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翼点入路显微镜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成

    目的 探究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方式,旨在为提高动脉瘤夹闭术的安全性做出参考.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前循环出血性颅内动脉瘤患者40例,将其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翼点入路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血管介入动脉栓塞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62.12±6.22)min,短于对照组的(179.21±7.11)min(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低于对照组的45.00%(P<0.05).结论 前循环出血性颅内动脉瘤患者显微镜下从翼点入路进行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的治疗效果要优于血管介入动脉栓塞术治疗,能够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动脉瘤破裂的可能.

  • 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前交通动脉瘤

    作者:王帅;王政刚;张旭东;樊丰势;张卫宁

    目的 回顾性分析28例颅内前交通动脉瘤患者治疗效果.方法 从手术时机的选择,术中动脉瘤破裂的处理,术后血管痉挛的防治等方面总结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对28例颅内前交通动脉瘤'进行的直视手术.结果 所有动脉瘤均手术夹闭成功,根据格拉斯哥结果 记分分为好21例,差4例,死亡3例.结论经翼点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及早手术可有效治愈前交通动脉瘤.

  • 翼点入路在显微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宝龙

    目的介绍和总结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与颅底病变临床应用与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一组经翼点入路进行显微外科治疗的病例.结果多数病例获得良好恢复,显微镜下肿瘤全切率为82%,18例脑动脉瘤夹闭成功.术后3例出现动眼神经损害,偏瘫2例,死亡0例.结论翼点入路可对前、中颅底,鞍区病变进行良好暴露,适用蝶骨嵴脑膜瘤、垂体瘤、颅咽管瘤、Willis环的动脉瘤等颅底外科手术.掌握该入路的显微外科技术,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 2种微侵袭手术治疗囊性颅咽管瘤疗效观察

    作者:孙立;许建强;田德棒;张记民;黄鑫;王锐

    本文采用立体定向32P内放疗与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治疗囊性颅咽管瘤,其2种手术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现报告如下 .

  • 扩大翼点入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连英;田素臣

    目的:探讨扩大翼点入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52例重度颅脑损伤病人采用扩大翼点入路,30例采用常规开颅方法.扩大翼点入路即在翼点入路基础上扩大暴露范围,包括额底、颞底及额颞顶较大范围.扩大翼点入路结合硬膜扩大缝合,有时采用浮动骨瓣等方法.结果:扩大翼点入路组治愈率高于常规开颅组(P<0.05);减少脑组织膨出发生率(P<0.05)、降低再次手术率(P<0.05)等方面也都优于常规开颅组.结论:扩大翼点入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具有以下优点:提高治愈率,降低脑组织膨出发生率、降低再次手术率.

  • 翼点入路治疗额颅部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

    作者:冯燕;赵希琴

    重型颅脑损伤多发引起脑出血、颅内压增高、脑疝,以致病死率及致残率高,并且病人意识障碍持续时间长,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因此,观察病情和做好护理抢救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重要环节.我科2004年5月-2007年7月收治71例额颅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很好的疗效.康复良好44例,中度残废9例,重度残废5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11例.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 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26例

    作者:刘伦波;徐宏;黄光富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时机、入路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近3年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26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病例资料.结果动脉瘤直接夹闭24个,孤立1个,包裹1个.治愈20例,轻残3例,重残2例,死亡1例.结论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病情允许应争取早期手术,经翼点入路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 翼点入路在鞍区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瑞奇;仝海波

    翼点入路是显微神经外科常用的手术入路之一,1942年由Dandy首先报告经此入路处理前交通动脉瘤.后经Yasargil多次改进而成为神经外科处理颅内动脉瘤的经典入路,又称为"筋膜间翼点开颅"或"额颞蝶入路"[1].

  • 经眉弓小切口切除鞍区肿瘤11例

    作者:黄大明;陈红

    鞍区肿瘤手术方法,常规有经额、经颞及翼点入路,对病人损伤均较大,术中术后反应(脑损伤、水肿)明显,手术时间长,恢复慢.本文对11例患者用经眉弓小切口入路(入颅后显微镜操作),术中损伤小,反应轻,手术时间短,术后病人症状轻,恢复快.现报告如下.

  • 翼点入路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配合

    作者:赵艳;张立萍

    颅内动脉瘤是颅脑血管疾病中的常见一种,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为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创立了更多时机,提高了动脉瘤的治愈率.

  • 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大脑前循环动脉瘤17例

    作者:石强;刘业;杨云峰;凌成明;晏桢

    目的 探讨经翼点入路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时机与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经翼点入路17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进行的显微手术及其疗效.结果 17例均行动脉瘤夹闭,其中1例眼动脉瘤术中单纯夹闭困难,先行单侧视神经离断后,再行夹闭.1例复杂的前交通动脉术中破裂,行部分额叶切除,暴露近端载瘤动脉阻断后,再行夹闭,余均顺利夹闭.17例患者治愈12例,轻残2例,重残2例,死亡1例.结论 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一经确诊且病情允许应争取早期手术.经翼点入路应用外科手术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安全、有效的办法.

