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误诊为肺结核的42例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临床分析

    作者:廉娟雯

    目的 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诊治经验.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西安市结核病胸部肿瘤医院共收治各类肺结核患者22 047例,初误诊为肺结核而后证实为其他病变者203例,其中42例患者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细支气管肺泡癌;对42例误诊为肺结核的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临床表现以咳嗽、咯痰(31例)、气短(23例)为主,其次为胸闷、胸痛(12例)、咯血或痰中带血(8例);影像学可分为3类,其中33例为孤立结节型,4例为肺炎型,5例为弥漫结节型;42例患者确诊细支气管肺泡癌前均误诊为肺结核,其中误诊为浸润性肺结核23例,肺结核瘤11例,亚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5例,肺结核合并浆膜腔积液3例;抗结核治疗症状反复或影像学无明显变化,终通过手术或肺穿刺证实为细支气管肺泡癌.其中工期患者20例.42例患者除2例随访未达到1年而失访外,其余均随访满1年或随访至患者死亡.全组随访1年中1例患者死亡,全组随访1年生存率为97.50%(39/40).结论 细支气管肺泡癌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特异性不高,极易误诊为肺结核;应综合分析,提高早期诊断率.

  • 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临床病理学观察

    作者:霍真;刘鸿瑞;万建伟

    目的 分析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 收集8例AAH临床资料,通过光镜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p53、内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c-erbB-2、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p16、Ki-67表达]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结果 8例AAH平均年龄52岁,男女比例1∶3,2例长期吸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3例既往有其他部位肿瘤病史,4例并发肺腺癌;CT检查可见肺内单发或多发小片状高密度影;镜下观察可见肿物直径1~6 mm,2例为单发病灶,6例为多发病灶,均为高级别病变,其中3例可见低级别病灶区域;4例经过化疗,术后随访7例,平均随访23个月无复发或病灶增多扩大等;免疫组织化学AAH中5例p16阳性,5例TTF-1阳性,5例中除1例Ki-67增殖指数为10%外其余4例均为1%,1例p53阳性,1例EGFR阳性,c-erbB-2均阴性;4例AAH合并肺腺癌中的腺癌组织中2例p16阳性,4例TTF-1阳性,4例Ki-67增殖指数分别为2%、2%、5%和40%,1例p53阳性,3例EGFR阳性,c-erbB-2均阴性.结论 AAH与肺腺癌时有相伴发生,对诊断AAH患者应结合高分辨CT密切随诊,多发性AAH通过临床、影像(CT)结合形态学改变的综合判断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 具有细支气管肺泡癌特征肺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罗东兰;刘艳辉;庄恒国;廖日强;骆新兰;徐方平;张芬

    目的 进一步了解严格定义的细支气管肺泡癌(BAC)、伴有BAC成分腺癌的比例及预后情况,以及各组织学亚型腺癌的发生率.方法 收集1998-2005年间外科手术治疗病理诊断为肺原发腺癌的病例共348例.按照2004版WHO肺肿瘤分类标准对所有组织学切片进行复习和分类,同时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并重点对纯BAC、BAC形态为主伴有局灶浸润的病例、腺癌伴有BAC成分等3组病例进行了随访.结果 纯BAC占腺癌病例的3.7%(13/348),而伴有BAC成分的腺癌则占了31.3%(109/348).大部分切除的肺腺癌都是由不同组织学亚型混合构成,混合亚型所占的比例为78.2%(272/348),混合亚型中的构成成分以腺泡样为多见(88.2%),其次是BAC(40.1%)、乳头状(24.6%)、实性型(16.9%)等.少见的构成成分是胎儿型腺癌样结构.对纯BAC病例、BAC形态为主伴有局灶浸润、腺癌伴有BAC成分3组病例的随访发现.前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均较长,两者总体生存率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伴有局灶浸润的患者有部分在随访期间出现了进展;而腺癌伴有BAC成分组的病例总体生存率比前两组要差.结论 单纯的BAC、BAC形态为主伴有局灶浸润、腺癌伴有BAC形态的混合亚型具有独特的预后预测作用,而且在临床治疗中对生物靶治疗具有独特反应性,应将其区分开,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

  • 右肺支气管肺泡细胞癌伴肺门淋巴结及心包转移1例

    作者:李高喆;陈秀玲;吕占秋

    1 病例报告男,42岁.反复咳嗽、咳痰3 a,加重伴呼吸困难约1个月.

