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大型实验动物全身麻醉中的应用

    作者:华丽;邓磊

    在大多数的动物实验中,特别是手术等实验,为保护实验动物免受痛苦,减少动物的挣扎和保持其安静,并便于操作,常对动物采用必要的麻醉.由于动物种属间的差异,所采用的麻醉方法和选用的麻醉剂的不同,在实验过程中经常遇到麻醉过深或过浅的问题.麻醉过浅使动物遭受痛苦,影响实验的数据和进程;麻醉过深,可造成实验动物死亡,实验损失较大.我科在大型实验动物(羊)的全身麻醉中应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获得较好的效果.该药具有起效快,苏醒快,麻醉平稳,可控性强等优点,适用于羊等大型实验动物的全身麻醉.现将使用体会总结如下.

  • 羊的膜肺过程对头孢拉定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黄伟雄;宋国维;甘小庄;马广松;李杰;孙丽萍;李惠

    观察膜肺(ECMO)过程对羊头孢拉定药代动力学的影响.通过在ECMO前和ECMO中对8只绵羊静注头孢拉定,观察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分布和代谢情况.与ECMO前自身对照比较,ECMO中药动力参数表现为清除相半衰期(T1/2b)延长(38.1±6.1min vs 69.8±17.0min,P<0.01),总表观分布容积(Vd)增大(0.30±0.12L/kg vs 0.46±0.18L/kg,P<0.01),而清除率(Cl)等其它参数无明显改变.体外循环中膜氧合器前后头孢拉定血药浓度测定结果无任何差异.(1)ECMO治疗过程并不影响药物清除率,清除相半衰期延长可能来源于体外循环所致的总表观分布容积增大.(2)膜氧合器本身对药物并无清除作用.

  • 人羊猪肾锥体的比较解剖学

    作者:阿不来丁·赛买提;王锦绣;王鼎予;王建伟;刘胜勇;张卫光

    目的 通过肾锥体标本的制作,对人、羊和猪的肾锥体大小、数量及形态结构特征进行比较解剖学研究.方法 自肾动脉灌注7%甲醛固定人、羊和猪的肾标本,采用解剖剥制技术,自肾的皮质向深方逐层剥离暴露出肾锥体,测量肾锥体的大小、数量及观察肾锥体的形态结构特征.结果 人、羊和猪的肾锥体分界清楚.人肾柱明显,肾锥体呈现多枝“菜花样”结构,每个肾锥体是由3~5个形似圆锥形的“肾亚锥体”组成的“肾锥体单元”,亚锥体尖端在肾乳头处逐渐融合,共同开口于肾小盏.人的肾锥体单元的底面呈多结节状突起.羊和猪的肾柱狭细.羊的“肾亚锥体”不明显,在肾中部存在多个肾乳头开口处形成的嵴状隆起.猪的肾锥体数量较多,“肾亚锥体”较少.结论 通过肾锥体的剥离,进行了人、羊和猪的肾锥体的形态学特征比较观察,更新和补充了人、羊和猪肾锥体的形态学特征.

  • 不同冷冻保护剂在羊卵巢整体冻存中的效果比较

    作者:杜天奇;迟令龙;赵淑芹;时庆;秦睿羲;孙艳艳;李栋;邓晓惠

    目的 应用自制梯度浓度混合-程控降温器官灌注仪,灌注羊完整卵巢,并行程序化冷冻,探讨冻融羊完整卵巢的效果并筛选佳冷冻保护剂组合.方法 将收集的28个羊完整卵巢,随机分配到新鲜对照组(A组)、海藻糖组(B组)、甘油组(C组),二甲基亚砜(DMSO)组(D组).冻融后组织切片行HE染色及原位缺口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并通过RT-PCR技术检测组织Bcl-2相关X蛋白(Bax)及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IRP)的mRNA表达.结果 B组正常卵泡形态比率与A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及D组正常形态卵泡比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3组冻存组基质细胞密度均低于A组,其中D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冻存组中,B组TUNEL反应阳性的细胞数目显著少于C组及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显著多于新鲜组.A组及B组bax基因mRN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C组及D组(P<0.05);B组CIRP基因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C组及D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羊卵巢整体冻存后可较好保存组织学形态,海藻糖组的冷冻保护剂在组织结构保存及抑制细胞凋亡方面优于甘油组及DMSO组.

