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掌指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肩胛骨粉碎骨折临床观察

    作者:高峰;王赵虎;刘海峰;郭勇红

    肩胛骨粉碎骨折较复杂,一般选择后肩背部弧形切口,切开后保留肌肉,拉开肌肉,显露骨折端,掌指骨钛板较薄,螺丝钉较细,内固定较牢固,配合骨折端两端钻孔,7号丝线捆扎骨折端对位好.我院2006年6月至2011年8月对19例粉碎肩胛骨采用掌指骨钛板内固定,18例获得完整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成19例,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18~56岁,平均41.5岁;左侧10例,右侧9例.1.2术前准备:术前仔细分析X线及CT结果,对骨折的形态及移位程度充分评估,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法,术前留置尿管,禁饮食8h,并在术前30 min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预防感染.

  • 小切口手术治疗掌骨头骨折17例分析

    作者:梁志刚;刘巍;张先锋

    手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是手外科临床难题之一,特别是掌骨头骨折,解剖结构特别,骨折线发生在关节囊内软骨周围,远端掌骨头松质骨压缩、缺损,不同于指骨,骨折块和关节外掌骨干没有连续,无骨膜软组织保护,骨折稳定性极差.采用传统方法,如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切开复位克氏针或钢丝内固定等,常因掌骨头下压缩形成空腔,失去支撑,克氏针干扰关节运动,无法稳定骨折块,发生骨折畸形愈合、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囊挛缩等并发症.因此,寻求一种既能有效维持骨折复位,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尽早开始关节早期功能训练的治疗方法十分必要.近几年来,掌骨头骨折钛板内固定虽然取得一定效果,但也存在选择钛板形状及放置位置不合理、引起固定欠稳定、钛板遮挡关节活动、肌腱粘连、手术创伤较大引起关节僵直等问题,所以需要我们对每一个损伤机制及分型进行科学分析,术前准确评估.

  • 跟骨骨折手术治疗13例分析

    作者:刘林冲;冯勇强

    跟骨关节内骨折约占跟骨骨折的75%,其治疗效果一直不理想,常遗留疼痛、扁平足、足跟变宽等后遗症影响患肢功能.自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我科采用跟骨钛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波及距下关节和(或)跟骨体部骨折块移位、影响足部生物力学的跟骨骨折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张爱君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对下颌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应用钛板内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取得的临床效果.采用的方法是选择近两年在我院接收治疗的41例下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20例,采用经颌间结扎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21例,采用手术钛板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比较其治疗效果.得出的结果是,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的为100.00%,组间比较差异明显,且P<0.05,说明满足统计学条件.终得出的结论,在临床治疗中,采用钛板内固定方法治疗下颌骨骨折,临床治疗效果明显,能显著促进患者咬合关系恢复正常及骨折复位,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自体骨移植与钛板内固定联合治疗压缩性跟骨骨折对患者足功能的影响

    作者:肖远东

    目的 分析自体骨移植与钛板内固定联合治疗压缩性跟骨骨折对患者足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跟骨压缩性骨折患者40例,随访1年,分析跟骨B?hler角和Gissane角手术前后的变化、足功能评分.结果 手术后所有患者的跟骨B?hler角均增大,Gissane角均减小.足功能评分为优23例,良9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为80.0%.结论 自体骨移植与钛板内固定术联合治疗压缩性跟骨骨折的效果显著,患者足功能明显改善.

  • 切开复位及钛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体会

    作者:姜守贵

    目的:本文简要针对切开复位及钛板内固定术在治疗下颌骨骨折病症时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2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下颌骨骨折患者10人,采用切开复位及钛板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治疗,所有患者均得到康复,并且无术后并发症出现。结论应用切开复位及钛板内固定方法治疗下颌骨骨折情况具有良好的疗效,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大范围推广。

  • 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钱小洁;陈超

    目的 探讨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2013年1月~2017年5月开展本次关于下颌骨骨折的研究,期间总共选取30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将所选患者以随机数字法的方式进行分组.常规组采用经颌间结扎手术,实验组采用钛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的手术疗效.结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在治疗效果数据方面有明显差异,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数据优势突出,统计学结果达到意义标准(P<0.05).结论 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突出,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并普及.

