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预注帕瑞昔布对子宫切除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

    作者:赵静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对子宫切除患者术后镇痛效应.方法:子宫切除术患者36例,分为两组(n=18),A组术前静注帕瑞昔布40 mg,B组空白对照组.记录各组患者术毕即刻(T1),1(T2),3(13),6(T4),12(T5)h后VAS评分.结果:术毕即刻(T1),1(T2),3(T3),6(T4)h,A组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各同一时点的VAS评分(3.2±0.4vs 4.8±0.5,2.7±0.3 vs 3.6±0.5.2.5±0.4 vs 3.3±0.4,2.3±0.4 vs 2.7±0.3),均P<0.05.结论:预注帕瑞昔布能为子宫切除患者提供较好的术后镇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不同时点应用帕瑞昔布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影响

    作者:唐江华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用帕瑞昔布的镇痛效果及超前镇痛作用.方法:9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n=30)为空白对照组.B组(n=30)在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50 mg.C组(n=30)在胆囊取出后,关腹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50 mg.观察术后0、2、8、24h的静息痛VAS评分和活动痛VAS评分,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呼吸抑制等.结果:3组要求使用其他镇痛药物的患者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静息时,B组患者在术后2、8 h VAS评分低于A组:C组在术后即刻、术后2 h低于A、B组,在术后8 h低于A组(P<0.05).活动时,B组在术后即刻及术后2、8 h的VAS评分均低于A组:C组在术后即刻、术后8 h低于A、B组,在术后2 h低于A组(P<0.05).术后24 h 3组患者在静息和活动时的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帕瑞昔布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应用产生的镇痛效果比术后应用更好,同样具有超前镇痛的效应.

  • 环氧化酶-2抑制剂帕瑞昔布对急性芬太尼诱导的大鼠痛觉过敏的抑制作用

    作者:舒海华;李桥波;叶芳;黄文起

    目的:了解不同剂量和给药时间点下环氧化酶-2抑制剂帕瑞昔布对急性芬太尼诱导的大鼠机械痛觉过敏的作用。方法:(1)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 =6):生理盐水组、芬太尼组、芬太尼对照组、帕瑞昔布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于皮下注射芬太尼或生理盐水,并在之前15 min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或帕瑞昔布5或10 mg/kg,在芬太尼注射前、注射后第1~4小时每小时和第1~5天每天进行压尾测试了解机械疼痛阈值。(2)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 =6):芬太尼组、帕瑞昔布-15 min组、帕瑞昔布4 h组和帕瑞昔布d1组,在不同时间点腹腔内注射帕瑞昔布10 mg/kg,压尾测试同上。结果:(1)皮下注射芬太尼可诱导大鼠机械痛觉过敏;腹腔内注射帕瑞昔布可抑制芬太尼诱导的机械痛敏,且高剂量比低剂量的抑制作用更明显。(2)痛觉过敏形成前腹腔内注射帕瑞昔布可抑制芬太尼诱导的机械痛敏,而形成后注射帕瑞昔布无明显作用。结论:早期给予亚镇痛剂量的帕瑞昔布可抑制芬太尼诱导的大鼠机械痛敏。

  • 帕瑞昔布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学习和记忆能力的保护作用

    作者:肖鹏冲;梅莉;王召军;张光燕;崔建修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学习和记忆能力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S组、I/R组和I/R+PA组,全脑缺血模型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四血管法;再灌注72 h后连续行5 d 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其空间分辨学习和记忆能力;处死大鼠,灌注取脑行Nissl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存活情况。结果:与I/R组相比,大鼠潜伏期I/R+PA组明显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和在目标象限的时间增多(P<0.05),尼氏染色CA1区神经元死亡较少。结论:帕瑞昔布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学习和记忆能力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舒芬太尼联合帕瑞昔布钠在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作者:刘静;曾金祥;熊冠球;刘录城;杨春艳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帕瑞昔布钠在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静脉镇痛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老年患者60例,分为联合组和单药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舒芬太尼自控镇痛,联合组在麻醉诱导时和诱导后12 h分别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单药组不予帕瑞昔布钠。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后6、24、48 h活动时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舒芬太尼的用量及生命体征指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联合组各时间点的 VAS 评分低于单药组, 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单药组(P<0.05),舒芬太尼的用量亦少于单药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帕瑞昔布用于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优于单用舒芬太尼,同时能安全有效地减少术后镇痛泵中舒芬太尼的用量。