  • 膜肺治疗对实验羊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作者:徐光芝;宋国维;甘小庄;黄伟雄;张丹;张桂臻;李杰;马广松;孙丽萍;李惠

    目的:本研究利用羊实验模型自身对照,观察膜肺(ECMO)治疗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实验羊在ECMO条件下体外循环3~4h,实验结束后结扎右颈总动脉和右颈静脉.ECMO实验前及实验后两周观察以下指标:动物的一般表现及体征,脑电图,羊脑大体及病理检查.结果:ECMO治疗后动物的一般表现及体征无明显异常;ECMO前、后脑电图均以广泛的θ、δ波为主,双侧对称;实验羊脑大体两侧无明显异常,左右脑的重量分别为44.3±2.6g和46.6±2.2g(P>0.05).显微镜下发现部分动物脑组织局部有微小软化灶,但病变部位及颈部血管结扎无一定关系.结论:ECMO治疗及一侧颈总动脉结扎对中枢神经系统无明显影响.

  • 影响绵羊人工机械瓣置入存活实验的围术期因素

    作者:唐跃;胡盛寿;孟亮;董以谦;周燕文;袁卫民;卢玉岭

    目的通过人工机械瓣置入羊体内的实验研究,探讨建立慢性动物存活模型的围术期影响因素.方法 11只成年绵羊在体外循环并行下完成机械瓣置入手术,其中二尖瓣位置入人工二尖瓣5例,肺动脉瓣置入人工主动脉瓣6例.通过围术期的综合处理和严格科学的管理使动物长期存活.结果手术死亡1例,病死亡率为9.1%,死亡原因为低心排、停机困难.术后早期轻度呼吸道并发症5例,其发生率为45%.另外,术后一过性血尿4例,尿道口感染1例,张力性气胸1例.存活的10例羊生存时间均超过30 d,并状况良好.结论术前细致的准备,术中手术技术改进,术后早期严密的监护、积极预防术后感染和呼吸道并发症、并给予输血和营养支持,以及早期认真抗凝治疗,可有效的改进慢性存活实验动物的早期存活率.

  • 羊骨质疏松模型在人类骨科研究中的作用

    作者:程立明;丁铭;李子荣;王冉东

    尽管啮齿类小动物目前是骨质疏松常见的动物模型,大体形动物是研究人类骨质疏松疾病所必需的.羊作为骨质疏松模型有许多优点.羊足够大的体积有利于获得进行各种生化检查的血液和尿液标本和用于组织学检查的骨组织标本,也有利于应用于临床检查的仪器用于羊的相关检查.多因素综合处理的方法是诱导羊骨质疏松模型的有效的方法.BMD的大减少被发现在行OVX+限制钙摄入+糖皮质激素应用的羊动物模型中.该方法所诱导的羊骨质疏松程度足以达到人类较严重骨质疏松症的程度,有可能成为研究人类骨质疏松的理想模型.羊骨质疏松模型是评估各种药物和其他治疗措施如人工关节置换对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防治效果的理想模型.不过,羊作为更为理想的骨质疏松模型,还有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模型 骨科
  • 经椎间孔颈脊髓压迫模型的建立

    作者:刘记存;刘怀军;徐英进;张为;贺丹;王志红

    目的:探讨经颈椎椎间孔建立适合影像学研究的颈脊髓压迫模型的可行性.方法:10只12~16月龄健康山羊;体重20~25kg;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手术显露左侧C2/3椎间孔;将自制的导管球囊通过椎间孔置入硬膜外腔;达C2/3椎间盘水平;实验组术后第10天经导管缓慢注射生理盐水0.2ml使球囊膨胀;注射时间为5min;持续压迫40d;对照组不注水.两组动物在术后11d、50d分别进行MRI检查、脊髓运动功能评分;术后50d进行颈脊髓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11d;MRI检查显示球囊位于脊髓的左前方;实验组球囊呈椭圆形;脊髓受压变扁、信号无异常;对照组球囊所在部位蛛网膜下腔变窄;脊髓无明显受压、信号无异常;每组术后50d与术后11d比较无差别:所有MRI图像显示清楚.无明显伪影.术后11d和50d时脊髓运动功能评分;实验组分别为3.6±0.5分、3.8±0.4分;对照组均为5分;同一时间点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学检查示实验组受压中心部位脊髓神经元和神经纤维肿胀、变性、坏死;对照组脊髓正常.结论:采用经颈椎椎间孔置入导管球囊制作羊颈脊髓压迫模型保留了椎管的完整性.能获得较满意的MRI图像;适合影像学研究.