  • 钛板内固定与颌间钢丝结扎治疗下颌骨骨折的初步疗效比较

    作者:韩玉敏;卜令学;尚伟

    目的:探究钛板内固定与颌间钢丝结扎治疗下颌骨骨折的初步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下颌骨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25例.观察组给予钛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钢丝结扎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6~32个月的术后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在骨折愈合率、咬合力、咬合关系和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对下颌骨骨折患者行钛板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显著,患者骨折复位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应作为临床优先采用的治疗方案.

  • 平行微创切口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20例

    作者:滕建锋;胡建斌;李进;杨五一;马骥;汤路;黄强;向成诚

    目的:探讨平行微创切口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收治跟骨骨折患者20例,给予平行微创切口钛板内固定治疗,随访10~12个月.结果:该术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切口全甲级愈合,Bolher角及Gissane角恢复好,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手术并发症少.结论:该手术入路安全,无足背外侧皮神经损伤,手术创伤小,切口感染风险及皮瓣坏死风险极低,Bolher角、Gissane角及跟骨高度宽度、恢复满意,骨折愈合率高,无踝关节功能障碍.

  • 有限切开钛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1/3骨折的临床研究

    作者:滕建锋;胡建斌;李进;杨五一;汤路;黄强

    目的:探讨小切口有限切开钛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1/3骨折的疗效.方法:收治锁骨骨折患者40例,采用小切口有限切开钛板内固定术式.结果:该术式手术时间短,岀血量少,切口全甲级愈合,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肩关节功能评分优,手术并发症少.结论:小切口有限切开钛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具有手术入路安全,无锁骨上神经损伤,手术创伤小,切口感染风险极低,骨折愈合率高,无肩胛带功能障碍.

  • PFNA-Ⅱ治疗6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分析

    作者:许新忠;荆珏华;周云;张积森;田大胜;游木荣;钱军;朱斌;汤健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治疗手段多样,但采取积极的手术方式得到广泛认可:如髓外钛板内固定、髓内钉内固定、人工关节置换术等.德国的Küntscher首先用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近年髓内钉技术得到很大发展,已陆续有报道适合亚洲人股骨近端解剖特点的亚洲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Ⅱ)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分析了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应用PFNA-Ⅱ治疗6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 Z-plate钛钢板在脊柱结核中应用的近期效果观察

    作者:宋建榕;刘文革;李建东;陈奋勇;林家俊;王峰

    我院自1999年10月~2001年1月采用Z-plate钛钢板对5例脊柱胸段、胸腰段结核的患者进行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同期前路椎体内固定,术后经2个月~1年随访,病变稳定,钛板内固定位置良好,植骨已融合3例,2例因时间尚短仍在观察中,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例,女1例,年龄13~60岁,平均29岁.病变部位T6~T7 1例,T9~T10 1例,T12~L1 2例,L3 1例.2例胸椎病变患者表现为胸背部疼痛,阵发性刺痛,夜间加剧,并向肋间放射至胸前,伴午后低热.其中1例CT示左侧胸腔积液.3例胸腰段患者主要表现为腰痛、腹胀、偶尔有下肢放射痛,其中2例有午后低热.查体主要为相应节段棘突叩痛、椎旁压痛,血沉平均为79mm/h.所有病例均无明显脊髓受压症状.MRI示病变椎体局灶性骨代谢异常.

  • 微创小切口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作者:李伟;张克民;陈雪梅;郭文玲;马建林

    目的 通过与传统"L"形切口结合跟骨解剖钛板内固定手术法比较,介绍外踝下小切口结合跟骨解剖钛板内固定手术方法在跟骨骨折治疗中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滨州市中心医院对所收治的33例35足跟骨关节内的骨折病例行随机分组,分为A组(17例17足)和B组(16例18足),分别采用外踝下小切口结合跟骨解剖钛板内固定并植骨和传统的跟骨外侧"L"形切口跟骨解剖钛板内固定并植骨的方法治疗,并以Bohler's角、Gissane's角、跟骨宽度、手术时间、切口并发症、拆线时间、Maryland评分等指标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 A组17足,术后无1例出现并发症,Maryland足部评分优l2足、良3足、可1足、差1足,优良率为88.23%.B组18足,术后5足出现皮缘的浅表坏死,2足出现皮肤部分坏死,4足出现足外侧缘皮肤麻木,Maryland足部评分优l0足、良5足、可2足、差1足,优良率为83.33%.A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0,低于B组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67±9)min短于B组(85±1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至拆线时间(14±1.3)d短于B组(17±2.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踝下小切口结合跟骨解剖钛板内固定法治疗跟骨骨折,与常规"L"形切口相比较,对治疗跟骨骨折具有术后切口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的优势.

