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磁敏感血管征的血栓负荷评分对急性脑梗死动脉血栓的诊断价值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作者:黄月;梅文丽;刘慧勤;李永丽;陈祖芝;李冬冬;张杰文

    目的 分析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的磁敏感血管征(SVS)在探测急性大脑中动脉(MCA)血栓形成的价值及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104例患者临床、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资料,采用Kappa分析比较MRA与SWI发现血栓的一致性;引用血栓负荷评分(CBS)综合分析血栓的程度和范围,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CBS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10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平均年龄60岁,女性占32%.SVS阳性患者39例(37.5%),SVS阳性且MRA相应血管闭塞或重度狭窄32例(30.8%),两者在预测急性脑梗死动脉血栓一致性较好(Kappa=0.502,P<0.001).SVS阳性MRA无狭窄6例,全部为远端.CBS与预后具有显著相关性(Spearman p=-0.472;P<0.001).结论 SWI发现MCA远端动脉血栓较MRA敏感;高血栓负荷(较低CBS)可作为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较差的重要临床工具.

  •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的临床和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特点

    作者:时雅辉;赵建华;宋金玲;李月娟;梁珂

    目的:探讨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的临床和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特点,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46例终确诊为 MELAS 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首发症状为癫痫、偏瘫、语言障碍、视力下降等。病灶区弥散加权成像(DWI)呈高信号,表现扩散系数(ADC)图随病程发展可呈高信号、低信号及高低信号并存。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均无明显血管狭窄。 PWI 急性期灌注增高,慢性期灌注正常或减低。结论MELAS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于病变的筛选有很大的意义,PWI 具有特征性表现,有助于提高该病早期诊断率。

  • 多次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作者:聂志余;黄东雅;陈左权;顾斌贤;凌锋

    脑分水岭梗死又称边缘带梗死,是指相邻2条或3条脑动脉供血区或基底节区深穿动脉供血的边缘带局限性缺血造成的梗死,其发病率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10%[1].近年来随着CT、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SPECT)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广泛应用,对脑分水岭梗死的认识日益深入[2-5],但未见多次脑分水岭梗死的报道.

  •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12例临床分析

    作者:朱艳玲;郝文莉;戴雁;孙强;邢慧娟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01月至2013年10月确诊的12例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头晕、肢体无力、耳鸣、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对患者MRI、MRA分析可见明显扩张并延长的基底动脉。结论: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表现多样,头MRI、MRA能准确清晰地显示变异的椎基底动脉的立体形态、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可以作为VBD诊断的首选方法之一。

  • 原发性肝癌血管成像诊断的对比分析

    作者:王玉成;徐敏;刘宾娜

    目的:探讨CTA、MRA与DSA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表现及价值.方法:对某医院已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29例患者,通过比较分析CTA、MRA与DSA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之间的共性及差别,探求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全面、有效方法,便于在临床工作中更有效地选择诊断手段.结果:29例肝癌惠者.无论是MSCTA的栓出率还是其准确率均明显高于MRA.结论:现阶段MSCTA以其快捷、方便、检出率高等优点,已经成为肝癌血管成像的首选检查方法,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头颈部血管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作者:李常城;崔雪峰;张延姣;梁文杰;张玫;李慎江

    介绍了头颈部动脉病变的主要影像学诊断方法,阐述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综合利用的意义,指出了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性疾病的诊断方面有望取代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术前评估及手术术式的选择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保障.

  • 基于Metropolis-SA算法的脑部磁共振血管造影图像分割

    作者:杨俊;郑曲波;吴桂良;高兴旺;李洪亮;周寿军

    目的 利用三维Markov随机场(MRF)模型分割脑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方法 MRF的似然概率采用了瑞利分布和高斯混合分布函数,并利用大期望(EM)算法精确估计出混合参数;先验概率采用Ising-MRF模型,并利用误差试探法估计出正则化参数.为避免利用迭代条件模式(ICM)进行图像分割时常陷入局部优解,实验提出了基于Metropolis采样算法的模拟退火(SA)技术.结果 实现了三维MRF的全局优解,分割模型可分辨3个体素的细小血管.临床数据采用南方医院影像中心提供的患者TOF-MRA数据(1.5T GE MRI scanner),空间分辨率0.43 mm×0.43 mm×0.50 mm;原始数据的像素空间大小为512×512×128;实际采用的空间大小和分辨率分别为256×256×64和0.80 mm×0.80 mm×1.20 mm.实验对每一套临床数据采用SA、ICM、MSA算法分别进行分割比较,分割结果存在有限差异,采用15步迭代计算的时间消耗分别为1 029 s、463 s、560 s.结论 实验通过三维仿真数据分割结果表明,Metropolis-SA迭代求解算法能够实现更低的全局误差,并且实际脑部MRA数据的分割与大密度投影相比较,反映出较好效果.