  • 帕瑞昔布超前镇痛对子宫切除术中镇静及术后镇痛的影响

    作者:董佩霞

    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对子宫切除患者术中镇静及术后镇痛影响.方法 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分为两组(n=30),A组术前30分钟静注帕瑞昔布40mg,B组为空白对照组.两组均静脉持续靶控输注(TCI)丙泊酚,记录各组患者术中切皮(T1)、暴露子宫(T2)、关腹膜(T3)、缝皮(T4)时的RSS评分,记录术毕即刻(T5)、术后3小时(T6)、术后6小时(T7)、术后12小时(T8)、术后24小时(T9)的VAS评分,同时记录术中及术后局麻药使用量.结果 患者术中两组各时间点RS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B组(P<0.05),A组术后局麻药使用剂量也明显比B组少(P<0.05).结论 预注帕瑞昔布能为子宫切除术提供较好的术中和术后镇痛作用,无明显镇静作用,能够减少术中及术后局麻药物使用量,且无明显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 帕瑞昔布在直肠结肠癌手术的超前镇痛效果观察

    作者:吴志镇;张奕伟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在直肠结肠癌手术的超前镇痛效果.方法 42例全麻下直肠结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21例.P组(帕瑞昔布组),手术开始前10分钟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 mg(溶于生理盐水2 m1),C组(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手术结束使用PCIA镇痛(布托菲诺12 mg,溶于100 ml生理盐水).分别记录2 h、6 h、12 h、24 h疼痛视觉评分(VAS)值,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及PCIA自控按压次数.结果 P组在2 h、6 h、12 h VAS评分值明显小于C组,且24 h内自控按压次数小于C组(P<0.05).24 h VAS评分值没有显著区别(P>0.05).24 h内不良反应没有明显区别(P>0.05).结论 帕瑞昔布可以有效提高术后镇痛效果,具有安全有效性.

    关键词: 帕瑞昔布 超前镇痛
  • 帕瑞昔布对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炎性因子及镇痛效果的影响研究

    作者:蒋成盘;蒋光红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对宫颈癌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炎性因子以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入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宫颈癌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麻醉诱导前输注生理盐水,观察组则输注帕瑞昔布,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炎性因子等临床指标.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的T N F-(g/L)、IL-6(ng/L)、IL-8(ng/L)等指标对比,不存在差异性(P>0.05);手术后指标分析,对照组的上述指标分别为(1.98±0.29)、(57.39±7.85)、(25.76±3.59),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分别为(1.58±0.20)、(50.68±7.61)、(14.62±2.86),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同时对照组患者的舒芬太尼用量高于观察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46.7% 高于观察组20%,组间对比差异性存在(P<0.05).结论:通过帕瑞昔布的应用能够对行腹腔镜手术的宫颈癌患者炎性因子分泌进行调节,从而达到止痛的效果.

  • 帕瑞昔布对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炎性因子及镇痛效果的影响研究

    作者:蒋成盘;蒋光红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对宫颈癌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炎性因子以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入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宫颈癌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麻醉诱导前输注生理盐水,观察组则输注帕瑞昔布,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炎性因子等临床指标.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的T N F-(g/L)、IL-6(ng/L)、IL-8(ng/L)等指标对比,不存在差异性(P>0.05);手术后指标分析,对照组的上述指标分别为(1.98±0.29)、(57.39±7.85)、(25.76±3.59),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分别为(1.58±0.20)、(50.68±7.61)、(14.62±2.86),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同时对照组患者的舒芬太尼用量高于观察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46.7% 高于观察组20%,组间对比差异性存在(P<0.05).结论:通过帕瑞昔布的应用能够对行腹腔镜手术的宫颈癌患者炎性因子分泌进行调节,从而达到止痛的效果.