  • 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对单开门颈椎板成形术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

    作者:王伟;任龙喜;张彤童;韩正锋;王渊

    目的:观察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对单开门颈椎板成形术的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新鲜羊颈椎标本24具,分成三组,每组8具.A组,完整标本组,保留伸肌,切除前方结构;B组,在A组方法处理基础上行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单开门颈椎板成形术;C组,在A组基础上行传统单开门颈椎板成形术.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行生物力学试验,测试项目包括三点折弯试验、轴向拉伸试验和压缩试验.分析比较三组间的差异性.结果:三点折弯试验标本变直时A、B两组位移无差异,C组与A、B两组比较均明显减小(P<0.05);在变直时A、B两组加载力无差异,C组则较A、B两组明显变小(P<0.05).拉伸试验在变直时B组与A组比较加载力明显变小(P<0.05),C组与A组相比显著变小(P<0.01),同时C组与B组比较也明显变小(P<0.05);10N位移B、C两组与A组相比均明显增大(P<0.05).压缩试验中在前方加压10N时B组与A组比较位移明显变大(P<0.05),C组显著大于A组(P<0.01),同时C组亦明显大于B组(P<0.05).结论:在对抗导致颈椎变直和前屈的应力方面,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完整性的单开门手术标本明显优于破坏了其完整性的传统单开门手术标本.

  • 聚乙二醇-牛血红蛋白在体外循环中对机体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

    作者:刘晋萍;贺学英;龙村;张晓伟;唐跃;高国栋;管博;王蕊;刘谦

    目的采用颈静脉-股动脉部分转流的体外循环(CPB)模式,比较以聚乙二醇-牛血红蛋白(PEG-bHb)代替预充液中的胶体溶液进行的体外循环与常规晶体/胶体预充液进行的CPB,对羊机体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3只小尾寒羊,根据CPB预充液成分的不同分为两组:实验组(P组,n=7)在CPB前经羊颈静脉放自体血(15ml/kg)后,在CPB晶体预充液中加入等量PEG-bHb,在CPB转流结束后,将保存的羊自体血输入体内;对照组(C组,n=6)则应用常规体外循环预充液方案.分别在转流开始后0、5、15、30、45、60,停机后30、60min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输出量(CO)、左室压大变化速率(+dp/dt)、左室压小变化速率(-dp/dt)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观察羊的存活状态,存活至第7日处死后分别取心、肝、脑、肺、肾等组织以行光、电镜病理检查.结果两组HR、CVP、+dp/dt、-dp/dt 在围术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中的MAP在CPB中45、60和停机后30min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的CO在CPB中的45和停机后30min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的左室压力大变化速率(+dp/dt)在45min时与对照组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光、电镜检查显示动物肺组织基本正常,心、肝、肾组织有轻微病理改变,但两组之间未见明显差异;两组动物脑组织均有缺血、缺氧表现,但实验组脑组织小的出血灶较对照组为少,且神经元变性较轻.结论 PEG-bHb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血液替代品维持体外循环中机体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 气动左心辅助循环泵-罗叶泵内皮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晖;黄焕雷;肖学钧;林秋雄;成安衡

    目的 本实验对国产气动左心辅助循环泵-罗叶泵内表面进行内皮化的方法进行初步探讨,并对内皮化的黏附效率进行体外模拟测试.方法 将羊内皮细胞种植于罗叶泵泵体内,培养第4 d、10 d取样,样本用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模拟测试装置对内皮化的罗叶泵进行体外测试,在预定的时点(0.5 h、1 h、2 h、4 h、8 h、12 h、24 h)收集培养液计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羊主动脉内皮细胞在罗叶泵内生长良好,10 d后于泵体内表面形成单层内膜,体外测试细胞有脱落,测试 4 h细胞脱落(29.6±5.9)%,24 h细胞脱落(52.9±6.2)%.结论 体外培养下,内皮细胞在罗叶泵内表面形成完整单层内膜;在模拟体内环境测试下,内皮细胞脱落数量与时间正相关,细胞脱落速度早期快于后期.

  • 南京地区布鲁菌病三例

    作者:张勇扬;孙静;陈重

    例1 患者男,64岁,因“反复发热2个月余”于2011年6月23日人院.患者体温高39.0℃,可自行退热,出汗较多,时有关节酸痛,外院予头孢哌酮/舒巴坦等抗菌治疗无效.查体:双侧颈部、腋下和腹股沟均可扪及2~3枚花生米大小淋巴结,质中等,活动度可,表面光滑,无压痛.入院后暂未给予特殊药物治疗,以观察体温为主,同时完善相关检查.

