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速度向量成像结合6MWT评价慢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功能

    作者:侯海军;李春伶;刘卫星;井茹芳;马秀珠;董继红;树俊莲

    目的 利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评价慢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应变和应变率,结合6 min步行距离试验(6MWT)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慢性肺动脉高压患者61例,根据肺动脉收缩压分为轻、中、重3组,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每组病人应用VVI技术分析右室的应变和应变率的变化,同时各组都进行6MWT测试.结果肺动脉高压各组右室大小、右室和左室比例、右室容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 <0.05),射血分数明显减低(P <0.05),6 min步行距离(6MWD)明显减少(P <0.05).右室心肌各节段的应变、应变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05).右室整体应变和应变率与6MWD成负相关(P <0.01).结论右室应变和应变率是定量地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功能的可靠方法.

  • 组织多普勒成像TDI-Tei指数联合TDI-Z指数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右心室功能

    作者:赵君智;王国忠;蒲文全

    目的 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Tei指数联合TDI-Z指数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右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 对106例COPD患者(根据肺动脉收缩压分为Ⅰ、Ⅱ、Ⅲ、Ⅳ组)及36例健康人群(对照组)行组织多普勒及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和肺功能测量,计算右心室TDI-Tei指数及TDI-Z指数,并比较联合检查的准确性.结果 COPD患者各组的SPAP、RAD、RVD、RVWT、MPA均随SPAP增高而增高(P<0.05),呈现出明显的右房右室增大,右室壁增厚,肺动脉主干内径增宽;Ⅰ、Ⅱ、Ⅲ及Ⅳ组的Tei指数明显增高,TDI-Z指数明显减低,且随SPAP增高而更显著(P<0.05),且其Tei指数及TDI-Z指数与FEV1/FVC有明显相关性;Tei指数联合TDI-Z指数评价COPD患者右心室功能降低的阳性率高于应用单一方法(P<0.05).结论 TDI-Tei指数及TDI-Z指数联合应用可无创、有效、定量评价COPD患者右心室功能.

  • 超声心动图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功能的研究进展

    作者:梁涛;马淑梅

    超声心动图技术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低、无创等特点,在右心室功能的评估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右心室功能的评价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病情评估、治疗选择、疗效及预后判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临床需要充分发挥各项超声技术的优点,从而更加准确、客观、全面地评估右心室的功能,本文就近年来业内对超声心动图技术在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功能评估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二维斑点追踪联合TEI指数评价EBSTEIN畸形患者右室功能

    作者:刘光钰

    目的 采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联合TEI指数评价EBSTEIN患者的右室功能.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来该院就诊的12例EBSTEIN患者为研究对象(EB组),并以2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NOR组),所有研究对象接受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及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两组间右室游离壁基底段及中间段应变,右室TEI指数、三尖瓣收缩期位移(TAPSE)及组织多普勒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速度(S')的差异.结果 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应变EB组(-17.25±1.71)%低于对照组(-24.95±0.55)%,中间段应变EB组(-14.00±1.42)%低于对照组(-24.85±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EI指数EB组(0.5783±0.03)%高于正常对照组(0.319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APSE值EB组(27.42±1.94)mm高于正常对照组(21.75±0.50)mm,S'值EB组(20.83±0.97)cm/s高于正常对照组(14.90±0.41)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二维斑点追踪联合TEI指数能较好的评价EBSTEIN患者右心室功能.

  • 右心室功能评估的影像学方法及其价值

    作者:王慧群;周隽

    由于右心室位于胸骨后、形态不规则等特点,传统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右心室功能评价的准确性受到限制,超声心动图、三维超声在量化右心室容积和射血分数上有独特优势,MRI和多层CT扫描测量右心功能是不错的选择,使得影像学在评价右心室功能方面不断创新,测得结果也更加客观和精确,为临床研究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 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右室功能变化分析

    作者:肖钧

    目的 对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右心室功能变化的评价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这三年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确诊患者病例55例(定义为A组);另取55例正常人(定义为B组).采用三维超声心动图对两组患者的右心室舒张和收缩容积、重量、射血分数进行测量,并加以比较.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A组患者的右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B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该组患者的右心室重量、舒张和收缩容积都明显大于B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上采用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心脏病人的右心室功能进行评价,其准确度高,可信性强,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评估方法,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予以使用和推广.

