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HBV-DNA与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

    作者:宓余强;郑淑文;张弘;梁树人;李顺天;曹武奎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HBV-DNA感染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2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乙肝标志物检查、血清HBV-DNA(定量)及PBMCs中HBV-DNA检测(PCR方法),经中医辨证确定205例患者的中医证型.结果 研究发现各中医证型血清HBV-DNA(定量)≥1.0×105拷贝/mL(高病毒载量)患者比例由小到大排列依次为:湿热中阻证<瘀血阻络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肝郁脾虚证.肝郁脾虚证组血清HBV-DNA(定量)≥1.0×105拷贝/mL患者比例高(占82.5%),与湿热中阻证组(占55.2%)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中医证型PBMCs中HBV-DNA感染患者比例由小到大排列依次为:肝肾阴虚证<湿热中阻证<脾肾阳虚证<瘀血阻络证<肝郁脾虚证.肝郁脾虚证组PBMCs中HBV-DNA感染患者比例高(占77.2%),与肝肾阴虚证(占27.3%)湿热中阻证(占34.3%)、瘀血阻络证(占53.1%)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血清HBV-DNA(定量)及PBMCs中HBV-DNA感染与中医证型之间有一定关系,肝郁脾虚证组血清HBV-DNA(定量)≥1.0×105拷贝/mL患者比例及PBMCs中HBV-DNA感染患者比例高,治疗应注重扶正祛邪.

  • 肝组织病变程度不同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及HBV DNA水平比较

    作者:刘琼;谢冬英;邓洪;高志良

    目的 分析慢性HBV感染者不同肝脏病变程度与HBsAg及HBV DNA水平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316例慢性HBV感染者进入研究,含慢性乙型肝炎(CHB)119例,肝硬化(LC)99例,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98例.HBsAg定量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法,HBV DNA定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组织病理炎症(G)分为1~4级,纤维化程度(S)分为0-4期.比较CHB、LC和ACLF患者间以及肝组织病理炎症和纤维化程度不同的CHB患者间HBsAg和HBV DNA水平的差异.结果 CHB、LC和ACLF组患者组间HBsAg和HBV DNA的总体水平无明显统计学意义;G1、G2、G3和G4患者的HBsAg水平分别为(288.8±182.1)IU/ml、(264.8±175.6)IU/ml、(279.8±163.6)IU/ml和(317.8±150.0)IU/ml,HBV DNA水平分别为(5.0±2.1)log10 IU/ml、(6.1±1.7)log10 IU/ml、(5.6±1.8)log10 IU/ml和(5.8±1.7)log10 IU/ml;S0-1、S2、S3、S4患者HBsAg水平分别为(234.7±182.5)IU/ml、(261.2±175.6)IU/ml、(305.8±149.2)IU/ml和(320.8±157.4)IU/ml,HBV DNA水平分别为(5.5±2.1)log10 IU/ml、(6.2±1.9)log10 IU/ml、(6.0±1.5)log10 IU/ml和(5.3 ±1.8)log10 IU/ml,各组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炎症和纤维化程度较明显的G3、G4以及S3、S4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其他患者.结论 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病变程度与HBsAg和HBVDNA水平无明显平行关系.

  • 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A1896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铁梅;王涵;李梓萌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A1896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荧光PCR熔解曲线分析,对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呈高滴度的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做前C区A1896基因位点变异的检测,并对其临床用药治疗进行跟踪随访.结果 在230例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仍存在病毒复制的有168例,占总例数的44.2%;在168例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血清中有78例发生A1896位点变异,变异率达46.4%,其中接受恩替卡韦单药治疗12~16周时的好转率达45.0%,阿德福韦酯好转率40.0%,拉米夫定为16.0%.结论 3种核苷类似物单药治疗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A1896位点变异组12~16周时,恩替卡韦疗效优于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

  • 泛昔洛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

    作者:陈新月;闵佳;李俊红;辛咏梅;汪俊韬

    为观察泛昔洛韦(FCV)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治疗效果,并评估其安全性,将40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FCV治疗组(20例),一般药物(维生素C、复方益肝灵或葡醛内酯)对照组(20例),疗程均16周.定期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和肝功能.结果:疗程结束时FCV组ALT复常率为65%(13/2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7/20),P< 0.01.HBV-DNA定量明显下降(2个数量级)者,FCV 组为60%(12/20),高于对照组的10%(2/20), P< 0.01.另外,FCV 组有6例HBeAg 阴转,其中3例转为抗HBe阳性,对照组无此现象(P<0.05).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泛昔洛韦可明显降低血清HBV-DNA水平,促进肝功能恢复,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良好.

