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RockⅡ在大鼠脑老化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作者:胡金华;吴玉泉;赵园园;郑伟;成军;卢小军

    目的 探讨Rock Ⅱ对大鼠脑老化和海马组织凋亡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择3月龄Wister雄性大鼠80只,随机分为脑老化组、对照组、脑老化限食组和对照限食组,每组20只.10周后进行为期7 d的水迷宫实验,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Rock Ⅱ及Bcl-2、Bax蛋白,并分析Rock Ⅱ水平与大鼠逃避潜伏期的相关关系.结果 与脑老化组比较,脑老化限食组、对照组和对照限食组Rock Ⅱ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脑老化限食组Bcl-2明显升高,Bax和caspase-3明显降低,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记忆搜台游泳路程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k Ⅱ与逃避潜伏期呈正相关(r=0.952,P<0.01).结论 Rock Ⅱ可通过抑制Bcl-2表达及激活Bax蛋白表达而诱发细胞凋亡,大鼠脑老化程度与Rock Ⅱ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 曲美他嗪与雷米普利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的影响

    作者:冯翔宇;李彤;李秀华;彭玉娟;谢亚芹;康大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与雷米普利单用及联合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左心室心肌细胞凋亡情况以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曲美他嗪组、雷米普利组和联合用药组(曲美他嗪+雷米普利),每组10只。采用肾上腹主动脉缩窄法制作慢性心力衰竭模型,观察各组左心室舒张末压、左心室压力大上升及下降速率(± dp/dtmax );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左心室心肌Caspase-3水平的表达,RT-PCR测定Caspase-3 mRN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曲美他嗪组、雷米普利组和联合用药组左心室舒张末压、心肌凋亡指数明显降低,± dp/dtmax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pase-3蛋白及 mRNA 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4±0.01、0.14±0.02和0.08±0.02)vs(0.22±0.02),(0.54±0.02、0.54±0.02和0.32±0.02)vs (0.91±0.02),P<0.01]。结论曲美他嗪与雷米普利单用及联合应用均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抑制心肌细胞凋亡,联合用药的疗效优于单独用药。

  • 二氮嗪联合环孢菌素A减轻突触核蛋白片段对PC12细胞的毒性效应

    作者:巴茂文;孔敏;于国平;伊茂礼;高晓玉;赵裕君

    目的 探讨二氮嗪和环孢菌素A对α-突触核蛋白片段的非淀粉样成分(NAC)致PC12多巴胺能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 PC12细胞分为A、B、C、D和E组,后4组采用NAC 25 μmol/L建立帕金森病细胞模型,后3组依次加入二氮嗪、环孢菌素A、二氮嗪加环孢菌素A干预48 h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Apo-ONE均质荧光法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 与A组比较,B组PC12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损伤性变化,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caspase-3活性升高(P<0.01);与B组比较,C、D和E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caspase-3活性明显降低(P<0.01).结论 二氮嗪、环孢菌素A及两者协同,可以明显拮抗NAC的细胞毒性效应.

  • 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拮抗lactacystin细胞毒性作用的机制研究

    作者:管丽娜;巴茂文;冀永强;连培文;李宁;牟贤玉;于国平

    目的 探讨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活化肽(pituitary adenylate cyclase-activating polypeptide,PACAP)对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诱导的帕金森病多巴胺能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用神经生长因子将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诱导分化成神经元的细胞模型,经20 μmol/L的lactacystin作用24 h,建立帕金森病细胞实验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lactacystin组、PACAP1-27干预组(干预1组)、PACAP1-27和PACAP6-27共同干预组(干预2组).Western blot法检测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bcl-2/bax比值、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lactacystin组bcl-2表达、bcl-2/bax比值明显降低(P<0.01),bax表达无明显变化,Caspase-3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lactacystin组比较,干预1组bcl-2表达、bcl-2/bax比值明显升高(P<0.01),bax表达无变化,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干预1组比较,干预2组Caspase-3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 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引起线粒体损伤导致细胞损伤;PACAP1-27通过调节上述信号通路发挥保护作用.而PACAP1-27的受体拮抗剂PACAP627则减弱了PACAP1-27的这一作用.

