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武汉地区亲友互助献血人群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陈国安;杨家宏;陆华新;许婷婷

    目的 了解本市亲友互助献血人群的血液安全状况.方法 对21 217名亲友互助献血者和同期28 196名街头自愿献血者血液的5项传染性标志物进行血清学检测,并对结果对比分析.对5项传染性标志物血清学检测阴性的6 998名亲友互助献血者和7 095名街头自愿献血者的标本进行核酸检测.结果 亲友互助献血和街头自愿献血血液检测不合格率分别为4.01%和3%.其中ALT不合格率各为1.19%、1.58%;HBsAg不合格率各为1.20%、0.69%;梅毒不合格率各为0.94%、0.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亲友互助献血和街头自愿献血核酸检测不合格率分别为0.23%、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互助献血者输血风险性高于街头自愿献血者;应加强对互助献血者人群管理,增强核酸常规血液检测,进一步降低经输血传播病毒的风险.

  • 太原市2005~2011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李之烨;焦东丽

    目的 分析本市无偿献血者感染性标志物的感染情况,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减少血液报废.方法 用唐山现代管理软件分析本市2005~ 2011年无偿献血者ALT、HBsAg、抗-HCV、抗-TP、抗-HIV检测结果.结果 2005~2011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为5.63%,ALT、HBsAg、抗-HCV、抗-TP、抗-HIV不合格率分别为3.30%、0.82%、0.71%、0.56%、0.23%,5项感染性标志物各年的不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0年3~12月试行献血前ALT筛查,ALT不合格率由2009年的5.12%下降到2010年的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本地无偿献血者血液不合格情况,应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严格执行献血前ALT筛查.

  • 2007~2011年沧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与分析

    作者:王瑞丽;魏超;刘乐霞;刘建岭

    目的 了解沧州地区近5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情况,掌握血液不合格原因及趋势,探讨减少血液浪费,大程度预防和控制经血液传播疾病,保证血液安全.方法 采用ELISA等方法对HBsAg等5项血液检测指标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地区2007~2011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为3.18%.ALT、HBsAg、抗-HCV、抗-HIV、梅毒不合格率分别为1.58%、0.51%、0.58%、0.12%、0.39%,5项不合格比例依次为ALT>抗-HCV> HBsAg>抗-TP>抗-HIV,各年间不合格率比较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地区ALT不合格率高,抗-HCV第二,抗-HIV有增加趋势.须在献血前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健康征询,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并建立无偿献血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减少血液报废,选择先进的检测策略,提高检测水平,保证血液安全.

  • 2007~2010年克拉玛依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感染指标调查

    作者:景芳玲;李红;赵妮娜

    目的 了解克拉玛依市无偿献血人群中5项感染性指标的感染状况,保证血液采集充足安全,减少血液浪费.方法 对2007 ~ 2010年本市无偿献血者ALT、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5项感染性指标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5项感染性指标检测总阳性率为5.16%,其中ALT、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36%、0.54%、0.55%、0.27%、0.59%,除抗-HIV组(P>0.05)外,ALT、HBsAg、抗-HCV和梅毒抗体各年的不合格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献血知识宣传,巩固无偿献血者队伍,发展固定无偿献血者.

  • 兰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感染因子检测结果调查与分析

    作者:张玉春;潘登;周克礼;张芳

    目的 了解兰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染指标流行情况,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阻断经血液传播的疾病.方法 对2004 ~2010年兰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329 826(人)份的检测结果作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4 ~2010年兰州地区无偿献血者HBsAg、抗-HCV、抗-TP、抗-HIV检测阳性率分别为0.454%、0.877%、0.559% 、0.197%;抗-HIV确证阳性率6.7/10万,双重感染率0.014%,感染率由高到低分别为抗-HCV>抗-TP>HBsAg>抗-HIV.结论 应根据当地实际,科学规范的做好无偿献血宣传,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才能有效的保障血液安全.

  • 上饶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王玲玲;邱筱椿

    目的 了解上饶市无偿献血人群5项感染性标志物的感染状况,保证血液采集充足和安全,减少血液资源浪费.方法 对2005~2010年本市无偿献血者标本HBsAg、抗-HCV、抗-HIV、梅毒-TP及ALT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5项指标检测总阳性率为4.12%,其中HBsAg、抗-HCV、抗-HIV、梅毒-TP及AL检测阳性率分别为:0.64%、0.18%、0.05%、0.69%、2.57%,从2010开展ALT快速筛查后,ALT的阳性率由2009年的4.87%下降到2010年的0.48%.结论 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建立一支固定的自愿献血者可有效保障血液安全.

