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肠杆菌O157噬菌体中vt2基因A、B亚单位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作者:张慧英;严亚贤

    1982年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首次报道了由一种罕见的大肠杆菌血清型即O157:H7引起的出血性肠炎,此后的20多年中由O157所致的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散发和暴发,尤其以1996年在日本的暴发流行为大家熟知,我国也有从患者、畜禽及肉制品中分离到该菌的报道.已知Vero毒素(Verotoxin,VTs)为该菌的主要毒力因子之一,包括两类生物学特性相似而理化特性及免疫学特性有很大差异的VT1和VT2.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临床分离的高毒力O157:H7菌株都单独或联合表达VT2毒素,因此对大肠杆菌O157的vt2毒力基因的研究是尤为重要.据报道编码VT2毒素的基因可能位于温和噬菌体上(编码VT的噬菌体称为VT噬菌体),这些噬菌体具有毒力传递能力,感染宿主菌后能将噬菌体基因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使宿主菌获得产生相应毒素的能力.国外已有不少有关携带毒力基因噬菌体的研究,但目前国内对大肠杆菌O157的vt研究均集中在检测为主,而未涉及VT噬菌体.因此本文开展了大肠杆菌O157菌株诱导释放的噬菌体中vt基因的研究.

  • 小龙虾钙结合蛋白的免疫学特性鉴定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作者:陈献雄;邬玉兰;吉琼梅;杨平常;刘志刚

    目的 克隆、表达、纯化具有免疫原性的重组小龙虾钙结合蛋白(SCP),并制备高效价抗SCP单克隆抗体.方法 用亲和层析法获取小龙虾重组SCP,通过Western Blotting 和ELISA法进行免疫学活性鉴定;以重组SCP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再取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NS-1进行细胞融合;利用ELISA法筛选出能分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然后利用该杂交瘤细胞株刺激小鼠,取腹水,用蛋白A亲和层析方法纯化获得抗体;通过Ig类/亚类鉴定ELISA试剂盒鉴定该单克隆抗体的Ig亚型;通过Western Blot和间接ELISA法鉴定单克隆抗体的交叉性和特异性.结果 经SDS-PAGE鉴定获得了纯度较高的重组SCP,免疫学鉴定结果显示,重组的SCP蛋白具有较好的IgE结合活性,阳性率为40%.通过杂交瘤细胞融合技术,共获得了抗SCP细胞株2株,分别命名为1A12和3H12,效价均高于20万.经抗体亚型鉴定,2株抗体均为IgG1型.Western Blot的结果表明2株抗体能识别重组SCP.在特异性检测实验中,1A12抗体与其他种类食物过敏原无交叉反应,而3H12与鱼粗蛋白过敏原有交叉反应性.结论 SCP是小龙虾的重要过敏原,本实验获得了纯度较高的重组SCP,并制备了2株高效价抗SCP单克隆抗体,为小龙虾SCP、甲壳类食物过敏原的检测及标准化过敏原物质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 眼外肌在重症肌无力中选择性受累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胡裕翔;吴晓蓉;邵毅;占敏艳;许晓璇;刘克政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经典的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引起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骨骼肌的易疲劳和波动性的肌无力症状。眼外肌的受累常见,眼部改变通常为其首发症状,眼外肌在组织结构、肌球蛋白表达、运动单位、电生理、生化代谢、免疫学特性(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补体介导的免疫反应、基因表达特性)上与骨骼肌等其他肌群的显著区别可能是其在重症肌无力中选择性受累的主要原因。

  • 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学特性及其诱导器官移植免疫耐受的前景

    作者:蔡勇;刘玉兰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首先由Friedenstein等[1]在骨髓基质中发现,后来被证实广泛存在于骨髓基质、脂肪、骨实质、胎盘、肝脏及骨骼肌等多种组织中的一群非造血干细胞,该群细胞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在不同的诱导条件下可以分化为除造血细胞以外的多种组织细胞,如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肌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神经细胞及内皮细胞等[2].

  • CD40共刺激通路及其在诱导移植耐受中的意义

    作者:顾晓

    CD40通路是继CD28通路之后受到重视的又一共刺激通路,本文就CD40通路的免疫学特性及其对诱导移植耐受的意义作一综述.