  • 帕瑞昔布对直肠手术患者术后痛耐受阈及应激性心血管反应的干预效果

    作者:顾焱晖;韩广森;赵玉洲;任莹坤;李剑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应激性心血管反应及术后镇痛的干预效果.方法 随机数字表格法将择期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术前30 min给予帕瑞昔布40 mg肌肉注射,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4 mL注射,测定记录两组患者入室时(T0)、麻醉诱导后5 min(T1)、插管后即刻(T2)、切皮后(T3)、术毕(T4)、拔管后即刻(T5)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手术前后炎症因子及芬太尼用量.评价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T2、T5时间点MAP、H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h、12h、24 h、48 h VAS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β(IL-1β)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察组芬太尼总用量平均(735.68±50.05)ug显著少于对照组的(950.12±70.28)ug(P <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头晕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帕瑞昔布超前镇痛能有效抑制直肠癌根治术刺激诱发心血管反应,减少炎症因子发生,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少.

  • 帕瑞昔布用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及对早期康复训练的影响

    作者:罗利科;韦庆军;张翅飞;刘雷;陈管雄

    目的:评估帕瑞昔布应用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短期镇痛的疗效及其对患膝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的104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35例)、B组(35例)、C组(34例).A组术前帕瑞昔布40 mg静脉注射,术毕生理盐水5 mL静注,B组则顺序反之.其后两组皆用帕瑞昔布40 mg静脉注射,12h1次,直至术后72 h.C组则术毕连接经静脉病人自控式镇痛(PCIA)泵并于上述相同时点静注生理盐水5 mL.当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 >60 mm且病人要求镇痛药时,予吗啡5 mg静脉注射.记录3组不同时点VAS、早期康复进程、吗啡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A,C组术后各评定时点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组术后6,9,12,24 h VAS分别低于B组(P<0.05),而3组术后48,72 h 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康复进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优于C组(P<0.05).3组吗啡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药物不良反应和(或)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恶心呕吐、发热、呼吸抑制和膝及周围明显肿胀的发生率较C组低(P<0.05),凝血功能异常、皮肤瘙痒发生率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术前开始应用帕瑞昔布其术后短期镇痛效果确切,早期康复进程好,不良反应低.

  • 帕瑞昔布用于下肢及腹部手术术后镇痛对节约吗啡用量的系统评价

    作者:罗莹;张海峰;朱立光;刘和昌

    目的 系统评价帕瑞昔布(Parecoxib)用于术后镇痛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采用系统评价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e各数据库,Medline(1966-2008),EMBASE(1966-2008),OVID(1978-2008),CBM(1979-2008),VIP(1979-2008),手工检索<中华麻醉学杂志>及相关会议论文集,纳入所有有关帕瑞昔布用于下肢及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随机对照试验,运一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数据,所有统计学分析均采用STATA 10(STATA Corp,Texas,The USA)进行.结果 共纳入5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547例患者,有2个研究独立使用帕瑞昔布能减少术后12内使用吗啡累计量,但由于异质性明显,未行meta分析,合并效应未知;在术后24 h内使用吗啡累计量meta分析中,帕瑞昔布与安慰剂在20 mg、40 mg及合并组研究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20 mg亚组,Z=3.91,P=0.000,[WMD=-10.396,95%CI(-15.610,-5.182)];40 mg亚组,Z=4.72,P=0.000.[WMD=-17.322,95%CI(-24.523,-10.122)];两亚组合并Z=5.50,P=0.000,[WMD=-14.145,95%CI(-19.190,-9.101)];在20 mg帕瑞昔布与40mg对术后吗啡使用量的比较meta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1,P=0.001,[WMD=7.00,95%CI(2.85,11.16)];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meta分析中,各组差异在亚组及总的研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20 mg亚组与安慰剂[RR=0.93;95%CI(0.77,1.10)];40mg亚组与安慰剂[RR=0.96,95%CI(0.81,1.14)];两亚组合并与安慰剂[RR=0.95,95%CI(0.84,1.07)].结论 在下肢或腹部手术病人中,使用帕瑞昔布可能可以减少术后12 h内吗啡使用量;可以减少术后24 h内吗啡使用量,且40 mg帕瑞昔布较20 mg更能减少吗啡用量,不良反应无增加.提示帕瑞昔布用于下肢或腹部手术病人术后镇痛安全有效,但由于发表偏倚和选择偏倚存在的高度可能.对结果应持谨慎态度.

