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自控静脉镇痛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作者:王志强;郭翠容;陆立仁;何清明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复合恩丹西酮自控静脉镇痛对行剖腹产术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行剖腹产术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自控静脉镇痛组(P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每组100例,在剖腹产术前、产后第1天和产后第7天进行雌二醇、孕酮检测,测定剖腹产术前、产后第7天和产后第14天爱丁堡产后抑郁症量表(EPDS)评分和产后第14天抑郁症发病率情况,记录自控静脉镇痛后4h、8h、24 h、48 h产妇的线性视觉模拟法(VAS)镇痛评分.结果 P组术后4h、8h、24 h、48 h 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1),产后第1天、第7天P组的雌二醇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而孕酮明显低于C组(P<0.05);产后第7天、第14天P组的EPDS评分及PPD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恩丹西酮的自控静脉镇痛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作用可靠,是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病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 舒芬太尼复合布托啡诺用于老年妇科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徐玉民;孙灿林;谢国柱;李晓静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复合布托啡诺用于老年妇科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60例ASA Ⅰ~Ⅱ级拟择期行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S组给予舒芬太尼0.175μg/kg以及BS组给予舒芬太尼0.1 μg/kg和布托啡诺0.01 mg/kg行术后镇痛治疗,分别记录术后4h、8 h、12 h、20 h、24h、48 hVAS疼痛评分及Ramsay镇静、恶心、呕吐评分,患者总体满意度等.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S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S组(P<0.05),BS组镇痛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S组(P<0.05),BS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S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布托啡诺用于老年妇科手术后镇痛效果更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 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老年全髋置换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效果观察

    作者:姜红

    目的:观察并分析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老年全髋置换手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96例接受全髋置换手术后的老年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自控静脉镇痛,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经皮穴位电刺激进行辅助镇痛,对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经过48 h镇痛后,试验组应用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自控静脉镇痛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应用自控静脉镇痛总有效率为68.75%,其中试验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自控静脉镇痛总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自控静脉镇痛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全髋置换手术后应用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自控静脉镇痛临床效果较为明显,能够有效缓解疼痛,降低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整体过程安全可靠,患者及患者家属较为满意,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 不同剂量氟比洛芬酯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Δ

    作者:苗茜;高向利;戴丽;陈澜;阮颜梅;杨桃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氟比洛芬酯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各40例。A、B、C组患者分别给予氟比洛芬酯100、150、200 mg复合曲马多600 mg+昂丹司琼4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 ml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观察3组患术毕及术后4、8、24、36 h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静态和动态视觉模拟(VAS)评分,并记录术后36 h内切口、颈肩、季肋疼痛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毕,3组患者MAP、HR、静态及动态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24、36 h,B、C组患者的MAP、HR水平显著低于术毕时及A组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静态及动态VAS评分均显著升高,且A组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组患者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患者切口、颈肩、季肋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组患者疼痛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150 mg复合曲马多600 mg+昂丹司琼4 mg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舒芬太尼复合布托啡诺自控静脉镇痛在老年腰椎内固定术后的应用

    作者:吴勇辉;黄金平;龚耘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布托啡诺自控静脉镇痛在老年腰椎内固定术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老年腰椎内固定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舒芬太尼复合布托啡诺(B组).两组患者经诱导后,B组患者给予布托啡诺4mg+舒芬太尼100μ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S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100μ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两组患者首剂负荷量5 ml,维持量0.04 ml/kg,单次负荷量5 ml,锁定时间15 min,开始自控静脉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结束时(T0)、术后1h(T1)、术后4h(T2)、术后12h(T3)、术后24 h(T4)、术后48 h(T5)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BP)、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静态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T1~T5各时点的HR、MBP、RR均显著低于同组T0时,B组患者T1~T5各时点HR、MBP均显著低于S组,T1~T3各时RR均显著低于S组(P<0.05);两组患者T0~T5各时点的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1~T5各时点的VAS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T0时,且S组显著低于B组(P<0.05);B组患者T1~T4各时点的Ramsay镇静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T0时,且B组T1~T5显著高于S组(P<0.05).S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布托啡诺自控静脉镇痛在老年腰椎内固定术后具有较好镇痛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 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镇静效果研究

    作者:刘荣;罗振中

    目的:探讨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骨科择期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纳布啡组(N组)、舒芬太尼组(S组)及纳布啡+舒芬太尼组(NS组)。术后分别接受PCIA治疗。观察患者术后1,4,8,12,24 h时的生命体征,比较各时点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自控镇痛次数、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3组PCIA方案均能达到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N组患者4,8,12,24 h的VAS评分明显高于S组和NS组( P<0.05),S组患者4,8,12 h时Ramsay镇静评分明显低于N组和NS组( P<0.05);4 h后,N组患者自控镇痛给药次数较S组和NS组明显增多,NS组患者镇痛满意度明显优于N组和S组( P<0.01);NS组患者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N组和S组( P<0.01)。结论纳布啡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PCIA,镇痛效果强,舒适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氯诺昔康用于腹部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45例

    作者:蔡龙青

    目的 研究氯诺昔康对腹部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90例妇科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手术结束后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使用芬太尼和氯诺昔康自控静脉镇痛,治疗组首次静脉注射12 mg氯诺昔康,将40 mg氯诺昔康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 mL,以每小时2 mL静脉泵注射;对照组首次静脉注射0.05 mg芬太尼,将0.8 mg芬太尼加入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连接电子镇痛泵,基础剂量为2 mL/h,患者自控镇痛为每次0.5mL,锁定时间为15 min.于开始镇痛后4,8,12,24,48 h观察并记录患者疼痛视觉模拟(VAS)动态评分、PCA的次数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镇痛各时间点VAS动态评分和PCA次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诺昔康对腹部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推广.

