(fT)、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并与同龄蒙古族男性对照组数据进行对照比较,并探讨其中的关系.

  • 前列腺癌骨转移误诊1例

    作者:韩杰辉;刘和录;陈伟光;刘镇平;华建江;梁焕莲

    1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5年前患者发现关节疼痛,到医院检查,三大常规正常,尿酸287μmol/L,类风湿因子78 IU/ml,癌胚抗原2.08ug/L,AFP 1.9μg/L;在几间医院按类风湿给予治疗,其间患者因经常关节疼痛,2003年10月20日来我院检查,碱性磷酸酶4 380 U/L,骨胶原酶大于119μg/L,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大于152μg/L,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大于19.7μg/L,甲胎蛋白4.6 μg/L,癌胚抗原2.99μg/L,经深圳市人民医院外科门诊检查,收入院,确诊为前列腺癌骨全身转移.

  • 血清游离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铁蛋白、嗜铬粒蛋白A测定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马进;夏海平;马瑞;沈权

    目的:观察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及 fPSA/tPSA比值、铁蛋白及嗜铬粒蛋白(Cg)A在前列腺癌症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放射免疫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和前列腺癌症患者的血清tPSA、fPSA,并计算fPSA/tPSA比值。结果前列腺癌组与BPH组fPSA/tPS比值、铁蛋白、CgA水平差异显著(P<0.01)。结论运用fPSA/tPSA比值,结合tPSA、铁蛋白、CgA水平含量,可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特异性。

  • 血清PSA、fPSA/t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罗振国;王超;陶然;侯雪飞

    目的:研究血清PSA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tPSA (free- PSA/total-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和18例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fPSA/tPSA值,并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出PSA、fPSA/tPSA值在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差异.结果: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患者PSA、fPSA/tPS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PSA介于4- 10ng/mL时,两组患者的PSA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fPSA/tPSA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明显升高,fPSA/tPSA显著降低,当血清PSA介于4- 10ng/mL时,PSA对前列腺癌诊断无意义,但fPSA/tPSA有一定价值.

  • 联合检测血清CA199、FPSA、β2微球蛋白对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任佳银

    目的:探究分析针对患有前列腺癌疾病的患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即FPSA)、血清糖类抗原199(即血清CA199)、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研究.方法:将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接受笔者所在医院医治的53例患有前列腺癌疾病的患者及同时期的53例健康人员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同时将患者整合分配到试验检测组,53位健康人员分到常规对照组,两组的体检人员均使用常规的仪器来进行检测,检测其血清糖类抗原199、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β2微球蛋白的含量与阳性率.体检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各个指标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据统计,试验检测组患者在体检过程中血清糖类抗原199、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β2微球蛋白平均水平均高于常规对照组,试验检测组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99、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β2微球蛋白检测出阳性率分别为92.45%、71.70%、82.30%,均高于常规对照组的7.55%、9.43%、5.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癌疾病作为当前医学史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检测患有前列腺癌疾病的患者其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即FPSA)、血清糖类抗原199(即血清CA199)及β2微球蛋白含量对于患者的诊断具有很大的帮助,临床效果明显.

  • 游离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其比值对前列腺癌鉴别的临床意义

    作者:叶伟民;陆慧琦;韩焕兴;孔宪涛

    目的了解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总-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游离-PSA)以及F-PSA和T-PSA比值(F-PSA/T-PSA,F/T),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患者的鉴别价值。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疫技术,测定BPH和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T-PSA、F-PSA,并计算F/T比值。结果 123例BPH者的T-PSA为(6.5±3.1)μg/L,小于4 μg/L占66.7%;F-PSA为(1.38±1.18)μg/L,小于0.93 μg/L占63.4%;F/T为(21.2±3.3)%。59例前列腺癌患者的T-PSA为(36.41±22.17)μg/L,大于4 μg/L的占93.2%;F-PSA为(2.26±2.18)μg/L大于0.93 μg/L的占76%;F/T为(11.9±4.4)%。统计上F/T比值显著低于BPH组。T-PSA在4~10 μg/L时,F/T比值差异更明显。结论以T-PSA 4 μg/L、F-PSA 0.93 μg/L为临界值有意义;对T-PSA在4~10 μg/L时,结合应用F/T比值有利于对低T-PSA的前列腺癌患者及早作出鉴别。