  •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介导的胀亡和凋亡对七氟醚后处理保护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作用

    作者:殷明;乔世刚;曹建方;谢红;王琛

    目的 探讨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介导的胀亡和凋亡在七氟醚后处理保护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和七氟醚后处理心肌保护的机制.方法 选择雄性SD大鼠10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21只: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七氟醚后处理组、苍术苷十七氟醚后处理组(联合组)和苍术苷组.连续监测并记录大鼠血流动力学变化;于再灌注2h末取心肌组织,测定心肌梗死范围;电镜观察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前胀亡受体、细胞色素C和活化的Caspase-3表达水平;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4组大鼠再灌注1h和2h时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收缩压乘积明显降低,心肌梗死范围扩大,心肌细胞损伤增加,前胀亡受体、细胞色素C和Caspase-3表达上调,NAD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七氟醚后处理组心肌梗死范围缩小,心肌细胞损伤减少,前胀亡受体、细胞色素C和Caspase-3表达下调,NAD+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 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灯盏花素对大鼠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郝丕达;吴庆建;王松梅;杨明峰;孙保亮

    目的 探讨灯盏花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生理盐水+大脑中动脉栓塞;硫酸镁组:硫酸镁+大脑中动脉栓塞;灯盏花素组:灯盏花素75 mg/kg+大脑中动脉栓塞,每组10只.3、7、14cd采用Longa评分、圆筒实验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TTC染色测量脑梗死体积比以及干湿称重法测量脑组织含水量;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缺血脑组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结果 灯盏花素组大鼠3、7d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和硫酸镁组,3、7、14 d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和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和硫酸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灯盏花素组3、7、14d圆筒实验前肢使用不对称性改善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组和硫酸镁组[(37.60±6.54)分vs (60.28±7.26)分、(58.56±5.61)分,(12.64±2.67)分vs (52.67±2.86)分、(39.63±5.06)分,(7.62±5.30)分vs (30.33±2.16)分、(30.73±5.64)分,P<0.05].结论 灯盏花素注射液可显著减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体积,减轻脑水肿,抑制caspase-3表达,显著改善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损伤.

  • 线粒体依赖的凋亡通路与缺血性脑卒中

    作者:张红明;曾子玲;李晓燕

    在脑血管病研究进展中,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元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是研究为活跃的领域之一.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元损伤的机制十分复杂,而凋亡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线粒体作为细胞内能量产生和代谢的中心,与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有着密切联系.近年来,关于线粒体参与脑缺血时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不断深化,为进一步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元损伤机制的探索指出了新的方向,从而使以线粒体作为靶点的脑缺血保护问题成为可能.

  • 雌激素对心血管系统的细胞作用机制的探讨

    作者:陈建;洪秀琴

    雌激素替代治疗(estrogen replacement therapy,ERT)是指使用合成的或天然的女性激素来补偿女性体内激素的下降或缺乏的一种治疗手段.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绝经前女性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比同龄男性低,而绝经后明显增高,这一现象提示,ERT对心血管系统的确具有保护效应[1].虽然人群研究证实,ERT对于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但其具体的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仍不明确.我们主要从雌激素对心血管系统各类细胞作用的分子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制定更合理、更安全的ERT方案提高线索,让ERT更好地造福女性健康.

  • 慢性间歇低氧对高脂喂养大鼠心肌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和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王卉;田建立;张蕴;王林

    目的 通过观察慢性间歇低氧对高脂喂养大鼠心肌细胞组织病理学、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指标影响,探讨慢性间歇低氧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可能的发病机制. 方法 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大鼠采用普通鼠料喂养,高脂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高脂+间歇低氧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同时给予7 h/d间歇低氧处理.观察3组大鼠9周末心肌组织病理学、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心肌组织凋亡调控因子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 (Caspase-3)和氧化应激指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变化. 结果 空白对照组8只大鼠心肌Caspase-3、MPO酶活性分别为0.21±0.06、3.20±0.58,高脂组8只大鼠分别为0.80±0.11、10.87±1.96,高脂+间歇低氧组7只大鼠分别为1.15±0.21、13.1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94、71.24,均P=0.001);高脂组、高脂+间歇低氧组心肌Caspase-3、MPO酶活性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均P<0.01),而高脂+间歇低氧组心肌Caspase-3、MPO酶活性明显高于高脂组(均P<0.05).光镜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大鼠心肌结构未见异常,高脂组心肌细胞出现多种病理损害,高脂+间歇低氧组心肌细胞损伤更为明显. 结论 慢性间歇低氧伴高脂复合条件对心肌细胞病理损伤较单纯高脂组更为明显,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可能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微小RNA-92a抑制剂对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戴婧;金军华;肖飞;郭立新