  • 三维血管造影数据的分割

    作者:李洪亮;吴桂良;刘颖;鲁智强;周寿军

    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成像技术的发展,X射线血管造影(XR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已经成为目前大多数医院主要采用的诊断成像设备,已能获取更大的图像尺寸、容积和更高空间、时间分辨率,这迫切需要血管疾病的自动化诊断技术应用于临床.对于一定尺寸和复杂度的血管造影获取物(数据),分割是对数据集进行可视化、诊断和血管病理学量化的关键,并且依然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文章主要①针对CTA和MRA,从血管图像的获取、预处理、血管提取三个方面对当前血管分割技术进行总结和比较;②对临床血管病理和特异性问题进行概括.综合比较各种血管分割技术,并从血管病理辅助角度讨论冠状动脉分割问题;集中讨论和强调了血管成像、分析方法、解决目标方面发展的趋势和主流.目的在于概括该领域的现状及可能的发展方向.

  • 3.0T磁共振血管造影普查对颅内动脉开窗畸形的诊断价值

    作者:罗志刚;徐文娟;成维艳;李澄

    目的 通过大样本病例研究颅内动脉开窗畸形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的检出率、好发部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行MRA 2036例患者,确诊动脉开窗畸形25例(开窗畸形组),其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30~8l岁,平均年龄60.5岁.全部行头颅三维时间飞跃MRA(3D-TOFMRA)扫描,将原始图像经工作站处理,得到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组(VR)图像,分析颅内动脉开窗畸形的影像学特点,与伴发动脉瘤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2036例患者中,发现动脉开窗畸形共计25例(检出率1.23%.25/2 036),其中位于基底动脉11例;位于椎动脉颅内段4例;位于前交通动脉区6例;位于大脑中动脉3例;位于大脑后动脉1例.25例开窗畸形中有6例合并动脉瘤,4例位于颈内动脉颅内段,2例位于大脑前动脉.结论 3D-TOFMRA检查能准确诊断、显示颅内动脉开窗畸形.

  • 有孔型椎基底动脉的磁共振增强血管成像研究

    作者:武新英;张娣;毛存南;刘林栋;杨眉;殷信道

    目的 分析有孔型椎基底动脉的磁共振增强血管成像(CE MRA)的影像学表现及相关血管性病变,提高对该血管异常影像学特征的认识.方法 收集自2013年2月至2013年10月635例行头颈部CE MRA检查患者,其中男性337例,女性298例;年龄23 ~97岁,平均年龄62.4岁.将其图像传入工作站Volumeview软件行后处理,进行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对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有孔型椎基底动脉共22例,其中有孔型基底动脉18例(检出率2.83%),有孔型椎动脉4例(检出率0.63%).有孔型椎基底动脉的异常血管形成圆孔状、裂隙样或凸透镜样形态.22例有孔型椎基底动脉中5例有孔基底动脉可见小脑下前动脉(AICA)开口于有孔血管,1例伴有烟雾病,1例合并前交通动脉瘤伴颅内出血,13例同时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结论 颅内有孔型椎基底动脉的检出率约3.46%,有孔型血管尚可合并动脉瘤等其他血管性病变,CE MRA结合常规扫描能清楚显示和诊断有孔型椎基底动脉这一少见的血管异常.

  • 3D-MRA与DSA技术在脑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作者:杜敏安;王秀凤;李斌;孙博;孙美玉;宁殿秀

    目的 探讨三维磁共振血管造影(3D-MRA)分段采集技术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在脑血管病变诊断中的特点.方法 选择5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12~79岁,平均年龄56.2岁.分别行3D-MRA分段采集技术与DSA技术,并比较两种方法对脑血管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及特点.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发现颅内病变的差异;将动脉瘤按直径大小分为2组,即≥3.0 mm组和<3.0 mm组,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发现颅内动脉瘤的差异.结果 50例患者中,3D-MRA发现颅内动脉瘤25例,DSA发现颅内动脉瘤26例;脑动静脉畸形、动脉瘤术后复查、烟雾病各5例,脑血管狭窄9例.其中,DSA诊断率为100 %(50/50),3D-MRA诊断率为98 %(49/50).3D-MRA与DSA均可以立体、直观地显示脑血管的空间解剖细节,可充分观察到脑动脉瘤的准确起源、瘤体大小、颈部宽窄及血管走向等情况,病例中所显示的小动脉瘤直径3D-MRA约2.6 mm,DSA约2.0 mm,3D-MRA漏诊1例直径约2.0 mm小动脉瘤.3D-MRA与DSA两种检查方法发现颅内病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瘤直径< 3.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MRA与DSA血管造影技术相比,3D-MRA与DSA均能较好地显示颅内血管病变,但是3D-MRA对小于2.0 mm的小动脉瘤易漏诊.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短期发生脑梗死的风险评估