  • F-PSA、T-PSA及其比值与前列腺疾病的关系

    作者:叶伟民;陆慧琦;朱烨;韩焕兴;仲人前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检测被公认为诊断前列腺癌的具临床价值的标志物,但其仅对前列腺组织特异而并非对前列腺癌特异[1],因此,前列腺良性疾病及其他因素也可导致血清PSA升高,检测PSA作为早期诊断指标缺乏足够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采取同时检测血清游离PSA(F-PSA)并计算F-PSA/总量PSA(T-PSA)比值(F/T比值)可有效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我们通过多年积累的资料,着重分析研究不同F/T比值与良、恶性前列腺肿瘤之间的关系.

  • 结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丁鸿燕;戴美杰;陈华云

    目的探讨结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cPSA)在前列腺癌中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前列腺癌(Pca)25例,前列腺增生(BPH)30例及正常对照组30例的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c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的浓度;计算f/t PSA比值并对tPSA、f/t PSA、cPSA进行统计学比较和ROC曲线分析.结果cPSA、tPSA在BPH组、Pca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5),若以cPXA15.75ng/ml作为截断点诊断Pca,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实验有效率各参数均比较理想,分别为79.17%,92.86%,90.48%,88.46%.另tPSA,cPSA,fPSA三者在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tPSA>cPSA>f/tPSA.结论cPSA在鉴别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建议临床以cPSA15.75ng/ml作为截断点,这能大幅度地提高cPSA对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前列腺活检.

  • VEGF、IGF-Ⅰ和f-PSA联检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玲芬;张瑾

    本文通过检测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的水平,探讨其组合检测对前列腺癌(Pca)的临床诊断价值.1 材料和方法1.1 对象 本院2010年3月~2012年6月泌尿科住院患者,其中Pca患者65例,年龄(53~90)岁,平均70.6岁;前列腺增生(BPH)患者54例,年龄(57~86)岁,平均67.3岁,所有病例组均经前列腺多点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切片确诊.健康对照组52名,年龄(61~82)岁,平均69岁,均来自本院体检中心作健康检查正常的老年人,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均在正常参考范围,既往无心肺等重要脏器疾患,无BPH等相关疾病(无自觉症状,直肠指检及B超检查均无异常.

  • PSA、fPSA检测和核素骨显像在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曹剑霞;李斌;高卉

    我们对73例确诊为前列腺癌(PC)患者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和核素骨显像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三者在诊断PC骨转移中的意义.

  • tPSA、fPSA与fPSA/tPSA联检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李斌;曹剑霞;高卉

    我们对133例前列腺病患者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及f/tPSA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联检来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特异性.

  • 血清PSA和f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何素彦;张红岩;胡越

    本文测定了45例前列腺癌患者和6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并计算比值,现报道如下.

  • PSA、fPSA双标记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符本琪;唐振林;余炜;迟殊;陈明曦;宋文忠

    目的:探讨PSA、fPSA双标记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DELFIA)技术在前列腺良恶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双标记DELFIA检测23例病理确诊的前列腺癌(PCa),4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及30例正常对照血清PSA、fPSA水平,并与化学发光分析(Immulite)比较.结果:PSADELFIA测定结果PCa组(158.39±92.55ng/ml)高于BPH组(9.00±10.61ng/ml)及对照组(1.17±0.69ng/ml),三组间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DELFIA与Immulite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呈高度正相关关系(r=0.954,p<0.001).PSADELFIA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55.0%;Immulite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47.5%.fPSADEKFIA测定结果PCa组(73.8±93.58ng/ml)高于BPH组(1.58±1.67ng/ml)及对照组(0.31±0.17ng/ml);三组间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BPH组及对照组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呈正相关关系(r=0.94,p<0.001),PCa组两种方法测定结果亦呈正相关关系(r=0.563,p<0.01).结论:PSA、fPSA双标记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一次检测可同时测出PSA及fPSA结果,这种分析对前列腺癌的检测有很高的敏感性.

