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一线治疗

    作者:金洁

    近10年来,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新药不断出现.其中氟达拉滨(fluda rabi ne)和阿仑单抗(alemtuzumab)均已获得欧洲和美国FDA的批准.其他单抗如抗CD20单抗利妥昔单抗(rituximab,美罗华)、抗CD23单抗、抗MHC-Ⅱ单抗以及alvocidib(flavopiridol)、苯达莫司汀(bendamustine)等药物,目前正在研究开发中.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始治疗进展

    作者:姜杰玲;王椿

    目前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预后因素的认识还不是十分明确,使得CLL患者不能像急性白血病患者那样根据预后风险选择相应的治疗手段.对于CLL患者来说,即使是预后差者其预期生存期也有数年,但目前除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外,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且对什么时候开始治疗和使用什么方法进行治疗尚未达成一致.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新药alemtuzumab

    作者:崔银珠;胡江宁

    编者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常见于成人的血液系统疾病,alemtuzumab作为一种作用机制独特的新颖单克隆抗体,对源于B和T细胞的各种恶性肿瘤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王增胜;聂玉玲;毛敏;陶玲;张晓燕;李燕;王晓敏

    目的 分析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CLL患者64例的临床资料,观察CLL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病原菌的构成及病原菌耐药情况.对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行单因素检验和多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64例CLL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26例,感染发生率为40.6%.26例院内感染患者中,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高为14例(21.8%),共检测出病原菌株7株,革兰阴性杆菌株4株,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2株,大肠埃希菌2株;革兰阳性球菌株2株,为金黄色、表皮葡萄球菌各1株;真菌菌株为1株,为光滑假丝酵母菌.单因素分析显示,CLL患者院内感染与患者化疗方案、疾病分期、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粒缺时间)、血红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CD4+T淋巴细胞有关(P <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4+T淋巴细胞≤0.5×109/L、血红蛋白≤100 g/L、含氟达拉滨的化疗方案为CLL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 <0.05,P<0.01).结论 根据CLL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CLL发生院内感染时,可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感染发生后,应选用敏感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 氟达拉滨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其对生存率的影响

    作者:姜铧;龙志国;张霞;夏云金;章正华;万楚成

    目的:探讨氟达拉滨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疗效及其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血液科收治的老年 CLL 患者32例,均给予氟达拉滨治疗,并细分为0~Ⅱ期和Ⅲ~Ⅳ期组。另选取30例体检的健康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分析完全缓解率与临床各相关因素的关系及评价化疗后患者3年的生存率。结果对照组的 CD4+ T 细胞数显著高于Ⅲ~Ⅳ期组患者(P <0.01);对照组的 CD4+/CD8+值显著高于0~Ⅱ期和Ⅲ~Ⅳ期组患者(P <0.05)。氟达拉滨治疗后,CLL 患者的 CD4+T 和 CD4+/CD8+比值显著升高(P <0.05);治疗后完全缓解率与患者的年龄、分期和疗程密切相关;患者的3年存活率为65.6%。结论氟达拉滨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提高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和生存率。

  • 多重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杂核型异常

    作者:朱雨;徐卫;姚建新;李丽;于慧;仇海荣;李建勇

    目的 探讨多重荧光原位杂交(M-FISH)技术检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复杂核型异常(CCA)的价值.方法 应用M-FISH技术对6例常规细胞遗传学(CC)显示CCA的CLL进行研究.结果 M-FISH检测仅有1例检出了CCA克隆;1例检出非复杂核型的异常克隆及1个CCA细胞;1例检出3个不同的染色体变异细胞.其余3例M-FISH未检出异常核型分裂象.6例CLL的核型分析中共发现平衡易位10种;非平衡易位9种,其中der(14)t(16;14;9)是既往文献未报道的易位.结论 对伴有CCA的CLL以M-FISH技术可以发现和纠正CC漏检及误检的染色体异常.单个细胞核型异常在CLL中多见.

  • 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TM基因缺失

    作者:姚建新;李丽;徐卫;于慧;仇海荣;李建勇

    目的 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中ATM基因缺失及其与其他染色体异常及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I-FISH)和Spectrum OrangeTM标记的位于11q22.3 的序列特异性DNA探针ATM对50例初诊CLL患者的染色体标本进行了ATM缺失的检测,同时检测del(13q14)、del(17p13.1)和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临床分期按照Binet分期方法.结果 50例患者中有6例(12%)ATM缺失;其中4例伴有其它染色体异常.20例Binet A期患者中,3例(15%)存在异常;10例Binet B期患者中,2例(20%)存在异常;13例Binet C期患者中,1例(7.7%)存在异常.ATM缺失在Binet A、B及C期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FISH与常规染色体分析技术相比是一种快速、准确及敏感的方法,对我国CLL患者的预后预测价值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 B细胞激活因子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杨舒;曹磊;樊卫飞;蒲骁麟;王琳;许菊青;刘苏瑶;王峻

