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β受体阻滞剂在中国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的使用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蒋捷;王新刚;贾佳;霍勇

    目的 描述中国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现状,比较临床实际应用与治疗指南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1年在全国298家医院进行了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调查,收集患者临床信息及用药信息.根据调查时是否服用β受体阻滞剂将患者分为用药组和未用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就诊医院特征、人口学特征、心血管危险因素、冠心病诊断方法、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史、其他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与β受体阻滞剂使用相关的因素.在基线调查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1次随访,对基线时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根据其是否仍在使用β受体阻滞剂分为依从治疗组与未依从治疗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影响使用β受体阻滞剂依从性的因素.结果 共收集5 011份有效问卷.男2 859例,女2 152例,平均年龄(67.6±11.5)岁,其中3 060例(61.1%)使用了β受体阻滞剂.多因素分析显示,校正其他因素后,年龄较大的患者较少使用β受体阻滞剂(OR=0.895,95% CI 0.849~0.944,P<0.001),合并高血压病(OR=1.255,95% CI1.103~1.427,P=0.001)或高脂血症(OR=1.456,95% CI 1.287~1.648,P<0.001)、经影像学确诊冠心病(OR=1.250,95% CI 1.070~1.461,P=0.005)、有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史者(OR=1.490,95%CI 1.220~1.820,P<0.001)β受体阻滞剂使用比例较高.基线调查时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3 060例患者中,3个月复诊时依从治疗的患者为2 533例(82.8%).多因素分析显示,校正其他因素后,中医医院就诊(OR=1.612,95% CI1.154 ~2.251,P=0.005)、教育程度较低(OR=1.316,95% CI 1.151~1.504,P<0.001)、合并高血压病(OR=1.345,95%CI 1.096~1.651,P=0.005)、基线时诊室心率较高(OR=1.020,95% CI 1.010 ~1.030,P<0.001)及经影像学确诊冠心病者(OR=1.342,95%CI 1.095~1.644,P=0.005)对β受体阻滞剂的依从性较高,基线时加拿大心脏病学会心绞痛分级较高者(OR =0.794,95% CI 0.704~0.896,P<0.001)依从性较低.结论 在临床诊断为稳定性心绞痛的中国患者中,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尚不充分.年龄较大是与未使用β受体阻滞剂独立相关的特征,而合并高血压病或高脂血症、经影像学确诊冠心病、有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史与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独立相关.中医医院就诊、教育程度较低、合并高血压病、基线诊室心率较快及经影像学确诊冠心病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依从性较高,基线心绞痛分级高的患者依从性较低.

  • 不同β受体阻滞剂对大鼠心肌间隙连接结构作用的对比研究

    作者:范书英;柯元南;曾玉杰;苏德淳;王勇;张培

    目的 比较三代β受体阻滞剂的代表药物卡维地洛、美托洛尔及普萘洛尔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间隙连接(GJ)结构的不同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卡维地洛组、美托洛尔组及普萘洛尔组.除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外,其余各组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然后松开结扎线复灌4 h,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再灌4 h末用免疫荧光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心肌间隙连接蛋白43(CX43)的分布及组成变化,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对CX43进行定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CX43-GJ结构明显异常.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卡维地洛组、美托洛尔组和普萘洛尔组CX43-GJ损伤减轻.各药物治疗组间比较,卡维地洛组CX43-GJ结构损伤轻.结论 各种β受体阻滞剂均具有保护心肌GJ结构的作用,以卡维地洛的作用明显.

  • 卡维地洛干预对转染p53基因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作者:管耘园;叶炳华;卢辉和;盛臻强;张莉;华守明;陶国华;杨其昌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CAR)稳定动脉粥样斑块的作用.方法 45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5组,各9只.1组给予普通饲料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他4组给予球囊损伤颈总动脉加高脂喂养.8周后,其中3组给予野生p53基因转染颈总动脉,2组分别加喂CAR (3 mg·kg-1·d-1)和美托洛尔(MET,6 mg·kg-1·d-1),继续高脂饲料喂养4周.实验前和实验后8、12周,分别测定血脂、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实验结束后检测血管内膜平滑肌细胞凋亡率及p53、bcl-2、bax、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局部表达情况,并分析血管病理形态.结果 球囊损伤组均出现典型颈动脉粥样斑块.与未转染组相比,基因转染组p53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单纯转染组比较,MET及CAR组纤维帽厚度均明显增加,但以CAR更显著 (P<0.01).CAR较MET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丙二醛明显低,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高 (P<0.05或0.01), 但对血脂均无明显影响.CAR组内膜平滑肌细胞凋亡率、bax及bax/bcl-2比值下降,α-平滑肌肌动蛋白和bcl-2阳性表达上调(P<0.01).结论 CAR和MET均能促进斑块稳定,但以CAR为优,其机制可能在于CAR除β受体阻断作用外还具有抗炎、抗氧化、抑制血管内膜平滑肌细胞凋亡作用.