  •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志物与HBV-DNA水平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雪芹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志物和HBV-DNA水平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HBsAg/HBeAg/抗-HBc阳性患者73例和HBsAg/抗-HBe/抗-HBc阳性患者147例,通过荧光定量法和微粒子酶免法对HBV-DNA和血清标志物进行定量分析,比较其相关性.结果 HBsAg/HBeAg/抗-HBc阳性患者中,39例(53.42%)患者HBV-DNA>107拷贝/mL;其中,C、D组抗-HBs水平以及D组HBeAg和抗-HBe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HBV-DNA水平与抗-HBs呈负相关(r = -0.662),与HBeAg和抗-HBe呈正相关(r = 0.531,r = 0.820).HBsAg/HBeAg/抗-HBc阳性患者中,102例(69.39%)患者HBV-DNA<104拷贝/mL,HBV-DNA与抗-HBs水平呈负相关(r = -0.572).结论 不同血清学模式之间其HBV-DNA水平与血清学标志物含量的分布特征并不相同,临床工作中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肝炎肝硬化脾切除对与血清中乙肝e抗原表达水平影响的研究

    作者:丁海;薛迪广;周镇先

    目的了解脾脏对乙肝病毒复制指标HBeAg在血中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对术式选择的指导作用.方法术前对病人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表达采用PCR法进行常规检测;术中分别抽取脾动、静脉血后送检,外周血分别在手术前1周及手术后1周从外周血管中抽取;HBeAg的定量检测采用微量酶免分析法(MEIA).结果在HBVDNA表达为阳性组的病人中,脾动、静脉血中HBeAg的定量检测,无统计学差异,手术后HBeAg的定量值较术前明显升高,显示有统计学差异P<0.001;在HBVDNA表达为阴性组的病人中,脾动、静脉血及手术前后外周血中的HBeAg的定量检测,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HBVDNA表达为阳性的病人中,脾脏起到一定的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应行保留脾脏的分流手术;对HBVDNA阴性表达组病人,可以通过切除脾脏来达到降低门脉压的治疗作用.

  • 100例血清HBsAg阴性乙型肝炎恢复期病人血清中HBV-DNA检测分析

    作者:尚文章;郭长河;罗云杰;郭斌

    目的探讨血清HBsAg呈阴性的乙肝恢复期病人血中HBV-DNA存在情况.方法选取血清HBsAg阴性的处于乙肝恢复期病例100例,分析这部分人血液HBV-DNA的检测结果,其中两对半检测用单克隆抗体免疫放射分析法.HBV-DNA用ELISA-PCR法.结果HBsAg为阴性的100例乙肝恢复期血样中,HBV-DNA全部呈阴性.结论单克隆抗体免疫放射分析法检测血清HBsAg能真实反映受检者是否携带乙肝病毒.

  • 溶血、脂肪血及保存条件对HBV DNA、HIV RNA核酸检测的影响

    作者:庄养林;熊丽红;张鹏飞;王芳;陈丹

    目的 研究溶血、脂肪血、不同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对血液HIV RNA、HBV DNA核酸检测(NAT)的影响.方法 应用罗氏MPX V2.0试剂,分别于4℃、25℃、37℃及-30℃下进行保存的12~30倍试剂检测下限(LOD)浓度的HIV RNA、HBV DNA标本,对所有标本于4 h、1 d、2 d、3 d、1周及4周后,采用6混样模式进行NAT检测;对含终浓度为2~5倍LOD的HIV RNA、HBV DNA标本的6组溶血标准样本[血红蛋白(Hb)浓度分别为97、34、17、8、5及3 g/L]、5组脂肪血标准[三酰甘油(TG)浓度分别为7.93、3.80、2.63、1.83及1.49 mmol/L]、1组无溶血正常三酰甘油浓度(Hb及TG浓度分别为0 g/L、0.95 mmol/L)的对照样本进行NAT检测.结果 在25℃及以下温度保存4 h至4周,HIV RNA、HBV DNA检测循环阈值(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在37℃条件下保存,3 d及1周检测Ct值分别与4 h、1 d、2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浓度为97 g/L时HBV DNA和HIV RNA均未能被检出,当Hb浓度<34 g/L时,HBV DNA、HIV RNA检测Ct值分别与其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7.93 mmol/L时,HIV RNA、HBV DNA各组检测Ct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罗氏MPX V2.0试剂检测的HIV RNA、HBV DNA标本,在25℃及以下长可以放置4周;Hb<34 g/L以及TG≤7.93 mmol/L时,对罗氏MPX V2.0试剂检测HIV RNA、HBV DNA没有显著性影响.