  • 布托啡诺用于妇科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任海珍

    目的 探讨布托啡诺用于妇科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择期妇科手术后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布托啡诺组和芬太尼组,分别使用布托啡诺和芬太尼进行自控静脉镇痛,记录患者术后2,4,8,12,24,48 h各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不良反应和患者总体满意度等.结果 布托啡诺组术后12 h镇痛VAs评分低于芬太尼组,其他各时间点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镇静评分和患者总体满意度均高于芬太尼组,而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布托啡诺组少于芬太尼组.结论 布托啡诺用于妇科手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效果确切、安全可靠,不良反应低于芬太尼.

  • 氟比洛芬酯用于四肢手术的镇痛效应

    作者:张康秦;梁斌;郑恒兴;任应娜;苏利伟;武海龙;郁露;巩天升;乔英

    明确,不良反应少.

  • 奈福泮曲马多联合芬太尼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作者:徐学文

    奈福泮是一种镇痛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少的药物,我们比较了奈福泮、曲马多联合芬太尼[1]用于手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 骨科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并发症的护理

    作者:秦玉梅;姜红卫

    自控静脉镇痛是治疗骨伤病人术后疼痛的新方法,具有镇痛效果好,用药量少,血药浓度维持恒定,并可根据个体差异对止痛药的不同需要而投放用药的优点[1].但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头晕、嗜睡、恶心、呕吐、排尿困难、低血压、皮肤瘙痒、精神症状.

  • 布托啡诺与舒芬太尼术后自控镇痛的疗效比较

    作者:王桂林

    目的 探讨和比较布托啡诺与舒芬太尼用于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以2011-12/2012-12期间在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腹部手术的114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布托啡诺组和舒芬太尼组,每组57例.布托啡诺组患者给予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的术后自控静脉镇痛,舒芬太尼组患者则给予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的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术后4h,8h,12 h,24h,48 h的自控静脉镇痛效果.结果 与舒芬太尼组相比,布托啡诺组术后8h、12 h、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镇痛评分明显提高,术后4h,8h,12h,24h的Rarnesay评分法镇静评分显著提高,瘙痒、恶心、呕吐、眩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托啡诺可作为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优选治疗药物.

  • 芬太尼与布托啡诺术后静脉镇痛效果比较

    作者:陈涛;周刚

    目的 观察芬太尼、布托啡诺用于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临床效应.方法 将80例全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组(A组)与布托啡诺组(B组),每组40例:A组镇痛液为芬太尼1 mg、格拉司琼3 m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B组镇痛液为布托啡诺8 mg、格拉司琼3 m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均采用负荷量+持续量+自控量(LCP)模式给药(负荷剂量分别为0.05 mg芬太尼和0.5 mg布托啡诺,持续量2 ml/h,自控镇痛量为1 ml,锁定时间为15 min),记录相应时点的疼痛评分、镇静评分.结果 A组与B组镇痛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有较好的镇痛效果;镇静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都未出现呼吸抑制及镇静过度.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呕吐、呼吸抑制及皮肤瘙痒,恶心、头晕发生率均低于15%.结论 芬太尼、布托啡诺用予术后静脉镇痛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且安全可靠.

  • 布托啡诺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腹部肿瘤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效果的观察

    作者:段红;谭小红;杜艺

    目的:研究布托啡诺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腹部肿瘤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我院90例腹部肿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行自控静脉镇痛.布托啡诺组(B组):布托啡诺12mg;舒芬太尼组(S组): 舒芬太尼150μg;布托啡诺联合舒芬太尼组(BS组): 布托啡诺4mg+舒芬太尼100μg.三组均加入胃复安30 mg及生理盐水总共配制成200ml.监测并记录用药后4、8、12、24、48小时患者的镇痛效果(采用VAS评分)和镇静效果(采用Ramsay评分)、不良反应及总的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PCA)按压次数.结果:三组患者镇痛效果均确切可靠,三组患者总的PCA按压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小时后 B组VAS评分显著高于S组和BS组(P<0.05),12小时后B组Ramsay评分显著高于S组和BS组(P<0.01),用药全程S组和BS组VAS评分及Ramsay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显示B组头晕较S组和BS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布托啡诺联合舒芬太尼具有与单用舒芬太尼相似的镇痛作用,而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可以作为临床术后镇痛的一种有效选择.