  • 中国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率控制与β受体阻滞剂使用状况分析

    作者:孙艺红;余金明;胡大一

    目的分析稳定性冠心病国际性、前瞻性、观察性、纵向注册研究( CLARIFY)中国亚组患者数据,揭示中国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率控制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CLARIFY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国际性、观察性、长期注册研究,2009年11月至2010年7月入选稳定性冠心病的门诊患者,并收集人口统计学信息、临床指标、冠心病用药和血运重建治疗情况。根据基线时的心率将患者分为3组,即心率≤60次/min组(397例)、61~69次/min组(782例)及≥70次/min组(1443例);根据患者是否使用β受体阻滞剂,将患者分为2组,即用药(1997例)和未用药组(625例)。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心率控制不良(≥70次/min)和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中国56家中心入选了2622例稳定性冠心病的患者,平均年龄为(63.6±10.3)岁,75.6%(1983例)为男性,55.0%(1443例)患者心率≥70次/min。心电图检测心率为(69.4±10.2)次/min。50.9%(1334例)患者有心肌梗死史,21.9%(575例)的患者有心绞痛症状,88.8%(2327例)的患者曾行冠状动脉造影。减慢心率药物治疗情况:76.2%(1997例)患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其他包括地高辛占2.7%(70例)、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占3.9%(103例)、胺碘酮或决奈达隆占1.8%(47例)、伊伐布雷定占0.1%(2例)。不同心率控制组的患者β受体阻滞剂使用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控制不佳(≥70次/min)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OR=1.31)、正在吸烟(OR=1.57)、慢性心力衰竭NYHAⅢ级(OR=2.13)和舒张压每升高10 mmHg(1 mmHg=0.133 kPa)(OR=1.30)(P均<0.05),而平时体力活动量大(OR=0.61,95%CI 0.42~0.89,P=0.049)、戒烟(OR=0.76,95%CI 0.64~0.91,P<0.001)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史(OR=0.80,95%CI 0.66~0.96,P=0.018)与心率控制不良呈负相关。冠心病患者未给予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相关因素包括:高龄( OR =1.11,95%CI 1.01~1.47, P =0.005)、舒张压较低( OR =1.47,95%CI 1.32~1.68,P=0.012)、无心肌梗死(OR=1.86,95%CI 1.43~2.44,P<0.001)或 PCI史(OR=1.94,95%CI 1.55~3.73,P <0.001)、伴有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OR =1.32,95%CI 1.15~1.99, P<0.001)。结论尽管多数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在服用β受体阻滞剂,但心率控制不理想,半数患者静息心率≥70次/min,是否与减慢心率药物的种类和剂量有关还不清楚。其中合并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和未行PCI的患者心率控制较差。临床试验注册国际标准随机对照试验注册库,注册号为ISRCTN43070564。