  • 64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诊断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价值

    作者:靳兆军;韩庆涛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技术诊断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BAC)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孤立型BAC 30例的CT表现,利用三维成像软件行多平面重建,比较横断面图像与MPR图像在孤立型BAC基本征象方面的显示价值.结果:孤立型BAC 30例,MPR重建图像显示清晰,与横断面图像比较,在显示"磨玻璃征"、"深分叶征"、"环晕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细支气管充气征方面MPR显著优于常规横断位,MPR并能减少"空泡征"的假阳性.结论:MPR重建方法较简单易行,较常规横断位扫描能更准确地显示孤立型BAC的形态特征,对孤立型BAC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单纯细支气管肺泡癌42例生存率及预后因素探讨

    作者:赵家义;韩一平;白冲;李强

    目的 探讨影响单纯型细支气管肺泡癌(BAC)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 根据2004年BAC新定义,在156例BAC中选取符合标准的单纯型BAC 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首次就诊时有无临床症状、TNM分期、影像学分型以及细胞生物学指标Ki67、p53进行分组配对,先用χ2 检验后用Cox 模型分析处理各组数据.结果 42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50个月,其1、2、3、5 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95%、84%、62%;按TNM分期,Ⅰ+Ⅱ期和Ⅲ+Ⅳ期患者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5%、92%、86%和100%、90%、74%、53%(P<0.05).首诊时患者有无症状、影像学分型以及细胞p53表达也与生存预后相关.Cox多因素分析提示首诊时有无症状和TNM分期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子.结论 影响单纯BAC 5 年生存率的主要因素有患者首诊时有无临床症状及TNM分期,总体生存率较高.

  • 对CT值≤-560HU的肺部纯磨玻璃样结节中浸润性肺腺癌的研究

    作者:胡帅;李梦颖;车思雨;韩广庆;刘芯言;刘爱连;李智勇

    目的 探讨CT值≤-560 HU的肺部纯磨玻璃样结节(pure ground glass nodule,pGGN)中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IA)浸润性判定的薄层CT表现特征.方法 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11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并术前均有薄层CT扫描、且CT值≤-560 HU的pG GN患者144例,分为IA组8例和非IA组136例(包括非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腺癌、微浸润性腺癌).在薄层CT图像上测量所有pGGN的长径.结果 在CT值≤-560 HU的肺部pGGN中,IA组长径平均为(2.00±0.71) cm,明显大于非IA组[(0.92±0.43)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95,P=0.003).ROC曲线分析,AUC=0.94,佳截断值为1.10 cm时,敏感度为100.00%.结论 CT值≤-560HU的肺部pGGN病灶的长径是预测IA浸润性的佳指标,截断值为1.10 cm.

  • 误诊为结缔组织病的肺癌一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作者:王小燕;夏国光

    报道1例以多关节肿痛为突出表现的肺癌患者,总结患者临床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误诊原因的分析.患者51岁,男性.以咳嗽伴多关节肿痛起病,关节X线检查未见骨质破坏,胸部CT发现肺部占位,经皮肺活检确诊为肺癌.肺癌导致的结缔组织受累表现可以多种多样,常见的是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还可表现为单关节炎、多关节炎、手掌筋膜炎、皮肌炎、肌炎、血管炎、风湿性多肌痛、副肿瘤性坏死性肌病等.提高对这类症状的认识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肺癌,改善患者预后.

