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病临床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

    作者:刘友章;姬爱冬

    根据肝病的临床特点、生化指标,结合其病理分级和并发症等制定一套肝病临床分级和风险评估体系,可以使肝病病情程度、诊断、疾病发展演变、预后转归以及治疗的效果用等级资料进行半定量化,这对于临床和科研以及流行病学统计都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可以使病人对自己病情的严重程度具有知情权,增加医患交流,减少医患纠纷.

  • 前列腺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与血清PSa的关系

    作者:陈杰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开封县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73例,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学检查,并将所有切片进行病理分级与临床分期,并对患者的血清PSa进行检测,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的前列腺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与血清PSa的关系。结果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值越高,恶性程度越高;前列腺癌的病理分级与血清PSa呈正相关,临床分期也与血清PSa呈正相关。结论血清PSa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其不仅是前列腺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重要指标,也可作为判断前列腺癌患者预后情况指标之一。

  • 人脑胶质瘤中神经生长因子表达与组织病理分级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陆新宇;陆培松;李巧玉;杨勇

    目的 探讨人脑胶质瘤中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表达特点,了解其与肿瘤组织病理分级及预后间的相关性.方法 观察86例脑胶质瘤患者脑胶质瘤组织及10例脑外伤行内减压术患者正常脑组织中NGF表达情况,并分析NGF核阳性率与脑胶质瘤病理分级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NGF在正常脑组织中主要分布于细胞质,而在胶质瘤组织中分布于细胞质及细胞核中;高级别胶质瘤组NGF核阳性率(69.0%)高于低级别组(32.2%)(P<0.05);胶质瘤中NGF表达阳性者中位生存时间低于阴性者(P<0.05).结论 NGF在脑胶质瘤中水平变化与胶质瘤组织病理分级、预后密切相关.

  • 胰腺腺管内上皮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慎睿哲;王立夫;吴云林

    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与综合治疗目前缺乏有效的措施,80%的胰腺癌在诊断时已丧失手术机会,5年生存率仅为0.4%~4%.胰腺癌生存时间的延长取决于早发现、早治疗.故充分认识胰腺癌的癌前病变-胰腺腺管内上皮瘤(PanIN),了解其病理分级及与之相关的各级分子生物学水平的改变,讨论PanIN在胰腺癌形成中的作用,对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有重要意义.

  • 单纯性卵巢未成熟型畸胎瘤33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乔国霞

    我院1998年1月至2008年间共收治单纯性卵巢未成熟型畸胎瘤患者33例,随访3~213个月,平均随访88个月.失访5例,随访率为84%.病理分级Ⅰ级预后良好,Ⅱ、Ⅲ级预后都不良.为了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存率.现将我院收治的33例单纯性卵巢未成熟型畸胎瘤从临床、病理、手术等方面作一回顾性分析.

  •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免疫病理类型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

    作者:程江;宋晓翔;王丽峰;朱雪明;封其华;李晓忠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免疫病理类型与其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对2003年2月-2008年12月本院行肾组织活检的62例HSPN患儿的临床分型、病理分级、免疫病理分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免疫荧光检杳结果,将免疫病理分为5型,并分析不同免疫病理分型的HSPN患儿在临床分型、病理分级上的分布特点.结果 临床分型以血尿和蛋白尿型多见(37.09%);病理分级以Ⅲb级多见(45.16%);免疫病理分型以IgA加IgG加IgM沉积型多(37.09%).不同免疫病理类型的HSPN在临床分型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gA加IgG加IgM沉积型与其他免疫病理类型在病理分级上比较,其表现为Ⅲb~Ⅵ级的比例较高(P<0.05),有IgM沉积者(IgA加IgM沉积型和IgA加IgG加IgM沉积型)与无IgM沉积者(单纯IgA沉积型及IgA加IgG沉积型)在病理分级上比较,前者表现为Ⅲb~Ⅵ级的比例较高(P<0.05);伴C3沉积的病例Ⅲb~Ⅵ级的比例较无伴C3沉积者高(P<0.05).结论 HSPN的免疫病理类型与临床分型之间无相关性,与其病理分级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 紫癜性肾炎患儿肾脏病理与足细胞损伤的关系