  • 右美托咪定对妇科患者腹腔镜术后镇痛效果的研究

    作者:徐德芬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止痛效果.方法:选取40例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DEX组(D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各20例.比较两组术后6h在视觉模拟量表(VAS)上的平均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疼痛控制满意度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结果:术后6h,两组患者平均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PONV发生率低于F组(P<0.05);两组间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满意度较高,且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所用时间较F组少(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行单药右美托咪定静脉给药的镇痛方法有效,且该镇痛方法可提高患者术后镇痛满意度,缩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 舒芬太尼复合曲马多用于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周木香;杨丽娜;姚文建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复合曲马多用于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患者90例,年龄17~58岁,体质量48~60 kg,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Ⅰ组:舒芬太尼0.1 mg+托烷司琼3 mg,Ⅱ组:舒芬太尼0.05mg+曲马多500 mg+托烷司琼3 mg,两组均以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0 mL.电子镇痛泵设定方法:背景剂量2 mL/h,自控追加剂量2 mL/次,锁定时间15 min.观察和记录术后4、12、24、48 h各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SA)、镇静评分(SS)、舒适度评分(BCS)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后4h时Ⅰ组的镇痛效果及舒适度均高于Ⅱ组(P<0.05),但在其余各时间点时两组VAS镇痛评分和BC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h和12h时Ⅰ组患者的镇静评分明显高于Ⅱ组(P<0.0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Ⅰ组皮肤瘙痒发生率明显高于Ⅱ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曲马多更适合用于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 酒石酸布托啡诺和舒芬太尼在腹部手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应用比较

    作者:罗雄英;李灵玲;陈涛;陶妍志;雷达

    目的 通过对腹部手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不同药物配方的研究,探讨酒石酸布托啡诺与舒芬太尼用于术后PCIA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2年2月-8月收治的60例麻醉分级为Ⅰ~Ⅲ级需术后镇痛的腹部手术患者(均无心、肺、肝、肾、脑、内分泌疾病及过敏史)随机分成两组:酒石酸布托啡诺组(N组,n=30),舒芬太尼组(S组,n=30).观察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尿潴留等),N组发生率均低于S组(P<0.05).结论 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PCIA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 自控静脉镇痛在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中的效果评价

    作者:倪忆媚;叶丽;唐红艳

    目的 观察自控静脉镇痛(PCIA)在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12月行剖宫产且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4分需进行药物止痛产妇79例,其中自愿选取肌肉注射哌替啶镇痛的29例产妇纳入对照组,其余50例采用PCIA(舒芬太尼150 μg+托烷司琼5 mg+生理盐水共150 mL)镇痛方式的产妇纳入观察组,分别在术后2、4、6、12、24h对两组产妇疼痛程度、24h睡眠质量、不良反应、镇痛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产妇术后不同时点的疼痛程度,24 h睡眠质量、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满意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A能长久持续地减轻剖宫产产妇术后的疼痛,有效提高产妇术后睡眠质量,降低不良反应.

  • 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对脊柱手术患者的疗效及术后睡眠的影响

    作者:李世英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对脊柱手术患者的疗效及术后睡眠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5月至2016年10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麻下择期行脊柱手术患者100例,采用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实施PCIA(S组,n=49)和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组实施PCIA(DS组,n=51).S组给予舒芬太尼2.0μg/kg+托烷司琼6mg加0.9%的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总量100mL,DS组给予右美托咪定3.0μg/kg+舒芬太尼2.0μg/kg+托烷司琼6mg加0.9%的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总量100mL.分别于术后1h、2h、6h、12h、24h和48h记录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运用医学结局研究用睡眠量表(medical outcomes study sleep scale,MOS-SS)评估两组患者在手术前1周和术后1周平均每日的睡眠时间及睡眠障碍指数(sleep problems index,SPI).结果 与舒芬太尼组相比,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组患者术后1~8h各个时点的VAS疼痛评分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舒芬太尼组相比,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组患者术后1h、2h、6h时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1周相比,舒芬太尼组患者术后平均睡眠时间明显缩短、SPI睡眠障碍指数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组平均睡眠时间和SPI睡眠障碍指数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周,与舒芬太尼组相比,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组患者平均睡眠时间延长、SPI睡眠障碍指数变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PCIA对脊柱手术患者镇痛及镇静效果满意,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睡眠质量.

  • 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效果观察

    作者:卢静;兰志勋;蔡兵;谢东篱

    目的 观察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 的效果.方法 选择ASA I~II级择期行剖宫产术的患者96例,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术后行PCIA.按照PCIA方案的不同,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n=32) 、舒芬太尼组(S组,n=32)、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组(DS组,n=32).观察3组患者术后2、8、12、24h、48h视觉模拟评分( VAS)、镇静程度评分( Ramsay)、48h内患者自控镇痛按压次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3组配方均能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3组患者总的按压次数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无统计学意义.D组患者VAS评分及Ramsay评分均显著高于S组和DS组(P<0.05).DS组患者和S组患者VAS评分和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组不良反应发生更多.结论 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镇痛效果确切可靠且不良反应少,可用于临床PCIA.

246 条记录 11/13 页 « 12...567891011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