  • 日本血吸虫p50亲免素基因的扩增及其免疫学特性

    作者:李孜;余新炳;吴忠道;徐劲;胡旭初

    目的扩增日本血吸虫(Sj)p50亲免素(IP)基因全长cDNA和DNA序列,进行原核克隆和研究其免疫学特性.方法从Sj成虫RNA中RT-PCR扩增Sjp50亲免素基因完整的编码阅读框,从Sj成虫基因组中扩增其DNA序列,对其cDNA序列和DNA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内含子.将其cDNA序列克隆入pET30a(+)体中,原核表达并纯化表达产物,Western-blot比较重组蛋白与Sj体内相应天然蛋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间接免疫荧光法对p50亲免素进行组织定位.结果Sjp50IP基因DNA序列与cDNA相比,有6个内含子;重组p50IP与Sj体内的天然蛋白具有相同的免疫学特性,该蛋白位于Sj成虫的被膜上.结论成功扩增得到了Sjp50IP基因的全长编码区的cDNA序列和DNA序列,其DNA序列中有6个内含子;重组Sjp50IP的免疫学特性支持将该基因作为疫苗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 树突状细胞的诱导及抗肿瘤作用探讨

    作者:吴继宁;罗小玲;谢裕安;匡志鹏;梁安民

    目的:从人外周血诱导树突状细胞(DC),分析其免疫学特性及抗肿瘤作用.方法:分离人外周血DC前体细胞,采用rhGM-CSF、rhIL-4和肿瘤抗原联合诱导,分析DC表型,采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DC激发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乳酸脱氢酶 4 h释放法检测肿瘤抗原致敏DC与CD3AK混合物的杀瘤活性.结果:DC前体细胞经rhGM-CSF、rhIL-4和肿瘤抗原共同诱导2周,可获得大量成熟DC,其中第7~15天, DC增殖明显.至第15天,DC纯度达90%以上.DC具有典型的树突状或裙褶样突起,高表达CD86、CD40、HLA-DR、CD83、CDIa分子,能强烈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CD3AK细胞与肝癌抗原致敏 DC的混合物具有很强的杀伤BEL-7402肝癌细胞的作用,杀伤率显著高于CD3AK细胞(P<0.01).结论:可从人外周血诱导培养获得大量功能成熟的DC,能激活T淋巴细胞增殖和显著增强CD3AK细胞的抗肿瘤活性.

  • 抗CD28分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免疫学特性

    作者:刘晶;魏文青;赵满仓;张艳;杨梦迪

    目的 制备抗人CD28单克隆抗体,对其免疫学特性进行分析.方法 利用多肽技术合成的CD28抗原免疫BALb/c小鼠,应用细胞杂交技术,获得抗CD28的单克隆抗体,并对其免疫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 经过融合、亚克隆成功获得了9株抗人CD28的杂交瘤细胞株,均为IgG,4株为IgG2a,5株为IgG2b.利用竞争抑制实验分别对其中的5株进行了抗原位点测定,5株分别针对三个不同的抗原位点.结论 此单抗细胞株的建立,对于深入研究CD28单抗对T淋巴细胞的作用机理有重要意义.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潘晓华;盛莉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类抗菌药物,因其化学结构中都有β-内酰胺环,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合成,它们具有相同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免疫学特性.主要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氧青霉烷类、氧头孢烯类、碳青霉烯类、单环β-内酰胺类等.

  • pH值和酶作用对鲩鱼过敏原免疫学活性的影响研究

    作者:吴海强;徐飞龙;王晓娟;刘志刚

    目的 研究pH值、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作用对鲩鱼过敏原免疫学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Coca's液提取制备鲩鱼总蛋白,以鲩鱼过敏患者阳性血清为-抗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析pH值、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以及多因素多重作用对鲩鱼过敏原免疫学特性的影响.结果 HCI溶液、胃蛋白酶溶液、胰蛋白酶溶液以及多种因素的多重作用对鲩鱼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降解作用,且均可以显著降低鲩鱼过敏原的免疫学活性,但一些蛋白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如Mr为35 000和23 000的蛋白.受制备过程的影响,鲩鱼蛋白中出现新的阳性过敏原条带,如Mr为27 000和20 000的阳性过敏原条带(pH 1.0 HCl溶液).结论 鲩鱼含有稳定性较高的潜在过敏原,该类潜在过敏原对热、酸、酶解等作用均有很强的耐受性.