  • 病灶清除联合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脊柱化脓性感染的疗效分析

    作者:葛云林;卢一生;符楚迪;潘兵;陶利江

    目的 观察分析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联合自体骨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脊柱化脓性感染的疗效 ,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的30例脊柱化脓性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联合自体骨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 ,对患者病灶组织样本中的病原菌分布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 30例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26例为优、4例为良 ,优良率达100 .00% ;患者术前与术后WBC、ESR、C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患者术前与术后脊柱后凸的角度和 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30株 ,以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分别占36 .67% 和30 .00% .结论 应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联合自体骨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柱化脓性感染 ,可促进患者脊柱运动功能的恢复 ,校正感染所致的脊柱畸形 ,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水平和复发率 ,提高治疗效果.

  • 跟骨肽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作者:陶士忠

    目的 探讨跟骨铁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5例(30足)行切开复位,跟骨钛板螺丝内固定治疗,必要时植骨.结果 随访时间6~25个月,所有患者均可正常行走,参照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定,优20足,良8足,尚可2足.结论 跟骨外倜入路切开复位跟骨钛板螺丝内固定是治疗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

  • 颌骨骨折钛板钛针内固定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颌骨骨折钛板内固定术后护理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68例颌骨骨折钛板内固定患者的手术后护理方法.结果:本组68例患者全部采用骨折切开复位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术后给予相应护理,全部病例骨折愈合良好,无发生并发症.结论:加强对颌骨骨折患者的手术后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 跟骨关节内骨折钛板内固定体会

    作者:卢微波;王自力;郭志敦

    目的:总结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2002年8月~2006年7月,采用钛板内固定治疗关节内骨折并获得完整资料共35足.按Sanders分型:Ⅱ型14足,Ⅲ型18足,Ⅳ型3足.术中常规X线透视跟骨侧位观察B(o)hler角和Gissane角恢复情况,Broden位了解后关节面恢复情况.均未植骨.结果:对随访资料完整的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7~24个月,平均9个月.依据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21足,良10足,可3足,差1足,优良率88.6%.结论: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能较好地恢复跟骨解剖结构,恢复塌陷的距下后关节面,为功能恢复提供良好条件,临床疗效满意.

  • 颈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分析

    作者:黄鹏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7年10月~2009年2月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手术治疗4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3例患者于术后3~4个月椎间植骨均达骨性融合,融合率为100%.随访3~12个月,平均8个月,全部患者植骨未出现椎间高度的再丢失,颈椎生理曲度恢复良好,无植骨块松动移位、断板、断钉和滑脱现象发生.43例患者中,优18例(41.86%),良20例(46.51%),可3例(6.98%),差2例(4.65%),总有效率为95.35%.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安全可行,近期疗效肯定.

  •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的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邱闯;贺明;王广斌;王佳时;白伦浩

    目的:分析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前路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的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00年12月~2003年8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87例行颈椎前路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颈椎病脊髓功能改善情况分为改善率≥75%组和改善率<75%组,利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方法评价年龄、性别、职业、教育程度、吸烟史、术前肢体疼痛强度及频率、病程、DRAM评分、JOA评分、止痛药使用情况等因素与颈椎病预后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吸烟史、术前肢体疼痛强度、病程、DRAM评分、JOA评分与疾病的预后有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吸烟史,颈痛、上肢痛,JOA评分与治疗结局密切相关。结论无吸烟嗜好、术前JOA评分较高以及颈痛和上肢痛强度低均提示较好的预后,但需重视DRAM评分对脊髓型颈椎病减压手术预后的影响。

  • 两种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联合钛顿内固定治疗相邻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效果比较

    作者:戚飞成;沈建伟;曹晓林;龙如超;王建超;王哲

    目的 比较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ACCF)联合钛板内固定治疗相邻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科收治的82例相邻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CDF组和ACCF组各41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1年内脊髓功能恢复疗效,Cobb角和融合节段高度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CDF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ACCF组,出血量少于ACCF组.术后1年ACDF组和ACCF组的脊髓功能恢复优良率接近,植骨融合率均为100%;两组术后即刻融合节段高度及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两组术后1年与术后即刻比较,融合节段高度及Cobb角均减小,但ACDF组术后1年时的融合节段高度及Cobb角优于ACCF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接近.结论 ACDF与ACCF治疗相邻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相比,近期疗效相当,但ACDF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稳定性更好,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进行观察和随访.

78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