  • 接受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术后心率管理的研究

    作者:高阳;梁延春;于海波;焉晓蕾;徐白鸽;刘荣;王娜;许国卿;王祖禄

    目的 观察接受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率控制情况,并评价规范化调整药物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入选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符合指南推荐并接受了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治疗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150例.随访时,记录患者静息心率(RHR)及近1个月的用药情况.以RHR<70次/min为达标标准,统计RHR达标率,对于未达标的患者在调整β受体阻滞剂用量至靶剂量或大可耐受剂量后,如仍不达标则加用伊伐布雷定,比较药物调整前后RHR达标率.结果 150例患者基线RHR为(80.6±11.9)次/min,达标率为27.3%(41/150),未达标的患者中80.7%(88/109)β受体阻滞剂应用剂量未达指南推荐的靶剂量,在调整β受体阻滞剂用量至靶剂量或大可耐受剂量后,入选患者总体RHR降至(73.1±10.4)次/min,RHR达标率上升至70.0% (105/150),较调整前显著改善(x2=52.958,P<0.001).对RHR仍未达标的45例患者经加用并调整伊伐布雷定剂量后,43例患者RHR达标,使得入选患者总体RHR降至(67.1±2.7)次/min,RHR达标率提高至98.7% (148/150),较加用伊伐布雷定前显著改善(x2=44.504,P<0.001).结论 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RHR达标率并不理想,个体化的调整β受体阻滞剂和伊伐布雷定用量可有效改善RHR达标率.

  • 上海市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药物治疗现状调查

    作者:上海市心力衰竭调查协作组;范维琥

    目的临床试验证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但是并非所有适合使用的患者均已得到此类药物的治疗.为了了解上海市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和药物治疗情况,我们进行了心力衰竭患者的现况调查.方法在上海市16家二级和三级医院的门诊根据预先编制的调查表询问患者,并进行体格检查得到所需资料.结果男性患者略占多数(57.6%),年龄(70.3±10.1)岁(均数±标准差).常见的病因是冠心病(65.8%).纽约心脏学会(NYHA)分级III级占47.0%,IV级占8.5%.1年内做过超声心动图的患者平均左室射血分数为0.45.ACE-I类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率分别为61.0%和27.2%.适合使用ACE-I和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中分别有24.4%和70.0%未用.硝酸酯类、地高辛和利尿剂仍为普遍使用的药物,其使用率分别为77.5%、59.5%和50.3%.结论目前ACE-I类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与治疗指南尚有一定差距.

  • β-肾上腺素能受体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何振;张澍田

    β-肾上腺素能受体和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β-肾上腺素能受体在多种肿瘤中均有表达,它的激活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生、抑制肿瘤凋亡、促进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并增强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能力,终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应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可能成为肿瘤防治的有效方法之一.

  • 艾司洛尔在体外循环主动脉开放后顽固性室颤中的应用

    作者:王学勇;程卫平

    目的 评价艾司洛尔应用于体外循环主动脉开放后顽固性室颤的临床效果.方法 主动脉开放后出现顽固性室颤的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艾司洛尔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按照1 mg/kg分别静脉推注艾司洛尔(10 mg/ml)或利多卡因(10 mg/ml),2 min后继续除颤.2次除颤后仍不能复跳者,采取临床其他常月方法处理,直至心脏复跳.记录开放前主动脉阻断时间、肛温、平均动脉压、血乳酸值、血钾值、pH值;给予艾司洛尔或等浓度利多卡因后记录干预后除颤次数、复跳5 min后心律、心率,停机后记录体外循环时间及正性肌力药物用量.结果 两组相比较,艾司洛尔组除颤成功率高,复跳5 min后心率低,体外循环时间短,正性肌力药物用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升主动脉开放后复跳困难的患者,给予艾司洛尔可明显减少除颤次数,提高除颤成功率.同时还可以改善复跳后心脏功能,减少正性肌力药物依赖,缩短体外循环时间.

  • 卡维地洛对免疫性心肌炎小鼠心肌凋亡调控蛋白影响

    作者:吴蓉洲;吴慧平;王珍全;荣星;姜剑斌;仇慧仙;陈其;项如莲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对免疫性心肌炎小鼠心肌凋亡蛋白Bcl-2、Bax及Fas的影响,探讨其在免疫性心肌炎中的作用.方法 60只4~5周龄近交系雄性BALB/C小鼠,随机将小鼠分为3组:免疫性心肌炎模型组(模型组),卡维地洛干预组(干预组),空白对照组(对照组),每组20只.眼球取血后处死,留取心脏及血液标本.光镜观察各组小鼠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Bcl-2、Bax及Fas蛋白表达的含量;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模型组小鼠心肌细胞光镜下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电镜下可见细胞核固缩、染色质边集,对照组小鼠心肌细胞光镜下未见炎症细胞浸润,电镜下染色质边集不明显.模型组Bcl-2、Bax及Fas蛋白表达较对照组高(23.48±2.24 vs 6.64±1.60,26.15±2.02 vs 5.09±0.85,21.22±3.62 vs 5.86±1.37,P<0.01);干预组与模型组比较,小鼠心肌组织炎症积分轻(2.60±0.3l vs 2.02±0.26,P<0.05),电镜下细胞核固缩轻,心肌细胞Bcl-2、Bax及Fas蛋白表达低(17.13±1.94 vs 23.48±2.24,17.66±2.62 vs26.15±2.02,16.79±2.83 vs 21.22±3.62,P<0.05),凋亡指数低[(16.61±4.67)%vs(24.51±4.70)%,P<0.05],cTn-I水平低[(1.878±0.48)ng/ml vs(1.102±0.23)ng/ml,P<0.05].结论 卡维地洛可减轻免疫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凋亡,对免疫性心肌炎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儿童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的多中心研究