    作者:杨英峰;杨文婷

    目的 探讨ABCD2评分法结合三种影像学方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脑梗死的发生进行风险评估.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578例TIA患者,采用ABCD2评分法、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WI)、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及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TIA后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度进行分组评估,随访2、7、30 d内脑梗死发生率.结果 578例TIA患者2、7、30 d内发生脑梗死者分别为37例(6.40%)、47例(8.13%)、61例(10.55%);单用ABCD2评分法对TIA后发生脑梗死危险分层研究发现,高危组(35例)2、7、30 d内发生脑梗死者分别为15例(42.86%)、18例(51.43%)、21例(60.00%);ABCD2>3分且DWI阳性者(51例)TIA后2、7、30 d发生脑梗死者达28例(54.90%)、31例(60.78%)、38例(74.51%);ABCD2 >3分且MRA脑动脉狭窄者(36例)TIA后2、7、30 d发生脑梗死者达22例(61.11%)、24例(66.67%)、30例(83.33%),ABCD2>3分且CDFI颈动脉粥样斑块致管腔狭窄者(35例)其结果为21例(60.00%)、23例(65.71%)、28例( 80.00%);三种方式对高危TIA患者短期发生脑梗死的评估价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IA患者在短期内可进展为脑梗死;ABCD2评分法对TIA后2~30 d内脑梗死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仅为临床简单评估方法;对ABCD2评分>3分的中、高危患者可结合DWI、MRA等检查进一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识别脑梗死发生的高危患者.

  • 脑血管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与诊断

    作者:贺能树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曾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金标准,但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CT血管造影(CTA)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的使用,脑血管造影检查的作用有所降低,适用范围有所缩小.但是由于神经介入治疗学的普遍应用,DSA检查仍然显示出其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 时间分辨的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发展现状

    作者:张雅萍;孟卓;许乙凯

    时间分辨的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是一种类似DSA成像效果的新型MRA技术,可以清晰显示血管从动脉早期到平衡期的完整的动态充盈过程,且无需预先监测及设置对比剂的延迟时间,对头颈、四肢血管疾病的诊断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 利用Smartprep3D-CEMRA技术诊断下肢血管性病变

    作者:赵博;韩悦

    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无创血管检查办法.常规MRA使用2D、3D TOF和PC法,它无需使用造影剂,没有创伤.但上述方法空间分辨率低,图像的信噪比相对较差,且检查时间较长,使图像质量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运用造影剂跟踪(smartprep)技术行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three dimensional 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A,3D-CEMRA)可整体显示腹部及双下肢血管.现将笔者所作下肢血管病变的3D-CEMRA做一介绍.

  • 大脑后动脉梗塞的影像学表现及发病机制探讨

    作者:尹黎英;李燕红;马建英;邓超;李慧渊;李国平

    [目的]分析PCA区梗塞可能的发病机制,为临床的病因筛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急性PCA供血区梗塞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并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共纳入82例患者[男性57.3%,平均年龄(64±13.7)岁].其中表浅、深部和表浅加上深部梗塞分别占25.6%、50%和24.4%.有50例梗塞仅限于PCA区,另外32例伴有其他动脉供血区梗塞.大动脉粥样硬化(LAA,43.9%)是常见的病因,其次是心源性栓塞(CE,19.5%),小血管闭塞(18.3%),不明原因(17.1%)及其他原因(1.2%).在LAA的36例中,15例仅有PGA本身的病变而梗塞灶近心端的其它大动脉无粥样硬化表现,在这些患者中,梗塞机制包括大动脉粥样硬化致分支阻塞(AB,8例),原位血栓形成性血管闭塞(4例)和动脉一动脉栓塞(AA,3例).虽然一般情况下枕叶常受累,但在PCA本身病变时丘脑腹外侧梗塞更常见.[结论]根据不同的潜在病因,PCA区梗塞的方式各不相同,PCA本身的动脉粥样硬化通过各种机制导致卒中是PCA区梗塞相对重要的原因.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溃疡的影像学进展

    作者:王维平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现代健康的主要问题,其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血管狭窄程度的分级一直是影响风险评估和制定治疗方案的主要因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斑块的表面特征、成份及易损程度对神经系统症状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颈动脉斑块表面无论是不规则或是溃疡形成,都是斑块易损的重要因素,并与神经系统症状的发生密切相关.几乎所有的影像学检查都可用于颈动脉斑块表面特征的判断,超声、超声造影、血管内超声、3D-超声、螺旋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及DSA各有优势,这些技术显示了不同的诊断正确性.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20例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作者:李东晓;李惟国;芦海燕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为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脑静脉窦系统血管病,因病因和发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有很大区别,不具有特异性,且由于发病率较低,临床上诊断较困难,误诊率较高.现对我院1997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20例分析如下.