    作者:任献国;何旭;杜丽芳;高远赋;樊忠民;高春林;茅松;张沛;夏正坤

    目的 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肾脏病理分级、免疫荧光分型和肾小球足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 1年1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儿科肾活检病理检查诊断为HSPN的住院病例72例,对其进行病理分级和免疫荧光分型,并在电镜下观察足细胞损伤情况;分析足细胞损伤和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 病理分级集中在Ⅱ级和Ⅲ级,其中病理分级为Ⅱ级的患儿34例(占47.2%),病理分级为Ⅲ级的患儿38例(占52.8%).电镜下观察肾小球足细胞损伤情况:足突广泛融合21例,足突节段融合35例和无足突融合11例.5例电镜下未见肾小球.足突广泛融合患儿病理分级为Ⅲ级者较足突节段融合、无足突融合者多.足突广泛融合患儿中免疫荧光分型以IgA+ IgM+ IgG型多;足突节段融合患儿中免疫荧光分型以IgA+ IgG型较多,无足突融合患儿中免疫荧光分型以单纯IgA型多.结论 儿童HSPN的肾小球病理改变除系膜细胞的增生外,还存在足细胞损伤的情况,足细胞损伤情况越重病理改变越明显.

  • p53、CK20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分级的关系

    作者:丁佩芬;戎丹平;顾霞;张咏英

    目的 探讨p53、CK20在膀胱尿路上皮癌(BU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分级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118例BUC、21例良性病变组织中p53、CK20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与BUC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 BUC组织中的p53阳性率为88.1%,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织的61.9%,在高级别BU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 + +)明显高于低级别BUC(P<0.05);CK20在BU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8.8%,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织的0.0%,在高级别BU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 +~+ + +)明显高于低级别BUC.结论 p53、CK20在BUC组织中呈阳性表达,且BUC的分级越高,阳性表达越强.

  • 胶质瘤中FOXO1蛋白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琦

    目的 探讨FOXO1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P法对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54例胶质瘤手术切除标本和12例正常脑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FOXO1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胶质瘤临床病理各参数的相关性,并评价FOXO1蛋白的临床意义.结果 FOXO1在胶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2.2%,且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相关(P<0.05),FOXO1在高度恶性胶质瘤(Ⅲ~Ⅳ级)中的OD值为(0.109±0.010),低于在低度恶性胶质瘤(Ⅰ~Ⅱ级)中的0.128±0.010,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0).FOXO1在正常脑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与胶质瘤组22.2%(12/54)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FOXO1的低表达可能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以及分化相关,提示预后不良.

  •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在脑胶质瘤病理级别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运奇;尹先哲;汤韬;赵智伟

    目的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DCE-MRI)在界定脑胶质瘤病理级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11—2016-09经临床或者病理证实为脑胶质瘤患者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14~70(46±12)岁.病理分级Ⅱ级19例,Ⅲ级11例,Ⅳ级9例.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每例手术样本进行CD105-微血管密度(CD105-MVD)检测.采用Mann-Whitney U-test对不同级别胶质瘤的Ktrans、Ve和CD105-MVD进行差别验证.采用Pearman相关性分析Ktrans和Ve与CD105-MVD的相关性.结果 Ktrans、Ve和CD105-MVD在低级神经胶质瘤(LGG)和高级神经胶质瘤(HGG)之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P<0.001、P<0.001).病理分级Ⅱ级的Ktrans、Ve和CD105-MVD明显低于Ⅲ级和Ⅳ级.在高级别胶质瘤中Ktrans与CD105-MVD,Ve与CD105-MVD均呈正相关(P<0.001、P<0.001).结论 DCE-MRI在无创评估部分神经胶质瘤的MVD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值得普及.