    目的 研究B细胞激活因子(B cell activating factor,BAFF)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病人中的表达以及与CLL预后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其在CLL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CLL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正常人外周血B细胞中BAFF基因mRNA表达水平,运用循环阈值(cycle threshold,Ct)比较法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 BAFF在101例CLL病人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01);Binet分期早期(A期)组BAFF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Binet分期晚期(B/C期)组(P=0.048),ZAP-70表达阳性组BAFF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ZAP-70表达阴性组(P=0.041).中位随访时间为27.9月(1~72月),69例病人诊断后接受化疗,BAFF低表达组病人获得较短的无治疗生存时间(treatment-free survival,TFS),提示BAFF mRNA低表达是TFS的不良预后因素(P=0.017).结论CLL病人存在BAFF基因的高表达,BAFF基因表达水平与Binet分期、ZAP-70阳性表达明显相关,对预后有一定影响.

  • 前言--重视老年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治

    作者:陈志哲

    老年人的恶性血液病在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上,均有与一般成年人所不同的特点.有的恶性血液病集中好发于老年人而很少发生在青年人,例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有的恶性血液病虽然见于多种年龄段,但老年人发病较多,例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老年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常为pH阳性,因此治疗效果差.即使是像急性髓性白血病,见于所有年龄段,在老年人却常表现为低增生性、外周血液中白细胞较常减少,幼稚细胞出现率低,时有误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者.

  • 老年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

    作者:吕联煌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是一种恶性的淋巴细胞克隆性增殖性疾病,多见于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60~70岁,因此,必须按照老年人的特点,并根据个体的特征,决定合适的治疗.

  • 126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

    作者:姚建新;李建勇

    目的 分析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免疫表型特征.方法 应用系列相关单克隆抗体通过三色/四色流式细胞术对126例CLL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 126例CLL中117例为B系来源(92.9%),9例为T系来源(7.1%).117例B-CLL均表达CD19,其他B系抗原CD20、CD22、CD23阳性率分别为88.6%、66%、74.2%.无一例表达FMC7和CD10.所有B-CLL中CD5+B-CLL占79.1%,CD5-B-CLL占20.9%.45例B-CLL进行CD38及ZAP-70的检测.共14例CD38+ZAP-70+,4例CD38+ZAP-70-,3例CD38-ZAP-70+,24例CD38-ZAP-70-.CD38与ZAP-70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9例T-CLL患者均为成熟T细胞表型,仅表达T系抗原,不表达任何B系抗原.结论 了解CLL的免疫表型特点对此类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后微小残余病灶(MRD)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而免疫表型与预后的关系需作进一步研究.

  • MSP技术检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孕激素受体B基因甲基化异常

    作者:吴炳坤;陈尔齐;朱斌

    目的 建立检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孕激素受体B基因CpG岛甲基化状态改变的方法.方法 提取外周血DNA,经亚硫酸盐修饰,然后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9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及5例正常对照外周血DNA 孕激素受体B基因CpG岛甲基化状态.结果 在9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5例成功地检测到孕激素受体B基因甲基化异常,而正常对照均没有发现甲基化异常.结论 建立的检测慢淋孕激素受体B基因异常甲基化的方法是可靠的,该方法可能对监测肿瘤进程有一定作用.

  • RB1和D13S319探针检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3q14缺失

    作者:郭明权;王志林;汪慧芸

    目的 研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13q14缺失的情况.方法 运用位于13q14的序列特异性DNA探针RB1、D13S319和间期荧光原位杂交(I-FISH)技术对39例初发的CLL患者进行染色体13q14的检测.结果 B-CLL中16例(41.0%)有13q14缺失,阳性细胞率为23.0%~89.0%,其中RB1单独缺失0例,D13S319单独缺失13例(33.3%),RB1、D13S319同时缺失3例(7.7%).结论 CLL患者13q14缺失以D13S319为主,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研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3q14缺失快速而可靠的方法.

  • 家族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

    作者:王涛;郑永光;李玉民

    1 病案摘要病例1:患者男性,48岁.因双侧颌下、双侧腋下、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渐进性增大2月余于2008年1月来我院就诊.查体:双侧颌下、腋下、腹股沟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多枚,大小均在1.5cm ×2cm之间,移动度尚可,无压痛,质地中等,周围皮肤无溃烂.胸骨无压痛,心肺无异常,肝肋下未触及,脾左肋缘下约2cm,质软,无压痛.神经系统未见异常.血常规示:白细胞154.98×109/L,淋巴细胞比例96.4%,血小板61×109/L,血红蛋白124g,/L.2008年1月16日右腋下淋巴结活检示:淋巴细胞弥漫增生性改变.2008年1月11日胸部CT示:肺门淋巴结肿大.2008年1月14日骨髓穿刺示:成熟淋巴细胞比例76%,红系、粒系、巨核系增生低下;免疫分型示:CD5、CD19、CD20、CD21阳性,FMC7、CD22阴性及轻链表达κ链.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转化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