  • 儿童左房粘液瘤并脑梗死一例

    作者:封彦凤

    [病例] 女,12岁.主因间断发热、抽搐6个月,右侧肢体瘫痪伴言语不利1周入院.6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39℃,双侧扁桃体充血,经用青霉素、激素治疗热退.1个月后又出现发热,体温在39℃以上,双足底及指尖出现淤点.病后5天出现四肢抽搐,左侧显著,双眼球上翻,意识清,牙关紧闭,无大小便失禁,20分钟后发作停止.在当地以"病毒性脑炎”治疗缓解.但1周后体温又复升高.查抗链球菌溶血素O增高,予抗风湿治疗1个月,体温正常出院.2个月后再次发热,足底及指尖再次出现淤点,并有右侧肢体短暂无力,约20分钟左右缓解.行头颅CT检查正常,脑电图(EEG)检查示广泛轻度异常.1周前出现右侧肢体抽搐,2~3分钟后缓解,意识清.但右侧肢体瘫痪不能恢复,并有言语不清、口角歪斜,经按"病毒性脑炎”治疗未见好转入我院.查体:体温38℃,双肺未见异常,心律整,二尖瓣区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神经系统检查:言语不利,眼底正常,右侧中枢性面瘫及舌瘫,右侧肢体肌力0级,右半身痛觉减退,生理反射存在,右巴氏征阳性.查血白细胞17×109/L,中性粒细胞0.80,淋巴细胞0.20;心电图正常;心脏超声检查示左房粘液瘤并二尖瓣轻度关闭不全;MRI检查示基底节区梗死;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示左大脑中动脉(深穿支)闭塞.诊断:左房粘液瘤,脑梗死.心脏粘液瘤未影响到心功能时,往往没有心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如影响到心功能可酷似二尖瓣狭窄,呈现缩窄性心包炎表现,可引起寒战、发热、心脏杂音以及体、肺循环梗死,带蒂的粘液瘤易随血液向瓣口移动,产生瓣口狭窄的杂音.但其杂音有别于二尖瓣狭窄,杂音随体位变化,呈多变性;同时粘液瘤组织非常松脆,容易破碎、脱落引起周围动脉或脑血管栓塞.本例长期反复出现肢体小动脉梗死及脑动脉梗死表现,后者表现为多次脑缺血发作及癫NFDA1样发作,由于对此不认识,致临床误诊误治.

  • 椎动脉颅外段开窗畸形超声表现1例

    作者:叶玲;谢赛丽;胡元平

    患者男,65岁。因复视8 d 伴左侧肢体乏力、麻木6 d 就诊,以“脑梗死”收入院。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病史。入院查体:两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水平向右及右上复视,其余方向视物无异常。左侧鼻唇沟稍浅,伸舌居中,悬雍垂右抬,四肢肌张力正常,右侧肢体肌力Ⅴ级,左侧肢体轻瘫试验阳性,左侧颜面部及肢体痛觉减退,深、浅感觉正常。实验室检查:红细胞6.18×1012/L,血小板235×109/L,白细胞7.13×109/L,血红蛋白144 g/L。MRI 示:右侧大脑脚小灶性新鲜梗塞灶。经颅多普勒示:双侧椎动脉流速减低。超声检查示:左侧椎动脉 C4~C5及 C5~C6椎间段管腔内见一长约18 mm 的隔膜样回声,隔膜两侧管腔内径均约2.5 mm,管壁内中膜无增厚,内膜面平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管腔内血流信号充盈,血流方向一致(图1),脉冲多普勒示两侧管腔峰值血流速度分别约42 cm/s、34 cm/s,阻力指数分别为0.69、0.67,余椎间段及椎前段管腔内径约3.5 mm,椎间段管腔内峰值血流速度约44 cm/s,阻力指数0.62。超声提示:左侧椎动脉见隔膜样回声,建议进一步检查。磁共振血管造影示:左侧椎动脉 V2段走行区管腔分离,中间见低信号分隔,长约18 mm(图2),诊断为椎动脉开窗变异。患者入院后给予波立维、阿司匹林等治疗,症状好转。

315 条记录 5/16 页 « 12345678...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