  • 大鼠嗅球被膜细胞的培养和鉴定

    作者:李成仁;蔡文琴;苏炳银

    目的:为了培养大鼠嗅球被膜细胞,为脊髓损伤后的移植治疗研究提供细胞供体,我们应用了体外培养和免疫细胞化学等方法,对大鼠嗅球被膜细胞的培养纯化和免疫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方法:取新生的Wast er大鼠10只,在无菌环境下将嗅球暴露并取下,浸泡于D-Hank's液中,将嗅球外层的嗅神经层剥下,用D-Hank's液洗3次,用0.125%胰酶37℃消化20分钟 ,用含10%胎牛血清和10%马血清的DMEM终止消化后,再用同样的培养基重悬组织,用吸管轻轻吹打组织,形成细胞悬液,用同样的培养基调节细胞浓度,接种于涂有多聚赖氨酸的培养瓶和盖玻片上,放入5%CO2、37℃中培养,培养3天后换液,加入10-6m o l/L的阿糖胞苷筛选细胞,作用48小时后换液,加入12ug/ml牛垂体提取物刺激细胞生长.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进行GFAP、Vimentin、S-100和P75NG FR染色.结果:嗅球被膜细胞为双极或多极的细胞,轮廓清晰,立体感强,突起细长;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嗅球被膜细胞对GFAP、Vimentin、S-100和P75 NGFR呈免疫阳性.讨论:哺乳动物的嗅神经系统是可以再生的中枢神经系统,其再生嗅神经元的突起在嗅球被膜细胞的诱导下,从周围的嗅上皮到达中枢的嗅球.研究显示,嗅球被膜细胞可以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和轴突生长刺激物质,能促进轴突的再生和髓鞘的形成 ,对中枢再生尤其是脊髓损伤的再生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因此,加强对嗅球被膜细胞神经生物学特性的研究非常重要.

  • 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学特性研究进展

    作者:钱永海;李维佳;史明霞

    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学特性已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低免疫原性,能够通过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增加调节性T细胞比例、抑制抗原呈递细胞分化成熟等多种途径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本文就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学特性及其在体内外试验中发挥的免疫调节作用进行综述.

  • 神经干细胞与BMSCs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许朝进

    目的 综述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与BMSCs的免疫学特性及治疗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新进展. 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NSCs与BMSCs的免疫学特性、移植治疗SCI的实验研究与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结果 动物实验表明NSCs与BMSCs移植可促进SCI动物行为学改善,但由于两种干细胞的免疫学特性,同种异体干细胞移植后将产生免疫排斥反应. 结论 NSCs与BMSCs对SCI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免疫排斥问题值得考虑.

  • 藤黄微球菌Rpf结构域多肽诱导小鼠免疫应答的实验研究

    作者:樊爱琳;简文;师长宏;苏明权;柏银兰;马静;徐志凯;郝晓柯

    目的:研究藤黄微球菌Rpf结构域多肽的免疫学特性.方法:用原核表达的藤黄微球菌Rpf结构域多肽免疫哌BALB/c小鼠3次,每次间隔2周.用ELISA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滴度.分离免疫小鼠的脾淋巴细胞,体外用抗原再刺激后,用MTT比色法检测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值指数.ELISA方法检测淋巴淋巴细胞悬液中IFN-γ、IL-10和IL-12产生水平.另一部分免疫的小鼠经尾静脉感染MTB毒株H37Rv,4周后,计数脾脏细菌负荷数.结果:藤黄微球菌Rpf结构域多肽免疫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为1∶128 000,淋巴细胞增殖指数为(2.10±0.12),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0.90±0.21).ELISA方法检测Rpf结构域多肽免疫组IFN-γ,IL-10和IL-12水平为(1 126±36) ng/L,(368±13)ng/L和(289±14)ng/L,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与生理盐水免疫组(细菌负荷6.64±0.13)相比较,Rpf结构域多肽免疫的BALB/c小鼠,对攻击感染后抗MTB在脾脏中增殖有明显作用(细菌负荷为5.03±0.11,P<0.05).结论:藤黄微球菌Rpf结构域多肽有可能作为新型结核疫苗的候选组分.

  • 犬IL-18 cDNA的克隆及其免疫学特性

    作者:袁慧君;扈荣良;包世俊;张守峰

    目的: 获得犬白介素-18(cIL-18)基因并探讨其作为基因疫苗佐剂的免疫效果.方法: 从犬的外周血中分离白细胞, 经ConA刺激培养5~12 h.提取犬白细胞总RNA作为模板, 通过RT-PCR技术扩增cIL-18 cDNA.将其克隆到载体pMD18-T中测序, 并与已发表的序列进行比较.将cIL-18 cDNA克隆入pIRES1neo中, 构建cIL-18真核表达载体.以200 μg∶200 μg的比例, 与狂犬病病毒糖蛋白表达载体pIGneo混合免疫犬, 并与糖蛋白单独免疫犬的免疫应答进行比较.结果: 扩增获得单一长约0.6 kb核酸带, 测序证明长度为582 bp, 编码193个氨基酸, 与从犬肺巨噬细胞中扩增的cIL-18基因的序列完全一致.以构建的表达载体pIIL18与pIGneo混合免疫与用pIGneo单独免疫相比较, 前者抗狂犬病病毒特异性抗体的水平显著低于后者; 但混合免疫组犬外周血淋巴细胞对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原刺激的反应性显著高于糖蛋白单独免疫组.结论: cIL-18全长为582 bp, 其真核表达载体具有增强细胞免疫应答的能力, 同时可显著抑制体液免疫应答.本研究为cIL-18作为基因疫苗佐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幽门螺杆菌过氧化氢酶的重组表达、纯化及免疫特性研究

