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血压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不全与血浆B型脑钠肽关系

    作者:田艳萍;杨秀玲;牛殿英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与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不全的关系.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7例,分单纯高血压不伴左室肥厚组40例,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组47例,其中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组无舒张功能不全21例,伴舒张功能不全26例.另有33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B型脑钠肽.结果: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组血浆B型脑钠肽显著高于高血压不伴左室肥厚组(P<0.05),同时伴舒张功能不全组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显著高于无舒张功能不全组患者(P<0.05),高血压不伴左室肥厚组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与对照组相似(P>0.05).结论:高血压左室肥厚合并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升高,B型脑钠肽检测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左室舒张功能不全.

  • 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诊断中作用

    作者:周炳烨;苗辉;张浩宇;付文杰

    目的 探讨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在心力衰竭诊断及分级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心力衰竭患者120例,按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Ⅰ、Ⅱ、Ⅲ、Ⅳ级组各30例,同期6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NT-proBN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NYHA心功能分级Ⅰ、Ⅱ、Ⅲ、Ⅳ级组NT-proBNP水平分别为(398.3±54.3)、(1 259.0±380.6)、(3 401.0±655.5)、(15 802.0±6 577.6) ng/L,均高于对照组((116.6±50.7)ng/L)(P<0.01),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NT-proBNP水平可有效反映心功能状况,可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断和分级诊断.

  • 血尿酸和B型脑钠肽评估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价值

    作者:郭树领;张红祥;杨旭

    目的 探讨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和B型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在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预后zt的价值.方法 172例AMI患者人院后均给予镇痛、吸氧、心电监测、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冠状动脉再灌注等治疗,随访1个月并依据随访结果分为存活组(A组)和死亡组(B组),测定并比较2组SUA和BNP水平,分析影响AMI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A组SUA和BNP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UA和BNP水平增高是AMI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结论 SUA和BNP水平可作为评估AMI患者预后的指标.

  • 急性胰腺炎患者B型脑钠肽水平临床研究

    作者:高洁;张京岚

    目的 探讨B型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对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治疗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急性胰腺炎患者66例,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组36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组30例.于入住SICU后第1天(治疗前)及第5天(治疗后)分别检测患者血浆BNP水平,并比较2组BNP水平.结果 治疗前6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BNP[(407.239±71.353) ng/L]高于治疗后[(245.309±64.358)ng/L](P<0.05);SAP组治疗前BNP水平[(445.810±77.864) ng/L]高于MAP组[(375.097±45.760)ng/L)](P<0.05);治疗后2组BN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SAP组BNP水平[(291.373±51.848)ng/L]仍高于MAP组[(206.922±46.157)ng/L](P<0.05).结论 动态监测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BNP水平,对评估病情、指导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及治疗新进展

    作者:王翔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发病率和病死率高,5 a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严重威胁患者生命.近年来针对心力衰竭的新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不断涌现.本文结合循证医学证据和国内外新指南,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中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心肺功能5项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邱毅

    目的 探讨血中B型脑钠肽(BNP)、D-二聚体(D-Dimer)、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免疫法测定174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BNP、D-Dimer、Myo、cTnl及CK-MB浓度,并以65例居民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BNP、D-Dimer、Myo 3项指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脑梗死不同组别BNP、D-Dimer、Myo水平为大体积>中体积>小体积、重型>中型>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3项指标水平明显升高,其升高的程度与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密切相关.

  •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与B型脑钠肽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相关性

    作者:黄敏;封志纯;陈佳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主要发生于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一种常见疾病,与脑室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肺水肿/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视网膜病等多种合并症相关.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判断导管闭合或开放的金标准,但很难完全反映PDA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近年来,2种生物标志物即B型脑钠肽(BNP)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被发现能反映动脉导管水平分流程度,预测导管的进展,指导药物治疗,确定需要手术干预的时机.现简要综述了早产儿PDA与BNP、NT-proBNP关联的有关进展.

  • B型脑钠肽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马松华;王小乐;沈晓明;马丹;王兴山;宋新建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的浓度变化,初步探讨血浆BNP与脑梗死部位、面积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在入院后24 h内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BNP ,并与健康体检者40例对比。所有患者均记录入院后梗死部位、面积及终点事件。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丘脑及基底节区梗死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其他部位梗死(P<0.01);大面积脑梗死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中等面积脑梗死组(P<0.05)。预后不良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BNP水平较健康体检者明显升高,丘脑及基底节梗死;大、中等面积梗死及不良预后的患者血浆BNP明显升高。血浆BNP有望成为判断脑梗死预后指标之一。

  •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B型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作者:毕贞水