  • f-PSA/PSA比值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意义

    作者:褚庆华;唐维雅;马淑珍;赵崇德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自被发现以来,受到临床上高度重视,经深入研究,目前已被公认为诊断前列腺癌(prostatic cancer,PCa)极具临床价值的指标。但PSA仅对前列腺组织特异而非PCa特有,作为早期诊断PCa的指标还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特别是血清中PSA在(4~10)μg/L时,PCa与许多良性前列腺疾病(尤其是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lasia,BPH)其值重叠。近期研究发现血清中PSA以不同分子形式存在,其主要与α1-抗糜蛋白酶(α1-ACT)和α2-微球蛋白(α2-MG)结合形成复合物,另外存在少量的游离PSA(free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f-PSA),正是f-PSA对区分BPH和PCa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对经临床医师行直肠指检(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DRE)后疑有前列腺疾患病人100例作血清PSA,f-PSA检测,算出fPSA/PSA比值,探讨与PCa的关系,报告如下。

  • 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时代国人前列腺癌获诊时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分析

    作者:周铁;蔡小兵;高小峰;许传亮;孙颖浩

    目的 分析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时代国人前列腺癌获诊时总PSA和游离PSA(fPSA)比值(%fPSA).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2月共908例患者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泌尿外科在直肠超声引导下行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术,所有患者均检测PSA、fPSA水平及前列腺体积,%fPSA定义为fPSA/总PSA.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活组织检查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310例,活组织检查阳性率为34.2%.当总PSA≤4 ng/mL、>4且≤10 ng/mL、>10且≤20 ng/mL、>20且≤50 ng/mL及>50 ng/mL时,前列腺癌活组织检查阳性率分别为12.0%(3/25)、17.5% (59/337)、21.5% (70/325)、53.8%(50/93)和100.0% (128/128).PSA灰区(>4且≤10 ng/mL)的前列腺癌患者的前列腺体积为(41.77±13.40) mL,显著小于前列腺良性病变患者的(51.52±21.42)mL(P=O.004 65).前列腺癌患者的%fPSA为11.9±6.2,显著低于前列腺良性病变患者的19.9±8.2(P=3.63×10-8).对于任何体积的前列腺,15%作为% fPSA阈值具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论 随着后PSA时代的到来,尤其是直肠超声引导的前列腺广泛活组织检查在国内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前列腺癌在PSA低水平时即获诊断.对PSA值处于灰区的患者,以15%作为前列腺活组织检查时%fPSA的参考阈值适合于国人.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黄国福;冷晓玲

    目的:探讨长期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8例晚期前列腺癌病例,实验组18例,对照组10例,对照组采用内分泌治疗及放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检查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水平,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治疗后 FPSA、TPSA 均显著降低(P <0.01)。治疗3、6、12、28个月时实验组患者的 FPSA、TPSA 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FPSA 及 TPSA 曲线图显示实验组各时间点的数值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骨髓抑制Ⅱ度和Ⅲ度患者总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2组患者凝血功能、胃肠道反应无显著差异(P >0.05)。肝功能检查见谷草转氨酶(AST)或谷丙转氨酶(ALT)水平轻度升高,经保肝治疗后好转,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优于单用内分泌及放射治疗,副作用以骨髓抑制为主。

  • t-PSA为4.0~10.0 ng/ml时f-PSA百分率对前列腺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谢克俭;潘芙蓉;管瑜