  • 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使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后的血清疼痛介质及机体免疫应答的评估

    作者:郭文斌

    目的:研究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使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后的血清疼痛介质及机体免疫应答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6年8月期间在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接受子宫肌瘤切除术的15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接受术前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联合常规全身麻醉,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全身麻醉.手术前后采集血清并测定疼痛介质、应激激素、体液免疫应答指标、细胞免疫应答指标的含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2、24、36、48 h时血清中前列腺素E2(PGE2)、β-内啡肽(β-EP)、SP、皮质醇(Cor)、胰岛素(Ins)、血管紧张素(Ang)-II、醛固酮(ALD)、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17含量均显著高于术前,IgG、IgM、IgA、IL-4、IL-10含量均显著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患者术后12、24、36、48 h时血清中PGE2、β-EP、SP、Cor、Ins、Ang-II、ALD、IFN-γ、IL-17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IgG、IgM、IgA、IL-4、IL10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使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能够减轻疼痛、抑制应激反应、改善免疫应答.

  • 帕瑞昔布悬雍垂腭咽成行术后的延迟气管拔管

    作者:欧阳帆;张治明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能否减轻悬雍垂腭咽成行术后延迟气管拔管的相关并发症.方法 选择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择期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患者40例,ASAⅡ~Ⅲ级,将患者随机分为帕瑞昔布组(P组,n=20)和对照组(C组,n=20).全麻插管后分别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 mg(P组)和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C组),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手术结束至呼吸恢复的时间(T1)、呼吸恢复至苏醒的时间(T2)、苏醒后患者对气管导管的耐受情况,并记录患者苏醒后至气管导管拔除的时间(耐管时间T3),记录T1、T2、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同时评估患者苏醒期间的躁动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结束至气管导管拔除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T1、T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组T3明显长于C组(P<0.01);手术结束后T1、T2、T3及拔除气管导管时的MAPP组明显较C组平稳(P<0.01),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至气管导管拔除时间P组明显长于C组.P组躁动评分明显优于C组(P<0.01).结论 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 mg能提高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患者术后对气管导管的耐受程度,有效预防术后躁动,延迟气管导管拔管.

  • 帕瑞昔布钠联合鞘内注射吗啡对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影响

    作者:林光燕

    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钠联合鞘内注射吗啡对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产后不哺乳产妇90例,随机分A、B、C三组,A组鞘内注射吗啡0.5 mg,术毕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钠40 mg,12h后再次肌肉注射帕瑞昔布钠钠40 mg,B、C两组分别鞘内单次注射吗啡0.5 mg、0.9 mg,观察三组患者术后8h、12h、24 h、36 h、48 h的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镇痛效果与C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剖宫产术后镇痛治疗中,鞘内注射小剂量吗啡复合帕瑞昔布钠能增强其镇痛作用,减少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 帕瑞昔布 吗啡 镇痛
  • 氟比洛芬酯和帕瑞昔布对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的效果

    作者:李德维;曾炼坤;张艳;曹阳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术后单次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和帕瑞昔布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拟行择期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成年女性患者45例,随机分成氟比洛芬酯组(F组)、帕瑞昔布组(P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每组15例.麻醉诱导用药为丙泊酚2mg/kg,舒芬太尼0.5 pg/kg和罗库溴铵0.6 mg/kg.术中以七氟烷吸入维持镇静,根据需要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3 mg/kg维持肌松和舒芬太尼0.2 μg/kg维持镇痛.手术结束前15 min分别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帕瑞昔布40 mg和生理盐水5ml.观察患者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后停留复苏室时间.记录患者术后1h、3h、6h、12h和24h的VAS评分.结果 F组和P组各时段VAS评分值均低于C组(P<0.01和P<0.05),术后24 hF组VAS评分高于P组(P<0.05).各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术结束前单次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和帕瑞昔布均可显著减轻术后急性疼痛,氟比洛芬酯在术后3h内镇痛效果更好,帕瑞昔布维持镇痛的时间更长.