    目的探讨微小RNA(microRNA,miR)92a抑制剂对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分离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脂质体转染miR?92a抑制剂或阴性对照,采用5 mmol/L正常浓度葡萄糖或30 mmol/L葡萄糖刺激HUVECs 48 h后,分为4组:空白组(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30 mmol/L葡萄糖),阴性对照+高糖组(转染阴性对照+30 mmol/L葡萄糖处理),miR?92a抑制剂+高糖组(转染miR?92a抑制剂+30 mmol/L葡萄糖处理)。处理后,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分析miR?92a水平,Hoechst染色观察细胞核改变,MTS观察HUVECs活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高糖组(30 mmol/L)HUVECs与空白对照组相比,miR?92a水平增加31%(1.31±0.37比1,t=1.93,P<0.05)。细胞数目减少,排列不规则,轮廓模糊。细胞核染色质浓缩凝集、边缘化,凋亡小体增加。细胞活力下降19%(81%±2%比1,t=-29.85,P<0.01),cleaved caspase?3/caspase?3增加24%(0.31±0.07比0.25±0.02, t=2.18,P<0.05)。miR?92a抑制剂+高糖组HUVECs与高糖组相比,形态损伤减轻,凋亡小体减少,细胞活力增加9%(88%±11%比81%±2%,t=1.82,P<0.05),cleaved caspase?3/caspase?3减少26%(0.23±0.03比0.31±0.07,t=-2.65,P<0.05)。结论 miR?92a抑制剂可缓解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形态损伤、活力抑制,减少caspase?3激活。miR?92a具有成为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靶点的临床价值。

  • 乌司他丁逆转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古维立;张帅;沈樑;黄迪;翁杰锋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大鼠肝纤维化过程的影响.方法 18只TAA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大鼠分为3组:正常大鼠为A组(3只),模型鼠+生理盐水为B组(9只),模型鼠+乌司他丁为C组(9只)并干预3周.对比干预前后大鼠血清中的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粘连蛋白(laminin,LN)水平变化.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化观察各组大鼠肝形态学变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C组干预后大鼠肝脏弹性数值及SSS评分与干预前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2,P<0.05).C组的ALT、AST、SOD、MDA、HA、LN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分别F=3.862、5.774、3.442、4.157、4.173、3.674,均P<0.05).HE及Masson染色可见干预后C组大鼠肝组织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坏死灶并未增多,胶原纤维略有增生.C组TGF-β1、caspase-3阳性细胞率明显低于B组大鼠. 结论 乌司他丁对大鼠肝纤维化具有逆转作用,使大鼠肝脏纤维化程度逐渐减轻,减少胶原纤维的沉积,抑制肝细胞炎症.

  • 二氯化钴所致缺氧对HepG2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王敏;薛同敏;刘伟;张攀;肖路;张培建

    目的探讨二氯化钴(CoCl2)所致缺氧对HepG2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的影响以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CoCl2模拟低氧环境处理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胞质蛋白Caspase-3蛋白的表达;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AnnexinV-FITC/PI双标记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CoCl2浓度作用使缺氧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低氧处理后胞质Caspase-3的活性增加,表达呈现浓度依赖性;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表现出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以及50、100、200、300、500μmol/L CoCl2模拟低氧组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0.42±0.21)%、(1.22±0.41)%、(7.61±0.66)%、(13.31±0.97)%、(20.41±0.78)%和(28.56±0.96)%。结论 Caspase-3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低氧情况下对HepG2细胞生长和分化具有调控作用。CoCl2可能通过上调Caspase-3的表达,从而对肝癌细胞发挥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 硫酸镁对先兆子痫大鼠病理模型子代海马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作者:黄玲玲;李静;唐卉