  • B型尿钠肽在急性肺栓塞早期病情评估的意义

    作者:张志忠;王国兴;谢苗荣;杨立沛

    目的 探讨BNP(B型尿钠肽)在急性肺栓塞早期病情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05年11月至2010年6月北京友谊医院资料完全的急性肺栓塞病例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有无右心功能障碍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间BNP等相关指标间的差异,并行BNP与RV-RA PG(右心房和右心室的压力梯度值)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根据有无并发症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间BNP等相关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1)右心功能障碍与右心功能正常的患者,组间比较采用两组间配对t检验,两组BNP分别为(320.4±190.5) pg/ml vs. (51.5±30.79)pg/ml,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BNP与右心功能RV-RA PG行线性相关分析,两组间有较好的相关性(r=0.824,P<0.01); (3) BNP预测右心功能障碍ROC曲线分析,ROC曲线下面积(AUC值)0.907,表明BNP能较好预测右心功能障碍情况;(4)有并发症的患者与无并发症的患者,组间比较采用两组间配对t检验,两组间BNP分别为(1356.8±675.4) pg/ml vs.(103.8±51.4) pg/ml,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pH分别(7.372±3.7)vs.(7.446±3.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 BNP在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早期诊疗中,对预测患者右心衰的发生及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2)早期的动脉血气pH值在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早期诊疗中,对预测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

  • 二维应变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收缩期应变能力

    作者:童春;黎春雷;宋家琳;张洁;段炼;杨霞;邓又斌

    目的 应用二维应变软件定量分析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收缩期应变能力,并探讨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对右室收缩期峰值应变(Strain,S)及峰值应变率(strain rate,SR)的影响.方法 应用二维应变软件测量29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和31例正常人的右室游离壁及室间隔各节段心肌收缩期峰值S、SR,在二维应变的模式下于心尖四腔观勾画右室心内膜面,测量并记录右室游离壁及室间隔基底段、中段及心尖段收缩期峰值S、SR,比较各收缩期峰值S、SR在肺动脉高压组与正常人组间有无差异,并比较轻、中及重度肺动脉高压组间各测值有无差异.结果 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室收缩期峰值S、SR低于正常人.随肺动脉高压程度的加重,右室收缩期峰值S、SR下降程度加重.结论 二维应变可以用来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收缩期应变能力,肺动脉高压患者收缩期应变能力受损,肺动脉高压程度重者,其收缩期应变能力受损程度重.

  •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右心室功能

    作者:张芬;孙品;王志斌;王吴刚;孙田荣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右心室功能,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健康志愿者20例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59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所判定的严重程度,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分为轻度OSAS组、中度OSAS组和重度OSAS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在心尖四腔切面获取右心室游离壁心肌应变及应变率曲线,记录右心室收缩期、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结果 右心室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比值逐渐降低在正常对照组、轻度OSAS组、中度OSAS组和重度OSAS组均呈逐渐减小趋势(P<0.05),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结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右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受损,二维斑点追踪成像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右心室功能评价提供了一个无创、简便和准确的新途径.

  •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右室功能变化的超声心动图研究

    作者:蒲利红;李嵘娟;谢瑾捷;王月丽;张涵;马宁;杨娅

    目的 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右室功能变化及其与左室功能及室壁厚度的关系.方法 纳入HCM单纯左室肥厚组(HCM组)23例、HCM合并右室肥厚组(HCM+RVH组)16例及健康受试者30例,分析比较三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和应变参数,并分析右室纵向应变与左室纵向应变、室间隔及右室壁厚度的相关性.结果 HCM患者左室整体长轴应变(LV GLS)、右室整体长轴应变(RV GLS)及节段应变绝对值均明显减小,HCM+RVH组较为显著(P<0.05);HCM患者右室收缩期应变率(GRSs)绝对值、舒张早期应变率(GRSe)较对照组减小(P<0.005);HCM+RVH组舒张晚期应变率(GRSa)较对照组及HCM组减小(P<0.05);RV GLS绝对值与LV GLS绝对值呈正相关、与室间隔厚度及右室壁厚度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75、-0.551、-0.364,P<0.05).结论 HCM患者右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低,且合并右室肥厚的患者右室功能减低更明显;HCM患者右室功能与左室功能呈正相关,与室间隔厚度、右室壁厚度呈负相关.

  • 组织多普勒与脉冲波多普勒技术测量右心室Tei指数对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功能的研究

    作者:罗银丽;吴棘;刘雪玲

    ei指数可较准确反映右室整体功能,优于脉冲波多普勒法,为临床非创伤性评估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功能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右室Tei指数评价肺栓塞患者右心室功能

    作者:黄喜玉;吴棘;郭盛兰;张棣;覃诗耘;李群

    目的 探讨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D测算右室Tei指数评价肺栓塞患者右心室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人选研究对象为正常对照组和肺栓塞组,并根据预期的肺栓塞相关早期病死率进行危险分层为高危、中危、低危3个组,测量其右心常规超声指标,运用TDI获取三尖瓣环组织运动频谱,测量相关时间间期,并计算出右心室Tei指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肺栓塞患者高危组具有较明显的右心扩大及肺动脉高压征象,其右室射血时间(ET)明显缩短(P<0.05),等容收缩期(ICT)+等容舒张期(IRT)明显延长(P<0.05),Tei指数明显增高(P<0.05);中危组尽管没有明显右心增大,但其右室ET、ICT+ IRT、Tei指数均已出现异常(P<0.05);低危组的ET、ICT+ IRT、Tei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TDI测量右室Tei指数可以较敏感反映肺栓塞患者右室功能变化,是评价其右室综合功能的较好指标.