    作者:陈丽;杜军保;张清友;王成;杜忠东;王宏伟;田宏;陈建军;王喻丽;胡秀芬;李万镇;韩玲

    目的 探讨β受体阻滞剂对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儿童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1995年5月至2006年4月在北京、湖南、湖北、上海4地就诊或住院的103例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或接近晕厥患儿,其中男43例,女60例;年龄5~19岁,平均(12.0±2.6)岁.其中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儿49例,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患儿54例.分别将VVS以及POTS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美托洛尔治疗)和对照组(口服补液盐治疗),观察2组儿童临床晕厥发作次数及直立倾斜试验结果,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VVS和POTS治疗组的治愈率分别为60.61%和68.75%,对照组分别为18.75%和0.00%.两治疗组好转率分别为15.15%和15.63%,对照组为6.25%和40.91%.治疗组HUT转阴率分别为60.61%和68.75%,对照组为18.75%和9.09%.两治疗组的有效率、治愈率和HUT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β受体阻滞剂对VVS患儿以及POTS患儿的治疗有效.

  •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婴儿型血管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林婷婷;何彦津

    婴儿型血管瘤是婴幼儿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头颈部皮肤和皮下组织,在眼科临床工作中并不罕见.眼睑和眼眶内血管瘤常导致上睑下垂、眼球移位,影响婴儿视觉发育,产生弱视、斜视等不良后果,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传统的药物治疗方法如糖皮质激素、硬化剂、α-干扰素和长春新碱等化疗药物具有一定副作用,且并非对所有血管瘤都有效.近年来,系统和局部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婴儿型血管瘤获得了成功.很多病例报告、系列病例研究和多中心研究结果均证实普萘洛尔治疗婴儿型血管瘤起效快,有效率高,副作用少,患者痛苦少,花费少.多项研究成果认为普萘洛尔是治疗婴儿型血管瘤的一线药物.本文对β受体阻滞剂治疗婴儿型血管瘤的作用机制、给药方法和不良反应等相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 五类十余种控制心力衰竭药物的临床应用

    作者:毛树森

    心力衰竭(心衰)药物疗法的进展,有赖于对心衰病理生理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截至目前为止,人们对心衰的认识,经历了四个不同阶段:第一阶段:70年代以前→浮肿性疾病→强心利尿→中轻度心衰有效.第二阶段:70~80年代→血管过度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前后负荷加重→心衰加重→血管扩张药→挽救重度病人.第三阶段:80~90年代→新型正性肌力药(C-AMP依赖型)→β-受体兴奋剂、磷酸二脂酶抑制剂.第四阶段:90年代后→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导致ACEI和β受体阻滞剂等对抗神经内分泌激活药的应用.

  •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其抗氧化作用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传海

    目的 研究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其抗氧化作用.方法 选取12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两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评价心功能并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及血清MDA、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MDA水平[(6.2±1.7)mmol/L]较治疗前[(9.7±2.4)mmol/L]明显降低(P