    目的为了明确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百分率鉴别t-PSA在4.0~10.0 ng/ml范围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的临床价值及确定f-PSA百分率异常的截断点.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t-PSA在4.0~10.0 ng/ml范围46例PCa和71例BPH患者血清t-PSA和f-PSA,并计算f-PSA百分率,同时比较不同水平f-PSA百分率的截断点对PCa诊断的价值.结果 t-PSA在4.0~10.0 ng/ml范围内,BPH组和PCa组的f-PSA百分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t-PSA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以f-PSA百分率<15%作为PCa诊断的截断点,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实验有效率分别为84.8%,88.7%,82.9%,87.2%.结论用f-PSA百分率鉴别t-PSA在4.0~10.0ng/ml范围的PCa和BPH,具有较大的鉴别诊断意义.建议临床上以f-PSA百分率<15%作为PCa诊断的截断点,能大幅度地提高t-PSA测试的特异性和PCa的检出率,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前列腺活检.

  • 抗生素及非甾体类消炎药对Ⅲ A型前列腺炎血清PSA及游离PSA的影响

    作者:王尉;胡卫列;杨槐;邱晓拂;张长征

    目的:探讨炎症性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ⅢA)患者经过抗生素及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及游离PSA百分率(F-PSAR)的变化.方法: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228例,应用抗生素及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4周,测定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后4周及8周的血PSA水平及F-PSAR,分析治疗前后血PSA水平及F-PSAR的变化.结果:在228例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中,血PSA治疗前为(3.51±3.03)μg/L,治疗后第4周为(2.75±2.84)μg/L,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F-PSAR由治疗前0.25±0.05升至0.27±0.03.其中PSA≥4 μg/L的患者占28.5%(65/228),在PSA≥4μg/L的患者中,PSA由治疗前(6.24±1.93)μg/L降至治疗结束后第4周(4.58±2.99)μg/L(P<0.05),PSA下降的幅度为(32.9±36.1)%;治疗后PSA<4μg/L患者占27.7%(18/65),F-PSAR由治疗前(16±9)%升至治疗结束后第4周(22±11)%(P<0.05),F-PSAR上升幅度为(51.4±25.8)%.上述指标在治疗后4周和治疗后8周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前列腺炎亦是血PSA升高的原因之一.在明确前列腺炎的诊断后,可以给予有效的抗感染及抗炎治疗,能显著降低血PSA水平及提高F-PSAR.

  • 复合PSA及相关指标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陈朝晖;赵军;吴健民;肖传国

    目的:研究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C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PSA(TPSA)值在0.2~21.9μg/L的血清值共152例,病理诊断证实21例为前列腺癌,131例为前列腺增生.Bayer化学发光法测得TPSA、游离PSA(FPSA)和CPSA,计算FPSA/TPSA比值.比较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CPSA、TPSA和FPSA/TPSA比值的ROC曲线下面积.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3者诊断前列腺癌准确性的差异.结果:CPSA、TPSA、FPSA/TPSA比值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1、0.799和0.376.在保持95%敏感性时,CPSA、TPSA和FPSA/TPSA比值的特异性分别为62.0%、57.0%和4.7%.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CPSA是好的前列腺癌诊断指标.结论:TPSA值在0~20μg/L时,CPSA和TPSA均较FPSA/TPSA比值更好地检出前列腺癌,且CPSA略优于TPSA.在保持同一敏感性时,CPSA较TPSA具有更高的特异性.

  • F-PSA/T-PSA比值提高灰区前列腺癌活检阳性率的研究

    作者:潘铁军;刘波;沈国球;文瀚东;涂忠;郭骏;杨家荣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一直以来作为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的肿瘤标记物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在一些良性前列腺疾病,特别是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BPH)的患者血清PSA也可升高,尤其当PSA处于4~10μg/L(即诊断灰色区域)时,诊断特异性降低.

65 条记录 2/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