    目的 探讨硫酸镁(MgSO4)对先兆子痫(PE)大鼠病理模型子代(胎鼠)海马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确定妊娠的18只健康Sprague-Dawley(SD)大鼠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处理方式,随机将其分为3组:模型组(n=6,空白对照)、治疗组(n=6,使用MgSO4治疗2d的PE病理模型大鼠)、对照组(n=6,正常妊娠大鼠).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均于孕龄为14 d时,采用微量输液泵经尾静脉缓慢注入1.0 g/kg脂多糖溶液诱导建立PE大鼠病理模型,治疗组大鼠于终止妊娠前2d使用MgSO4治疗,60~120 mg/(kg·d)×2d,模型组大鼠不接受任何治疗.对照组大鼠仅注射2 mL生理盐水.3组大鼠均于孕龄为20 d时行剖宫产.采用TUNEL法检测胎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RT)-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免疫组化法测定海马组织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①3组大鼠于孕龄为13d时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876,P>0.05).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孕龄为15d时收缩压较对照组升高,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龄为19d时治疗组收缩压较模型组降低,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3组胎鼠脑海马组织CA1区神经细胞凋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931.4,P<0.05).模型组和治疗组胎鼠脑海马组织CA1区凋亡神经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凋亡神经细胞数较模型组减少,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3组胎鼠脑海马组织中caspase-3 mRNA相对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687.13,P=0.000).模型组和治疗组胎鼠海马组织中caspase-3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aspase-3 mRNA相对表达水平较模型组下降,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剂量MgSO4在PE胎鼠脑组织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胎鼠大脑caspase-3活性调控相关.

  • 妊娠期糖尿病母亲分娩新生儿的脐血血清S100B蛋白、caspase-3蛋白含量与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范伟;郝丽;殷其改;李珊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母亲分娩新生儿与健康足月新生儿脐血血清S100B蛋白、caspase-3蛋白含量变化及其与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的关系,并分析S100B蛋白、caspase-3蛋白含量与GDM母亲分娩新生儿脑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86例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母亲孕期是否合并GDM,将其分为GDM组(n=33)和对照组(n=5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2组新生儿脐血血清S100B蛋白、caspase-3蛋白含量,并于生后第3天对新生儿进行NBNA评分.结果 ①2组新生儿性别构成比、胎龄、出生体重、母亲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GDM组新生儿脐血血清S100B蛋白、caspase-3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38.8±9.3) pg/mL vs (12.4±2.6) pg/mL,(5.3±1.7) μg/mL vs (2.8±0.6) μg/mL],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314、15.977,P<0.001).GDM组NBNA评分低于对照组[(36.3±1.2)分vs (38.3±1.2)分],并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8.129,P<0.001).③GDM组中,新生儿脐血血清S100B蛋白、caspase-3蛋白含量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583、-0.814,P<0.001),新生儿脐血血清S100B蛋白含量与caspase-3蛋白含量呈正相关关系(r=0.394,P=0.023).对照组中,新生儿脐血血清S100B蛋白、caspase-3蛋白含量与NBNA评分,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GDM母亲分娩新生儿可能存在脑损伤,新生儿脐血血清S100B蛋白和caspase-3蛋白可作为预判GDM母亲分娩新生儿脑损伤及其程度的指标.