  •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儿右心室Tei指数与肺动脉压力及血气分析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唐琪;朱艳萍;穆玉明;李明霞;韩伟

    目的 探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新生儿右心室Tei指数与肺动脉压力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关系.方法 对80例HPH患儿(轻度30例、中度30例、重度20例)及对照组30例于生后1、3、7 d以超声心动图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测右室Tei指数(RV-Tei),测定血氧分压(PaO_2)、PaO_2/FiO_2,FiO_2为吸氧浓度.结果 生后1 d HPH三组PaO_2、PaO2_/FiO_2降低,PASP及RV-Tei升高;生后3 d轻、中度组PaO_2、PaO_2/FiO_2恢复;生后7 d轻、中度组以上指标均恢复,重度组PASP及RV-Tei仍高.结论 HPH新生儿血气指标恢复快,肺动脉压力及右心室功能恢复慢,Tei指数可以敏感地发现其右心室功能改变.

  • 超声测量右室心肌功能指数评价急性肺栓塞治疗前后右室功能

    作者:张苹娜;吴雅峰;王辰;张涓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观察急性肺栓塞(APE)患者治疗前后右室舒缩功能的改变,探讨右室心肌功能指数(MPI)对APE患者右室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利用超声对28例正常对照者及33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其中大面积急性肺栓塞19例,非大面积急性肺栓塞14例)治疗前后的右室功能进行测定.结果急性肺栓塞患者三尖瓣E峰峰值速度(E)较对照组减低,右室等容收缩与等容舒张时间之和(ICT+IRT)延长,右室心肌功能指数增高,大面积急性肺栓塞患者E峰减速时间(VEDT)延长,右室射血时间(ET)缩短;急性肺栓塞患者治疗后右室射血分数(EF)增高,(ICT+IRT)缩短,右室心肌功能指数降低;大面积急性肺栓塞患者治疗后右心内径减小,肺动脉收缩压降低,VEDT缩短;非大面积急性肺栓塞患者治疗后右心内径、肺动脉收缩压及VEDT改变不明显.心肌功能指数与(ICT+IRT)、EF、ET、VEDT、E间有相关关系(r分别为0.880、-0.513、-0.464、0.485、-0.462,P<0.01).结论右室心肌功能指数是反映急性肺栓塞时右室功能变化的敏感指标.

  •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评估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右心室等容收缩期的心肌收缩协调性

    作者:宋则周;马静

    目的 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评估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患者右室等容收缩期心肌收缩协调性的意义.方法 26例IPAH患者和25例正常人入选本研究.常规测量、计算右室结构参数(游离壁厚度、舒张末期面积和收缩末期面积、面积变化率)和功能参数[游离壁三尖瓣环等容收缩期峰值速度(VIC)、收缩期峰速(VS)、Tei指数].离线分析右室3个壁基底段和中间段组织速度曲线,测量QRS波起点至6个节段VIC的时限(TQ-IC).计算同一节段3个壁间TQ-IC大差值(Inter-ΔTQ-IC)、同一壁内2个节段间TQ-IC大差值(Intra-ΔTQ-IC)、6个节段间TQ-IC大差值(Max-ΔTQ-IC)及6个节段TQ-IC的平均值(Mean-ΔTQ-IC).结果 与正常人相比,IPAH患者Inter-ΔTQ-IC和Max-ΔTQ-IC、Mean-ΔTQ-IC明显延长(P<0.001),Intra-ΔTQ-IC略延长(P>0.05).IPAH患者Max-ΔTQ-IC与右室结构参数和功能参数均有良好相关性.结论 IPAH患者右室等容收缩期存在非同步收缩运动,且与右室结构和功能关系密切.

