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中对下鼻甲处理的策略

    作者:李文军;彭本刚;苗旭涛;全世明;王欣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中对下鼻甲处理的临床策略.方法 通过62例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甲肥大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对症状进行评分,根据下鼻甲不同特点术中予以不同处理,并分析其手术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62例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甲肥大者,根据术前鼻内镜观察及鼻部CT结果确定:下鼻甲黏膜性增生28例,下鼻甲骨性增生的34例;对于28例下鼻甲黏膜性增生者给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于34例下鼻甲骨性增生者行下鼻甲外移术18例,行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者16例,术后随访3~6个月,并定期门诊复查鼻内镜,与术前相比鼻塞症状消失者22例,改善者33例,无效者7例.有效率(症状消失者+改善者)为8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52,P<0.01).结论 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中对下鼻甲处理要根据下鼻甲增生的具体情况,做不同的处理,方可有效解决鼻塞症状.

  • 上颌骨前移术及同期鼻中隔矫正术前后鼻腔通气功能评估

    作者:王钟颖;王佩华;沈国芳

    目的 探讨对存在鼻腔阻塞、鼻中隔偏曲的牙颌面畸形患者行上颌骨Le Fort Ⅰ型截骨上颌骨前移术的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对鼻腔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13例Ⅲ类错颌畸形并伴有鼻中隔偏曲,鼻腔阻塞症状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年龄18~45岁,手术方案包括上颌骨LeFort Ⅰ型截骨前移术及鼻中隔矫正术.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对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前鼻镜检查及鼻声反射检查.术前及术后6个月,完成鼻腔阻塞症状评估量表(nasal obstruction symptom evaluation scale,NOSE)的主观性评估.采用SPSS13.0对术前、术后的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鼻声反射检测结果显示研究组的鼻腔阻力、鼻腔容积及鼻腔小截面积术后3个月及6个月较术前有显著改善.NOSE量表的主观性评估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时的评估分值较术前下降,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上颌骨Le Fort Ⅰ型截骨上颌骨前移手术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可以明显增加患者的鼻腔容积,改善鼻腔通气.

  • 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联合射频消融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

    作者:张萍;耿江桥;刘原虎;韩书婧;倪鑫;许尧生;葛文彤

    目的 探讨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伴有鼻中隔偏曲的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persistent allergic rhinitis,PAR)的疗效.方法 分别采用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对照组32例)和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观察组36例)治疗伴有鼻中隔偏曲的PAR,术后随访1年,根据症状和体征记分评定其疗效:≥66%为显效,65% ~26%为有效,≤25%为无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59.4%,观察组总有效率91.7%.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伴有鼻中隔偏曲的PAR,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PAR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

  • 孔周黏膜翻转法修补鼻中隔穿孔

    作者:周昆;娄卫华;王卫卫;李涛;党燕伟

    目的 探讨采用孔周黏膜翻转法修补鼻中隔穿孔的疗效观察.方法 应用孔周黏膜翻转法对17例陈旧性鼻中隔穿孔进行修复,术后行鼻内镜观察修补效果.结果 17例患者采用孔周黏膜翻转法修补鼻中隔穿孔,术后随访2个月~1年,术后2周1例出现穿孔后上缘小穿孔,其他患者未再出现穿孔.结论 采用孔周黏膜翻转法修补鼻中隔穿孔,可取得良好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鼻中隔一期重建硬腭部分缺损的研究

    作者:陈剑秋;朱春生;贡振扬;王延生;林家峰;王宝东;安丰伟

    目的 探讨利用鼻中隔对硬腭部分缺损进行术后修补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上颌窦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上颌骨截除术后均采用一期鼻中隔修补硬腭部分缺损.结果 11例患者中8例肿瘤切除后硬腭重建一期愈合,2例出现小裂隙,1例发生鼻中隔坏死.结论 上颌骨切除术后,可利用鼻中隔一期修补硬腭缺损.

  • 三线减张鼻中隔成形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评估

    作者:王汗青;臧洪瑞;王彤;韩德民

    目的 观察鼻中隔偏曲患者的心理学特点,分析三线减张鼻中隔成形术前后心理学变化.方法 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2016年9月~2017年9月北京同仁医院139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评估,与我国标准常模进行对比,并观察术后心理学变化.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鼻中隔偏曲患者中,心理健康者占81%,心理受损轻度及以上占19%.患者SCL-90量表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以及精神症状上得分高于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6.270、3.655、2.083、4.082、4.218,P均<0.05).患者的SAS、SDS评分高于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9.75、3.142,P均<0.01).术后鼻中隔偏曲患者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明显减轻,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171、3.49、2.934,P均<0.05).术后鼻中隔偏曲患者SDS、SAS评分明显降低,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6.287、9.378,P均<0.01).结论 部分鼻中隔偏曲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低于国内常模,存在明显抑郁、焦虑症状,三线减张鼻中隔成形术可缓解部分患者躯体化、抑郁、焦虑症状.