  • 三氧化二砷对肺腺癌化学治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李怀臣;王春霞;黄琛;王兰芳;牟晓燕;姜淑娟;雷茂禄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肺腺癌细胞生长过程及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仪、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方法,观察不同浓度As2O3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生长、化疗敏感性、细胞周期,及凋亡基因Fas/FasL、抗凋亡基因B淋巴细胞白血病2(bcl-2)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肺耐药蛋白(LRP)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1、2 μmol/L的As2O3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较弱,但能显著提高A549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P<0.05)、提高A549在G1期细胞的比率,上调Fas、下调bcl-2及MRP、LRP的表达水平.5 μmol/L的As2O3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可上调bcl-2、MRP、LRP的表达水平,但不能提高A549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结论低浓度的As2O3可能通过提高A549细胞在G1期的比率,上调Fas基因和下调bcl-2、MRP、LRP基因的表达水平,提高肺腺瘤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

  • 细支气管肺泡癌75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子玲;吴洁;吕镗烽;李南云

    目的 总结经病理证实的75例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1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75例BAC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5例BAC患者男女比例为1∶1.34,平均年龄56.9岁,吸烟者占12%; CT检查58例表现为孤立结节型,8例为弥漫结节型,9例为炎症浸润型;26例患者行CT或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22例获得确诊,9例行支气管镜检查,仅1例确诊,52例为手术后组织活检确诊.结论 BAC的临床特征不同于其他类型肺癌,CT检查有助于BAC的诊断,而经皮肺穿刺活检则能提高BAC诊断的正确率.

  • Ⅰ期支气管肺泡细胞癌与肺腺癌外科治疗

    作者:卜梁;刘军;李运;赵辉;王俊

    目的 比较外科手术治疗的Ⅰ期支气管肺泡细胞癌与同分期肺腺癌在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手术疗效以及复发转移方面的差异.方法 选取“肺叶切除手术病例登记统计系统”数据库收集的2006年9月至2011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完成的全部Ⅰ期支气管肺泡细胞癌手术病例,与同期同手术方法完成的Ⅰ期肺腺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结果 排除病理诊断中支气管肺泡细胞癌与腺癌混杂病例,研究共纳入337例,其中支气管肺泡细胞癌39例,肺腺癌298例.两组比较前者女性多见(69.2%对52.0%,P=0.042),年龄年轻(57.4岁对61.8岁,P=0.014),吸烟者比例较低(12.8%对29.9%,P=0.026);胸部CT上表现为磨玻璃样病变者多(35.9%对9.7%,P<0.001),肿瘤直径小(1.4 cm对2.3 cm,P<0.001);但在手术方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92.3%对95.0%,P=0.752)、手术时间(182.8 min对182.4 min,P=0.973)、术中出血量(188.2 ml对177.1 ml,P=0.700)和并发症发生率(2.6%对14.1%,P=0.076)方面两组无差异;3年无瘤生存率(100%对76.1%,P=0.030)和总生存率(100%对86.1%,P=0.041),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支气管肺泡细胞癌患者均优于肺腺癌患者.结论 Ⅰ期支气管肺泡细胞癌与同分期肺腺癌相比在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复发转移方式方面均具有特殊性,胸腔镜肺叶切除加系统淋巴结清扫是其首选合理手术方式,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 肺细支气管肺泡癌对FDG的摄取特点

    作者:汪涛;孙玉鹗;于长海;田嘉禾;姚树林;邵明哲

    目的探讨肺细支气管肺泡癌对18氟脱氧葡萄糖(FDG)的摄取特点.方法对1998年12月至2002年4月间22例肺细支气管肺泡癌病人的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PET)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测取病变组织的大与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ax与SUVmean)及正常肺组织的标准摄取值(SUVlung).所有病人的病变均手术切除明确诊断.结果 22例病人中,细支气管肺泡癌组织的FDG摄取均高于相应的正常肺组织(P<0.001).SUVmax、SUVmean和SUVlung分别为2.99±1.35、2.28±1.05和0.38±0.09.细支气管肺泡癌SUV与肿瘤大小正相关(P<0.005).14例(63.6%)SUVmean与9例(40.9%)SUVmax低于2.5.结论肺细支气管肺泡癌组织的FDG摄取高于正常肺组织,但是许多细支气管肺泡癌SUV低于2.5,造成了FDG-PET检查中的假阴性.