    作者:屈玲;黄萍;苏明权;郑善銮;马越云;郝晓柯

    目的 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过氧化氢酶(catalase,KatA)进行重组表达和纯化,并进行免疫学特性研究.方法 采用PCR扩增幽门螺杆菌katA全长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a-katA,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表达,通过包涵体洗涤和亲和层析纯化出重组蛋白,并采用Western blot和ELISA等方法对其进行免疫学特性研究.结果 克隆出幽门螺杆菌1 518 bp的全长katA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诱导表达出505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约为58 000的重组KatA蛋白,其表达量约占细菌总蛋白的20%,且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经亲和层析的重组蛋白纯度约为85%,并可与兔抗Hp抗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通过重组蛋白的动物免疫可产生高效价抗血清,并特异性识别多种Hp菌株.结论 成功重组表达与纯化出幽门螺杆菌KatA蛋白,并具备良好的免疫学特性,为Hp致病机制、血清学诊断以及亚单位疫苗研究奠定重要的实验基础.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细胞凋亡的临床探讨

    作者:靳淑玲;罗继征;王北宁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免疫学特性为多克隆自身反应性T.B细胞的激活和多种自身抗体的产生.其发病涉及遗传背景、内分泌、药物等诸多因素.SLE免疫调节异常日益受到关注,免疫系统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也日益受到重视.

  • 羊膜在眼科临床应用中的研究新进展

    作者:杨雅岚;王丛香

    随着羊膜移植在眼科临床,特别是在治疗眼表疾病中应用的成功报道,羊膜在眼科领域应用的基础研究也进一步受到关注.本文就羊膜的组织学、免疫学、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眼科领域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 重组汉滩病毒核蛋白及其26 ku片段的免疫学特性初步鉴定

    作者:刘勇;徐志凯;王海涛;尹文;薛小平;张芳琳;闫岩;吴兴安

    目的研究基因重组表达的汉滩病毒核蛋白及其氨基端26 ku片段在刺激机体免疫应答中的作用,为汉滩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研究打下基础. 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和亲和层析技术对汉滩病毒核蛋白及其氨基端26 ku片段进行表达和纯化,并通过体外和体内试验对上述表达产物刺激小鼠免疫应答的作用及其特性进行了初步鉴定. 结果汉滩病毒核蛋白及其26 ku片段对小鼠均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 ELISA检测免疫鼠抗体滴度可达1∶32 000以上,并且均可刺激产生不同滴度(1∶10~1∶160)的中和抗体. 被动转移免疫鼠脾细胞对汉滩病毒感染乳鼠具有保护作用,其中26 ku片段免疫鼠脾细胞的保护作用尤为明显. 结论汉滩病毒核蛋白及其氨基端26 ku片段能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同时可刺激机体细胞免疫应答.

  • 巴比妥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免疫学特性鉴定

    作者:胡刚;陈连康;胡小龙;陈复华;胡晶英;曹芳琦;曾立波

    目的 建立抗巴比妥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制备抗巴比妥单克隆抗体,并对其免疫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 将巴比妥分子环状丙二酰脲环上氨基引入活性羧基,然后通过缩合反应分别与匙孔血蓝蛋白(KLH)和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得到完全抗原BAR-KLH和BAR-BSA,并用紫外分光光度计鉴定.用BAR-KLH免疫Balb/C小鼠,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建立稳定分泌抗巴比妥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采用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巴比妥单克隆抗体,饱和硫酸铵法、亲和层析法纯化,并进行免疫学特性鉴定.结果 完全抗原偶联成功,其偶联率为30∶1;筛选出1株杂交瘤细胞命名为5C6,其产生的单抗效价为1∶6.4×104,属于IgG1/kappa,抗体亲和力常数为2.27×108 L/moL.纯化后的巴比妥单克隆抗体用ELISA法检测其灵敏度为130ng/mL,并与其他7种镇静催眠类药物交叉反应率小于1%.结论 本研究制备的杂交瘤细胞株5C6分泌的抗体具有高特异性和灵敏度.

81 条记录 4/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