  • 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

    作者:蒋成义;舒继红;詹晓东;王伟;江涛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的手术技巧及其疗效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15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全部行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将鼻中隔方形软骨尾端、鼻中隔软骨与筛骨垂直板结合处、鼻中隔软骨下端与犁骨、上颌骨鼻嵴与腭骨鼻嵴结合处分离,并将在此形成的三条受力线及核心受力区切除条形软骨和骨质,解除导致鼻中隔偏曲的应力,从而达到矫正鼻中隔的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3~24个月,156例中,治愈134例,好转22例.结论 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安全可靠,效果满意,大限度保留了鼻中隔正常组织结构,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符合鼻中隔偏曲产生的生物力学规律,将手术上升到微创水平.

  • 鼻中隔骨折对鼻骨骨折复位效果的影响

    作者:高运军;彭本刚;王欣;李文军;孙轶青

    目的 探讨鼻中隔骨折的发生率及其对鼻骨骨折复位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12例鼻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A组112例行单纯鼻骨闭合复位术,其余患者行同期鼻中隔矫正术;B组58例术前诊断伴有鼻中隔骨折;C组42例诊断单纯鼻骨骨折,比较组间复位效果及手术前后鼻中隔骨折诊断符合程度.结果 A组术后3个月随访发现歪鼻27例(24.1%),B+C组术后3个月随访共发生歪鼻9例(9.0%);B组58例(100%)、C组30例(71.8%)患者在术中被证实为鼻中隔骨折,CT诊断鼻中隔骨折符合率为58.0%,而实际鼻中隔骨折发生率为88.0%.结论 CT诊断鼻中隔骨折与实际发生率有明显差异,鼻骨闭合复位术同期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能显著降低术后歪鼻发生率.

  • 鼻中隔缝合技术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的应用

    作者:杨名保;张艳红;贾小莉;邱书奇;赵海亮;蓝建平

    目的 探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替代鼻腔填塞的方法.方法 选取60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随机分为填塞组与缝合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主观不适感的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均值以及术后出血情况.结果 填塞组患者术后在疼痛、溢泪、耳鸣/耳闷、睡眠困难4个方面的VAS评分均值均大于缝合组(P均<0.05),在鼻塞及出血方面2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随访填塞组出现3例(10.0%)鼻腔粘连,缝合组出现1例(3.3%)鼻腔粘连,2组患者均未出现再次出血、鼻中隔血肿、鼻中隔穿孔及局部感染等情况.结论 鼻中隔黏膜连续缝合法操作简单、方便,是替代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鼻腔填塞的可行方法.

  • 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的主观和客观疗效分析

    作者:王彤;臧洪瑞;李云川;周兵;韩德民

    目的 根据鼻中隔偏曲形成的三条高张力线的生物力学特点,设计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并评价该手术的客观和主观疗效.方法 选取2005~2006年在北京同仁医院接受鼻中隔手术患者.回顾性分析病例特征、手术方式、适应证、术后并发症以及客观和主观检查.结果 共纳入54例患者,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并发症包括短暂性牙痛/感觉异常(5.6%)、鼻腔粘连(7.4%)、鼻出血(1.9%)、鼻中隔血肿(3.7%)未见鼻中隔穿孔和鼻畸形.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后患者的客观和主观疗效评价结果均有显著性改善.结论 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是一种新的改良鼻中隔矫正手术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客观和主观疗效.

  •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不同处理方法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作者:赵素萍;杨仕明

    目的 比较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鼻腔填塞和缝合两种处理方法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31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患者接受调查,男18例,女13例,平均年龄(31.6±11.2)岁.根据鼻腔处理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填塞组20例,缝合组11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进行疼痛评估.使用一条长约10 cm的游标尺,刻度面标有0~10的刻度,请患者标出自己疼痛的级别感受.分值越高,主观疼痛感觉越强烈.总共进行了9个方面的VAS评分.结果 缝合组在鼻部疼痛(t=2.152,P=0.040)、头痛(t=4.944,P<0.001)、疼痛所致流泪(t=4.944,P=0.002)、吞咽困难(t=3.359,P=0.003)、鼻闷胀感(t=3.359,P=0.023)、睡眠时的疼痛感(t=3.225,P=0.004)、生活舒适度(t=3.332,P=0.002)等7个方面的VAS平均得分低于填塞组,出血(t=-0.372,P=0.714)和通气(t=1.522,P=0.144)两个方面的VAS评分在两组间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别.总体VAS评分缝合组显著低于填塞组(P<0.001).结论 鼻中隔缝合可为患者提供更高的术后舒适度.