  • Ⅰ期细支气管肺泡癌和肺腺癌增殖凋亡和转移特性的研究

    作者:李道堂;钟小军;李秀玲;穆殿斌;张兴国;王兴武;张德贤;罗景玉;邹磊;李俞慧;孙菊杰

    目的 探讨新定义后的细支气管肺泡癌与肺腺癌生长和转移性的差异.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5例Ⅰ期细支气管肺泡癌和19例普通肺腺癌的DNA指数、增殖指数(PI)、总S期细胞比率(SPF)和凋亡细胞比率(PA),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Cadherin、CollagenⅣ和VEGFR2的表达.结果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PA大于普通肺腺癌,PI和SPF值在普通肺腺癌与细支气管肺泡癌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支气管肺泡癌的E-Cadherin、Collagen Ⅳ指标表达水平高于普通肺腺癌,VEGFR2在普通肺腺癌、细支气管肺泡癌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细支气管肺癌与普通肺腺癌相比,具有相同增殖水平,较高的凋亡水平和更低的转移倾向.

  • 细支气管肺泡癌组织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分析

    作者:吴锡林;杜红英;施伟;汪正飞

    目的:研究影响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和Caspase-3 表达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经痛理学确诊且临床资料完整的BAC患者38例,RT-PCR法测定其肿瘤组织中 Bcl-2、bax和Caspase-3 mRNA 水平,并分析其与BAC患者性别、吸烟史、肿瘤临床分型及TNM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女性BAC组织的Bcl-2mRNA水平显著高于男性,P<0.001,而Bax和Caspase-3 mRNA水平男、女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者BAC组织的Bcl-2 mRNA水平显著低于不吸烟者,P<0.001,而Bax和Caspase-3 mRNA水平显著高于不吸烟者,P均<0.001;孤立结节型、多发结节型、肺炎型BAC组织的Bcl-2 mRNA水平依次显著增高,P<0.001,而Bax和Caspase-3 mRNA水平依次显著下降,P均<0.001;随着TNM分期由Ⅰ期至Ⅳ期的逐级升高,BAC组织的Bcl-2 mRNA水平依次显著增高,P<0.001,而Bax和Caspase-3 mRNA水平依次显著下降,P均<0.001.结论:BAC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Caspase-3 mRNA水平与肿瘤患者的性别、吸烟史、临床分型、TNM分期均有不同程度和方向的相关性.

  • Ⅰ期细支气管肺泡癌与腺癌临床分析比较

    作者:岳东升;张真发;王长利

    目的:探讨Ⅰ期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BAC)和腺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对于在我院接受手术的67例Ⅰ期细支气管肺泡癌和190例Ⅰ期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Ⅰ期BAC和腺癌的发生在性别(P=0.005)和是否吸烟(P=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影像学表现方面,二者出现分叶征(P=0.024)、空泡征(P=0.014)和磨玻璃征(P=0.000)的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期BAC和腺癌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68.0%、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 3.BAC男性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高于女性(P=0.035),而肺腺癌女性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高于男性(P=0.027);手术方式与BAC预后无关联,而腺癌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肺段切除术的患者(P=0.040);吸烟与两者的预后均无关联.结论:Ⅰ期BAC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与吸烟无明显相关性,标准术式为肺叶切除+淋巴结清除术,预后优于腺癌,且男性优于女性.

  • 肺癌中细支气管肺泡癌构成比的变化分析

    作者:田庆;韦立新;曹友俊;陈良安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BAC)在肺癌中构成比的变迁.方法:收集肿瘤患者4 706例的年龄、性别及病理学诊断等数据,分析肺癌患者年确诊病例数的变化、BAC病例数、占腺癌病例数百分比及占肺癌病例总数百分比的变化.结果:确诊肺癌病例数由1996年的329例上升至2005年的581例,呈明显的增多趋势;1996~2005年每年确诊BAC病例数为16~89例.1996~2005年,BAC病例总数占腺癌病例总数的30.6%(475/1 552),BAC占腺癌病例数百分比随时间无明显变化,χ2=0.40,P=0.527 8;BAC病例数占所有肺癌病例总数的10.1%(475/4 706),BAC占所有肺癌病例总数百分比随时间有升高的趋势,χ2=10.16,P=0.001 4.结论:BAC的发病率与占肺癌的比例均有所增加;同时,BAC从病理学及临床上看都有与其他肺癌不同的特点,需要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