  • 超声心动图评价大动脉炎肺动脉受累患者右心功能的临床研究

    作者:姜维;吕秀章;杨媛华;李积凤

    目的 探讨大动脉炎(TA)肺动脉受累患者右心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 应用2010版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成人右心指南推荐的右心功能指标,评价TA肺动脉受累患者的右心功能.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31例TA患者的右室基底径(RVD)、右房短径(RAS)、右房长径(RAL)、右室壁厚度(RVT)及右室做功指数(RIMP)均增大,右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均减低.11例一侧肺动脉主干闭塞的患者中,6例出现右心功能指标减低,5例右心功能指标正常.结论 TA肺动脉受累可导致右心功能不全.部分肺血管病变严重的患者右心功能仍可保持正常.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疾病相关性肺高血压患者右室重构过程

    作者:张兰;王志刚;任建丽;罗田田;卢岷;刘凤琴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左心疾病相关性肺高血压(LHD-PH)患者右室重构过程,初步探讨RT-3DE相关参数对被动性PH与反应性PH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健康志愿者40例,LHD-PH患者65例,根据肺血管阻力(PVR)将PH患者分为:被动性PH组和反应性PH组.应用RT-3DE测量右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RVVId)、收缩末期容积指数(RVVIs)、每搏量(RVSV)和射血分数(RVEF).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H亚组RVVId、RVVIs和RVSV增加,反应性PH组RVEF减低(均P<0.05);与被动性PH组比较,反应性PH组RVVId、RVVIs升高,RVEF降低(均P<0.05).ROC分析显示,RVEF、RVVId、RVVIs分别为37.25%、42.03 ml/m2、26.42 ml/m2时,其鉴别被动性PH与反应性PH的灵敏度分别为72%、66%、62%,特异度分别为75%、75%、78%.结论 RT-3DE能定量评价LHD-PH患者右室重构过程;RVEF、RVVId和RVVIs在被动性PH与反应性PH的鉴别诊断中有一定临床价值.

  • 超声评价心区交感神经阻滞对扩张型心肌病右心腔径及功能的影响

    作者:修春红;刘凤岐;王怀泉;王旭;曲仁海;沈景霞

    目的以超声心动图为评价手段,探寻心区交感神经阻滞(TEB)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右心腔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DCM患者43例,分为对照组和TEB组.对照组给与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TEB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以0.5%利多卡因每2 h经硬膜外导管推注1次(夜间睡眠除外),阻滞心区交感神经(胸1-5).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行经胸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右心室(RV)横径,右心室射血面积分数(RVEFA),三尖瓣环游离壁组织收缩速度(TVSm)等指标,比较两组上述指标差异.结果TEB组LVEDd和RV横径显著缩小,而LVEF、RVEFA显著增加[RVEFA(0.23±0.08)vs(0.36±0.08),P<0.05],TVSm显著增加[(7.54±2.02)cm/s vs(9.64±2.03)cm/s,P<0.05],而对照组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变化.结论TEB在改善左心室的腔径和收缩功能同时缩小右心室腔径,改善右心室收缩功能,这为改善DCM的预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病程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右心功能改变的评估

    作者:田甜;赵蓉;杨倩玫;王敏;蒋瑶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患者右心功能.方法 40例急性期CP组和40例缓解期CP组,选择同期4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二维和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的右心功能.结果 二维超声心动图显示:三组的S'无统计学意义(P>0.05),CP组塌陷指数、FAC、TAPSE、TVE/TVA、TVE/TVe'和E峰减速时间较对照组降低(P<0.05),其余指标均较对照组增大(P<0.05),与缓解期CP组比,急性期CP组的塌陷指数、FAC、TAPSE、TVE/TVA、TVE/TVe'和E峰减速时间E均降低,其余指标均增大(P<0.05).三维超声心动图显示:CP组右心室流入道部、右心室流出道部和心尖小梁部的rEDV及rESV较对照组增高(P<0.05),与缓解期CP组比,急性期CP组右心室流入道部、右心室流出道部和心尖小梁部的rEDV及rESV增高(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以评估CP及不同病程的CP患者右心室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改变情况,对临床CP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右心室Tei指数联合静脉导管指数评价脐绕颈胎儿右心室功能

    作者:黄嘉诚;王义成;杨瑞敏;焦桂青;罗兵;张力维;程志华

    目的 利用右心室组织多普勒成像(TDI) Tei指数及静脉导管(DV)指数综合评价脐绕颈胎儿右心室功能的改变.方法 选择37~41+6周孕妇189例,其中绕颈组77例(依照脐动脉S/D值分为S/D≥3组和S/D<3组),对照组112例.首先应用TDI技术分别测量各组胎儿右心室等容收缩时间(ICT)、等容舒张时间(IRT)及射血时间(ET),计算Tei指数;再分别测量各组胎儿静脉导管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及S/A比值,后通过以上参数综合评价脐绕颈胎儿右心室功能的改变.结果 脐绕颈且S/D≥3组胎儿较脐绕颈且S/D<3组及对照组胎儿右心室Tei指数及DV指数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脐绕颈且S/D<3组胎儿右心室Tei指数及DV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脐绕颈胎儿右心室Tei指数及DV指数的研究,可为临床评估脐绕颈胎儿心功能异常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237 条记录 1/12 页 « 12345678...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