    目的:研究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B型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08—2014‐07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对比2组疗效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hs‐CRP与BN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有效降低hs‐CRP与BNP水平,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 BNP与超敏CRP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作者:刘淑芬;刘立群

    目的:探讨B型脑钠肽(BNP)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01-2013-12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8例为观察组,另选取50例同期身体健康的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ELISA法测定2组血浆BNP ,放射免疫法测定2组血浆hs-CRP。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浆中BNP、hs-CRP水平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差或死亡组患者血浆BNP、hs-CRP水平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与hs-CRP能有效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情况。

  •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B型脑钠肽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陈平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B型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的动态变化,分析BNP水平与颅脑损伤后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2-01-2013-01收入我院神经外科的7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初的GCS评分将其分为轻度颅脑损伤组(GCS 13~15,n=17)、中度颅脑损伤组(GCS 9~12,n=29)、重度颅脑损伤组(GCS 3~8,n=32)和2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在入院当日、治疗第3~5天和第15天收集血浆样本测定BNP含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较之对照组,颅脑损伤患者血浆BNP增加明显(P<0.05),且重度颅脑损伤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轻度颅脑损伤组及中度颅脑损伤组(P<0.01).血浆BNP变化与颅脑损伤后(ICP)增高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浆BNP水平可作为判断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颅脑损伤后ICP增高的一个潜在评估指标.

  • 卡维地洛预防性应用对肺动脉高压致右心衰竭幼鼠血流动力学、右心室功能及血浆B型脑钠肽的影响

    作者:梁芳;安金斗

    目的:观察预防性应用卡维地洛对肺动脉高压致右心衰竭幼鼠血流动力学、右心室功能及血浆B型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取44只SD幼鼠. I:取18只幼鼠.模型1组(M1组)10只,腹腔注射10g/L野百合碱溶液诱发肺动脉高压致右心衰竭模型;正常对照1组(N1组)8只,同法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4周末测定幼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中心静脉压(pCV)、右心室收缩压(pRVS)、右心室压大上升速率(+RVdp/dt)、平均主动脉压(pMA)和左心室压大上升速率(+LVdp/dt)及右心功能包括右室肥厚指数[(RV/(LV+S)]和左室质量与体质量的比值(LV/BW).Ⅱ:余26只随机分为3组,模型2组(M2组,n=8)和卡维地洛组(C组,n=10)同上建立右心衰竭模型,C组于腹腔注射野百合碱溶液后2周给予卡维地洛4周,正常对照2组(N2组,n=8)仅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4周.6周末同上测定幼鼠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右心功能,采用ELISA法测定幼鼠血浆 BNP水平.结果:I:与N1组相比,M1组pCV与pRVS升高,+RVdp/dt降低,RV/(LV+S)增加(t=9.213、5.127、7.720和10.265,P均<0.05).Ⅱ:C组、M2组和N2组pCV、pRVS、+REdp/dt、RV/(LV+S)及血浆BNP水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9.086、8.359、8.166、11.810和10.057,P均<0.05).C组pCV与pRVS低于M2组,+RVdp/dt高于M2组,RV/(LV+S)低于M2组,血浆BNP水平低于M2组(P均<0.05).结论:预防性应用卡维地洛能减缓肺动脉高压所致右心衰竭的形成和发展.

  • B型脑钠肽及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危险评分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作者:郑虹;米树华;赵全明;田磊;贾淑杰;杨红霞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及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危险评分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关系.方法 ACS患者317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49例,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测定血浆BNP水平,并进行GRACE危险评分,分析不同组别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血浆BNP水平及GRACE危险评分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 GRACE危险评分低、中、高危患者在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GRACE危险评分高危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中、低危组(P<0.01).GRACE危险评分与血浆BNP水平呈正相关(r=0.26,P<0.01).结论 GRACE危险评分和血浆BNP水平对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B型脑钠肽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恶化中的预测价值

    作者:王志利

    目的 探讨B型脑钠肽(BNP)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恶化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以住院期间任何时间出现的肌酐值较入院时升高≥26.5 μmol·L-1作为肾功能恶化的标准,分为肾功能恶化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比较2组间BNP水平差异,并分析BNP水平与肌酐升高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肾功能恶化组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程度肾功能恶化组之间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恶化程度越高,BNP水平越高;BNP水平与肌酐升高值之间呈正相关(r=0.373,P<0.01).结论 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恶化发生中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血UA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闫文珍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 HF)患者治疗前后血浆B型脑钠肽(BNP)、血尿酸(UA)的变化,评价血浆BNP、血UA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70例作为CHF组,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评分分为三个亚组,即心功能Ⅱ级组56例,心功能Ⅲ级组90例,心功能Ⅳ级组24例;另选30例同期体检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浆BNP、血UA检测,同时CHF患者经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后测定血浆BNP、血尿酸的水平,比较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浆BNP、血UA的变化,分析其与NYHA心功能分级、射血分数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CHF组血浆BNP、血U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其升高程度与心力衰竭程度紧密相关,血浆BNP、血UA水平越高,心功能分级越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越低.治疗后血浆BNP、血UA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及射血分数具有相关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血浆BNP、血UA水平高者,心脏事件发生率高,临床预后差.结论 血浆BNP、血UA可作为评估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指标,其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增加,心功能改善后血浆BNP、血UA水平降低,LVEF升高.可客观地评估患者的病情状况,观察治疗效果,判断临床预后.