    关键词: 布鲁杆菌 诊断 治疗
  • 南疆沙漠地区机动转运肢体火器伤绵羊的细菌学研究

    作者:陈涛;汤国良;张薇;陈顺宝;韩利峰;敖剑萍;黄协赞

    目的 探讨南疆沙漠地区绵羊肢体火器伤后机动转运过程中伤道的细菌学变化,为本地区战伤救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只新疆绵羊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10只,将两组羊后肢制作成火器伤模型.实验组采用机动转运方式后送,对照组不进行后送.于实验点及转运各时间点进行空气培养及体温测量,两组于伤后0、2、4、6、8、12、24h进行伤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两组空气培养细菌种类主要为G+菌,两组于伤后4h伤道分泌物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伤后6h两组均开始有细菌生长,分泌物培养为G+菌,而伤后12h两组均有G+菌及G-菌生长,实验组菌群以G-菌为主,对照组菌群以G+菌为主.实验组于伤后6h体温开始升高,对照组于伤后12h体温开始升高,两组菌群均对环丙沙星、呋喃妥因、妥布霉素、复方新诺明药物敏感.结论 在南疆沙漠地区机动转运绵羊火器伤伤道细菌以G-菌为主,因此抗生素的使用应结合本地区细菌学特点合理选择.

    关键词: 火器伤 细菌学 转运
  • 一种羊椎体骨缺损动物模型的改良及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郭瑛;吴维敏;张力军;贾连顺;邢国;彭波;吴柏

    目的 建立一种改良羊椎体骨缺损实验动物模型,以便于对目标骨填充材料的骨诱导及骨生长性能进行长时程对照观察研究 方法 选取山羊18只,体质量(21.56±2.56)kg,动物麻醉后经腹膜后入路显露腰椎L1-L6,于椎体侧方制备6 mm×10 mm圆柱形骨缺损.实验共分为三组:实验组、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别填充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复合磷酸钙骨水泥或磷酸钙骨水泥各2个椎体,另外2个椎体不填充.于术后l、3、6个月随机处死6只,进行影像学及组织学观察 结果 手术时间为64~92(75±6.95) min,术中失血量为50~ 110(81.94±15.64) mL.共108个腰椎标本可供分析.三组骨缺损体积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骨水泥组从3个月开始均有不同程度骨水泥吸收及骨长入,但实验组骨诱导生长更明显.结论 采用腹膜后人路制备羊腰椎骨缺损动物模型,实验技术简单易于掌握,手术并发症少,利于动物长期存活及进行填充材料长时程观察.同时腰椎全长制备,利于多种材料或者多种观察指标观察研究.本实验中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复合磷酸钙骨水泥后成骨作用好于单纯磷酸钙骨水泥组及未填充组.

  • 人工感染羊嗜流产衣原体豚鼠流产模型的建立

    作者:凌勇;曾光旭;杨君敬;袁吉磊;何诚

    目的 通过人工感染怀孕豚鼠建立嗜流产衣原体发病模型,观察流产病理学变化的差异,确定豚鼠是否可以作为嗜流产衣原体的动物模型.方法 35只清洁级怀孕40d的豚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5只.将羊嗜流产衣原体分离株B10011、CG1株分别以三个剂量组(10-1,10-2,10-3)腹腔攻毒1次,每只0.5 mL,以灭菌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攻毒后观察豚鼠的临床体征、流产和死亡数量.攻毒后20 d安乐死处理剩余的大小豚鼠,无菌摘取组织,分成2份.一份-20℃冷冻保存,PCR检测病原在组织中的分布;另外一份固定于10%中性甲醛溶液,组织切片和免疫组化观察.结果 (1)羊嗜流产衣原体分离株B10011和CG1均可造成怀孕豚鼠流产、产弱胎、畸形胎或死胎.2种分离株感染不同剂量造成豚鼠平均流产时间、流产数量、豚鼠死亡数量均有显著差异,且CG1株敏感性高于B10011株.(2)2个分离株均可造成肾脏、肝脏肿大,肺脏呈局灶性出血,卵巢出血坏死,胎盘子宫阜水肿;病理组织学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单核细胞大量增生;肝细胞颗粒样病变.脾髓质弥漫性出血,皮质区淋巴小结生发中心萎缩.(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衣原体包涵体主要分布于肾脏近曲小管、远曲小管,以及脾脏的髓质区.(4)PCR检测显示分离株感染后,肾脏、脾脏、肺脏、肝脏中均呈阳性.在卵巢组织中,高剂量组呈阳性.结论 以B10011和CG1分离株人工感染怀孕豚鼠均可导致豚鼠出现流产,且CG1分离株敏感性较高,呈剂量-效应关系;感染豚鼠病理学变化与临床羊流产相似.因此,人工感染豚鼠流产模型可以用于反刍动物嗜流产衣原体病的研究.