  • 德阳市2007~2011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钱立琼;蹇志伟;谭金旭

    目的 了解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情况,以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血液的报废.方法 统计2007~ 2011年无偿献血者血液ALT、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的检测数据,分别按性别、年龄、职业、采血地点和献血次数进行分类,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 125 709人份献血者血液检测总不合格率4.04%,不合格率男性高于女性;不同年龄组不合格率排序为25岁~>35岁~>45~55岁>18岁~;不同职业不合格率排序为农民>军人>工人>其他职业>公务员>教师>医务人员学生;不同采血地点不合格率排序为罗江县>什邡市>绵竹市>旌阳区>广汉市>中江>德阳市区;对献血次数的不合格分析,除ALT外,初次献血者的不合格率较再次献血者高.结论 献血前做ALT、和抗-TP初筛,可减少血液报废、降低工作人员职业感染风险;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区域献血者进行重点宣传.

  • 2006~2010年海南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染性标志物筛查结果分析

    作者:唐秋萍;蔡于旭;冯飞;韩慧

    目的 了解海南地区无偿献血者经血传播疾病的流行趋势,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充足、安全的血液供应.方法 对2006~2010年海南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等检测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海南地区无偿献血血液筛检不合格率为4.31%,ALT及HBsAg 2项不合格是海南地区无偿献血血液检测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抗-TP和抗-HIV阳性检出率在近2年有明显上升趋势.结论 应关注献血者检测指标的变化情况,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降低血液报废率.

  • 2006~2010年天津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李莉;惠永庆;樊晶

    目的 分析天津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为建立高质量的固定献血者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6~2010年本市无偿献血者ALT、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5项传染性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无偿献血者ALT、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25%、0.37%、0.34%、0.09%、0.36%,各年间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血液检测不合格比例依次为:ALT>HBsAg>梅毒抗体>抗-HCV>抗-HIV.结论 加强无偿献血前的健康征询,建立长期固定低危献血者队伍,提高检测水平,保证血液质量,减少血液报废.

  • 2005~2010年青海省海西州无偿献血者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刘志强

    目的 了解海西州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的分布特征和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安全状况,以便预防和控制疾病经血液传播.方法 采用ELISA等方法对HBsAg等5项血液检测指标检测,并对其结果分析.结果 海西州2005~2010年无偿献血人群中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及总不合格比例分别为(331/6 277)、(23/6277)、(20/6 277)、(1/6 277)、(47/6 277)、(422/6277).结论 ALT的不合格率高,须在献血前加强宣传,嘱献血者献血前注意休息、清淡饮食、避免饮酒;其他检测指标阳性率较低,属于低发流行地区.

  • 2006~2009年文山州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谢进荣

    目的 了解文山州无偿献血者血清学标志物感染状况,为无偿献血的招募方式和招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2009年文山州无偿献血者资料及其血液ALT、HB8Ag、抗-HCV、抗-TP、抗-HIV的检测结果,按性别、献血次数、职业分类,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之间的关系.结果 55 473人次献血者血液检测总阳性率8.91%,不同试剂的检测结果存在差异;不合格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首次献血人群不合格率明显大2次及2次以上献血人群;不同职业人群不合格率排序为公务员>工人>农民>自由职业者>企、事业单位职工>军人>学生,不同 职业人群间不合格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根据各地的实际,制定科学有效的招募方式和招募策略,积极探索更安全的血液检测模式对保证血液安全非常重要.

  • 桂林市无偿献血者抗-HIV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覃克文

    目的 分析桂林市无偿献血者抗-HIV检测情况,为保证输血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对桂林市2010年53 138例次无偿献血者抗-HIV初筛试验及确认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进口试剂和国产试剂均为初筛反应性的5例标本,经确认试验均为确认阳性.进口试剂初筛反应性而国产试剂初筛阴性的25例标本,经确认试验有1例为确认阳性.结论 对无偿献血者抗-HIV检测好是使用国产和进口2种试剂,有利于提高抗-HIV检测的准确性,保证血液质量.

  • 南京地区无偿单采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蔡莉;朱绍文;黄成垠

    目的 了解近3年来南京地区无偿单采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的变化趋势,评价单采前检测模式改变对于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统计2007~2010年无偿单采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比较初次和2次以上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结果 3年总不合格率为0.45%,3年之间不合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TP不合格呈明显上升趋势,2次以上献血者HBsAg和TP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初次献血者.结论 成分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全血献血者,固定的成分献血者血液更安全.