  • 孕鼠补充牛磺酸减少胎儿生长受限胎鼠脑细胞凋亡

    作者:王晓凤;滕慧云;刘敬;杨娜;任晓暾

    目的 通过建立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大鼠模型,探讨孕鼠补充牛磺酸对FGR胎鼠脑细胞凋亡以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15只Sprague-Dawley (SD)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FGR模型组(模型组)、FGR+孕鼠补充牛磺酸组(牛磺酸组),每组5只.通过低蛋白饮食法建立FGR模型,牛磺酸组自妊娠第12天开始于饲料中添加牛磺酸300 mg/(kg·d)直至自然分娩.对照组每窝随机取2只适于胎龄胎鼠,牛磺酸组与模型组每窝随机取2只FGR胎鼠,应用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nick end labeling,TUNEL)法检测各组胎鼠脑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DNF和caspase-3表达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SNK检验和Tamhane's检验. 结果 (1)对照组、模型组及牛磺酸组胎鼠总数分别为65、60和59只,胎鼠平均体重为(6.36±0.44)、(4.55±0.45)和(5.11±0.67)g.模型组胎鼠均发生FGR,牛磺酸组胎鼠FGR发生率为76.3% (45/59),成功建立FGR模型.(2)对照组胎鼠脑组织内偶见TUNEL阳性细胞;模型组明显增多,在大脑皮质、海马、白质区均有分布;牛磺酸组较模型组则明显减少.3组TUNEL阳性细胞数分别为(0.46±0.11)、(14.76±3.42)和(6.78±1.93)个(H=429.80,P=0.000).(3)对照组胎鼠大脑皮质内仅有少量GDNF阳性细胞分布,模型组明显增多,牛磺酸组则进一步增多.3组GDNF阳性细胞数分别为(93.56±6.73)、(120.36±6.23)和(139.56±5.28)个(H=715.17,P=0.000).(4)对照组胎鼠大脑皮质内仅见少数caspase 3阳性细胞分布,模型组明显增多,牛磺酸组较模型组显著减少,但仍多于对照组.3组caspase 3阳性细胞数分别为(7.50±2.31)、(151.32±24.43)和(37.28±11.21)个(F=132.54,P=0.000). 结论 FGR胎鼠脑细胞凋亡显著增多.孕鼠补充牛磺酸可以显著减少FGR胎鼠脑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牛磺酸能够促进GDNF表达和减少caspase-3表达有关.

  • 脐血肾上腺髓质素水平和胎盘滋养细胞凋亡与胎儿生长受限的关系

    作者:张亚京;王鑫;郝锦丽;陈华;孙妍;李俊利;董淑梅;张志坚;刘文豹

    目的 探讨脐血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水平及胎盘滋养细胞凋亡在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中的作用及其关系.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12月间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科分娩的小于胎龄儿30例作为FGR组,按1∶1比例选取同期入院时间接近的30例适于胎龄儿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新生儿脐血ADM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胎盘滋养细胞Bcl-2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胎盘滋养细胞凋亡指数.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x2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FGR组脐血ADM水平高于对照组[66.28 pg/ml(31.93~204.64 pg/ml)与47.16 pg/ml(12.42~190.16 pg/ml),t=-2.65,P<0.01],胎盘滋养细胞Bcl-2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3.71±1.34与4.61±0.98,t=-2.43,P<0.05),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17.74(3.70~38.05)与8.78(2.09~35.42),Z=-2.61,P<0.05],凋亡指数高于对照组[35.63%(2.14%~67.31%)与7.73%(1.83%~61.32%),Z=2.98,P<0.01].脐血ADM水平与胎盘滋养细胞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2,P<0.05),与Bcl-2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40,P<0.05);胎盘滋养细胞凋亡指数与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4,P<0.05);Bcl-2与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46,P<0.05). 结论 脐血ADM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caspase-3可能共同参与了FGR的发生发展.

  • 异丙酚对新生大鼠海马生存素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的影响

    作者:唐小曼;覃怡;廖淳杰;谢玉波;蓝雨雁

    目的 观察异丙酚麻醉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结构、生存素( Survivin)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体重10~15 g的7日龄雄性SID大鼠100只,以数字随机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25只.对照组(A组)不注射任何药物,其他3组分别腹腔注射异丙酚50 mg/kg(R组)、异丙酚100 mg/kg(C组)或异丙酚200 mg/kg(D组).血气分析仪检测大鼠动脉血呼吸和代谢指标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形态学变化,Fluoro-Jade B (FJB)荧光染色法检测海马CA1区变性、坏死、凋亡的神经元,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海马组织中Survivin和Caspase-3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麻醉维持时间:D组>C组>B组;各组犬鼠动脉血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HCO3-、碱剩余(BE)、氧饱和度( SaO2)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海马神经元结构基本正常,C组神经元细胞核肿胀,D组核碎裂、染色质边集甚至出现凋亡小体;A组、B组、C组、D组大鼠海马 CA1区FJB阳性细胞数分别为(0.6±0.3)、(2.5±1.3)、(7.1±2.3)、(9.4±2.6),B组、C组、D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FJB阳性细胞数:D组>C组>B组.A组、B组、C组海马组织Caspase-3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78±0.12)、(0.84±0.17)、(0.89±0.19),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0.22±0.05) 、(0.26±0.07)、(0.21±0.06);A组、B组、C组Survivin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56±0.12)、(0.58±0.15)、(0.53±0.16),Survivin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0.24±0.07)、(0.21±0.05)、(0.23±0.06);A组、B组、C组Caspase-3和Surviv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D组海马组织Caspase-3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1.21±0.14)、(0.42±0.12),高于A组、B组、C组(P<0.05);D组海马组织Surviv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0.41±0.11)、(0.12±0.03),低于A组、B组、C组(p<0.05).结论 较大剂量异内酚可以通过非麻醉缺氧作用促进海马神经元细胞的变性、坏死和凋亡,使海马组织Caspase-3的活性增强而Survivin的表达减少.