  • 内源性与外源性加亚嘉西科逆转录病毒基因组序列分析

    作者:杜文才;李咏梅;朱泽;张晶;李伟霞;Mohd Zamri-Saad

    目的:确定内蒙古JSRV-NM病毒株在逆转录病毒与宿主共进化史上的地位.方法:从我国内蒙古羊种绵羊肺腺瘤病羊肺组织标本中分离出exJSRV-NM株.PCR方法扩增出exJSRV-NM和enJSRV-NM株全长cDNA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应用DNAstar软件对JSRV-NM基因组上的U3、ENV、GAG/POL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克隆的exJSRV-NM株和enJSRV-NM株全基因全长分别为7 462 bp和7 430 bp.序列分析表明,exJSRV-NM株序列与Gen-Bank上收录的南非代表株基因组和JSRV21核苷酸全序相比其同源性分别为93.3%和99.2%.enJSRV-NM株序列与GenBank上收录的enJS56A1相比其同源性为94.8%.结论:我国内蒙古羊种所携带的JSRV-NM在逆转录病毒与宿主共进化史上属于古老型.

  • 山羊与人体鼻腔的解剖学对比研究

    作者:王凯;董明敏

    与外科实验相比,在耳鼻喉相关论题的动物实验研究中,把大型动物作为实验对象比较少.但是对于鼻腔相关论题的实验内容,白鼠、豚鼠甚至于兔子因为其鼻腔与人体相比过于狭小都不是满意的实验对象,其他大型动物因为其生活习性以及试验成本等多种原因并不适合作为鼻腔相关内容的实验对象.

    关键词: 鼻腔 解剖学
  • 羊心左冠状动脉形态学观察

    作者:马建军;申彪;岳学强;陈志国;杨建华;陈现杰;魏金星

    目的探讨羊心脏左冠状动脉的解剖结构,丰富动物实验资料.方法局解手术学实验后处死山羊,取羊心90例,经10%甲醛固定,手工剥制显示左冠状动脉,6例用过氯乙烯-乙酸乙脂填充剂注入冠状动脉中制成动脉血管铸型,测量左冠状动脉及其分支.结果羊冠状动脉分左、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粗大较浅表,前降支行于心肌表面或深达心肌不能明视,上多附有心肌桥,旋支粗大行程长分支多,二者之间多有对角支出现.羊心冠状动脉为左优势性.结论羊冠状动脉与人相比有较大差异.

  • 体外培养羊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作者:向慧;刘星;覃佳强;张德文

    背景:目前关于鼠、兔等小动物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较多,但涉及大动物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报道甚少.目的:体外培养羊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并了解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健康10月龄中国山羊1只,麻醉后于髂后上棘穿刺抽取骨髓5mL,采用全骨髓培养法接种于无菌塑料培养瓶中,加入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待细胞达80%-90%融合后,胰蛋白酶消化传代.取P3代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予以冻存,然后进行复苏.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Yon Kossa's染色检测成骨诱导分化潜能.结果与结论:原代培养羊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贴壁生长,呈梭形;P3代后细胞形态基本一致,均为长梭状;冻存复苏后细胞贴壁较传代细胞稍慢,细胞形念和活性与传代细胞没有明显差别.P3-P5代细胞生长周期基本一致,接种后两三天为生长迟滞期,3 d后进入对数生长期,六七天为生长平台期,其后牛长速度减缓.羊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诱导3周后,Von Kossa's矿化结节染色呈阳性.证实所培养的羊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较强的遗传稳定性和增殖能力,可向成骨细胞定向分化.

  • 两种不同分离方法对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

    作者:唐小雪;何惠宇;许慧芬;胡杨;徐国强

    背景:近几年关于鼠、兔等小型动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较多,如何获得大型动物羊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报道还较少.目的:观察全骨髓培养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对羊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取健康2月龄的阿勒泰大尾羊,麻醉后于髂后上棘穿刺抽取骨髓,分别采用全骨髓培养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形态及贴壁情况,记录两组细胞首次传代时间,流式细胞仪检测CD44抗原表达,MTT法测定细胞的生长曲线,Von Kossa's染色检测成骨诱导的分化潜能.结果与结论:两种分离方法均能得到较均一的梭形,三角形和多边形的BMSCs,胞核大胞浆丰富,CD44抗原表达阳性.全骨髓培养法较密度梯度离心法的细胞数量较多,传代时间略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培养至第14~21天,两组的Von Kossa染色均阳性.其中首次传代全骨髓贴壁法的传代细胞较密度梯度离心法的细胞贴壁较快,活力较好.提示全骨髓培养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提取方法.

88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