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无偿献血血液检测现况研究

    作者:蔡兰

    目的 了解无偿献血人群的一般特征,为加强献血者招募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2月,到我中心采血点无偿献血的38974名无偿献血者资料,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及血液质量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ALT、HBsAg、梅毒抗体、抗HIV、抗HCV).分析各项指标的阳性率与年龄、性别、职业的关系.结果 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性别献血者之间HBsAg阳性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项指标在年龄组间及不同性别间均无差异.不同职业间各项血液指标阳性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工人的各项指标阳性率均较高,而军人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各项指标阳性率均较低.结论 职业应当作为今后招募固定献血者的重要限制因素,青年军人、专业技术人员、学生应当作为重要的招募对象人群,同时还应加强对军人及专业技术人员献血相关信息的宣传.

  • 2013年度贵阳地区无偿献血标本报废率分析

    作者:王军

    目的:分析献血者血液因乙肝表面抗原( HbsAg)、丙肝抗体(抗-HCV)、梅毒抗体(抗-TP)和艾滋抗体(抗-HIV)及谷丙转氨酶( ALT )5项指标检测不达标准的报废情况。方法:用双试剂对贵阳地区2013年度74025例献血者的血浆进行检测,ELISA方法检测HBsAg、抗-HCV、抗-TP和抗-HIV ,速率法检测ALT,分析所采集血液标本的报废情况。结果:血液检测总报废率5.80%,报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 ALT(3.48%)、TP (1.08%)、HBsAg(0.71)、抗-HIV(0.31%)及抗-HCV(0.22%)。结论:在献血前除做好ALT、乙肝表抗初筛外,建议增加抗-TP、抗-HCV和抗-HIV金标条初筛,以减少血液标本报废率及血液疾病的传播。

  • 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唐新明;徐艳

    为了解无偿献血者中输血传播疾病的血清流行率,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输血传播疾病.笔者对本市2003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后的51 254名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 血液筛查中使用ELISA试剂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邱淑华;蔡健;陆蓉;刘巍;冉贤江

    在血液筛查中,检测试剂的质量是保证血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保证血液质量,本中心对在血液筛查中使用的ELISA检测试剂仍进行每批抽检,合格后用于实验室检测以保证血液检测结果准确,保证血液质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贵阳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向春萍;邱淑华;王军

    近年来,自愿无偿献血者人群中感染HIV的人数及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加强血液管理,控制经血传播疾病的发生是采供血机构的工作重点.为了解贵阳市无偿献血人群中HIV的感染情况,为保证血液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HIV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血液检测ALT升高与季节的相关分析

    作者:石新生

    对2001~2004年本中心血站20 828人次无偿献血人群行ALT赖氏法检测,>25U的832人次.在统计中发现,不同的季节月份ALT检测>25U的百分率差距较大,每年气温高的月份ALT>25U的百分率升高.为探讨与季节的相关性,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 全自动加样仪一次性加样针在血液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申俊锋;陆蓉;王军;冉贤江;刘玉姣;王好

    目前,在采供血机构配置的全自动加样仪器所使用的加样针大部分为永久性钢针,其洗针残留液体导致试剂和样本稀释、以及加样导致的拖带污染问题等隐患和缺点,已引起人们高度关注.本站于2007年9月将STAR全自动加样仪配置成一次性加样针(Tip头)对血液进行检测,同时与永久性钢针加样和手工加样两种加样模式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 黄山市2003-2012年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分析

    作者:黄燕;吴峥峥

    [目的]了解2003-2012年黄山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采集黄山市3区4县助产机构出生的无严重出生缺陷,出生满72 h且充分哺乳大于6次新生儿的足跟血制成滤纸干血片,统一寄送到筛查中心检测。[结果]2003-2012年全市共筛查新生儿76,368人,检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56例,苯丙酮尿症(PKU)2例。CH检出率为7.33/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PKU检出率为2.61/10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阳性患儿有效随访率为81.03%。[结论]加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筛查工作质量,加强阳性患儿的跟踪随访,确保筛查出的阳性患儿都能得到及时、有效、规范的治疗。

  • 综述输血传染病筛查项目的现状

    作者:范丽

    血液检测是顶防输血传染病的重要环节.对献血者血液的筛查项目是围绕输血传染病的筛选而展开的.我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规定,采供血系统对ALT、HBsAg、抗-HCV、梅毒及抗-HIV 5个项目进行检测,笔者就目前国内规定的血液筛查项目现状做一简单评议.

  • 2008年至2011年汾阳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闫进;昌燕宗;赵彩萍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血液报废.方法:统计2008年至2011年本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结果:不合格血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阳性发生率高,其次为梅毒螺旋抗体(抗-TP)、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结论:加强无偿献血前的健康征询,加强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以提高人群的自我防范意识,降低人群的感染率,招募固定无偿献血队伍,提高检测水平,对献血者献血前进行ALT、HBsAg、TP快速筛查,合格后再献血.