  • 慢乙肝患者HBsAg定量与HBV DNA和HBV cccDNA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邓林;黄敏;王波;张凡

    血清中的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HBV DNA)是乙肝病毒(HBV)感染直接的证据,检测其阳性提示HBV复制和有传染性;而肝细胞核内的HBV共价闭合环状DNA( HBV cccDNA)则是HBV前基因组RNA复制的原始模板,只有清除了肝细胞核内的HBV cccDNA,才能彻底消除乙肝患者病毒携带状态.然而血清HBV DNA和肝组织HBV cccDNA检测价格昂贵、操作繁琐,不适宜普遍开展;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血清HBsAg定量与血清HBV DNA和肝组织HBVcccDNA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可用于临床诊断与治疗检测[1,2].本文就其相关性进行初步研究,旨在将血清HBsAg含量指标应用于HBV复制状态和临床治疗效果的评价中.

  • 乙肝病毒DNA与前S1抗原在产前检查中的意义

    作者:吕晓婷;王俊峰;臧嘉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DNA (HBV DNA)和前S1抗原(Pre-S1 Ag)在产前检查中的意义.方法:从产前检查孕产妇标本中筛选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HBsAg(+)]标本417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全阴性标本50例为对照,分别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检测HBV-M,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 DN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Pre-S1 Ag,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17例HBsAg(+)孕产妇中,HBV DNA与Pre-S1 Ag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BV DNA与Pre-S1 Ag阳性率均高于HBeAg(-)组(P<0.05).在185例HBV DNA(+)患者中有61例Pre-S1 Ag为阴性,232例HBV DNA(-)患者中有45例Pre-S1 Ag为阳性.50例血清标志物全阴性标本的HBV DNA与Pre-S1 Ag均为阴性.结论:在产前检查中增加HBV DNA与Pre-S1 Ag检测是对乙肝血清标志物的良好补充,联合检测有助于准确判断孕产妇体内是否存在乙肝病毒复制,以便临床及时采取阻断措施,减少病毒母婴传播.

  • 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HBV DNA表达状况的研究

    作者:汪年松;吴兆龙;张月娥;廖履坦

    为了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在IgA肾病发病中的作用,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2例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HBV抗原,同时应用Southern印迹杂交和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肾组织中HBV DNA的存在状态及定位情况.结果表明12例IgA肾病患者血清HBV感染标志至少一项阳性;肾组织中HBV抗原均阳性,其中HBcAg在肾小管和肾小球中阳性分别为8例和5例,HBsAg阳性分别为4例和6例;10例中有8例用Southern印迹杂交技术证实存在整合型HBV DNA;原位杂交技术证实12例患者肾组织HBV DNA均阳性,定位于肾小管上皮细胞核内,其中9例在肾小球系膜细胞核、上皮细胞核和基质中同时阳性.提示除了HBV抗原抗体复合物所致体液免疫损伤机制外,亦应考虑肾组织感染HBV导致的细胞免疫机制参与了IgA肾病的发病.

  • 肝硬化脾与乙肝病毒复制指标血中表达水平的关系探讨

    作者:丁海;周镇先

    了解脾脏对乙肝病毒复制指标HCeAg在血中表达水平的影响.术前HBVDNA的表达采用PCR法进行常规检测;HBeAg的定量检测采用微量酶免分析法(MEIA);血标本分别来自50例术中取的脾动、静脉血,以及在术前一周、术后一周及术后一年抽取的外周血,20例非手术患者血作为对照.在HBVDNA表达为阳性组的患者中,研究组术前与对照组间血中HBeAg的定量检测比无统计学差异;脾动脉血中HBeAg的定量检测,无统计学差异;术后一周及术后一年HBeAg的定量值与术前及对照组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HBVDNA表达为阴性组的患者中,脾动、静脉血及手术前后外周血中的HBeAg的定量检测,均无统计学差异.当乙肝肝硬化患者血中HBVDNA阳性时,脾脏对HBeAg的表达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即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当HBVDNA阴性时,无此调控作用.乙肝肝硬化脾脏免疫调节作用的两面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阿德福韦酯联合和络舒肝片对核苷类似物初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治疗的效果评价

    作者:徐丽;吴晓燕;闫慧梅;李修范;崔宪影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本院门诊及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2例.严格按照2006年<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诊断.所有患者抽取外周血检测丙氨酸转移酶(ALT),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1×104copies·mL-1,排除肝癌、丁型肝炎病毒(HDV)、丙型肝炎病毒(HCV)并发感染及严重的心、肾、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慢性病患者.92例患者均未使用过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18~65岁;对照组46例,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龄19~64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肝功能、Child-Pugh分级、HBV-DNA滴度值及HBeAg阳性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与HBsAg、HBeAg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郑专;董学军

    目的 研究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HBV-DNA载量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的相关性,及其在不同性别、年龄群体中的差异.方法 收集319例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患者血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载量,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HBsAg和HBeAg的浓度,利用SPSS软件做统计分析.结果 HBV-DNA载量与HBsAg含量有良好的相关性(r=0.514,P<0.001);与HBeAg含量有相关(r=0.337,P<0.001);女性的HBeAg水平要高于男性患者(P<0.05);年龄(31~50)岁组、>50岁组的HBV-DNA、HBsAg 及HBeAg值皆高于年龄 <30岁组 (P<0.001).结论 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载量与HBsAg、HBeAg定量水平皆有相关性,其中与HBsAg相关性更佳.