  • MicroRNA在脑胶质瘤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广;刘建雄

    脑胶质瘤是成人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其恶性程度高、易复发、预后差,一旦确诊,中位生存期很短.虽然目前在手术、化疗、放疗、免疫疗法及中医药等治疗上取得长足进步,但其大体预后仍未改善.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一类长18~24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即microRNA(miRNA)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miRNA可以通过调控靶基因从而改变靶蛋白的表达,其在脑胶质瘤的诊断、化疗药物疗效的评估、抗血管生成、治疗及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miRNA在脑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能作为今后脑胶质瘤临床诊断、预后评估的新指标及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将对miRNA在脑胶质瘤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β-链蛋白B7-H3蛋白表达与脑胶质瘤患者病理分级的相关性

    作者:孙万仆;管淑敏;李莹;刘金霞

    目的 探讨β-链蛋白、B7-H3蛋白表达与脑胶质瘤患者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将86例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中50例低级别脑胶质瘤患者设为A组,36例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设为B组,抽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43名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取3组脑组织制作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组β-链蛋白、B7-H3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β-链蛋白、B7-H3蛋白表达与脑胶质瘤患者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B组β-链蛋白、B7-H3蛋白表达阳性率(88.88% 、63.88%)显著高于A组(68.00% 、40.00%),A组显著高于对照组(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脑组织β-链蛋白、B7-H3蛋白表达与脑胶质瘤患者病理分级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β-链蛋白、B7-H3蛋白在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中呈高表达,且与脑胶质瘤病理分级呈显著正相关,可作为脑胶质瘤恶性程度、病理分级的判定指标之一.

  • MAGE-A4 mRNA及SOX2蛋白表达水平与脑胶质瘤患者病理分级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宋艳芳;刘光新

    目的 探讨MAGE-A4 mRNA、SOX2蛋白表达水平与脑胶质瘤患者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将73例脑胶质瘤患者按照病理分级分为低级组(37例)与高级组(36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MAGE-A4 mRNA,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OX2蛋白.比较两组MAGE-A4 mRNA、SOX2蛋白表达水平,分析MAGE-A4 mRNA、SOX2蛋白与脑胶质瘤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MAGE-A4 mRNA、SOX2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GE-A4 mRNA、SOX2蛋白表达水平与脑胶质瘤病理分级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MAGE-A4 mRNA、SOX2蛋白表达水平与脑胶质瘤病理分级呈显著正相关,可作为判定脑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参考指标.

  • CTLA-4及VEGFR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

    作者:屈中玉;陶海云;李印;万里新

    目的 研究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乳腺癌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7例乳腺癌患者癌旁组织以及癌组织中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在癌间质的T淋巴细胞和乳腺癌细胞中都有表达,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在癌旁组织,且其表达水平与癌组织级别呈正比.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主要在癌旁组织导管的上皮细胞及乳腺癌细胞的胞膜及胞浆中表达,且在乳腺癌的各级别间表达程度随肿瘤的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升高.结论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与乳腺癌的病理分级呈正相关性.

  • 88例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史璐;陈新明

    目的:采用Auclair量化分级系统对88例涎腺粘液表皮样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探讨组织学分级与肿瘤生物学行为间的关系.方法:根据本次实验的纳入排除标准选择涎腺粘液表皮样癌88例.采用Au-clair量化分级系统对本组病例行组织学分级,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度恶性34例(38.6%),中度恶性(Ⅱ级)20例(22.7%),高度恶性(Ⅲ级)34例(38.6%).Ⅲ级患者年龄长于Ⅰ级患者,[(43.7±17) vs(33.9±13.9)],P<0.05.Ⅰ级患者临床症状发生率(21%)低于Ⅱ级(50%)和Ⅲ级患者(76%)(P<0.5).Ⅲ级病例的肿瘤直径[(3.8±1.4)cm]大于Ⅰ级[(2.9±1.8)cm]和Ⅱ级病例[(3.5±2.9)cm](P<0.05).生存分析结果表明性别、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与肿瘤复发显著相关(P<0.05).结论:应用Auclair量化分级系统对涎腺粘液表皮样癌行组织学分级有助于判断肿瘤的预后.