  • 北京24家医院住院冠心病患者静息心率控制及β受体阻滞剂使用状况

    作者:李丹丹;董蔚;陈韵岱;徐勇;周浩;王明生;唐强;吕树铮;王勇

    目的 调查住院冠心病患者静息心率(Resting Heart Rate,RHR)状况、β受体阻滞剂使用状况及安全性,并探讨经“冠心病患者心率达标临床路径培训”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开放、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通过解放军总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连续入选北京24家医院2012年6月至2013年2月(期间分两个时间段,各8周)的住院冠心病患者,总计3 204例(第1阶段1 570例、第2阶段1 634例).记录并比较入、出院时患者的静息心率及β受体阻滞剂的状况.比较两阶段不良事件及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第1阶段不给予临床医师任何培训及干预,第2阶段开始时各中心临床医师经统一的“冠心病患者心率达标临床路径培训”大纲进行培训1周.结果 入院时患者平均静息心率为(71 ±13)次/min,出院时平均静息心率为(63±9)次/min,两阶段出院时心率达标率分别为35.9% (564/1 570)和48.3% (789/1 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第1阶段入、出院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分别为80.1%和8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62),以琥珀酸美托洛尔为例平均剂量为(38±18)和(39 ±42) mg/d(P<0.001);第2阶段入、出院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分别为90.3%、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琥珀酸美托洛尔平均剂量分别为(40±23)和(46±23) m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阶段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北京市住院冠心病患者静息心率达标率不高,β受体阻滞剂使用剂量低,经过“冠心病患者心率达标临床路径培训”,静息心率达标率、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提高,且不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率.

  • 肾上腺素能β1受体阻滞剂对重度脓毒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陈军喜;孙坚;刘艳阳;贾宝辉

    目的 探讨肾上腺素能β1受体阻滞剂对重度脓毒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以2012年6至12月于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16例机械通气的重度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4例,女2例;年龄48~67岁,平均(58±6)岁;其中4例多发伤,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6例因消化道肿瘤近期刚行手术根治术治疗.所有研究对象通过中心静脉注射肾上腺素能β1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使心率下降20%,用多功能监护仪和与肺动脉漂浮导管连接的血流动力学监测仪,监测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心输出量、心脏指数、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嵌顿压、肺循环阻力指数、体循环阻力指数和每搏输出量指数,用药前10 min、用药后3h行动脉血气检查监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乳酸浓度及上腔静脉氧饱和度(ScvO2)、上腔静脉二氧化碳分压(PcvO2),计算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结果 艾司洛尔给药后3h与给药前10 min比较,患者心率和心脏指数均明显下降[(91±13)比(114±15)次/min和(3.4±0.7)比(4.2±0.8)L·min-1·m-2](均P<0.05),而收缩压、舒张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嵌顿压、肺循环阻力指数、体循环阻力指数和每搏输出量指数均无明显变化[(100±l3)比(108±14) mm Hg(1 mm Hg =0.133 kPa)、(62±7)比(64±6) mm Hg、(11.8±2.5)比(12.1±2.4)mm Hg、(13±5)比(14±4)mm Hg、(201±72)比(179 ±95)dyn· s/(cm5· m2)、(1360±520)比(1366 ± 538) dyn·s/(cm5· m2)、(40±9)比(38±6)ml/(次·m2)](均P >0.05);ScvO2、乳酸、Pcv-aCO2也无明显变化[(72.8±5.3)%比(70.1±4.0)%、(2.1l±0.13)比(2.31±0.23) mmol/L、(3.9±1.0)比(4.5 ±0.8) mm Hg](均P>0.05).结论 肾上腺素能β1受体阻滞剂可通过减慢重度脓毒症患者心率而减少心输出量,但对心脏功能和全身组织灌注无明显影响.

  • 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细胞凋亡基因PDCD5表达的影响

    作者:吴彦;聂效云;胡大一;陆丕能;张国强;罗兰

    目的与正常人群比较,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静脉血凋亡基因PDCD5血清抗体变化以及卡维地洛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测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20,左室射血分数<45%)外周静脉血PDCD5抗体,并与正常人群(n=20)对比,经卡维地洛治疗(70%患者达到目标剂量25 mg,2次/d)6个月,复查PDCD5抗体及超声心动图,并观察临床状况的变化.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PDCD5抗体A值3.5±1.4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9±1.0(P<0.01),卡维地洛治疗后该值显著下降至2.5±1.2(P<0.05).卡维地洛治疗后心功能NYHA分级提高0.3 (P<0.05),左室射血分数由35.5%±7.8%增加至42.7%±9.6%(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降低5.3 mm(P=0.043),左室收缩末期内径降低8.1 mm(P<0.01).结论与正常人群比较,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存在凋亡基因PDCD5抗体,卡维地洛治疗后该抗体滴度下降提示卡维地洛具有抗细胞凋亡作用.