  • 前交通动脉瘤的显微手术入路选择

    作者:崔鹏;魏辉;廉治刚;赵永顺

    探讨前交通动脉瘤显微手术入路选择及疗效。通过3种不同手术入路显微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52例,其中经翼点入路29例,经纵裂间入路15例,经眶上锁孔入路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资料、手术入路及疗效。结果52例均成功夹闭。术后经CTA复查,50例夹闭完全可靠,2例有瘤颈残留,所有载瘤动脉均保持通畅。手术效果按GOS评分:恢复良好40例,中度残疾7例,重度残疾3例,死亡2例。可见显微手术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有效方法,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基础。

  • 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翼点入路低位大骨瓣开颅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刘登贤

    目的:对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翼点入路低位大骨瓣开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08年1月-2013年6月治疗的82例脑疝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翼点入路低位大骨瓣开颅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使用常规的大骨瓣开颅手术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手术之后,观察组中的患者环池显示率与瞳孔回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将观察组的颅内压代偿率和治疗效果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点入路低位大骨瓣开颅手术在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不仅能够对患者的颅腔容积进行扩充,降低患者颅内压,而且还能够对患者的脑创伤进行修复,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 显微手术治疗老年前交通动脉瘤22例

    作者:岳双柱;惠磊;袁国艳;金保哲;马鹏举;周国胜;周文科;张新中

    前交通动脉瘤是脑动脉瘤中常见的类型之一,约占脑动脉瘤的30%~36%[1,2],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并接受显微手术的前交通动脉瘤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入选患者均经CT检查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CTA(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或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存在前交通动脉瘤,其中瘤顶指前2例,指后10例,指上9例,指下5例,复杂指向1例;男13例,女9例;患者年龄均为60岁及以上,平均(64.9±8.2)岁.

  • 70岁以上老年患者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合并侧裂区血肿的手术体会

    作者:张晋宁;尤令通;黄佳欣;江志贤;蔡永辉;田进军

    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患者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MCAAs)合并侧裂区血肿的手术策略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泉州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5例70岁以上MCAAs合并侧裂区血肿(血肿量>20 m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经确诊后均给予急诊手术治疗,动脉瘤夹闭成功,术后血肿基本清除者9例,血肿量减少至约术前1/4~1/2者5例,血肿量接近术前者1例。术后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者(5分)10例,轻残(4分)2例,重残(3分)2例,植物状态(2分)0例,死亡(1分)1例(放弃治疗)。结论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合并侧裂区血肿的老年患者群体,行开颅动脉瘤夹闭+脑内血肿清除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适当扩大额颞部切口及颞后部骨窗,有利于暴露、清除血肿;对于部分粘连于载瘤动脉及其分支的血肿,不强调彻底清除,可适当保留。

  • 经翼点入路颈内动脉外侧间隙的临床解剖

    作者:刘海岩;樊琪;苏略;董国军;高振平

    目的:经翼点入路不同视角下对颈内动脉外侧间隙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确定该手术间隙的界限、大小及不同视角下其内重要结构的显示程度及临床意义.方法:15例成人湿性头颅标本模拟翼点入路双侧开颅,应用手术显微镜沿颅底方向在不同手术视角(0°、30°、45°、60°)下对颈内动脉外侧间隙进行观测.结果:颈内动脉外侧间隙大致呈三角形,随视角由0°~60°,间隙内容物发生改变;外侧边长度为4~5 mm,不同手术视角所测得的外侧边长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随角度的增大有逐渐变短的趋势.内侧边和底边不同视角所测得的长度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随角度的增大有逐渐变短的趋势.结论:在30°视角下颈内动脉外侧间隙的可应用空间大,主要配合其他间隙完成手术,在此间隙操作时,对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颈内动脉细小分支和动眼神经应注意识别和保护,30°视角下,后交通动脉、颈内动脉末端显露明显.

  • 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28例前循环复杂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广;刘洪;周向阳;席海鹏;蒋文武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28例前循环复杂动脉瘤的处理方法及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28例前循环复杂动脉瘤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预后.结果:术前CTA及DSA能清楚地显示动脉瘤的大小、形状和附近血管的关系.28例患者出院时GOS评分恢复良好者23例,中残3例,死亡2例.20例出院后随访3~24个月,恢复良好者18例,中残2例,6例失访.结论: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复杂动脉瘤术野显露充分,同时需采取临时阻断血管、动脉瘤切开减压及载瘤动脉塑形等综合措施.

  • 鞍区显微手术入路的临床研究

    作者:郭振峰

    目的:研究并探讨鞍区显微手术入路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其是否具有临床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0例鞍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显微手术入路的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探讨适合不同手术方式的手术入路及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结果:本组30例鞍区肿瘤患者,其中,垂体腺瘤12例,颅咽管瘤7例,鞍区脑膜瘤5例,蛛网膜囊肿3例,Rathke囊肿2例,上皮样囊肿1例;采用翼点入路19例,经眶上锁孔入路11例,采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者13例.术后采用MRI观察手术效果,19例眶上入路患者中,肿瘤全部切除15例,部分切除4例;11例经眶上锁孔入路者中,全部切除6例,部分切除3例.结论:翼点入路开颅的手术方法比较简单,操作也较方便,对于大多数患者均适用;经眶上锁孔入路联合颅底外科技术可减少对额叶的牵拉,对鞍区显露较大,增加手术视野,缩短了手术操作路径,适用于体积较大的鞍区肿瘤切除.

  • 改良翼点开颅术在闭合性颅脑损伤手术中的应用评价

    作者:李明;万经海

    目的:评价改良翼点开颅术在闭合性颅脑损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改良翼点开颅术救治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对有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58例中存活53例,其中恢复良好42例,中残8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5例.结论:改良翼点开颅术是幕上颅内血肿及颞脑挫裂伤的首选手术方法.

  • 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疗效分析

    作者:王业忠;刘祺;赵冬;姬云翔;雷霆

    目的 通过对126例颅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以探讨手术时机、手术技巧及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来我科首诊的经CT、DS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力争在72 h内经翼点入路开颅行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结果 126例中,术后随访6个月~3年.恢复良好98例.中度残疾,但生活自理18例;重度残疾,生活不能自理4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5例.结论 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经CT、DSA确诊后应争取早期手术,选择佳手术时机、手术人路、熟练掌握显微操作技术及显微解剖知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303 条记录 4/16 页 « 12345678...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