  • 新乡市中心血站2010年~2013年血液检测报废原因分析

    作者:聂军;姜燕娟;师玉红;赵新艳;孟毓

    目的:通过对我站2010年~2013年四年间血液的采集、血液报废的分析,总结血液检测报废原因,杜绝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方法统计本站2010年~2013年各年度血液采集情况,计算血液检测报废率。结果2010年~2013年,新乡市中心血站全年全血采集量分别是40556人份、46125人份、49994人份和51936人份。经血液检测报废率分别是1.03%、1.15%、1.23%、1.16%。结论加强献血前的初筛,提高血液检测水平是降低血液检测报废的关键。

  • 血站实验室血液检测过程质量控制

    作者:潘海平;冯秋霞;唐英

    对血站实验室血液检测前、中、后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保证诸要素和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通过全面有效的质控,血液检测准确性和可靠性得以保证.加强对实验室血液检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保证了实验室安全、准确、及时、有效地开展血液检测工作,确保了临床用血安全.

  • 献血者不合格信息反馈方式探讨

    作者:冯娜;郭康社;李锦;严芳;彭鹏

    从反馈原则、反馈途径、反馈时限、反馈内容4方面,对献血者不合格信息反馈进行了阐述.采取多方式进行不合格信息反馈,消除了献血者疑虑和误解,赢得了支持与理解.但反馈工作人员资质及第三方专业服务拓展是仍需要探索的问题.

  • 严格执行核对制度确保血液检测质量

    作者:颜秀娟;邱昌文;姜莹

    指出人为因素是造成ELISA检测结果偏差的主要原因.提出可采用核对措施对血液检测关键质量控制点进行质控,以减少人为失误.明确核对方法,强化人员培训,落实血液检测过程的核对,做好检测原始记录的核对等可确保血液检测质量.

  • 西安地区取消政府献血计划前后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王文;赵晓华

    《献血法》实施以来血站的采血模式基本都是政府下指令性献血计划,血站具体执行.但是近几年全国不少地区相继取消了政府的献血计划,由血站自行组织献血人群来满足临床用血需要,这种方式对血液检测产生了那些变化,作者根据西安地区1998年8月至2005年8月血液检测结果,按实际取消政府献血计划的日期划段,对血液检测的ALT、HBsAg、抗-HCV、抗-HIV、梅毒等5项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 西安地区2006~2012年无偿献血者抗-HIV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陈冬;段勇

    目的 调查西安地区2006~2012年无偿献血者抗-HIV检测不合格情况及变化趋势,为今后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降低血液不合格率,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收集西安市中心血站2006~2012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共895 317份,采用两种不同厂家ELISA试剂对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初筛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或一阴一阳经再次复查为阳性者判定为该血液抗-HIV有反应性,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要求送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确认试验.对确认后的结果进行不同性别、不同血型、不同年龄、不同职业无偿献血者的抗-HIV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 895 317份无偿献血标本,检出阳性标本2 958份,阳性率为0.33%,其中确认阳性数174,阳性率为0.02%.并且2006~2012年间不同年龄、不同年份、不同职业无偿献血者分布上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HIV感染者男性(94.83%)明显多于女性(5.17%),年龄分布主要集中于20~40岁,职业主要集中于自由职业或无业人群.血型分布符合陕西血型分布特点.结论 应加强采血前的筛查工作,以降低采集血液的不合格率.

  • 2007~2011年安康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王会英;李宏

    目的 分析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探讨血液报废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对安康地区2007年~2011年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血液检测总不合格率为4.01%,ALT异常2.06%,HBsAg阳性率1.16%,抗-HCV阳性率0.17%,梅毒-TP阳性率0.50%,抗-HIV阳性率0.12%,ALT超标和HBsAg阳性是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结论 加强献血知识宣传和献血前征询,开展ALT,HBsAg和梅毒-TP 献血前快速筛检并做好质量控制可降低不合格率,减少血液报废.

  • 河源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杨小强;刘丽华;黄璐;欧小懂

    目的 回顾分析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方法 对河源市30 614名无偿献血者血液ALT,HBsAg,抗-HCV,抗-TP和抗-HIV检测结果采用χ2检验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五个项目的总不合格率为4.06%.其中ALT不合格率为1.31%,HBsAg不合格率为1.21%,抗-TP不合格率为1.06%,抗-HCV不合格率0.41%.抗-HIV不合格23例,经省疾病控制中心确认均为阴性.结论 该站欲进一步提高血液质量,需建立长期固定的无偿献血队伍,同时可增加ALT和抗-TP采血前筛检.

  • 乐山市血站血液筛检自动化的实施

    作者:邓晓琴;杨茂;毛建军;张玲;杨永红;帅敏;向艳玲

    血液筛检质量关系到血液安全,以智能化、网络化为依托的自动化实验室的建设和应用对血液筛检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乐山市中心血站于2004年9月成功建成自动化血液筛检实验室,实现了血液筛检的自动化,一年多来运行状况良好,现予以介绍.

  • 全自动加样仪保留血清标本方法的建立

    作者:邹红岩;杨立新

    按<血站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血清标本的保存期应在全血有效期满后半年.血样的保存可为追查血液检测结果提供真实的依据.目前血清标本的保存已成为血站系统检验科的一项常规的、必不可少的工作.因此如何使血样保存标准化、规范化和自动化是大家普遍关注的一项工作.我们经过实际工作中的摸索,改变了以往采用手工将血袋导管离心热合的繁琐方法,采用全自动加样仪保留血样,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515 条记录 22/26 页 « 12...18192021222324252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