  • 磷酸肌酸钠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B型脑钠肽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利红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磷酸肌酸钠后心功能和B型脑钠肽(BNP)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疗程2周.治疗前后评价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和血浆BNP变化.结果 治疗后磷酸肌酸钠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明显下降(P<0.05),血浆BN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

  • 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及C-反应蛋白和尿白蛋白水平预测老年人病死率与心血管事件

    作者:直强;赵施竹

    目的 评价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C-反应蛋白(CRP)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在老年人群预测心血管病死率中的价值.方法 将750例60 ~ 89岁患者纳入研究,随访时间为5年,95例死亡,70例发生心血管事件.主要终点:BNP、CRP、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与病死率和心血管事件危险.结果 经年龄、性别、吸烟、糖尿病、高血压或缺血性心脏病、总胆固醇、血肌酐等校正后,BNP高于80个百分值时死亡危险比为1.95 (95% CI,1.21 ~3.19)、CRP的危险比为1.46(95%CI,0.89 ~2.24)、尿白蛋白/肌酐比值1.88 (95%“,1.18 ~2.98).此外,校正左室功能障碍后BNP的预测价值无显著减弱(HR,1.82;95% CI,1.11 ~2.98).与低于80个百分值比较,病死率增加危险绝对值BNP为25%、CRP为8.0%、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为20%.BNP水平与首发心血管事件(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严重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力衰竭、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相关.与低于80个百分点者比较,高于80个百分点时BNP校正危险比为3.24(95% CI,1.80~5.79);CRP校正危险比为1.02(95% CI,0.56~1.85);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校正危险比为2.32(95% CI,1.33~4.05).结论 老年人群中BNP检测可为临床提供预后信息,BNP是心血管事件和病死率预测强有力的标记物,优于CRP的价值.

  • 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谢晓华;彭卫平;梁珍玲;颜宇波

    目的 探析联合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B型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及尿酸(UA)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为心力衰竭患者96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心力衰竭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标准分成Ⅰ、Ⅱ、Ⅲ、Ⅳ级,联合检测hs-CRP、BNP、cTnⅠ及UA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心力衰竭组患者Ⅰ级者hs-CRP、BNP水平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TnⅠ及U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心力衰竭等级者hs-CRP、BNP、cTnⅠ及U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hs-CRP、BNP、cTnⅠ及UA水平进行联合检测可为心力衰竭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苏汉文;李艳;戴文;初洪钢;宋霖;李逆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及影响因素和临床意义.方法:平行测定82例ACS,包括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3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和30例非冠心病对照者的血浆BNP、血清肌钙蛋白I(cTnI)、左室射血分数(LVE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WBC)计数;分析ACS与另两组相关指标变化的差异及对BNP水平的影响.结果:AMI组和UAP组BNP水平分别为683.84士561.27pg/ml、386.05士201.54 p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5.67士35.46pg/ml),P均<0.01;AMI组BNP水平显著高于SAP组 (201.21士105.0 pg/ml, 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ACS患者BNP水平升高与cTnI、WBC、hs-CRP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15、0.286、0.506 ,P均<0.05),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714,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cTnI、hs-CRP、 LVEF与BNP独立相关(标准化偏回归系数β分别为0.391、0.240和-0.426, P<0.05).结论:ACS患者血浆BNP水平升高可用于评价心肌缺血、坏死、炎症反应和心功能损伤程度.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及意义

    作者:李瑞炎;熊金虎;江桥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和舒张功能不全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变化以及BNP浓度与高血压分级的相关性.方法:使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方法检测94例不同级别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BNP浓度,分析有无左室肥厚及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各组之间的差异及其关系.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BNP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1);高血压伴左室肥厚、舒张功能不全患者的BNP浓度也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P<0.01);血浆BNP浓度与原发性高血压分级呈正相关.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尤其是伴有左室肥厚和舒张功能不全患者BNP浓度升高.检测血浆B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有重要临床意义.

369 条记录 13/19 页 « 12...10111213141516...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