  • 2008~2010年南宁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与分析

    作者:邱昌文;姜莹;袁婷;梁进恒;张翔;苏武锦;庞栋

    目的 了解南宁地区3年来血液检测不合格原因及发展趋势,探讨其规律及对策,大限度地降低血液报废,节约血液资源.方法 用唐山现代管理软件回顾性统计分析本地区2008年1月~2010年12月无偿献血者标本检测结果.结果 本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不合格率为3.86%,其中HBsAg、抗-HCV、抗-HIV、梅毒和ALT不合格率分别为0.37%、0.20%、0.19%、0.55%、2.70%,除HBsAg组(P>0.05)外,抗-HCV、梅毒、抗-HIV及ALT 各年的不合格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献血前ALT筛查与否的ALT不合格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应加大ALT筛查力度,有效降低ALT不合格率,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自愿和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

  • 2005~2010年高邮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侯建华;陈林琴

    目的 了解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以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血液报废.方法 统计2005~2010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结果 6年来血液检测总不合格率2.36%,其中ALT不合格率1.06%,TP不合格率0.72%,ALT和TP为主要不合格项.结论 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招募固定无偿献血队伍,加强献血前征询工作以淘汰有高危行为的献血者,对献血者献血前进行ALT、HBsAg、TP快速初筛,合格后再献血可大大降低不合格率,以降低血液报废率.

  • 2004~2008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郑翠杰

    目的 分析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无偿献血者状况,指导献血者招募,确保血液安全.方法 对2004~2008年无偿献血者的ALT、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检测的不合格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 无偿献血者ALT、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1.47%、033%、063%、0 15%和0 63%,除抗-HCV组(P>0.05)外,ALT、HBsAg、抗-HCV和梅毒各年的不合格率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巩固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鼓励无偿献血者多次献血.

  • 手持式条码扫描终端在血液分拣工作中的应用

    作者:吴大奎;王君道;白高波

    目的 进一步规范血液分拣程序,提升工作效率,减少血液贴标过程中的质量差错,提升血液质量,确保对合格血液打印贴签正确.方法 利用PDA这种产品,在其内开发相关的嵌入式血液分拣软件,通过数据线连接下载站内待检库系统中的血液检测结果到PDA,再通过PDA内置的条码扫描设备,扫描血袋上的条码,与下载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并将结果通过显示屏、声音、震动方式传递给工作人员,以实现人机互动,使血库工作人员能迅速对不同检测状态的血液进行分拣.结果 在血液的分拣工作中引入了手持式条码扫描终端,开发了终端分拣软件系统,不仅规范了血液的分拣流程,而且使血液的分拣工作更加经济、便捷、快速和高效.结论 使用手持式条码扫描终端可以进一步规范血液分拣程序,提升工作效率,减少血液贴标过程中的质量差错,具有价格便宜,操作方便的优点,也可以实现对合格的稀有血型Rh(-)血液快速准确地分拣.

  • 检测报告签发前对关键控制点检查的探讨

    作者:姚勇;相恒泉

    在2006年5月卫生部颁发的<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第十四章<检测后过程的管理>中对血液检测报告的签发作了若干规定,其中第三条要求在签发每批报告前,应对签发的每批样本的检验过程以及关键控制点进行检查,以确定该批检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但在具体的工作中,作为报告签发人员如何对整个检测过程及关键控制点做全面有效的检查呢?我们结合实际工作对该点的实施做如下理解.

  • 加强集中化检测的血液运输冷链温度监控

    作者:覃朝锋;赵文荣

    新的<血站质量管理规范17.3条款要求:应对血液在运输过程中的储存温度进行监控,应建立和保存血液运输记录.本省凭借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便利的交通设施及血液中心建立的历史时机,构建了"中心辐射型采供血网络"[1],率先在国内实现了血液集中化检测.随着血液集中化检测模式的运作,血液运输过程的冷链温度监控已成为确保血液质量,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的关键环节,是整个采供血系统质量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将本省的血液运输冷链温度的监控情况分析如下.

  • 浅析我国血液集中化检测中若干问题的规范化

    作者:周华平;杨劲;孟忠华;严力行

    WHO在其采供血机构的组织与管理战略中,提出了区域内采供血机构的中心化建设和集中化检测思想[1].我国卫生部在《血站管理办法》(简称《办法》)中第8条明确规定:"血液中心承担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血液的集中化检测任务".

515 条记录 20/26 页 « 12...17181920212223...252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