  • 成人轻微尿检异常IgA肾病患者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作者:刘付捷;许仕超;张华丽;陶静莉;罗勉娜;刘伟敬

    目的 临床怀疑为IgA肾病的轻微尿检异常患者是否需要肾活检一直有争议,本研究通过分析轻微尿检异常的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与病理表现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旨在进一步探讨肾活检对单纯轻微尿检异常IgA肾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临床表现为单纯轻微尿检异常且肾活检明确诊断的患者91例中,筛选达到明确病理诊断标准的患者77例,其中病理确诊为IgA肾病的患者53例,依其临床表现不同分为蛋白尿合并血尿组、单纯血尿组和单纯蛋白尿组,并采用Lee分级和牛滓分类两种IgA肾病病理评估方法对其肾脏病理严重程度进行评价,且分别评价三种不同临床表现IgA肾病患者之间肾脏病理严重程度评分分布有无不同.结果 77例明确病理诊断标准的患者中,被诊断为IgA肾病患者53例(占68.8%),其中蛋白尿并血尿者39例(占73.6%),单纯血尿者5例(占9.4%),单纯蛋白尿者9例(占17.0%);53例轻微尿检异常IgA肾病患者中,病理分级以LeeⅢ级为多(29例,占54.7%),其他依次为Ⅱ级(14例,占26.4%)和Ⅰ级(5例,占9.4%),而病变严重的Ⅳ级和Ⅴ级,分别为2例(占3.8%)和3例(占5.7%);不同临床表现IgA肾病患者之间肾脏病理无论Lee分级还是牛津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鉴于临床表现不能作为鉴别肾脏病变轻重的依据,因此,怀疑IgA肾病的单纯尿检异常患者,应在无禁忌症的前提下尽可能行肾活检以明确诊断,以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糖尿病肾损害的病理诊断进展

    作者:付玲

    近十年来随着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病因,其中以2型糖尿病肾损害为主.糖尿病肾损害病理研究在DKD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后方面均有重要价值,2型糖尿病肾损害病理表现尤具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2010年DKD新病理分级的问世是一次重大突破,但其临床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尚存在许多值得探究的问题.

  • 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肝纤维化指标及病理改变相关性分析

    作者:曹家麟;黄腊平;祝梅君

    有关慢性肝炎中医分型与病理的研究已有报道[1].但关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中医辨证分型的量化研究及肝脏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报道甚少.

  • 血清PSA及PSA密度与前列腺癌分级分期的关系

    作者:刘刚;岳明;刘淳;崔志刚;朝鲁;刘小勇;陈锐;梁会泽;许永杰

    目的:提高前列腺癌(PCa)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了60例经穿刺活检确诊PC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PCa患者中,血清T-PSA含量、F-PSA含量、F/T分别与PCa Gleason分级、临床分期均呈正相关,F/T与PCa Gleason分级、临床分期均无显著相关.结论:PCa患者的血清T-PSA、F-PSA和PSAD与Gleason分级和临床分期存在相关,提示可能通过检测血清T-PSA、F-PSA和PSAD预测PCa恶性程度及预后,有利于PCa的筛查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 非那雄胺对前列腺癌发生率及病理分级的影响

    作者:朱捷;高江平;洪宝发;石怀银;崔亮;杜青山;张旭

    目的:评估非那雄胺对中国人前列腺癌发病率及病理分级的影响.方法:将1 029例BPH患者根据其药物治疗的方法分为非那雄胺组、α-受体阻滞剂组、联合用药组及对照组(未治疗组).收集四组患者的穿刺病理资料,重新行Gleason评分.对四组患者前列腺癌发病率及前列腺癌病理分级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①前列腺癌总发病率为13.51%;应用非那雄胺组与未应用非那雄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率相对下降40.63%(RR=0.59,95%CI:0.43~0.82).②前列腺癌患者病理分级为中高级(Gleason≥7分)者占58.27%,应用非那雄胺组与未应用非那雄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级分化前列腺癌相对增多33.96%(RR=1.34,95%CI:1.01~1.76).结论:非那雄胺治疗BPH虽能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但同时能使发生前列腺癌的病理级别增高.

425 条记录 13/22 页 « 12...10111213141516...212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