  • 饮服行业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及其传染性研究

    作者:韩方岸;陈新;龚玉华;仲志鸿;陈娟;石笑笑;徐岚

    目的:了解镇江市饮服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状况及其传染性,为制订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微孔杂交法和实时荧光定量法对HBsAg阳性并HBeAg阴性的饮服从业人员跟踪检测HBV-DNA.结果:1999年~2001年镇江市饮服从业人员HBsAg平均阳性率为3.61%.HBsAg阳性人员中,HBeAg阳性者占15.81%.HBsAg<1:512且HBeAg阴性者900例中,HBV-DNA阳性312例,阳性率为34.67%.结论:HBsAg<1:512且HBeAg阴性的饮服从业人员仍有一部分是HBV的传染源.

  • HBsAg与HBV DNA定量测定的临床信息互补

    作者:武建国

    2013年是HBV表面抗原(HBsAg)发现五十周年.HBsAg的定性测定一直是判定HBV感染的依据,但近年来其定量检查受到临床高度重视,主要原因是定性检查只能反映HBV感染是否存在,而定量检测才能反映病情,指导治疗,判断预后.HBsAg与反映病毒复制的HBV DNA合成途径不同,二者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并不平行,这在核苷酸类似物(NAs)的抗病毒治疗时表现尤为突出.因此,为有效控制慢性乙肝(CHB)的病情发展,优化抗病毒治疗策略,追求患者临床结局的改善,HBsAg定量与HBV DNA定量的联合检测已成为肝病专家的共识,并被纳入各种诊断、治疗的方案中.

  • 实时定量PCR法测定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作者:王蔚青;王彤;孟玲;杜青;黄佩珺;周思蒙

    目的:建立实时定量PCR法测定血清样品中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含量.方法:用PEG-裂解-煮沸法从血清中提取核酸,制作成标准浓度曲线后,对100份患者样本进行实时荧光定量分析,并与ELISA(酶标法)结果作比较,再与CAP-CTM法(化学发光法)进行比较.结果:用SPSS(V.1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线性回归方程Y=-3.212X+44.90;r2=0.9980;日内、日间平均误差为RSD<2.15%;低检测限是400copies/mL(拷贝数);该法测得患者HBV-DNA的浓度与ELISA测出样品阳性发生率呈正相关,再与CAP-CTM作配对t检验,P>0.05,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新建的PCR检测法敏感度高,重现性好,线性范围较广,可用于进行临床血清样本中HBV-DNA的定量检测,这对评估HBV患者诊治效果有帮助.

  • 乙肝患者特异性抗原抗体标志物模式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的关系分析

    作者:尤伟明

    乙肝病毒感染在一般实验室主要根据患者血清特异性抗原抗体标志物模式(HBVM)检测诊断,但其敏感性不及核酸扩增(PCR)检测,PCR检测的灵敏度可达到pg、fg水平,PCR可作为血清学HBVM指标为阴性时一项特异性辅助诊断指标[1].

  • 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94例临床观察

    作者:赵云;黄松平;徐建中;王世蓬;凌勇武

    目的:总结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与临床指标变化特点,提出干扰素疗效预测的相关指标.方法:对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94例,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分组;对行肝活检的42例按炎症程度分组,观察其对乙型肝炎e抗原(H BeAg)、乙型肝炎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的影响,并了解转阴时间,以提出佳抗病毒方案.结果:(1)随着ALT、肝组织炎症程度增加,HBeAg、HBV-DNA转阴率增加.(2)在HBV-DNA转阴的患者中,治疗3个月时38例(84.4%)转阴,6个月时44例(97.8%)转阴.(3)在干扰素治疗中,已HBeAg血清转阴的5例HBV-1896前C区变异株患者,4例已HBV-DNA转阴的病情复发,1例始终无效.结论:治疗前ALT水平肝组织炎症程度高的对干扰素反应好,对治疗6个月无效者,建议停药;治疗前存在HBV-1896前C区变异株可影响疗效.

  • HBV感染者HBVM与HBV DNA定量的关系

    作者:张耀华;张红旗

    目的 探讨HBV感染者HBVM与HBV DNA定量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分别对1960例HBV感染者、83例疑似感染者和8122例无偿献血者血清进行HBV M和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 HBsAg、HBeAg和HBcAb均为阳性模式的HBV DNA检出率高,且多数病毒载量大(P<0.01);HBsAg、HBeAb和HBcAb均阳性及其他模式的HBV DNA检出率低,且多数病毒载量小(P<0.05).结论 HBV M与HBV DNA定量密切相关,各有其临床应用价值.

50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