  • TRAIL、Caspase-3及NF-κB在胆管癌中表达的意义

    作者:梁旭东;魏月辉;杜焕社

    目的 探讨TRAIL、Caspase-3及NF-κB在胆管癌发生、发展及侵袭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RAIL、Caspase-3及NF-κB在胆管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TRAIL在胆管癌及癌旁正常胆管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2%(19/42)、53.3%(8/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在胆管癌的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表达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aspase-3在胆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0.9%(13/42),明显低于癌旁正常胆管组织中的60.0%(9/15)(P<0.05):NF-κB在胆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1.9%(26/42),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胆管组织中的26.7%(4/15)(P<0.05).胆管癌中Caspase-3、NF-κB的表达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无关(P>0.05),而与是否转移扩散、组织分化程度及生存时间有关(P<0.05).此外,胆管癌中TRAIL表达与Caspase-3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NF-κB与Caspase-3呈负相关(P<0.05),TRAIL与NF-κB无相关性(P>0.05).结论 TRAIL表达无肿瘤特异性,表达水平的高低并不能完全决定胆管癌转移扩散与否,亦不能完全决定其恶性程度和预后.NF-κB的活化、Caspase-3的失活或缺失可能促进了肿瘤的转移扩散,并导致了不良的预后.NF-κB通过抑制Caspase-3的活性,从而阻断了TRAIL介导的凋亡途径,使得组织逃避凋亡而无限增生,导致了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扩散.

  • HIF-1α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丹;陶陶;张继荣;古丽玲

    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是一种在低氧条件下发挥作用的重要转录调节因子,HIF-1蛋白α亚基受细胞内氧分压的影响,常氧条件下HIF-1α被降解而表达很少,低氧条件下HIF-1α被激活而大量表达,通过调节其下游多种效应分子的转录和表达而发挥作用,HIF-1的生物学功能由HIF-1α决定.脑缺血再灌注时可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诱导HIF-1α表达上调,有助于机体更好地耐受低氧环境而发挥脑保护作用.本文就HIF-1α对其重要靶基因Bcl-2、Bax及Caspase-3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和调节作用做一综述,为临床以HIF-1α基因作为靶点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参考.

  • 核因子κB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在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小鼠模型中不同时期的表达变化

    作者:程习辉;周文科;王仲伟;黄立勇;惠磊;金保哲;陈颖;张新中

    目的 探讨小鼠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组织核因子κB(NF-κB)、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在各时间点表达的变化规律,并进一步研究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和实验模型组,生理盐水组和实验模型组分别观测6个时相点:3 h、6 h、12 h、24 h、3 d、7 d,并在规定的时间点断头取脑,连续冠状切片作HE染色检测病理结果,免疫组化法观察NF-κB、Caspase-3阳性表达及TUNEL分析细胞凋亡数.结果 NF-κB在实验模型组SAH后3 h(P<0.05)开始增多,12 h(P<0.01)其表达继续上升,24 h达高峰,持续到3 d(P<0.01)仍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7 d后下降;Caspase-3在SAH后12 h(P<0.01)开始增多,在24 h和3 d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7 d阳性表达恢复到正常水平,无统计学意义;并且二者与TUNEL阳性细胞的表达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论 SAH后NF-κB、Caspase-3阳性表达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势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密切相关,并且SAH后3 d这一时期内可成为治疗SAH的佳时间窗.

232 条记录 2/12 页 « 12345678...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