    作者:赵丽娜;刘爱春

    Richter's于1928年首次发现白血病可以转化为大细胞淋巴瘤,之后此类病例间或被报道,人们逐渐认识到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转化或并发大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并称之为Richter's综合征.我院于2009年8月收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转化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1例,现对其临床表现、病变特点、骨髓象表现、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 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治疗皮肤病的现状

    作者:冯素英;靳培英

    40年前,免疫球蛋白肌内注射已用于治疗病毒感染和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陷综合征.在20世纪80年代,此制剂经改良后可作静脉滴注,从此较大剂量免疫球蛋白的适应证得到了扩展.初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IVIg)只用于治疗X-连锁无免疫球蛋白血症,以后发展到治疗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包括低免疫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IDS、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在1981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许可将IVIg用于以下6种疾病: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免疫介导血小板减少症、川崎病、骨髓移植术患者、慢性B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HIV Ⅰ型感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报告将IVIg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皮肤病[1].

  • Rituximab可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作者:

    罗氏(Roche)公司与生物基因艾迪克(Biogen Idec)公司联合开发的抗CD20药物Rituxan/MabThera(通用名:利妥昔单抗),近期已获美国FDA批准,与化疗联合用于初发或已经接受过治疗(复发性或顽固性)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aemia,CLL)患者.

  • 外周血涂片中涂抹细胞与幼稚淋巴细胞的比例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意义

    作者:姜玉;张建富;王蓉;吴雨洁;卢绪章

    目的:探讨外周血涂片中涂抹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和幼稚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预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的价值.方法:每例患者计数外周血涂片中200个淋巴细胞,计算涂抹细胞、幼稚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ZAP-70、CD38阳性细胞在CD5+CD19+淋巴细胞中的比例,分析涂抹细胞、幼稚细胞与细胞表达ZAP70、CD38的相关性.结果:在53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涂抹细胞的比例为24.5%(1%~65%),幼稚细胞的比例为5.3%(1%~51%),涂抹细胞的比例和幼稚细胞的比例呈负相关(r=-0.317,P=0.021).在ZAP70阳性的11例(20.5%)患者中,涂抹细胞的比例明显低于ZAP70阴性的患者(P=-0.046),而幼稚细胞比例则高于ZAP70阴性的患者(P=0.002),涂抹细胞比例和ZAP70表达呈负相关(r=-0.782,P=0.004).在CD38阳性15例(28.3%)患者中,涂抹细胞的比例低于CD38阴性的患者(P=0.024),而幼稚细胞则高于CD38阴性的患者(P< 0.001),幼稚细胞比例和ZAP70、CD38均呈正相关(ZAP70:r=0.685,P=0.020; CD38:r=0.575,P=0.025).结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涂抹细胞、幼稚细胞、ZAP70和CD38的表达基本一致,其中检测涂抹细胞和幼稚细胞比例的操作简单易行,在未开展流式细胞仪检测的基层可以作为预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的指标.

  • 外周血NK细胞绝对值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预后价值

    作者:王文婷;王莉;吴雨洁;朱华渊;吴微;曹蕾;梁金花;范磊;李建勇;徐卫

    目的:探索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绝对值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中的分布、与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及其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4年126例初诊CLL患者的临床资料.Mann-Whitney U检验及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NK细胞绝对值与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预后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126例初诊CLL患者外周血NK细胞绝对值的中位值为0.54×109个/L(0.01×109~4.11 ×109个/L),将NK细胞绝对值0.20×109个/L作为预测CLL患者预后的分界值.126例患者中位随访44.5个月,NK细胞绝对值≥0.2×109个/L组与<0.2×109个/L组的5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71.9%和48.4%(P=0.031).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外周血低NK细胞绝对值(<0.20×109个/L)与较短的OS相关(P=0.019);多因素生存分析发现NK细胞绝对值对CLL的OS具有独立预后意义(P=0.00S).结论:初诊CL患者外周血NK细胞数量可能反映自身免疫水平,NK细胞数量减低提示预后不良.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并发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的预后

    作者:陈睿泽;夏奕;吴佳竹;梁金花;王莉;范磊;李建勇;徐卫

    目的:探讨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non-thyroidal illness syndrome,NTIS)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leukemia,CLL)患者中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检测78例CLL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结合临床资料分析NTIS发病的可能诱因、临床表现及发病后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结果:78例CLL患者中14例并发NTIS,NTIS与疾病晚期(Binet C期)(P=0.021)、血红蛋白减少(P< 0.001)、血小板计数减低(P=0.012)、低白蛋白血症(P=0.叭8)和高C反应蛋白水平(P=0.007)显著相关.生存分析显示,伴NTIS患者的中位OS明显短于无NTIS者(P< 0.001).结论:部分CLL患者伴发NTIS,推测其原因可能与CLL患者全身炎症反应或营养状态恶化有关,伴NTIS提示预后不良.

354 条记录 10/18 页 « 12...78910111213...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