  • 帕瑞昔布超前镇痛联合术后硬膜外镇痛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观察

    作者:程财清;任何;施镔;冬飓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超前镇痛联合术后硬膜外镇痛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效果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西宁市第三人民医院需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于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给予注射用帕瑞昔布钠40 mg,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两组患者均于术后衔接硬膜外镇痛泵(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150 mg+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16 mg+地佐辛注射液10 m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滴注速度为2 mL/h,自控泵注15 min.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镇痛效果、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2例患者脱落,对照组有1例患者脱落.术前,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 h时,对照组患者MAP和HR均较术前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MAP和HR与术前比较,以及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即刻、术后48 h时的MAP和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即刻,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48 h时,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和NK细胞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即刻的CD3+、CD4+和NK细胞水平,两组患者术后12、24 h时的CD3+、CD4+、CD4+/CD8+和NK细胞水平,以及对照组患者术后48 h时的CD3+、CD4+水平均较术前有显著变化,且观察组患者术后12、24 h时的CD3+、CD4+、CD4+/CD8+和NK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超前镇痛联合术后硬膜外镇痛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镇痛效果好,使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且该方案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安全性较好.

  • 帕瑞昔布预防盐酸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彩玲;王焕彬;宋琳苑;罗莹嘉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预防盐酸瑞芬太尼麻醉后患者痛觉过敏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140例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组,各35例。4组患者的麻醉诱导前给药和麻醉诱导方案一致;麻醉维持方案为持续泵入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A、C组患者0.1μg/(kg·min),B、D组患者0.3μg/(kg·min)]+丙泊酚注射液4~8 mg/(kg·h)+注射用苯磺酸顺阿曲库铵0.12 mg/(kg·h);C、D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15 min均给予注射用帕瑞昔布钠40 mg ,iv。观察4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盐酸瑞芬太尼用量、丙泊酚用量、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拔管即刻警觉/镇静评分(OAA/S)等麻醉情况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4组患者拔管即刻HR、MAP水平均较入室后上升,B组患者上升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D组患者盐酸瑞芬太尼用量均明显高于A、C组,C、D组患者拔管即刻OAA/S评分均明显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患者术后1、2、6、12、24 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D组患者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患者追加镇痛药物、发生躁动和寒战等不良反应的比例均明显低于A组,D组患者追加镇痛药物和发生躁动的例数明显少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15 min给予帕瑞昔布40 mg能够有效预防盐酸瑞芬太尼麻醉后患者痛觉过敏的发生,且安全性较高。

  • 帕瑞昔布钠用于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镇痛的临床分析

    作者:朱平增;朱军;丁建强;焦岩;杨彦军;贾真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用于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20例拟行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术前组(Ⅱ组)、帕瑞昔布钠术后组(Ⅱ组)和对照组(Ⅲ组),各40例.均在全麻下完成手术,Ⅰ、Ⅱ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10 min、术毕缝皮时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Ⅲ组不使用帕瑞昔布钠;术毕均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监测各组在术后2、6、12、24、48 h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与术后48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Ⅲ组比较,Ⅰ、Ⅱ组术后6、12、24、48 h时VAS评分低(P<0.05),术后48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少(P<0.05),术后6、12h时Ⅰ组VAS评分低于Ⅱ组(P<0.05);与Ⅲ组比较,Ⅰ组寒战发生率低(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用于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患者镇痛效果良好,降低了患者自控镇痛泵按压频次,减少了不良反应,术前应用较术后应用效果更好.

  • RP-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帕瑞昔布的浓度

    作者:李正翔;尹静文;孙丽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帕瑞昔布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血浆以无水乙醚提取后进样测定,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流动相为乙腈-水(92∶8),内标为布洛芬,流速为1.0mL·min-1,检测渡长为209nm,小进样间隔为30min.结果:帕瑞昔布血药浓度在73.69~442.16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方法回收率为97.26%~99.24%,提取回收率为79.27%~80.51%,日内和日间RSD均≤2.10%.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以满足帕瑞昔布血药浓度的测定要求.

329 条记录 14/17 页 « 12...9101112131415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