  • 不同年龄人鼻中隔软骨细胞生物学特性观察

    作者:程友;黄金中;李景红;杜江

    目的观察年龄因素对体外培养的人鼻中隔软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不同年龄组人鼻中隔软骨细胞,观察其生物学形态、细胞增殖周期、甲苯胺蓝异染和Ⅱ型胶原的免疫组化染色,并测定35S-Na2SO4掺入量以观察对软骨细胞蛋白多糖合成量的影响,在细胞特性和增殖特征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各组间软骨细胞的形态、传代特征及传代数、组织学检测无明显差异,细胞倍增时间随年龄增大而下降,软骨细胞蛋白多糖合成量随体外时间延长而上升,不依赖年龄.结论人鼻中隔软骨细胞生物学特性总体上不依赖年龄,其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的潜在种子细胞来源具有广泛的年龄段.

  • 鼻内镜下鼻中隔术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作者:颜永毅;谢佳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术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合理选择和实施手术方式.方法 对612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鼻内镜下5种术式选择情况、影响因素和治疗效果等,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黏膜下切除术122例:1例鼻中隔穿孔,2例轻度鼻梁塌陷,1例拍击样中隔;改良黏膜下切除术101例,1例鼻中隔再偏曲;矫正术117例:2例高位、1例后下矫正不彻底;成形术176例:3例中隔再偏曲,其中2例需二次手术;改良成形术96例: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技术、年龄、器械和设备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到鼻内镜下鼻中隔术式的选择与完善.

  • 自体耳屏软骨行鼻中隔穿孔修补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林;罗军;张帆;齐思涵;秦兆冰

    目的 观察自体耳屏软骨应用于鼻中隔穿孔修补中的效果.方法 收集17例鼻中隔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穿孔大小,选择不同的术式.结果 手术17例,术后患者鼻中隔穿孔全部愈合,随访半年~1年,无穿孔复发以及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自体耳屏软骨修复鼻中隔穿孔疗效显著,且取材方便、费用低,值得推广.

  • 人鼻中隔软骨细胞培养法的改良及其生物学特性观察

    作者:程友;王秋萍;李景红;杜江;秦贺;唐乔;黄金中

    目的对人鼻中隔软骨细胞培养法进行改良并观察改良法培养的人鼻中隔软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软骨细胞悬液和软骨块共同培养法体外培养人鼻中隔软骨细胞,对其进行倒置相差显微镜动态观察、甲苯胺蓝异染和Ⅱ型胶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测定35S-Na2SO4掺入量以观察软骨细胞蛋白多糖合成量,在细胞表型和功能方面进行鉴定并与单纯细胞悬液培养法比较.结果改良法获得的人鼻中隔软骨细胞存活率高,量更多,且细胞的生长过程、特殊染色无明显差别,35S-Na2SO4掺入量与常规法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软骨细胞悬液和软骨块共同培养法是一种可行的细胞培养法,培养的人鼻中隔软骨细胞生物特性良好.

  • 加速康复外科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吴喜福;孔维封;王玮豪;周少丽;徐惠清;杨钦泰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的应用.方法 将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鼻中隔偏曲患者32例随机分为加速康复外科组和对照组,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SAS)、视觉模拟量表(VAS)、MOS-SS睡眠量表(medical outcomes study sleep scale,MOS-SS)、Kolcaba舒适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从患者接受全麻手术前情绪变化、术后鼻部疼痛、术后睡眠和舒适度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住院总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结果 ERAS组和对照组术前SAS评分为(28.40±1.69)分、(40.00±3.48)分(P<0.05);ERAS组和对照组术后MOS-SS评分为(45.70±1.87)分、(26.70±1.19)分(P<0.05);ERAS组和对照组术后GCQ评分为(79.00±2.39)分、(61.70±1.89)分(P<0.05).ERAS组术后2、24、48小时VAS评分分别为(0.90±0.20)分、(0.50±0.11)分和(0.50±0.2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0±0.24)分、(2.30±0.25)分和(1.60±0.28)分(P均<0.05).ERAS组较对照组并未增加恶心呕吐、出血、跌倒或误吸等风险(P>0.05),住院总时间[(4.68±0.60)天vs (7.12±0.71)天,P<0.05]和术后住院时间f(2.12±0.34)天vs (4.38±0.54)天,P<0.05]缩短,住院总费用[(7880.30±154.20)元vs (9010.00±216.80)元,P<0.051降低.结论 ERAS能改善鼻中隔偏曲矫正患者围手术期的应激和生活质量、加速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及节约住院费用.