  • β受体阻滞剂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疗效的荟萃分析

    作者:余言午;孙同文;万有栋;刘子琪;阚全程

    目的:系统评价β受体阻滞剂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作用。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及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自建库至2015年10月发表的有关β受体阻滞剂对脓毒性休克患者作用的文献,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结果终得到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7篇,累计392例。其中3篇随机对照研究( RCT),4篇自身对照研究。自身对照研究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基线水平相比,脓毒性休克患者在应用β受体阻滞剂24 h后,心率显著降低[标准化均数差( SMD)=-2.51,95%CI:-4.32~-0.70, P =0.007],血清乳酸水平降低( SMD=-0.34,95%CI:-0.67~-0.02, P=0.039)。但平均动脉压(SMD=0.01,95%CI:-0.42~0.44,P=0.969)、心脏指数(SMD=-0.35,95%CI:-1.15~0.44, P=0.385)及去甲肾上腺素的用量(SMD=-0.06,95%CI:-0.38~0.27,P=0.726)变化不大。 RCT的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联用艾司洛尔组各时间点心率均显著下降(均P<0.001),28 d病死率降低(RR=0.60,95%CI:0.48~0.75,P<0.001),自用药后24 h起肌钙蛋白 I 降低( P<0.001),其他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指标如平均动脉压、心脏指数、每搏输出量指数变化不大(均P>0.05)。结论现有证据表明,β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心率、肌钙蛋白I水平和28 d病死率,对平均动脉压、心脏指数、每搏输出量指数等影响不大。可以开展大规模、多中心RCT,验证β受体阻滞剂对脓毒症休克的疗效。

  • 灸法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作者:孙福军;苗华为;成立;薛长玲;李霞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症候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发病率高, 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似.应针对病因基础治疗,用药包括洋地黄类、利尿剂、扩血管药物、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

  • 静脉注射艾司洛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快速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崔蓉;蔡善花;李兵;刘国田;安树昌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艾司洛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快速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COPD急性加重合并快速心房颤动患者共58例,其中25例给予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序贯口服倍他乐克,33例给予静脉注射胺碘酮序贯口服胺碘酮,观察两组心律失常疗效及对血压、心率、动脉血气的影响.结果 两组分别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及胺碘酮后,心律失常明显减少,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2.0%和93.9%,两组均会导致血压下降,但不需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艾司洛尔组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胺碘酮组有2例出现严重心动过缓(<50次/min),退出临床观察.治疗过程中两组呼吸衰竭没有明显加重.结论 艾司洛尔在COPD合并快速心房颤动治疗中安全有效,可有效控制心室率,不会导致呼吸衰竭加重.

  • 美托洛尔辅小剂量甲状腺激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作者:张贵生;瞿玲玲;俞华;张婷婷;李隆责

    目的 观察β受体阻滞剂辅用小剂量甲状腺激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以探讨CHF患者对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耐受性及二药合用的可行性.方法 将3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M组)和美托洛尔辅小剂量甲状腺激素组(MT组),M组口服美托洛尔起始量6.25~12.5 mg,直至耐受量,MT组在M组的基础上加服甲状腺片10 mg,每日1次,共服3周.心排血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和血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及促甲状腺激素(TSH),于用药前和用药后3周各检查1次.结果 M组有3例出现低血压反应,其中1例有心力衰竭加重表现;MT组心功能改善和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均优于M组,仅1例发生一过性低血压,心功能治疗后MT组与M组比:LVEF( 46.23±7.65)%vs (38.72±7.02)%、LVEDV(169.32±45.56)ml vs (199.81±43.13) ml、LVESV(120.56±48.32) ml vs(153.36±47.26)ml、CO(3.86±0.73) L/min vs (3.37±0.63)L/min;甲状腺激素水平治疗后MT组与M组比较:T3(2.32±0.82) nmol/L vs(1.05±0.65)nmol/L、T4( 105.32±60.31) nmol/L vs(103.62±52.11) nmol/L、rT3(0.49±0.26) nmol/L vs (0.69±0.31) nmol/L、TSH (5.12±2.43) mU/L vs (5.23±2.65)mU/L.结论 美托洛尔辅以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CHF,可取长补短,有利于提高CHF患者对β受体阻滞剂的耐受性.

105 条记录 2/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