  •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脑转移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连刚;张怡梅;刘建坤;朱铁年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吉非替尼单药治疗肺腺癌脑转移患者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 30例肺腺癌脑转移患者中,接受过全脑放疗者17例,接受过化疗者18例,均在入组前1个月结束治疗.入组者口服吉非替尼250 mg,1次/d,直到病变进展或其他原因停药.服药后定期复查.结果 经吉非替尼治疗后客观缓解率为30%,总的疾病控制率为90%.接受治疗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9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4个月.颅内病灶客观缓解率为20%,颅内病灶的疾病控制率为86.7%.既往接受全脑放疗的疾病控制率为94.1%,未接受全脑放疗的患者疾病控制率为84.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吉非替尼对肺腺癌脑转移疗效显著.

  • 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葡萄糖转运蛋白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苗;王玮;胡牧;王鑫;赵莉红;连芳;支修益;滕梁红

    目的 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25例肺腺癌患者(未转移肺腺癌41例、淋巴结转移38例、脑转移46例)的GLUT1及HIF-1α的蛋白表达情况.采用x2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GLUT1及HIF-1α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结果 组织学上肺腺癌肿瘤组织异质性较大,多数肿瘤中均包含两种及以上不同的腺癌结构.未转移肺腺癌中以腺泡为主型腺癌多见(73.2%,30/41);淋巴结转移肺腺癌中以腺泡为主型腺癌(53.6%,15/38)和实性为主型腺癌(26.3%,10/38)多见;脑转移肺腺癌中以乳头为主型腺癌(47.8%,22/46)和实性为主型腺癌(34.8%,16/46)多见.GLUT1及HIF-1α表达在淋巴结转移和脑转移肺腺癌组比未转移肺腺癌组明显增高(均P<0.05);GLUT1与HIF-1α的表达呈正相关(r=0.407,P=0.000).结论 肺腺癌脑转移患者组织学上多为乳头型腺癌,提示乳头状腺癌更容易出现脑转移.HIF-1α及GLUT1的表达在肺腺癌淋巴结转移和脑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 纤维支气管镜肺活组织检查对支气管肺泡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龚享文;陈谦;刘春云;梁斌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活组织检查(TBLB)在支气管肺泡癌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采用TBLB的32例支气管肺泡癌的诊断资料,并进行典型病例介绍.结果 通过TBLB确诊支气管肺泡癌25例,操作过程中出现轻微并发症.结论 TBLB操作简单、创伤小、诊断率高,是协助诊断支气管肺泡癌的安全、有效、可靠的方法.

  • 多层螺旋CT评估肺腺癌血管生成可行性的初步研究

    作者:李慎江;肖湘生;李惠民;刘士远;李成洲;张沉石;陶志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评估肺腺癌血管生成的可行性.方法对27例肺腺癌(直径≤4 cm)患者行MSCT动态增强增强(以4 ml/s的流率注入对比剂90 ml).用随机软件(time lapse) 计算主动脉及病灶强化值(Apa),并计算肿瘤-主动脉强化值比率.用随机软件(functional CT)计算灌注值及平均通过时间,获取灌注值及平均通过时间图,并与文献结果对照.结果肺腺癌强化值为(36.66±13.53) HU,与文献的结果(34.1 HU)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t=0.981,P=0.335).肿瘤-大动脉强化值比率[(15.72±4.66)%]与文献的结果(14.6%) 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 (t=1.244,P=0.225).灌注值(平均3.278 ml*min-1*kg-1)在单光子发射体层摄影(SPECT)测量的肿瘤灌注值(1.36~2.98 ml*min-1*kg-1)范围内.平均通过时间为(17.60±4.52) s. 结论 MSCT研究肺腺癌血管生成是可行的.

65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