  • 鼻内镜下鼻中隔带蒂黏膜瓣修复鼻中隔穿孔和脑脊液鼻漏

    作者:李云川;张罗;周兵;葛文彤;王先忠;韩德民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带蒂黏膜瓣用于修补鼻中隔穿孔和脑脊液鼻漏的疗效.方法 2005年8月~2008年2月北京同仁医院鼻科共11例鼻中隔穿孔和8例脑脊液鼻漏患者.鼻中隔穿孔位于鼻中隔前部,穿孔大小0.8 cm~2.0 cm,在鼻内镜下采用邻近穿孔后上方的鼻中隔带蒂黏骨膜瓣(黏软骨膜瓣)向前下反转覆盖于鼻中隔穿孔黏膜缺损处,对侧采用穿孔前下方带蒂黏骨膜瓣(黏软骨膜瓣)和鼻底黏膜瓣或下鼻甲带蒂黏膜瓣覆盖修补穿孔.8例脑脊液鼻漏患者,2例漏出部位在嗅裂,5例漏出部位在筛顶,1例漏出部位位于嗅裂延续至后筛顶,面积大小为0.1 cm × 0.8 cm~0.3 cm× 0.8 cm.采用邻近的鼻中隔带蒂黏骨膜瓣反转覆盖于缺损处,必要时黏膜瓣中间夹层钩突或中鼻甲骨片,外覆邻近的鼻中隔带蒂黏膜瓣修补漏出部位.结果 11例鼻中隔穿孔和8例脑脊液鼻漏均一次修补成功,随访3个月~3年,未见复发.鼻中隔黏膜转瓣后供区黏膜缺损区在2周后基本上皮化.结论 鼻中隔带蒂黏骨膜瓣(黏软骨膜瓣)自身有血供,成活率高,获取容易,取材区域广泛,转蒂距离充足,是修补鼻中隔穿孔和嗅裂和筛顶脑脊液鼻漏的良好材料.

  • 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大患者的鼻窦CT分析

    作者:邱小雯;胡建道

    目的 通过对鼻中隔偏曲患者鼻窦CT的测量分析,初步评价鼻中隔偏曲程度与下鼻甲肥大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98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鼻窦冠状位CT,将与鼻中隔偏曲方向一致的鼻腔设为对照组,与鼻中隔偏曲方向相反的鼻腔设为实验组.测量并记录鼻中隔偏曲角度,双侧下鼻甲骨、内侧黏膜、外侧黏膜厚度.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下鼻甲内侧黏膜、骨、外侧黏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下鼻甲内侧黏膜、骨、外侧黏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下鼻甲内侧黏膜、骨、外侧黏膜厚度与鼻中隔偏曲角度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但相关系数r提示三者与鼻中隔偏曲角度的相关性:骨>内侧黏膜>外侧黏膜.结论 鼻中隔偏曲伴代偿性下鼻甲肥大,不仅由下鼻甲黏膜增厚引起,也可由下鼻甲骨本身增生引起,鼻中隔矫正术术前行鼻窦CT检查,对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大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有一定帮助.

  • 开放鼻整形术在歪鼻畸形矫正中的应用

    作者:郑永生;戴利;张君毅;孙强;马涛;李云峰;翁瑞

    目的 探索开放鼻整形术在歪鼻畸形矫正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鼻开放人路,在直视下根据鼻梁畸形情况,对畸形的鼻骨性支架结构和软骨支架结构等对症处理,矫正鼻梁歪斜,改菩通气功能.结果I临床应用68例,效果满意.结论 开放鼻整形术具有操作灵活、术野清晰、效果确切的临床效果.对歪鼻畸形,尤其是严重的歪鼻畸形,手术效果确切可靠.

  • 鼻中隔矫正术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效果的研究

    作者:王建秋;徐珏;罗旭东

    目的 探讨鼻中隔矫正术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43例OSAHS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接受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在术前及术后1个月分别采用鼻阻力仪、auto-CPAP呼吸机及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测定鼻通气阻力、CPAP压力及nCPAP治疗耐受性.结果 与术前相比较,术后1个月患者的鼻气道阻力、CPAP压力显著降低(P<0.01),而VAS评分显著升高(P<0.01);CPAP压力与鼻气道阻力呈正相关(P=0.01),而VAS评分与CPAP压力呈负相关(P<0.01).结论 鼻中隔矫正术能有效降低OSAHS患者的鼻阻力,降低nCPAP治疗时的CPAP压力,提高nCPAP治疗的耐受性.

1090 条记录 5/55 页 « 12345678...545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